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寄托-抑郁症测试题官方认证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寄托

1、C
2、B
3、D

"今宵酒醒何处

“今宵”两句设想今夜酒醒之后,只见晓风残月的杨柳岸,不见心上人的凄凉寂寞.虽是虚拟,但写得情景交融,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实写,明写景,暗写情,名句绝妙.晓风残月,设想酒醒后岸边...

自卑和自大哪个更可怕

于我本人来回答这个问题,自卑和自大一样都可怕,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比病毒更强大的是希望与爱,心态好,人缘就好,做事师利,生活愉快,千万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好的心态能激发人生最大的潜能。

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的故事,要从这张照片说起。照片拍摄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8月11日,照片上的孩子平均年龄12岁,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出身清白,聪颖敏捷,相貌英俊”一群少年。他们将花着“大清留学基金委”的钱到美国留学,这在今天看上去似乎光鲜亮丽,但在那个时候,这些孩子肩负着晚清复兴的重任,赴美之前还必须签署生死合同,堪称史上最悲壮的留学了。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站在照片前排左三的位置,他的名字,叫詹天佑。

一、史上最悲壮的留学

自第二次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将晚清踏得体无完肤,这个古老的庞大帝国,急切地寻找着强国良方,洋务运动由此登场,从19世纪6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可谓轰轰烈烈。强国之要在于科技,而科技之要在于人才,留童计划,就是洋务派搞的一项人才战略。

在留美第一人容闳的提议下,曾国藩和李鸿章奏请清廷派幼童赴美留学。同治十一年(1872年),第一批留童30人,从上海出发,乘船破浪,前往未知国度——美国。11岁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

抵达旧金山的部分留童合影

今天赴美留学,有人说“美国的空气是甜的”;而在晚清时期,赴美留学令人闻风丧胆。因为,所有赴美留学的幼童,他们的家长都得签署一份“出洋志愿书”。所谓志愿书,跟生死合同差不多。

147年前,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拿起笔,在志愿书的左下角,用颤抖的笔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具结人詹兴洪今与具结事,兹有子天佑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府婺源县人氏。曾祖文贤 祖世贤 父兴洪。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兴洪 亲笔画押

正是由于这一份“出洋志愿书”,年幼的詹天佑被他的父亲“狠心”地送到了大洋彼岸,今生能否再见面,已是未知数了。因为根据留童计划,出国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回国。这样的志愿书,说白了,等于把亲儿子卖给了清廷。所有孩子的生死,只能听天由命了。

从70年始,清廷一共派出4批留童,共120人,有几个人死在他乡。

詹天佑自11岁离开祖国, 到远隔重洋的美国求学, 直至20岁, 在西方生活与学习了9年。1881年,由于国内保守派的阻挠,以及美国排华浪潮的高涨,清廷强行召回留童,导致大部分孩子都没能完成学业。詹天佑算幸运的,不仅活着回来了,还拿到了耶鲁大学书。要知道,在120位留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赓完成了学业。

詹天佑像

二、留美生活

到美国后,留童都被安排在美国家庭中寄宿,这样便于他们更快地融入美国的生活和文化。詹天佑进入美国威士海芬小学,寄宿在诺索布校长家中。诺索布夫人的悉心照顾,填补了詹天佑少年时期空缺的母爱,在他1881年回国以后,也时常与诺索布夫人通信,字里行间尽是对诺索布夫人的眷恋与感恩之情。

光绪二年(1876年),詹天佑到了纽海文中学,开启了他的中学时代。在课余时间,他很重视体育锻炼,爱好广泛,游泳、滑冰、钓鱼、打球,均有所涉猎。他特别喜欢打棒球,还是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这大概是最早的棒球队,就是这支棒球队曾经跟一支半职业球队PK过,用精湛的球艺震惊了美国人。

在美国大学的棒球队(詹天佑:后排右二)

李鸿章等人搞洋务运动的整体思路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理科。1878年,詹天佑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科目。大学期间,詹天佑用数学第一的成绩,碾压了他的美国同学。1881年5月,詹天佑完成了毕业论文《码头起重机的研究》,顺利拿到了学士学位。

一个月后,詹天佑正跟同学们野外宿营,欢度暑假,就收到清廷撤回留童的命令。同学们都垂头丧气,好在詹天佑已完成了学业。是年10月,带着激动、复杂的心情,詹天佑踏上了阔别九年的故土。

三、归国迷途与工程师的春天

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留童,都是手握核心科技的高精尖人才,但是回国后,却被当作没有科举功名的工匠。那些愚昧昏庸的官僚乱点鸳鸯谱,随便给他们安排工作。学铁路的詹天佑,被安排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当起了军舰司机。就这样,从1881年直到1888年,詹天佑的专业被埋没了。

福州船政学堂

晚清时期,科举功名仍然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像留美的詹天佑、留英的严复,回国后都备受歧视。所以,不少留童回国后受不了大清的官场,又重返美国,比如詹天佑的老同学张仁康、欧阳赓等人。不过,对祖国的热爱,支撑着詹天佑留了下来,这才有了铁路事业的肇始。

1888年五月,詹天佑接到“铁路公司”总理伍廷芳的offer,他欣喜若狂,一路从福州来到天津津沽铁路工地,以英籍总工程师金达助手的身份,开始了他投身祖国铁路事业的历程。

1904年至1911年,铁路事业迎来一个。1905年,詹天佑接到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命令,测量北京到张江口的铁路。

京张铁路

原本,清是想聘请英籍工程师金达来修建京张铁路的,但俄国横加阻挠,因为根据俄国与清签订的条约,“长城以北的铁路不能由第三国承建”,英国是不能担任京张铁路的承建任务的,必须由俄国人修建。英国和俄国争持不下,最后清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你们都别修了,我们人自己修!

就这样,修建京张铁路的馅饼,就砸到了詹天佑的头上。但,令人气愤的是,一些外国工程师千方百计地阻挠铁路修建进度,还挖走了詹天佑手下重要的技术工人。一些西方媒体也都酸得不行,在报纸上说“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结果,被詹天佑打脸:

詹天佑打通了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标志着京张铁路最艰巨的工程顺利竣工。1909年10月2日,耗时四年的京张铁路竣工通车,举国欢腾。这是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与力量,用自筹款项,独立自主地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这是人的胜利,也是詹天佑的荣耀。

《见字如面》:王耀庆读《詹天佑写给诺索布夫人的信》

文史君说

詹天佑是晚清改革浪潮的一朵浪花,是近代强国历程的历史见证。11岁赴美留学,以优异的的成绩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回国后蹉跎的七年光阴,正是近代守旧中孕育革新所必经的阵痛。詹天佑动用人自己的力量,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实力打脸帝国主义列强。这一切说明:人,很行!

参考文献

王秋霞编著:《詹天佑》,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

经盛鸿:《詹天佑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申治稷:《留美学童》,贵州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于文华近况如何

生于1965年的于文华曾因一首《纤夫的爱》红遍大江南北,这歌的制作人叫李凡,两人因音乐结缘,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4年,两人就分道扬镳了。于文华曾回忆起离婚后有段时间自己很痛苦、抑郁,甚至有想过,但是一想到女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了。

后来于文华于遇到了李年,李年是一位钢琴家,他在北京的音乐圈可是很有知名度的,但为人谦虚低调,他不仅对于文华好,还待她的女儿如亲生孩子一般对待。

于文华曾用《丈夫辛苦了》这首歌来表达对现任丈夫李年的爱,还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有来生,仍愿与他在一起。

最近于文华与当年演唱《纤夫的爱》的搭档尹相杰在某直播平台同框出镜,54岁的她状态依然很好,很多网友都希望这两人能再度合作。

今年,她在成都参加了“2019成都国际诗歌之夜”,一身古装打扮的她在舞台上演绎着诗歌之美。

她非常喜欢的传统文化,早前她还到了石家庄以《国学唱歌集》为主题推广传统文化,让大众对传统节日有更深的了解。

另外,她还在2019的《》总决赛上担任了评委,在观众面前的她还是那么的有气质,那么优雅。

如何评价杨廷和

杨廷和作为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政绩得到后人的认可与肯定,杨廷和从小聪明好学,12岁时参加乡试就一举成名,19岁中进士,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从翰林院起步一直做到内阁首辅。杨廷和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央任职,没有在地方担任过任何职务,按说没有地方任职经验的他,肯定会形而上学,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杨廷和在担任内阁首辅时,做出的成绩让大家赞赏。

公元1521年明武宗去世,杨廷和与太后密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江彬(明武宗义子),扶持朱厚熜(明武宗堂弟)登基,即明世宗,在是权力交接的空档期,杨廷和监国主政了37天,废弊政苛法,朝廷上下好评如潮,赞美有加。但在1524年,杨廷和因反对明世宗改封父母尊号,被明世宗贬为庶民,悄然离开他热爱的事业,回到家乡,真可谓伴君如伴虎啊,回乡后杨廷和心情郁闷,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于1529年去世,终年71岁。明穆宗登基后恢复了杨廷和的官职和身份,并赐太保衔,谥号文忠。杨廷和文学造诣很高,编修了《大明会典》,他的许多作品都收录在《杨文忠公三录》里。

在政治上杨廷和毫无疑问是明朝难得的内阁首辅,历经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四位皇帝,虽然晚景凄凉,被贬为庶人,但他的政绩是永远不可否认的。明武宗是个天生的怪物,根本不理朝政,杨廷和在如此局面下,也把大明这台国家重型机器平稳的运转。平定安化王,诛杀江彬,立朱厚熜,减轻赋税,缓和国内各阶级之间的矛盾,重用优秀人才,所做每一件事都是轰轰烈烈的事,虽然杨廷和的改革举措没有维持很久,可对明朝历史意义深远。

更主要的是杨廷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儿子,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空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是来自才子杨慎,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可在仕途上却坎坷不堪。一生有大量的作品传世,诗作就有2000多首。

杨延和的才能和胆识在明朝大臣里很少见,就算是后来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也不敢说能超越杨廷和。杨廷和一生为明,做事严谨而有章法,可最后还是黯然离去,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和失落,一起带到另一个世界里,让后人评述。

关于杨廷和和王阳明的关系,我个人觉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杨廷和作为知名的政治家,肯定有一定的政治手腕,而王阳明是个心学大师,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理念,他们都不会因个人小利危及国家利益。王阳明以超凡的智慧平定了宁王朱宸濠之乱,功绩卓著。王阳明的恩人是王琼,他也得到了王琼的赏识和提拔,正因为如此关系,后人会把杨廷和和王阳明联系起来,其实事实未必就是这样。

杨廷和与王琼的关系确实一直不好,两人之间相互攻击,杨廷和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力,列举了王琼的各种罪状,使王琼入狱。杨廷和儿子杨慎,也在不同的场合批判王阳明的心学,使得大家一直认为他们的怨恨很深。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是王阳明的心学总结,也是他整个心学的精髓。我想大师王阳明是不会对杨廷和有仇的,不然他也愧对心学大师的称谓。


诗歌需要什么心态才能写好

谢诚邀,我来写诗歌心态问题,写诗歌心态不重要,关佳要看写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是怀才不遇,当官不顺之人写出的诗歌,都感悲凉伤感,境遇顺时,喝醉酒写出的诗句,也都奔放夸张。像杜甫,李白,白居易,这些古代大诗人如此,包括现代作家也如此,写解占領南京,就气势傍礴,写怀念秋谨杨开慧诗词,就心情忧逝,相对低迷,鲁讯,当革命时,就群情激奋,低潮时,也只甘当儒子牛的自我表白。因而我们说,写诗好坏,不决定心态,而是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取决于当时个人的情感,取决当时的心情。与心态没任何关係,你心态再好,天天唱着过日子,也不一定写出好诗,你心态再差,天天想着要死,只要文化底緼丰厚,也可出口成诗,三国时期的曹植,被兄逼七步出诗,心态坏透了,既将临死,还作出了,煮豆然豆箕,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传承千载的精句呢,可见心态不决定诗的好坏,决定诗好孬,完全是历史环境和自身文学修养,。说的不一定完全对,请友们广为评论,谢楼主诚邀。

有哪些小说可以推荐

毛时代的所有小说都是崇拜英雄,讴歌正气,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爱党爱国爱的纯正能量的作品,没有糟粕,没有腐朽堕落的、低级趣味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当今社会形势下,大力弘扬毛时代的作品是当务之急!

正史上糜芳投降东吴后结局如何

糜芳像古代的贞洁烈女,守了一辈子,却在晚年时期,一时糊涂坏了名节。为此,糜芳备受讥讽,想夹起尾巴做人,偏偏又碰上“臭嘴虞”,多次被他羞辱,最后在羞愤交加中度过了余生。

如果让刘备排一排他的恩人,除了给他政治生命的徐州牧陶谦外,糜竺、糜芳兄弟,恐怕是他最应该感谢的人。

在士族集团横行天下的东汉,糜家兄弟很特别,他们是社会末流——商人。糜氏世代从事农牧业,积累了巨额财产,他们家童仆、食客万人,资产“钜亿”。放在今天,这身价足以让他们成为社会名流,可惜那是个商人地位很低的古代社会。

为了改变家族地位,哥俩投靠了当时的徐州牧陶谦,糜竺被任命为“别驾”。别驾相当于长史,即陶谦的助理,级别很高。

不久,陶谦结怨曹操,受到攻击,刘备带着几千人仗义施救。糜家兄弟与刘备的交集,就从这里开始。第二年,陶谦病重,临终前他对糜竺糜芳说:能保住徐州的,只有刘备。于是他令糜竺,率徐州百姓,将刘备从小沛迎来,接替州牧之职。

州牧怎么能指定自己的接班人?那时候军阀割据,各地别说州牧,只要手上有兵,县令都可以自己任命官员,只要写一份表章,名义上向朝廷请示了就行。

接管徐州,是刘备政治生涯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他只是个县令,如今是全国十三州之一的大佬。当然,能不能守得住,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果然,刘备的椅子还没捂热乎,就被吕布、袁术群殴,扔了老婆孩儿,逃往海西县。在刘备极少数的追随人员中,就有糜竺、糜芳兄弟。

惨败后的刘备几乎灰心丧气,刘备本来就是寒门士族,好容易积攒了点家底,被吕强盗、袁霸道一巴掌打回解放前,连妻小都搞丢了,前途渺茫。

糜家兄弟作出了一个让刘备感动一生的举动:他们把如花似玉的妹妹,嫁给了人到中年的他,同时又奉上一大笔金银财宝,和仆从2000人。

刘备就是凭借糜家的资助,又招募了一支万人的队伍,再度神气活现地出现在“”。没想到糜家兄弟押错了宝,操盘手刘备再度失守,把他们的投资玩得光光,一路逃命,投靠在另一个大操盘手曹操的门下。

曹操手上掐着汉献帝的官帽子,立刻封刘备为“左将军”,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相”。如果从此跟定曹操,糜家兄弟前途一片光明,不需要再破财投资了。可是当蹩脚的操盘手刘备,逃离曹操二次创业时,糜家兄弟居然弃官追随刘备,又砸进去一笔投资。

估计看到这儿,贾跃亭哭了。

二十余年间,糜家兄弟,不,还有糜家小妹,跟着刘备吃尽了苦头,活成了丧家犬。按《三国演义》说法,糜小妹为了保护阿斗,还在长坂坡香消玉殒。

终于,等到刘备借了荆州,偷了益州,糜家兄弟才见到账户上有回头钱。糜竺被任命为安汉将军,糜芳为南郡太守,协助关羽镇守荆州。

南郡东面是孙武,北面是曹魏,刘备的这个安排,体现了他对糜芳的充分信任。可恰恰就是这个安排,害了糜芳。

原来,关羽看不起糜芳和傅士仁,对他们非常轻慢。关羽征襄樊时,令糜芳与傅士仁替他筹备粮草,二人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工作开展不顺,惹得二爷大怒,发誓回军后就严办二人。

这件事被吕蒙得知,他派人引诱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糜芳拒绝了,傅士仁害怕关羽,献出公安投降了吕蒙。吕蒙大兵压境,南郡守备被关羽抽调一空,公安又丢失,南郡大势已去,六神无主的糜芳,做出了一件让他后悔终生的事,他也跟着傅士仁,投降了东吴。

南郡的失守,成了压在关羽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此时刘备刚刚自称汉中王,距离糜芳追随刘备,正好二十四年。

守了二十四年的信念,瞬间破了!糜芳在东吴能得到同样的“投资回报”吗?很遗憾,糜芳在东吴遭受了无尽的白眼,他被一个叫虞翻家伙,多次羞辱!

这个虞翻是个儒生,官职不高,一辈子最高职位就混到了骑都尉。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他嘴太臭,浑身是刺,不讨喜。有一次酒宴,孙权给虞翻敬酒,虞翻装醉趴地上不离孙权,孙权才一转身,他就坐起来,那意思“我就不跟你喝酒”,把孙权气得当场拔剑要砍他。

虞翻最看不起变节投降的人,他变着法子,入骨三分地折辱对方。比如于禁,虞翻当众叫他“俘虏”,还责骂他“不能死节”,把孙权都气坏了。还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谈神仙,虞翻冲上去指着张昭说:你们都是死尸,还妄谈神仙!

就这么一个谁都不怕,谁都敢得罪的极端分子,糜芳碰上他,还有好果子吃?

有一天,糜芳驾船与虞翻对头碰。糜芳的随从欺负虞翻官职低,大声呵斥虞翻让道。虞翻能吃这个亏吗,他站上船头,对着糜芳高喊:“丢失了忠信的人,还有资格侍奉君主吗?你这个丢城失地的家伙,怎么好意思称将军?”

糜芳臊得拉下窗帘,让人把船躲在一边,让虞翻先通过。

还有一次,虞翻驾车路过糜芳的军营,正赶上闭营时间,虞翻过不去。结果“臭嘴虞”又开始发飙:该关闭营门的时候开营门,该开营门的时候反而关闭了,这么做合适吗?

啥叫该闭,该开?虞翻其实是说:某些人守城时,该关闭城门死守,却开城投降了,如今这地方不需要守,他却把营门闭得紧紧的。

你说这个虞翻说话损不损?糜芳又气又羞,还不敢回击,活得像鼹鼠。

其实,军阀混战时期,变节投降的多了去了,跟糜芳一起投降东吴的,还有好几个名士,比如郝普、潘睿,一个个官运亨通,活得很滋润,为何他们偏偏盯上了糜芳呢?

两个原因,一个是身份,另一个还是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指糜芳的商人出身。东汉是一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士族集团高人一等,他们很看不起糜芳这样的商人。在儒学家虞翻眼里,糜芳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郝普、潘睿不一样,那叫弃暗投明。

第二个身份是指糜芳“国舅爷”的身份。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变节,唯独糜家兄弟不行,因为他们是刘备的亲人,蜀汉的股东。别人变节那就是换个老板,反正是打工的,凭什么要求人家从一而终。糜芳变节是对亲情的变叛,是无法容忍的。

大概正是由于这种观点的作用,糜竺因为弟弟的变节,背负了沉重的道德枷锁,竟然在羞愧交加中离世:“惭恚发病,岁馀卒。”

就在糜竺去世的当年,糜芳受命随从将军贺齐,参加了对叛徒晋宗的征讨。从那以后,糜芳就消失在史书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句号画在了哪里。

张作霖早年结拜了七个兄弟,他们后来都怎样

张作霖时期最强大的军阀之一。他的一生可以真正用传奇两个字来总结,出生于草莽却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的走到了陆海军大元帅的位置上,这只能说是传奇。不过虽说能走到这个地步很大原因归功于张作霖自己,但也有些许的原因是因为他那七个拜把兄弟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好几次张作霖都死在了别人的枪口下,所以他们的功劳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如何的呢?

马龙潭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大哥,也是七兄弟当中起点最高的一位。马龙潭的家族是清末的军伍世家,他的父亲早年被封为振武将军,而他的家族因其哥哥在捻军起义的时候战死所以被光绪皇帝赐予可世袭罔替的云骑尉世职。在1876年马龙潭也承袭了这会爵位。

不过晚年的马家也跟随着清朝走向了落寞,也就是家道中落。而后因家中实在维持不下去,马龙潭只能出外干活以救济家中,后就在一个朋友的工地上代管账目。直到1896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时,马龙潭眼看世道以乱,再加上朋友的鼓动,最终他拉上了上百位老乡和朋友投靠了时任奉天将军的增祺,并得以出任管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马龙潭因守卫兴京皇陵有功被赏赐四品花翎顶戴。后在1907年马龙潭与张作霖、汤玉麟、张景惠等人结拜为兄弟。1909年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帮统。辛亥革命后,马龙潭任东边镇守使,并晋升陆军中将。 1920年马龙潭弃军从文,改任为洮昌道尹。

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他就退居幕后很少再理政务。后日本人希望他能出任四平“中满自知会”会长,但被他严词拒绝,之后一直在四平隐居不出,后于1940年2月病逝于四平。 马龙潭这一生相对于张作霖其他的兄弟,他的名声较好,他在驻守各地的时候从来不贪赃枉法,比如在洮昌任上他就因时常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而深受百姓的爱戴。

而且赋闲在家的马龙潭晚年也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他不但经常出钱购买棺木来埋葬街上那些无人认领的尸体,更是出资修缮了各地破损的学校,也正是因为如此晚年的他被人亲切的称为“马善人”。

吴俊升

吴俊升是七兄弟中真正的从底层士兵做起的人物。他先后做过马夫、伙夫,后因善长治马被看中才升为什长。而在这之后他因作战勇猛,战功卓著直至被升为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成为奉天城中最举重若轻的人物。

辛亥革命后因击退蒙古骑兵对于东三省的觊觎,而被升为奉天第二骑兵旅旅长。1914授陆军中将,后任洮辽镇守使。1916年因冯德麟叛乱有功,被晋升为第二十九师师长。1921年3月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并授陆军上将衔。

但是吴俊升这人打战可以,治理地方就不行了,在主政黑龙江期间,整个黑龙江被他搞的是乌烟瘴气的。也就是如此,最终在1922年吴俊升被调离黑龙江督军一职,改任奉军后方警备。后与同年被张作霖任命为东三省保安部副司令兼黑龙江保安司令。

1926年张作霖成立安后,吴俊升被任命为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总司令,升陆军上将衔。1928年吴俊升因与张作霖同坐一列火车,在皇姑屯和张作霖一起本人炸死。

汤玉麟

汤玉麟早年间曾在土匪金寿山手上救过张作霖一命。不过他也最终因为此事被金寿山和沙俄联手给抄了老巢,最后他与张作霖不得已投靠了当时八角台商务团练的张景惠,后在1902年汤玉麟跟随张作霖归顺了清,并被任命为了奉天前路巡防营左哨哨官。

辛亥革命后,汤玉麟的部队被北洋改编为第27师骑兵团,他为团长。1914年升为第53旅少将旅长,后又升任中将旅长。而随着汤玉麟官越做越大,他恃宠而骄的个性也越发的明显。最终也因为如此他被张作霖剥夺了所有的权力,后汤玉麟气不过就带着两个团反出了奉天,并与之前就反对张作霖的冯德麟一起反张。

之后在1917年汤玉麟跟随张勋等人前往北京参与了复辟的闹剧,但不到数月就失败。后他就带着仅剩的200余人狼狈的逃到了蒙古。1918年,张作霖眼见汤玉麟的惨状,又想起以前的种种,最终与汤玉麟握手言和,并在4年后让他做了东北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25年郭松龄和冯玉祥联合反张,因郭在奉军素有凶名,所以大部分的奉军基本没打就跑了,就这样郭一路是直达奉天,而张作霖眼见于此似乎已心灰意冷的在奉天的大帅府等待灭亡的那刻。

但天无绝人之路,最终曾经那个救过他一命的汤玉麟再一次出现并救了他和他的奉军的命。汤玉麟亲率麾下第11师向郭部发起了最为猛烈的进攻,后因冯玉祥突然抛弃了郭松龄部,再加上种种原因最终郭松龄部被打的全军覆没。此时张作霖最后和汤玉麟冰释前嫌,并于次年升他为热河都统。在1928年张作霖军炸死后,汤玉麟与张作相等人一起辅佐张学良掌控了整个奉军,后与张学良一道宣布服从国民,并被任命为热河省省长兼第36师师长。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在不到10天就占领了热河全境。后因举国震动,再加上国民本就想对势力庞大的东北军下手,借此借口他不战而逃下令全国通缉他。但在1934年因汤玉麟自愿放弃手中所有的兵权,国民就取消了他的通缉。后没有任何权力的汤玉麟在天津颐养天年,直至1949年2月病逝,享年78岁。

晚年的汤玉麟虽一直都在饱受着批评,但却始终没有坚守着做人最后一条红线,那就是绝对不做日本人的走狗。汤玉麟在天津期间日本人几次三番要求他去伪满洲国担任伪职,他都严词拒绝,甚至当年国民在全国通缉他的时候,他也未接受日寇给予的任何条件,他始终都坚守着作为人的最后一丝底线。

冯德麟

冯德麟是七兄弟中最早和张作霖作对的兄弟。早年间的冯德麟是东北绿林中有名的好汉,后庚子之乱的时候被当地招抚,成为当地团练的总练长。1901年曾短暂的被俄国人俘虏过,但逃出后来就恨上了俄国人,并加入了日本人领导的反抗俄国人的队伍中,由于战绩辉煌1906年受到日本人的保举,他得以被清招抚为官,并任巡防营左路统领。

辛亥革命后,他成为奉天唯一两个师中第二十八师的师长,开始与张作霖并驾齐驱。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甘心为什么比自己小的张作霖与他平起平坐,更甚者比他还要多,所以逐渐的他们两人有了裂痕。而最终这种裂痕在当年合演双簧驱赶段芝贵的时候被彻底割裂,当时由于张作霖唱的是白脸,于是段芝贵后来逃回北京的时候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于是就拼命说他的好话,而由于冯德麟唱的是黑脸,所以对于他是一句好话都没有。

也就是如此最终张作霖坐上了奉天将军的位置,而冯德麟却要屈居于人下。所以此时的冯德麟心中自然不快,并拒绝去就任袁世凯给的军务帮办的职务,并自此于张作霖交恶。但由于张作霖向来敬重自己的这位三哥,对于他提出的任何条件虽都不接受,但也都时候好言相劝,所以自始至终两人都没有动过兵。

最终冯德麟因参与张勋复辟失败而被革职,同时本来冯德麟是要被关押的,但是因张作霖的搭救得以获释。后回到东北被张作霖任命为三陵承办,来负责保卫前清的皇陵,后自始至终都再未掌过兵权。之后不到数年冯德麟就宣布下野,从此再不踏入军政界,而是专心于经商。1926年8月11日,冯德麟因心脏病病逝于北镇,享年59岁。

冯德麟这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先是落草为寇,后是参与日俄争霸,再是为清朝办事,之后并是在当将军。后来虽然在与张作霖的斗争中失败了,但自始至终张作霖也未把他看做真正的仇人,而是兄弟,所以他后虽下野但却安心的做生意,晚年的结局也算还好吧。

张景惠

张景惠是七兄弟中唯一的贼,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当年的张景惠依靠自己的人机关系在镇上成立了一个自卫团,自任团练长。而后在张作霖投奔他的时候,他觉得张作霖比他有本事,跟着他干有前途,于是就把团练长的位置给了他(只能说他眼光还不错)。

事实证明张景惠看人真的很准,后面随着张作霖地位的不断攀升,作为老臣的张景惠得到的回报也越来越大,先是任团长,后任师长,最终在1918年以火箭般的速度做到了奉军副司令。但是张景惠这人看人可以,但要论真本事他真的是不行,他能当上副司令靠的不是战功,而是张作霖的信任。真到打战的时候是什么都不行,这不在当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时候,张景惠在担任奉军西路军总司令的时候就因畏敌不前,导致西路军全线崩溃,最终导致奉军大败。

而后张作霖为了平息众怒就将张景惠被革职,并让他住在北京。当然本来张作霖是想等风头过后让他再复职的,但是张景惠这人显然太笨,他以为张作霖是想放弃他,于是在北京就投靠了曹锟,这样可好张作霖是彻底的记恨上他了。不过到后面因张作相、吴俊升的劝说,再加上张景惠痛哭流涕的道歉,张作霖看在以前的份上还是原谅了他。 后在1926年张作霖入主北京的时候,他先后担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等职。

1928年6月因跟随张作霖返回奉天,本人炸成重伤,张景惠也实在命不该绝,没过几个月就恢复了。但张景惠这人实在是没良心,在当时张作霖死后不久他就因不同意张学良当奉军的首领,就断然的投靠当了南京的军事参议院院长一职。后张景惠更是在事情后就直接投靠了日本人,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 在投靠日本后,他先后在伪满洲国担任了数个伪职。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他被苏联俘虏,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数年时间,1959年病逝于战犯管理所,享年88岁。

孙烈臣

孙烈臣算是七兄弟当中起点较高的一位,他落草为寇过,而且家中也算是小康的。孙烈臣发迹于盛京,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因他救盛京将军增祺有功,所以最后就在增祺手下做了一个中营帮办。后来他并在张作霖的手下做了巡抚营的营长,后也因剿匪有功被张作霖升为帮统。

1912年孙烈臣随着张作霖的高升做到了54旅旅长的位置。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被革职,他被张作霖推荐做了27师的师长。1919年孙烈臣被任命为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并加授陆军上将衔,1921年改授吉林督军兼省长。1922年孙烈臣被晋升为陆军总参谋长。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于奉天,享年52岁。

孙烈臣这一生自从跟了张作霖就一直官运亨通,而且也深受张作霖的信任。同时孙烈臣也是张作霖手下少有的能够打硬战的将军,当年直奉战争正是因为他在锦州挡住了直军数十天的进攻,奉系才能免遭灭亡。此外,他不但军事能力强,政务处理能力也强,奉天兵工厂、东北空军、东北军校等都是在他的手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对于奉系孙烈臣是有大功的。

张作相

张作相是第一批跟随张作霖的将领,当年张作霖创建“保险队”的时候,张作相就带领着数十位兄弟投靠了他,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张作霖南征北战。而随着张作霖的官越做越大,张作相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1916年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的时候,他被正式任命为第二十七师步兵旅长。

1918年张作霖升任东三省巡阅使,他被升任为总参谋长兼二十七师师长兼卫队旅旅长,次年又担任东三省讲武堂堂长。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本来是张作相来担任奉军的下一任领导人的,但是张作相始终都不愿意接受,他想的是让自己的老帅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来继承衣钵,最终他将张学良拉上了少帅的位置,而他自己甘愿做辅帅。

1930年张学良率兵入关后,张作相留守东北总揽东北军政事务。 后他返回北平任委员,并负责担任热河战役的总指挥,不过最终因各种原因热河失守。而张学良也因热河的失守下野,张作相眼见于此愤然宣布下野。之后就在天津做了个隐居的寓公,但是由于张作相素来在东北颇有威望,所以当年日本成立伪满洲国的时候就一直想让他去东北担任伪职,不过张作相显然是不会和日本人合作,直至战争胜利后,张作相也从未接受过日本人给予的任何职务。

1945抗战胜利后,张作相被国民任命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并负责在东北接受日本在东北遗留下的财产。锦州解放后张作相返回天津,直到1949年3月病逝。

总得来说张作霖的这些兄弟除了张景惠是外,其余的诸兄弟虽都有不同的缺点,但至少在民族大义上还能做到绝对的忠城,当年无论日本人如何的诱惑,他们都没有跨出那条红线,而这点就是好样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