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孩子心理有问题父母该怎么办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一、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特别讨厌自己的孩子是怎么回事

我女儿二十岁,特别讨厌我的女儿 ,总是没有笑脸 。见着我也不喊妈妈 ,见到家里的亲戚长辈也从来不打招呼 ,当所有人都是空气 ,跟她说话 ,都没有好语气回答我 。我现在是连话都不想跟她说了。

小孩子贪玩心很重怎么办

孩子贪玩的心很重,其原因还是兴趣点单一,家长应该扩大孩子的兴趣点,比如说启蒙教育,识字阅读让孩子阅读绘本就能转移注意力,扩大兴趣范围,只有兴趣范围多元化的情况下,才可能扭转孩子的贪玩心

从小没有信任感和依赖感的孩子,大了如何疗

先纠正一下标题,没有信任感和依赖感不一定就是伤,所以不存在疗伤的问题。如果一定想要有个比较健康的性格,特别是小时候缺失,现在终于明白想要改变的话,也要分开来说。

首先说信任感,我觉得信任感的基础是自信。

小时候,我们可能因为家庭,或者自身的缺憾,甚至因为某一个经历上的阴影,而导致了慢慢自卑,对自己没有了应有的自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那时候太小。但这决不是什么悲哀,我们没必要自责或者羞愧。

自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不是病态性格,就一定能找回自信。首先,我们要明白自信对于一个人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她具有想象不到的魔力。

生活有时候很奇怪,你觉得是怎样,可能她就是怎样,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给你的也一定是同样的笑脸。

没有了自信,即使你非常努力,即使空有一身才华,也只能看着别人意气风发。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奇迹,我们必须明白主动争取的重要性,而这些,都源于自信。

人生而平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高高在上的,同样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天生低人一等的。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是人,上天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是平等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从内心深处客观的看待别人和这个世界。别人有的我可能没有,但我有的别人不一定有,我们和所有的事物一样,存在即合理,我们应该得到信任和爱。

既然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同时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等你真正有了自信,你才会勇敢的去相信别人,而别人才会自然而然的信任你,这就是你要的信任感。

然后说那个依赖感,这个东西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可能不一样。对于男人来说,依赖只存在于为了某种目地的配合,而不是失去独立的人格或者存在价值。男人的意义就在于责任和担当,这是从小都要有的一种角色意识。当然,这并不是说小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感是错的,但男人一定是要走向独立和承担责任的。所以依赖感这个东西对男人来说只是小时候或偶尔,不是必然因素。

但对于女人来说可能就不一样了。女人和男人的存在有着天然的分工,而依赖感就是其中重要的区别。女人天生可以拥有依靠,可以产生男人所没有的那种依赖感。但这里边有个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甘情愿被依赖的人,比如父母,比如爱人等等。

但时代在进步,社会给了男人女人一样的机会和平台,靠自己的能力和信心生活,是很多女人的明智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社会,我们只有相信自己,进而相信别人,也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心理有问题怎么疏导

你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来访者来找心理咨询师,一般都是遇到了心理困惑问题,那么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何来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疏导呢?

首先:心理咨询师询问来访者的一些问题,让来访者进行诉说,来访者在说得过程中,咨询师要认真倾听和共情,并且积极关注来访者的问题。这是在收集来访者的相关资料,以帮助来访者进行诊断。

其次:当来访者把相关问题都诉说完毕,就需要心理咨询师根据这些症状和来访者确认是什么问题,然后和来访者确认咨询目标。

其三:咨询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当下需要达成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如改善焦虑情绪,可以多放松。改善睡眠问题,可以睡前看半小时书等。长期目标是完善人格。

其四:在疏导的过程中,咨询师要运用相关的咨询技术进行疏导,而不是随意聊天。咨询师在疏导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叙事疗法、沙盘治疗等相关疗法。

其五:当心理咨询师在一次咨询结束后,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让来访者进行前后感受的对比,并且要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在下一次咨询的时候对来访者的家庭作业进行检查。

其六:在咨询的过程中,对来访者说整个咨询内容都是保密的。让来访者放心和安心。

其七:跟来访者确定下一次的咨询时间,一般咨询间隔时间为一周左右。

以上为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上高二的孩子经常说自己心理黑暗、负面情绪

从题主表述的孩子的心境、情绪来看,可以考虑是抑郁状态,但是否是抑郁症,单凭这些症状还不足以确诊。抑郁症的症状特征包括:

心境低落。持续的伤感、焦虑,莫名地想哭。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有意思。一些人会出现紧张不安、易激动、爱发脾气。

消极悲观。内心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没有希望,看不到未来,甚至不值得留恋,渴望通过死亡来寻求解脱,有些人可能产生强烈的念头和行为。

做事缺乏兴致。对工作、生活没有热情和乐趣,对任何事情甚至以前的喜好都感到兴趣索然。喜欢闭门独坐胡思乱想、回避社交、疏远亲朋好友。

疲惫无力。日常的生活小事比如洗漱、穿衣吃饭都感觉力不从心、困难费劲,一些人会说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不起家人朋友;怀有强烈的愧疚、自责,存在无助感、无用感、无价值感,情况严重时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持续的抑制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难以做决定;行动迟缓。一些人会表现为紧张、激越。

食欲紊乱。有些人是食欲不佳,好吃爱吃的东西都失去诱惑,不思茶饭或食之如蜡;另一些人却是暴饮暴食,饭量超过往常,同时会伴有体重减轻或者加重的情况。

睡眠紊乱。一些人早醒,比平时早两三个小时醒来,之后不能入睡;另一些人则是一天睡十多个小时都睡不醒。

躯体症状。出现头疼、痉挛或者无法治愈的消化系统疾病。

如果孩子的症状超过以上所列的半数,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测查和解决。得了抑郁症也不用怕,抑郁症是能够治愈的。

平时要引导孩子及时疏泻不良情绪;多接触积极正向的人、书籍,多接触美丽富饶的风景;引导孩子正向、客观、多角度看待人事物;规律地生活;坚持运动等等。

孩子有心理问题不愿意做心理咨询,父母该怎

提问者应该是做父母的吧,那我明确告诉你们,你们去做心理咨询。是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又不愿做心理咨询,父母就去做心理咨询!

首先要确定,是谁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孩子出现了父母和(或)老师理解不了的行为,会不会是父母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呢?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举个例子,大家耳熟能详的“逆反期”、“反抗期”这些词,你不觉得值得反思吗?我们都知道“哪里有哪里就有反抗”,如果,孩子成长道路上没有阻碍和压力,他们会有反抗吗?他们反抗什么?

其次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基因、家庭的环境、社会(学校)教育。可以说,优生优育严格来说应该从男女的择偶开始,一个人好的品格会随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从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发育成长到出生后父母建立的温暖家庭,这都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父母也应该相应地成长完善。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再成长的过程。

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大部分是因为父母的成长落后于孩子成长速度,造成了父母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用自己理所当然的去对待孩子。孩子不服,孩子觉得委屈,所以孩子会做出一些父母不理解的行为。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对父母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不是故意的!”为什么父母会认为孩子是故意的,为什么就不能信任孩子?这是父母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有心理问题了,一般是愿望求助的。就像一个人身体不舒服了,是愿意去医院看病的,他也很想让医生为他解除疾病的痛苦。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很简单,就是孩子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他觉得是父母的问题。我的很多青少年来访者,都曾说:“老师,你给我妈做做咨询吧”,“老师,你让我爸爸妈妈来找您吧”。每到这时我就很心疼孩子,也很无奈,因为,有些父母是不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他们把孩子带到我这里来,就觉得完成了任务,剩下的事就是心理医生的了。我真的想告诉那些父母,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总在遇到新问题,总有新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比如做父母这件事,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即使是第二次做,和第一次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要一遇到问题就简单认为是孩子的问题。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