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papi酱为什么不更新小视频了-艾金森会得了抑郁症吗

papi酱为什么不更新小视频了

我没有真实了解过papi酱到底还有没有在更新小视频,不过我这里要分享一下做自媒体的一些经验。

对于原创自媒体,内容是关键。而要长久的生存,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容创意涌出。对于现在的papi酱,我觉得她已经缺乏了这方面的活力了。当初她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家稀奇她的变音、素颜、内容。等发展了两年,大家厌倦了她的配音,看腻了她的素颜,而内容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在papi酱身上发生,迷蒙有何尝不是呢?迷蒙以前的公众号内容3分钟10万 ,现在10分钟也没有到10万这就是例子。而papi酱在内容上的疲软也是有目共睹的,动不动就拍些花絮,办公室的情景剧。播放也很惨淡。

内容的持续输出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流量冲淡。

在两三年前自媒体人能有多少?而且那会儿用户的阅读模式还以订阅推送为主。现在已经是信息流的模式,因此粉丝高又怎么样,打开率下来了,播放阅读自然会掉落。

最终,一来没拍的二来拍了也没人看,那就不拍了。搞点其他的收入来源吧。

分享给同样在做内容的自媒体人。

每日心选,原创内容。

为什么喜剧演员容易得抑郁

喜剧的内核是什么?即使是在最好的环境下,人类也会想方设法把事情搞糟。

喜剧要通过夸张的人物和剧情将这一内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人物的夸张该如何表现?通过他的盲目执迷。

喜剧人物的显著特征就是盲目执迷,他的执迷不悟不仅是很夸张的,而且还是他不自知的。

而且,围绕喜剧人物展现出的往往是社会中的负面现象:芸芸众生的愚蠢、傲慢和残忍,他们肆意欺侮天真善良、认真执着的主人公。所以,当我们拨开喜剧那愤世嫉俗的讥诮面纱时,看到的会是一个饱受挫折的理想主义者。他渴望美好,但他从人性中看不到希望,于是只好带着无奈与愤怒嘲笑他人,也嘲笑自己。

作为这一切观点和感受的载体——喜剧演员,如果他们不是这么看待世界的,至少也必须深深沉浸于其中,这样他们才能把人物的天真与执着入木三分地表演出来,从而打动观众。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喜剧演员,内里几乎都是上文所述的悲观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将自己的痛苦进行深加工,然后制造出欢乐提供给荧屏前的观众,但自己却在聚光灯移开后体会在欢笑的映衬下更加沉郁凄凉的悲哀,他们生命的底色是苍凉的。

希望与乐观是偏执的解药,而“不疯魔不成活”是喜剧成功的关键。因此,真正优秀的喜剧演员如果禀持着这样的世界观,他们不会在生活中感受到太多希望和欢乐。他们与身边人的相处也不可能很深入贴近,甚至如果贴近了,反而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因为他们会不可避免地看到人性中负面的部分。但长期离群索居又会让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没有合适的渠道宣泄,于是,有很多人只能寄情于工作之中。但如果事业上又遭遇不顺……

也许他们的不顺在我们看来并没多严重,但别忘了,他们的内心戴着悲观负面的有色眼镜,因此,很多喜剧演员就是在这种他们认为“走投无路”的境地之下,陷入抑郁,甚至结束自己生命的。

荣格的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在这一刻得到了长足的体现。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过年贺岁电影你们想看哪个

今年贺岁片很多,都想去去看看,但如果只能选一部的话,我选《疯狂的外星人》。

这部片的导演是宁浩,他曾经导过很多脍炙人口的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口碑都很不错,拍片水准在线。

演员阵容强大,黄渤 沈腾的王炸,徐峥、雷佳音打辅助,这样的卡司实在让人期待。

更多影视问题,请关注 电影纯干货

如何评价星爷的《新喜剧之王》

说《新喜剧之王》不好看的人,都是看不懂的人,其实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是一部很有思想深度、富含哲学思辨的好电影,不相信?那让我分析给你看。

查理:比尔盖茨有几只眼睛?

如梦:两只。

查理:那我有几只眼睛?

如梦:两只。

查理:他不比我多,我不比他少。对不对?

如梦:对!

查理:所以比尔盖茨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查理:千万不要有负面情绪

查理:白雪公主有几只眼睛?

如梦:两只。

查理:那你有几只眼睛?

如梦:两只。

查理:白雪公主!你就是!

以上两组对白都出自电影,它们是成功学之精髓,它们对成功学家们的演讲言辞进行了深入大胆的挖掘和提炼。

成功学往往只强调某一种单一因素。如果以上对白中的“两只眼睛”是成为“比尔盖茨”的唯一条件的话,我们会推导出如下四个结论:

1、只要你长着两只眼睛,你就可以成为比尔盖茨。

2、只要你没长两只眼睛,你就不可能成为比尔盖茨。

3、跟比尔盖茨一样厉害的人,都长着两只眼睛。

4、凡是长有两只眼睛的东西,无论是,还是鱼虫微生物,也都可以成为比尔盖茨。

小米:你条件有他们好吗?
如梦:我相信凭我的天赋,只要我肯努力......

像上边这类只强调单一因素,即一种唯一条件的情况,在逻辑学里被称为“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的本质是:

一种事物情况的存在,等于另一个事物情况的存在。它们是相互存有的,它们互为因果。

(箭头表示的是:通过A能够推导出B,通过B也能够推导出A,A与B的关系是等价的)

就是逻辑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逻辑形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形式逻辑是人类思维当中固定的基本形式,估计它是万古不变的,直到宇宙毁灭也不会变动。形式逻辑反映出了人类习惯于依据条件追究结论、按照原因寻求结果之思维模式,它反映出了人类理性精神之基本结构。

关键在于内容,关键在于往这种纯粹的逻辑形式里填入什么样的具体内容,才能让这种推理形式成立。

如果我们把A的内容填写成了“两只眼睛”,然后把B的内容填写成了“比尔盖茨”,我们就会推导出一些很奇怪的结论。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形式的两边填写成了如下这样:

王健林 ←→ 1个亿小目标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等价成立的了。

星爷通过在形式逻辑中制造出内容上的不得当,成功讽刺、挖苦、戏弄、批判了成功学大师们的成功学。

如梦:总之,机会就是留给努力的人的
如梦:机会不是留给努力的人吗?
如梦:这个世界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

关于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在形式逻辑里边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

(箭头左边的项可多可少,省略号表示还可以加很多很多条件)

A 、 B 、 C所代表的是各种事物情况,D代表的是结论。

我们可以将A 、B 、C看作是走向成功的各种必要条件,将D看作是成功。一旦必要条件全都达到了,也就等于是成功了。这种逻辑形式经常被我们应用在生活里。

人所共知的,传说中的爱因斯坦的言论:

X(勤奋努力) Y(正确方法) Z(少说废话)= 成功。

就是对A B C ...... → D逻辑形式的复制翻版。

很多年前,在著名的鸡汤文摘《读者》之中,我们经常都能看到这个公式,估计也都是成功学大师们自己伪造出来的,然后冠了一个爱因斯坦的品牌名,然后就打着爱因斯坦的招牌去到处肯蒙拐骗了。

但不管内容如何千变万化,内容所呈现出来的逻辑形式却是统一不变的,这种逻辑形式也是真实存在于人类大脑之中的。这种逻辑形式本身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它也是那种直到宇宙毁灭也不会改变的东西。

关键也在于填写什么样的内容进去才可以让这种推论形式成立,马可和如梦填入的内容是:

努力 天赋 演技 运气 不投降 → 女主角

而小米和陈导演填入的内容是:

高颜值 命 → 女主角

且不论他们所填入的内容是否合理,这里存在一个量化方面的问题。

就拿马可和如梦填入的内容来说吧,这个“努力”(这里用引号的意思是:强调以上公式中的条件项,下文再度出现的引号也是在强调公式中的条件项)要努力到何种程度呢?这个“天赋”又是多大量的天赋呢?“运气”又是多大的“运气”呢?......而且每个人的出身和地位又不相同,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也都不相同,这些都可以放进此逻辑形式左边的条件项中去......变量太多,有无数种组合和可能,无法算尽算清。

影响成功的原因(条件)太多,难以统计量化,难以说清楚道明白。也正是因为说不清道不明,很难找到标准答案,所以人人都可以对如何才能成功这件事说三道四,忽悠的厉害的就变成了成功学大师,这也是成功大师们的成功学之所以能够有市场且经久不衰的原因。

因为是喜剧,所以不能让这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太过凄惨,所以到最后,星爷还是让如梦如愿以偿了。

因为左边的那些必要条件并没有被一一规定出量的大小,所以加大“努力”因素在成功中的比重,也是符合此形式逻辑规则的,所以说星爷让如梦成功之结局也是符合逻辑规律的。

星爷在嘲讽成功学之后,还是为那些关心自己能否靠“努力”赢得成功的众生们留下了一线希望。

如以上举例,撩人开怀发人深思的逻辑趣味情节,在《新喜剧之王》中比比皆是,一一列举太累人,恕不详述。《新喜剧之王》不仅是一部好电影,《新喜剧之王》还是一部值得反复揣摩、反复欣赏、富含哲学思辨的好电影。

陈导演:永远就是从现在到宇宙毁灭
如梦:从现在到宇宙灭亡,你都没有机会

最后再补充说明一下,新年伊始,希望对正在犹豫要不要努力的你有所启发:

据康德推理,人类是自由的,人类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验证出了自由,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巨大区别。人通过理性反思脱离了自然机械作用,超越了动物本能,获得了自由意志,而动物则被束缚于自然之机械本能之中。

我们从人性脱离自然后为自己立法、为自己颁布道德法则这一行为,就可以看出人类是自由的这一事实。

虽然我们无法搞明白自由这种原因到底从何而来,但至少我们能够观察和体验到自由在客观现实当中的实在性,自由会生发出效果,自由会产生出结果。

既然我们是自由的,那我们当然就可以改造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当然也就可以改造这个世界。

上天猫搜:

电影之外的憨豆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憨豆先生的演员本名罗温·艾金森,他因1990年播出的《憨豆先生》喜剧片名垂青史,获得了女王亲自颁发的勋章,同时成为世界闻名的喜剧大师。在当时不足六千万人口的英国,竟然超过两千万人收看憨豆先生的表演,这成为英国影视历史上的奇迹。

憨豆先生的幽默表演在于他丰富的肢体语言,他的台词极少,这是源于罗温·艾金森本身是一名口吃患者,他本身并未学过表演,而且还是牛津大学响当当的理工科博士。在牛津期间,罗温凭着自己喜感的长相加入了讽刺剧社,工程学专业的罗温在演喜剧上的天赋轰动了牛津。

罗温本人并不喜欢抛头露面、万人追捧的明星生活,因此他的私生活鲜为人知。尤其是他在扮演憨豆先生出名后,人们对他的热捧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也给他带来了明星烦恼。

罗温后来拍摄了《憨豆先生的大灾难》电影,在全球收获2.4亿的票房。《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等也陆续上映。

时年56岁的罗温对全球观众突然表示自己不再出演憨豆,因为憨豆是个25-45岁的男人,自己的年龄已经太大,无法驾驭这个角色了。他很想把憨豆定格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

罗温的电影《憨豆特派员》被影评家和观众批得体无完肤,人们认为罗温摆脱不了“卖傻”来吸引观众的老套路。深感挫败的罗温不得不接受五个星期的心理治疗。某纸媒借机炒作憨豆有严重抑郁症,罗温随后将该媒体告上法庭要求五位数赔偿并赢了官司。后来罗温把赢得的赔偿金捐给了心理医疗机构。

但是在2012年的伦敦开幕式上,憨豆先生回来了,他表现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罗温平日里没有明星架子,出门独来独往没有大堆人员随行,可谓是真正的艺术家。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如何理解陈佩斯所说的“喜剧都有一个悲情内

四大名著就是悲剧,世界很多名著,也是悲剧,可以说,没有喜剧的,就没有悲剧的结局,没有悲剧的,就没有喜剧的结局,只有这样的表现手法,剧情才有感染力!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憨豆先生很孤独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憨豆先生那样的状态自然是最好的,自娱自乐,让独处的时光变得有趣起来。大部分人觉得他孤独,或许就是因为他一个人的时候太多了,人们看到他那些自娱自乐的举动,想到的是孤独,不再是有趣。

抑郁症的孩子真的有前途吗

很多人不了解抑郁症,以为得这病就是洪水猛兽,会的病。十个人中九个人都有抑郁情结,有的人很严重也没有去治疗,有的人是轻微的,引起重视就有治疗。我现在公司连我三个服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其中一个还是在辞职时说无力无心上班,引起董事长注意,亲自带她去医院治疗的。所以,不是所有单位都不认识抑郁症为何物。但是要有适当的自我保护,不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有抑郁症相对更好,毕竟,现在人一听到抑郁症就和相联系。本身抑郁症患者对人对环境就有压力感,要把会伤害自己的外来因素降低到最低。多看书,听听歌,运动下,对抗抑郁有疗效。没有绝境的人生,只有绝境的人,为努力的自己加油!偷偷和你说,我也是抑郁症患者。

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是呀,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得抑郁症?我觉得你的问题最根本还是对抑郁症的病因认识存在明显的误区,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为什么会生病一样,我们生来都是健康的人,但谁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快乐的孩子就不会得抑郁症吗?难道你真的以为抑郁症是小心眼?是不开心?是想不开?是矫情?错的太离谱了。

被误解的抑郁症

就像上面的图片一样,总能听到人们在用自己的观点去教训抑郁症,告诫他们要坚强,要想开一些,要开心起来。如果抑郁症的患者真的能通过主观意识去控制自己快乐起来,那么这个世界上怎么还会有抑郁症呢?

抑郁症根本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不可否认,有些抑郁症的发病确实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原因,但并不是所有抑郁症都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就像你说的那样,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一切都好,可就是难以抑制的情感低落,消极悲观。有些人说抑郁症就是没钱,是穷的?我不知道这些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得出的这样的结论,但很多并不缺钱,不缺关注的明星或者公众人物为什么也会身患抑郁症?也会?所以,抑郁可能与快不快乐有些关系,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关系。

可能你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有一定自我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抑郁症是医学疾病,是先后经过几代医学人的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性疾病。关于抑郁症的病因,更应该听一听医学上的观点,毕竟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听专业的人的,不是吗?

抑郁症真正的病因是什么?

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实际上还在继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医学上公认的发病原因还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

从遗传上说,抑郁症的遗传因素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遗传易感性的表现,抑郁症患者的子女并不会直接遗传发病,而是会因为遗传因素的存在,增加发病的几率为普通人群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生物因素

所谓生物因素就是基于目前几个主要的生物学假设成立的,比如3个最主要的神经受体作用机制:5-羟色胺、去甲肾、多巴胺。而目前主流的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也是围绕这三个主要作用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受体展开的。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更好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来自自身的心理问题,以及我们同年的成长环境,所经受的负性遭遇,和目前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为什么社会心理因素往往被我们夸大,因为社会心理因素更容易被普通人关注到,而不管是遗传还是生物因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和我沟通过一件事情,他们的家人对他们的误解,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时候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悲观和绝望感受,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和我因为这件事在和家属沟通的时候却发现一些家属的观念是我这个医生也无法改变的。

曾经在门诊遇到一名上中学的小姑娘对我哭诉自己爸爸对自己抑郁的指责,他们根本不相信一个初中生有什么好抑郁的,在他们看来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就不应该抑郁。后来终于她的爸爸在她的一再要求下和她一同来了医院,我专门抽出半个多小时和她爸爸进行了沟通,实际上等同于一次认知治疗。告诉他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本身正在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告诉他像她女儿的事情其实很普遍,在我们的身边不在少数;告诉他女儿的病情比看上去还要严重,不想上学不是因为厌学,而是因为抑郁症导致的认知改变根本就难以维持药物治疗。可我还是失败了,他的爸爸回家再次训斥了她,认为她还是懦弱,认为他觉得女儿不应该抑郁,女儿就不应该得抑郁症……

这就是抑郁症的现状,也是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有病耻感的主要原因。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不会有人想要去罹患抑郁症,那是多么难以形容的痛苦啊。

如果你的身边有罹患抑郁症的家人或朋友,请不要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而是表达你的理解,告诉他们会好起来的,给与他们必要的情感支持,告诉他们,如果有需要,你会很乐意帮助他们。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