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社会心理学中经典精神分析对社会心理学的-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中经典精神分析对社会心理学的

1.古典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活着的时候占统治地位,最早在欧洲;
2.美国的自我心理学,是基础于古典精神分析的晚期弗洛伊德观点,由老弗的关门哈特曼和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开创的派系,主要在美国;
以上两派都称为传统古典精神分析.不过这两派随着临床和理论发展现在已经衰弱了,很少分析家再全部同意这些了.
3.英国和美洲的客体关系理论考试界,现在在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占统治地位的考试界,最主要来自由奥地利前往英国发展的精神分析家克莱茵的在40——60年的理论贡献.发展主要先在欧洲,后来同时又在美洲;
依恋理论是客体关系考试界最杰出的学者包尔比,感慨精神分析的缺乏科学性的研究,所以和许多客体关系的精神分析家走了不同的路.他对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分离焦虑等等作了许多婴儿科学实证研究,之后离开传统精神分析语境而创立的一种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结合的考试界,是当今学院派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虽然依恋理论往往被客体关系理论家所不宵,但1980年之后,随着依恋理论的进展,那些屁话就少了很多.
4.自体心理学是美国前精神分析协会,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副科胡特1978年创立的,它的基础是自我心理学,也有部分来源于客体关系的概念.它和学院派心理学有很大重叠.也有许多科学研究的基础.这和传统精神分析风格很不同的.
不过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保守派基本忽视自体心理学的发展.不过自体心理学除了在美国有自己的组织,并且现在整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都是自体心理学的天下了.
自体心理学有他们自己的训练学院.而和现在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不太同路.
5.拉康是法国精神分析协会独立出去的一种观点,大约在1960_70前后吧!他比较重视语言,号称要恢复弗洛伊德的原义,后来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分开独立发展.他的著作语境完全是拉康自己创立的,所以外人很难读懂这些,只有经过解释才行.这个考试界在法国有一定市场,但整体影响不大.
.拉康

爱利克·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讲的是什么

【爱利克·埃里克森】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人物。

1927年,埃里克森在维也纳的安娜.弗洛依德所在的学校工作,开始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安娜.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他父亲的理论不同,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建,这对埃里克森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此外,他有关人性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有显著的差异。也许,正象我们已提出过的,埃里克森的理论本身并非象他个人坚持认为的那样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反映了他对弗洛伊德的门徒接纳他为其中一员,从而解决他自身严重的同一性危机的感念之恩。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阶段的良好发展,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但是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因为自我不仅对机体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任务进行整合作用,而且也对本能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协调,保证个体在自我体验和社会现实中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人格。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为分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作为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增强自我的力量,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从而形成某种良好的自我品格;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更进一步说,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有助于下一个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

另外,在埃里克森看来,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但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性,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如果不再努力,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它。

埃里克森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虽然生物基础(遗传因素)决定了这些阶段产生的时间,但正是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得到积极的解决。由于这一原因,埃里克森提议把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来同弗洛伊德心理阶段相区别。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约0~1岁),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

这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口欲期十分一致。这一阶段,母亲的照料状况对儿童心理有深刻影响。这一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因此,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不仅是出于营养学的依据,更有心理学的依据。这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幼儿期(约1~3岁),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

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欲期阶段一致。相对于第一阶段,此一阶段父亲更多地介入了,对儿童的教养参与度大大提高。在这一阶段,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他们学会了爬、走、推,拉,学会了抓握和放开,他们开始重复这些刚刚产生的行为,并从中得到。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开始有了自己的意图,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想“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婴儿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体现了独立意识,他们试图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一种自主的感觉。这时候,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会形成意志的品德。

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个人今后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治生活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约3~6岁),主动性vs.内疚感

这个阶段发生在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性器期阶段一致。这一阶段,儿童所处的家庭氛围、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儿童成长有重要影响。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就与儿童在本阶段所达到的主动性程度有关。在这个阶段,幼儿仍有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帮助的需要,家庭成人成员、幼儿园教师,都有责任在保持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

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品德。

第四阶段:学龄期(约6~12岁),勤奋vs.自卑

这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二年间,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潜伏期阶段相当。大多数儿童整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而且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

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20岁),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二岁到二十岁左右,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生殖期阶段,其中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时期。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他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青少年期与成年期的间隔。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一阶段是个很危险的阶段。通常叫青春期、红灯期、危险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往往感到内心有很多。一方面青少年本性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埃里克森在许多方面使用同一性(有时也称自我同一性)这一术语。

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是青少年在追求性别、职业、信念、理想等方面同一性的标准化时期,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这七个方面是:

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3.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4.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约20-24岁),亲密vs.孤立


这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持续时间约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左右,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亲情、友情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这时,青年男女已积极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完满地进入社会。他们需要一种共享的同一感,由此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也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约25-65岁),繁殖vs.停滞

这个阶段发生在人生的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左右,亦称成年中期,是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阶段。它是最长的,也是相对平稳的时期,同时又是被研究很少的时期。

夫妻二人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关系,就必然开始拓展兴趣,关注社会以及社会关系他人,有了孩子后,开始聚焦于关心下一代。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男女已必须考虑使新的一代获得关怀和满意的发展。所谓繁殖不仅是指个人的生殖力,而主要是指对下一代的关切。有些人从未作父母,但也深切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从而丰富了在感情上成熟的人格。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产生一种假亲密的需要,实际上是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的停滞感。

第八阶段:成年后期(老年期,约65-死亡),圆满vs.失望

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或老年期、成熟期。这是获得圆满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

这一时期人开始衰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他们的体力和健康在走下坡路,收入减少了,亲朋、配偶开始离开。他们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想知道自己活得有没有价值。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这个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相对说来,埃里克森对它的描述最少,似乎是八个阶段中最令人不满意的阶段。原来,用埃里克森的话来说,不管能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对将来预见到怎样的满足,死亡毕竟是孤独的,它通常是极其痛苦的。

为什么安娜弗洛伊德会被评为最杰出的心理学

1928年发表《儿童分析技术导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她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治疗法。

安娜·弗洛伊德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系统总结和扩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包括自我心理学、对防御机制的诠释和儿童精神分析,提出了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以及诊断图、发展线索等理论,并将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应用于教育、法律、儿科学等领域。

人类心理统一理论比较权威的历史学家

人类心理统一理论并没有直接与历史学家有关。人类心理统一理论是指一种心理学中的理论,它表明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都存在一致性。这个理论主要由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和发展。


而权威的历史学家可能指的是在历史学领域有较高声望和学术影响力的学者。然而,历史学领域的权威学者涉及众多领域和不同的研究方向,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历史学家作为权威的代表。


在历史学领域,有多位知名的历史学家以其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学术成果而获得广泛认可。一些权威的历史学家包括埃德温·H·威尔金斯、费尔南多·布努埃尔、阿兰·布洛克、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尤金·格诺夫斯、威廉·霍利等。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和理论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然而,权威的历史学家的评定是主观且难以确立的,因为历史研究具有多元和多样性的特点,每个学者的贡献和专长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参考历史学家的时候,建议结合自身需求和研究领域的特点进行评估和选择。

请问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是谁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Freud Sigmund 1856-1939) 犹太籍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如何对待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首先需要尊重和理解


如何评价弗洛伊德

心理老师左叔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我的心理咨询理论取向就是精神分析。

我说说我对弗洛伊德的理解。

第一,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也最受人诟病的一位心理学家。

他于1895年与合作伙伴布伦伊尔发表的《癔症研究》一书,以及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不仅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创立,也是心理咨询这种助人方法的出现。

无论是精神分析学理论,还是精神分析治疗方法都对心理学、以及心理学以外的其它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法兰克福文化批评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就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西方文学也受到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比如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秘鲁的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

第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的影响。

心理学自1879年诞生以来就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冯特创立的科学心理学,也称实证心理学,一条道路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经验心理学,又称主观心理学。

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学的巨大贡献。

尽管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它时代的局限性,比如过度看重人类的本能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等,但是精神分析学说迄今为止,依然是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主流学派。

而且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精神病学的实践中,精神分析治疗都占有一席之地;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培训,精神分析疗法也是必选项目之一,足见精神分析疗法对精神病学实践的影响。

同时,精神分析学说,也在不断得发展和修正自己的理论框架和主张,自经典精神分析以后,出现新精神分析,以英国的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等为代表,创立客体关系理论,安娜•弗洛伊德为代表,创立自我心理学等。他们的理论主张和临床治疗实践依然深刻影响着人类心理治疗的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在西方的意识流小说里,“意识流”究竟有什

“意识流”本来是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1842—1910),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

后来,英国女小说家梅·辛克莱(1879—1946),在1918年把它引入文学界。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法、英、美、爱尔兰诸国都出现过一批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其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英国女作家陶乐赛·理查生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最重要的特征不止在于刻画了心理,而是披露了什么样的心理,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识”之流,以及如何披露和表现的。基于此,“意识流”小说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描写主观生活;

2、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

3、热衷于刻画阴暗、扭曲的变态心理;

4、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意识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唯主观、反理性

如果把人物的主观生活称为“意识流”,那么人物外部的生活就可以称为“生活流”。“意识流”是“生活流”的反映,但“意识流”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而反作用于“生活流”,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事实上,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既写“意识流”,也写“生活流”。一般以“生活流”为主体,“意识流”为辅助,在两“流”交融中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按:从作品实际看,一些传统的作家如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人,也是以精于刻画心理著名的,而且他们写人物的意识,明明也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流”,决非都是碎片。“意识流”小说自身,实际上也只能表现一定长度的“流”,并不可能跟着人物的意识永远流动下去。任何作品,在表现人物心理时,实际上都是“流”和“碎片”的统一。即从局部看,是“流”;而从全局看,不过是其中之一“碎片”或数“片”。“意识流”小说比起传统小说来,最多不过是大一点的“片”而已。)

而“意识流”小说,则主要甚至全力写“意识流”,其兴趣专注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曲,对“生活流”则不甚关心。

他们的作品,或孤立地写“意识流”,很少或根本不去反映“生活流”,以至“意识流”成为无源之水,显得神秘难测;或者是完全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反映,而这“主观”屏幕又常常是反常的、变形的,因此反映出来的“生活流”往往歪歪扭扭、支离破碎,是真正意义上的“碎片”。

往往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明晰完整的场景,连人物形象都朦朦胧胧,行文着墨都以意识流动为转移。这个特点在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中已有所表现。

比如法国的艾杜阿·杜夏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的先声。全书用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个恋爱中的青年在六个小时里的心绪变化,乔伊斯评价说它:

“自始至终将读者置于主人公的脑海中。”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于写主观生活,并不仅仅是个描写角度和表现方法问题,而是同他们对世界对艺术总的看法有联系的。他们以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最高真实”,客观现实反而不真实。

普鲁斯特认为主观真实是“最基本的东西”,只有表现主观的作品才是“唯一真实的著作”。乔伊斯要求艺术家去表现“经验的真实”。福克纳则认为作家只应写人类的“内心”和“心灵深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陶乐赛·理查生反对描绘外部现实,主张让意识垄断一切,专门去表现“个人思想和信仰的真实”。

弗吉尼亚·伍尔夫要求以主观代客观,努力表现人物“私有的幻想”。在她看来,只有“意识”才是“生活”,才是“真实和真理”。她在《现代小说》中有一段很有启示意义的话: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轨、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投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其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

在她看来,“生活”即内心世界,并不总是“左右对称”,合乎逻辑的,而是像“一圈光晕”,模糊朦胧,变化万端。文学作品应当着力于表现这种错综复杂的“根本精神”,而不应该去描写“意识”以外的事物。

当然,意识流作家们的这些看法,来源于现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柏格森认为“真实”只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也即“意识之流”,它就是“现实”,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品级高的现实”;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是由两种基本本能: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内部所构成的。这些就是“意识流”小说家们的理论根据。

02 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

意识流作家们所表现的主观世界,主要内容就是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也同传统小说不同。

传统小说刻画人物的心理,着重描写有意识的内心活动,他们的意识是有次序的、合乎逻辑的,可以被理解的;有时也写无意识、潜意识,但总的说来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主体还是正的“意识”之“流”。

而“意识流”小说,则着重写非理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突出人物内心的混乱、迷离、恍惚、无逻辑性、动物性和疯狂性,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心理的“原始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流”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无意识之流”或“潜意识之流”,应该叫“无意识流”小说或“潜意识流”小说才较为妥当。无意识和潜意识是非理性的,它的特点是杂乱无章,繁复多变。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潜意识比喻为“一团混沌、一口充满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它们主要是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是盲目的、混乱的、阴暗的,“不知道价值判断: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只知按“享乐原则”活动。

意识流作家主张把人心里的这座“地狱”:即“原始的混沌”和“激动的大锅”,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他们提出“非人格化”(按:意思是作品不应该表现个性,而应该逃避)和“作家退出小说”(按:意思是作家不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要让小说完全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甚至是原始的真实状态,达到所谓的“极端客观性”。)的口号,反对作家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整理和提炼,更反对作家出面进行介绍和解释,而要求让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按照原始的杂乱无章地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

伍尔夫强调要把人物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无论是“细小的、奇异的、倏尔而逝的,或者是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全都应该写出来,要把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宛然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般的印象都记下来,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她还说: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不管它们表面上看来多么无关系,全不连贯。让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通常所谓的大事要比通常所谓的小事包含着更充实的生活吧。”

意识流小说家是强烈反对自然主义的。伍尔夫就曾用尖刻的语言嘲讽自然主义作家对外在环境和背景作事无巨细的烦琐描绘;然而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却在提倡对主观世界作同样的事无巨细的烦琐描绘。

她反对“客观的”自然主义,却在提倡“主观的”自然主义,要求把人的内心世界中混乱错综的一切,包括梦境、遐想、幻想、错觉、最飘忽的闪念,最莫名其妙的冲动,最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总之一切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统统写出来。

意识流小说家往往还用添枝加叶的办法以强调天意识、潜意识之荒唐、复杂、离奇、不可理喻。为此,他们在小说中,采用了三个方法。

方法之一是“白日做梦”,他们笔下的人物不分场合,动不动就大做其梦,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冥想者、梦游者。方法之二是“自由联想”,让人物想入非非,随时随地进行突兀的、跳跃式的联想。

如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女人看到墙上一个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个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方法之三是“时空错乱”,不顾时间顺序的客观性,将过去、现在、将来随意颠倒、穿插、交融,并有意不作任何说明。空间顺序、梦幻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碎、搅乱,翻来复去,纠缠不清。极端者,甚至故意破坏语言规范,前言不搭后语,几十页不用一个标点。

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最后的40多页无任何标点,但恰恰是这没有标点的内容,却是全书的最精华之处。

凡此种种,目的都是一个,用以渲内心无意识活动的变幻莫测,紊乱不堪。

意识流小说家同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一样,对扭曲的性格、畸形的心理特别感兴趣。

当人丧失理性,主要或完全受怪异混乱的无意识支配的时候,这样的人的心理就已经是不正常的。所以意识流作家厌恶理性,偏爱无意识,必然要发展到偏爱变态心理。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写变态心理的,如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从总体上看,一般还是以写正常人的正常心理为主。

“意识流”小说家则不同,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的阴暗混乱的“意识流”上,对正常人的“意识流”则不大感兴趣。在这一点上,他们同自然主义又有些相似。

法国自然主义的主要代表龚古尔兄弟,他们创作的小说突出人的“低级本能”,渲染其“病理和生理的因素”,他们自己就宣称他们的创作,或者其独创性都是建筑在神经病上的。

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家,大多继承这一传统,强调文学作品要表现“现代意识”。所谓“现代意识”,即帝国主义时代陷于深刻的精神危机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病态意识。其内容无非认为现实荒谬无稽,社会不可思议,人类猥琐,世界前途茫茫。于是,或悲观绝望,颓废沮丧;或胡思乱想,灵魂空虚;或精神,意识错乱,或偏执怪癖,心理反常。

“意识流”小说就主要反映了这类扭曲了的人物的“意识”之“流”。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莫不如此。

最典型的是美国福克纳的著名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白痴的自白,第二部分写一个想的人的精神崩溃过程,第三部分写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偏执狂般的变态性格,所有这三部分全都用“意识流”;只有最后一部分才是写一个精神较健康的人,与之相应,就应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

只是,形式总是同一定的内容相适应的,变态的心理需要有“意识流”这样的形式来发现;“意识流”这种形式也正适合于表现在西方社会重压下出现的种种病态的心理。“意识流”小说得以繁盛一时的社会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写变态心理,这也不仅仅是个写作方法和个人兴趣问题,而是同他们对整个人类的看法有关。他们受弗洛伊德主义很深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从本质上看,就是“变态心理学”。弗洛伊德本人是个精神病医生,他把自己治疗患者的临床经验绝对化,把精神病人的心理普遍化,以偏概全,似乎整个人类的心理都是病态和畸形的。

他还宣扬人性本恶,认为就人类的本性而言,都与野兽无异,其内心一切活动全都受的本能和原始的冲动支配,他的结论是:

“黑暗、冷酷和丑恶的力量决定着人的命运”。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意识流小说家便热衷于挖掘人心深处阴暗、混乱、病态、、疯狂的东西,认为只有写出这些黑暗的东西,才算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真理”。意识流小说确实做到了“深”,但这是一种扭曲的、片面的“深”,是一味向着丑恶、黑暗、病态、畸形方面的“深”。

04 唯主观、反理性

把“意识流”小说几个方面的特征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最根本的特点。它与传统的心理小说最显著的差别便在于反理性这一点上。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认为意识只是露出水面那一小部分,无意识(包括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前意识是可以被回想起来的潜意识)才是沉入水中的基础和主体。

他认为意识虽是清醒的,却是无力的、不重要的,只是心灵的外表;无意识是盲目的,却是广阔有力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它是心灵的核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它暗中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一切动机、意图的源泉。

所以弗洛伊德说:“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

根据这种理论,意识流小说家便特别注意写混乱多变的无意识,他们在冰山底层作着各种各样的探索。

不过“意识流”作家们的创作都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看不到人和兽的区别,正常人和精神变态者的区别,更看不到在阶级社会里人有阶级的区别。他们从抽象的性恶论出发,认为人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可怕的地狱,不是卑微猥琐,就是冷漠残酷,本性无不自私自利、卑劣肮脏,而且个个如此,永远如此,表现出对整个人类的绝望感。

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把人的内心写得极端混乱和,就反映大城市中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病态世界而言,当然也不无意义;但作者却自以为是在表现人类普遍的本性,这就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片面性了。

意识流小说家们所描写的无意识、潜意识,实际上只是他们臆造的、虚构的无意识、潜意识,是他们主观所设想和个人所猜测的无意识、潜意识。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过是把“意识”有意地颠倒错乱,就让它们冒充无意识和潜意识。

对这种“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真实程度,当然是要存疑的。所以只能认为他们对无意识、潜意识这冰山的底层作了些探索,却不能轻易相信他们所描写的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好像全体人类的内心都是如此混乱、阴暗,如此变态和畸形的。

回答完毕。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