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十七岁抑郁症孩子怎么陪伴(初二女生,中度抑郁休学在家,该如何自学并调整心态)

初二女生,中度抑郁休学在家,该如何自学并调整心态

谢邀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12年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得了抑郁不能上学的孩子。有的孩子以前甚至是非常优秀的孩子。

抑郁是严重的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和对自己的极度攻击。对自己的极度攻击又导致了更严重的沮丧和挫败感。身体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就像电路断电了一样,启动保护机制。所以这个阶段的人是没有动力去做任何事情的。

所以如果是中度抑郁在家那么最重要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心理咨询师释放情绪,调整状态。而不是如何自学。如何自学是在状态调整好之后再考虑的事情。因为即便自学也学会有好的效率。反而因为迫使其学习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并且在这个阶段家长也要做咨询。因为家长要学习和了解如何陪伴抑郁的孩子。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恢复。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应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我觉得最好的做做法就是先去了解真正的抑郁症,我说的是医学的抑郁症不是非医学人士随意说的抑郁症,因为现在的网络上讲抑郁症的人很多,但非专业人士的观点会有很多偏差的地方。

讲一讲真正的抑郁症

要先说明的是,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是有着明确生物学特性的医学疾病,所以很多普通人将抑郁症说成想不开,小心眼,矫情的说法是绝对错误和偏激的。想一想,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周围就有抱有这样错误偏见的人,那么你或者你的家人会有怎样的感受?患病,本就无助、无望、无价值,再经常性听到这样偏激的话,怎么会变好?

其实这样的不利影响一直存在着,甚至来诊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出明显的病耻感。

病耻感是一定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求治和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的,我接诊的患者很多因为觉得患抑郁症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到医院看病,直到在院外辗转看了好久的中医、心理咨询等等,最后实在无法忍受抑郁症状的困扰才走进精神专科医院。而且之前也有过很多报道,一些抑郁症患者因为周围人的一些偏激的话语一时冲动离世。

作为患者的亲友,应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

我觉得第一要务是确保患者尽快接受正规的系统治疗。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抑郁症科学治疗的患者是可能向着慢性迁延的病程发展的,而长期慢性迁延不愈的抑郁症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到那时再治疗就来不及了。所以说,抑郁症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

然后是你关心的日常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应该如何帮助患者努力走出抑郁的阴霾。

  1. 保持患者居室环境尽量阳光充足,色彩比较明朗、协调,

  2. 注意不要让患者独处,随时有人陪伴,防止患者、自伤,

  3. 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要让患者蒙头睡觉,而对难以入眠或易早醒的患者要及时处置,以保证,

  4. 大多数抑郁患者食欲下降,因此不可忽视饮食调护,督促患者饮食,维持适当营养,

  5. 抑郁状态患者思想包袱重,因此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以阻断患者负性心理,减轻内心痛苦的体验。

当然因为抑郁症患者的危险性特征,三自——自罪、自责、,陪伴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和家人要学会辨别患者的情绪变化,识别患者的危险,一旦出现类似风险要尽快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医学干预。

关于如何识别患者的风险,日常需要观察的内容:

  1. 抑郁情绪的变化

  2. 注意患者下定决心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

  3. 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

  4. 极力否认、回避问题

  5. 突然拒绝继续治疗

  6. 为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

你的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你的疑问,也可以评论区说出你的顾虑或疑问,或是私信留言。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现在十几岁的学生患抑郁症,该怎么帮助他们

这个年龄段的抑郁有很多原因,有你们对某些事情不恰当的认知,或者是和父母的关系,或者是和老师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出现问题导致的。

还有一部分抑郁是不愿意去面对学习的压力、不愿意去面对父母失望的表情,总之青少年一代总有你们认为很多事情是你们不能承受的。

其实如何帮助你们是很大的一个社会的问题,有60%以上的改变动机在于你们自己,是你们愿意不愿意说出来,有的孩子说出来可能等待的是父母的一顿毒打或者冷嘲热讽。

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去学校的咨询室求助,去社区求助,如果都做不到,建议可以给自己写信。写自己的困惑,写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慢慢的会找到改变的动力。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如何能够给予科学有效的陪伴和引导

抑郁症是情感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生化机理、神经内分泌功能、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抑郁症的家人科学地陪伴和引导病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欲达到陪伴和引导病人,首先要知道病人的心理,这是家人能够引导病人的前提。

一般说,抑郁症病人不相信自己的病能治愈,临床约有半数病人拒绝寻求治疗。无论别人多么苦口婆心,他们仍然反应淡漠。也明白你说的道理,但他们确信那只是单纯的意愿。

有时他们也想努力克制自己,可是,面临生活中总会出现的一些又为力,使他们深感无助、焦虑、愤怒、绝望,最终被不断积累的负性情绪所击倒。

他们也想让自己满足人们的期待,可是当发现自己做不到时,面对那些善意的关怀倍感压力,很内疚,所以他们试图减少社会交往,意在躲避关切。

由于无法化解的压力和紧张,使他们采取消极逃避现实的态度。或上网消磨时间,或宅在家里睡眠饮食失度,生活规律全无。

【成为病人能够真正接受的朋友】鉴于抑郁病人上述的心理状态,在施助时,首先要成为病人能够接受的朋友,才能进行相处和交流,才能最终达到改变病人抗拒治疗的态度。不过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在交往过程中,生硬的关怀很难奏效。可采取反馈式倾听、策略式同情,用真诚、热情、负责和耐心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

与病人交流可先从求同存异入手,以建立和谐一致。不直接触碰病人的敏感,尽可能多地让对方说话,把压力排解出来。

与病人相处要像对待正常人一样,注意带给病人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情绪。启发式地循序渐进地唤醒病人对自己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鼓励、支持和帮助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帮助病人改变自我认知】成为病人能够接受的朋友之后,从心理学角度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认识情绪障碍与非理性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周围事物的判断、推理、评价、假设和预期中,使用了错误的思维,是错误的认知导致了情绪的障碍。从而可以得出,改变病人错误的认知就是本病最有效的治疗途径。

如抑郁症病人多有自责、自卑、自怜表现,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要改变病人对自己的这样一种认知,可以帮助病人做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病人发现自己的优点,悦纳自己、尊重自己、增强自信心,形成“你行我也行”的认知。

【帮助病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适应环境是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所出现的自我调节行为。在可能的情况下,陪伴病人参加场合适宜的社交活动,与周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变病人逃避社会、逃避交往的病态。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增强适应能力,就不会轻易与环境发生正面。

【帮助病人维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引导病人维持一个以肯定情绪为主导的良好心境,也就是心情愉快。对负性情绪做适当表达而不过分压抑。适当地陪伴病人多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以及各种体育锻炼。帮助病人扩大生活上的交际圈,乐观地面对生活。

【鼓励病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积极劳动实践,使病人亲身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成就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提振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并在与现实社会及他人的良好接触中产生归属感。

抑郁症病人很难从疾病中走出来的关键在于他们对疾病、对自我、对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对周围环境、事物错误顽固的自我认知。能成为他们可信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心里,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认知,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但这也确是引导他们走出疾病的有效途径。

(原创首发)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