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12周岁初一男孩子,行事太偏激,好赖话都听不进去,易怒,易烦躁,厌学(敌对,偏执的学生如何沟通和引导)

敌对,偏执的学生如何沟通和引导

很高兴受到邀请。敌对、偏执是因为从小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导致的,是他们为了生存发展出来的适应模式,敌对、偏执带给他们的虽然是不好的关系,是痛苦的体验,可最起码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总好过被忽略,都说“打骂胜过冷漠”,因为至少感觉还活着。

“关系胜于一切”,没了良好的关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沟通,尤其从未体验过良好的关系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受时,他们是很难会合作的,作为想帮助他们的老师,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关系,当然这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耐出,拥有足够的心理资本,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宽容、接纳、支持、关心和爱,做到对其不良方面“视而不见”,对真正拥有的优势“夸大其词”,对期待拥有的优秀品质“无中生有”,如果您愿意这么做,这个孩子就有可能获救,遇到您是他一生的福气,您将是他的贵人。

儿子上高中了,但有点网络成瘾

儿子上高中了,但有点网络成瘾?不爱运动,不爱社交,怎么办?先找原因是什么?再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孩子纠正这些习惯。其一,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孩子这个年龄正处在一个叛逆期,这个期间孩子的情绪不稳定,爱静不爱动,不爱与外界交往,有时情绪低落,波动较大。

2,喜欢上网打游戏,整个人己陷入了游戏的之中,无心学习,性格变得暴跳如雷,易于冲动。

3,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再加上上网成瘾,使得整个人感觉力不从心,情绪低落。

4家长以身作则差,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且还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事不管不问。只管督促写作业,在学生的思想情况从不过问。致使一些孩子情绪低落,性格孤单。

5孩子的一些不好习惯,大部分和家庭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说的多,做的少,家长不但是孩子的父母,而且还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为扭转孩子的不良习惯,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家长要耐心走进孩子的生活当中,真正触入到孩子的心里,掌握和了解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结合问题原因确定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2,父母以身作则是教育好孩子的最好方法,首先只要孩子在家都要陪着,不是强行监管,而是引导帮助,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和用心良苦,使他逐步认识到他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3家长除在家陪孩子作完作业外,还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去户外活动,其中包括跑步,打球,健身操,等益的体育活动。让他与家长融入其中,增强他与外界的联系。

4,放学回家后,父母可制定一些小的活动,(作业完成后)。例如和作数字游戏,棋牌类,读万卷书,看看新闻等。让他逐步从手机游戏中走出来。有了其它的活动,玩游戏的机会就少了。所以说父母一定在这个时候要克制住自己不要玩手机。

5,家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和热闹的生活气氛,让他的思想一定触入到家庭和睦的氛围之中。使他留恋这个家,爱自己的父母。

6,孩子年龄己不小了,己走入成年人的行例。作为家长要以说服教育为主,要耐心细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能以粗暴代替教育。

总之一句话,孩子的教育家长责任重大,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分优秀。要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孩子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和操心,我希望我们父母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我们的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技术,有担当,有作为的一代青少年。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应该怎样去控制

首先非常感谢头条霸霸的邀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怎么控制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逆反心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心理活动过程。首先是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是学生接触认知信息,包括理解这些信息;再次是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态度、观点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最后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抉择,或接受或。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可能直接发生或导致最终的逆反心理反应。其实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逆反心理产生的过程

从实质上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学生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主要由认知、情感、意向构成。认知是学生受教育态度的基础,它为逆反心理规定了具体的逆反对象。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受教育者的认知、受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等因素。情感是社会态度,也是逆反心理对认知信息的体验,是逆反心理发展的动力。学生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理解掌握了有关的认知信息,会感到满足、充实、愉悦;对不理解的信息,则会感到疑问、焦虑、困惑和惊讶。这些情绪体验是学生在对新的认知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学生认知信息量的增多,原有的不良情绪反应如不能有效地克服,就会增强,导致产生有关知识信息的行为意向。这意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2、逆向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从原因求结果,由结果追溯原因;由条件推导结论,由结论寻找条件;既作正面的分析,又作反面的探讨。在发展顺向思维的同时,也发展了逆向思维,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 1 / 3 ~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非常复杂。因此,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

1、客观因素

家庭和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间接影响着他们。例如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首先是教师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使大多数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逆反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呆板化,教学强硬化,都会造成学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2、主观因素

这主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引起的。与童年时代的学生相比,少年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立性。由于学生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产生矛盾,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加之经验不足。认知的偏差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走向极端。对教师、家长的劝说、批评,他们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

明确了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掌握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这为我们制定调适学生逆反心理的策略奠定了基础。

1、全面评价学生,努力挖掘“闪光点”。

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步得更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2、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小。

青春期的男孩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用我们农村老家的话来说,这叫坏了坯子。

13岁的男孩动辄摔东西的臭脾气怎么来的?显然是家长包括爷爷奶奶辈无原则地娇惯宠溺而成的。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的积习既已形成日久,定然也很难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改观。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么小就敢摔摔打打已经不能用脾气坏来定义了,而是朝着不良品性的方向下滑,如不及时干预,阻止他进一步变坏,就会从家里的霸王成为学校里的小恶魔,到时候后悔莫及了!

怎么干预?

家里所有的人都统一思想和行动,跟他坚持原则,坚决不能依从甚至纵容他。对于他的嚣张气焰要坚决打压下去,若再惯他就是毁他!同时,发现他有小错就要及时纠正,勿以恶小而任其为之。

并且要坚持下去,万不可半途而废。尤其是爷爷奶奶们千万不能心软,甚至中途“叛变”,那会让他愈演愈烈。实在不行,父母就把孩子与他的爷爷奶奶们隔开一段时间。

有时候,还可以来点激烈的。该揍就胖揍一顿,把他揍怕。但一定要克制,不要侮辱人格、伤害躯体。比如用竹丝打起来痛但不伤人,我们小时候都挨过,后来也打过自家孩子。小学低年级前都揍,到了高年级就不用揍了。

总之,别惯着,该矫正要矫正。但要注意安全,牢记治病救人目的。惩戒与奖励相结合,物质与精神齐上阵。关键是家长有爱心、有耐心,几十年的阅历都斗不过一个孩子?

请问现在农村学生厌学的多,并且不服管教管,性格偏激的不少

这应该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在家,老人太放纵溺爱,家长觉得亏欠孩子,更溺爱!!这种孩子心中就没有管教的概念!!况且长年的留守生活心里可能会出现问题!!再一个就是学生深知有人保护他,老师更不敢体罚他,更是无法无天的!! 话说我们那时候也是农村上学,老师在学校打完,回去家长接着打,极少数有学生不服老师管教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