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身体虚弱会影响强迫症吗-强迫症会造成健忘症吗

强迫症会造成健忘症吗

强迫症会造成强迫健忘症,强迫症(obsession)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也可以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强迫症(obsession)可伴有明显不安和烦恼,但有强烈的求治、自知力保持完整。

强迫症和过度劳累有关吗

強迫症

何謂強迫症定義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它。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在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強迫性格又稱完美性格是自小到大都會有以下的特質:
1.過度小心謹慎。
2.凡事過於專注於細節、規則、順序等。
3.高度責任感、常自責。
4.完美。
5.僵化與固執,無法應付環境突然的改變。

多年以來,許多人認為強迫症是一種少見的疾病,但是,這個疾病經常是被低估的,因為病人會隱瞞病情而不去尋求治療。根據估計,所有的人口中一生罹患強迫症的機率為100人中有2-3位,也就是全台灣大約是40-60萬左右的強迫症病人。這個比例高於精神症、躁鬱症、恐慌症。男女罹患這個疾病的機率相當。強迫症通常開始於青春期或成人早期,典型的發病年齡男性比女性更早;男性在6-15歲而女性在20-29歲之間。多數的初發狀況為逐漸產生,但某些個案也屬急性初發。一般而言,強迫症屬於慢性疾病。雖然有三分之一的個案症狀會完全消失,但是大部分個案的症狀是起伏的,而症狀惡化常與生活壓力相關聯。
     
強迫症的主要症狀

一、強迫性思考:
     
強迫性思考是一種不想要、侵入性的想法、衝動、或影像。通常患者感受到的是討厭的、無意義的、無法接受的、很難擺脫的。引發強迫性思考的刺激因素很廣泛。當強迫性思考出現時,隨之而來的是不舒服的感受和焦慮,讓人有一股衝動想去「中和」它。中和可以是外顯的行為,例如強迫性洗手或檢查等;也可以是內隱的心靈活動,例如當強迫思考出現時運用其他的想法來對抗它,不讓它出現。

患者通常覺得強迫性思考的內容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很難控制。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強迫症的患者都會覺得他們的強迫性思考或強迫性行為是無意義的或超過的。最常見的強迫性思考是有關污染的反覆想法(如與人握手被沾污)、一再懷疑(如懷疑自己已做了某些行動,諸如行車中傷及他人或離去時未鎖門)、需要事情遵照特殊次序(如東西凌亂或不對稱時會強烈不舒服)、有關攻擊或可怕的衝動(如想傷害自己的家人或在教室內喊叫淫穢言語)、及性的想像(如一再出現春宮圖片影像)等。
二、強迫性行為:

在強迫性思考之後,跟隨而來的就是強迫性行為。強迫性行為可以是重複的行為(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智活動(如祈禱、計數、重複默念字句)。假如不做強迫性行為焦慮則會增高,當做了強迫性行為之後可以暫時降低焦慮,但是也因此而不斷地強化個案去執行強迫性行為的動機。有時患者會「抗拒」做強迫性行為,抗拒越大就越健康。患者有時會有「逃避行為」,尤其當某些情境足以引發強迫性思考與行為時,越是逃避強迫症越嚴重。最常見的強迫性行為就是清洗與檢查。其他症狀包括︰算數字(通常是在進行強迫性行為時,例如洗手會數次數)、收集物品、物品排列的整齊性、需要或要求再保證等。

三、病識感:
     
強迫症病人通常對於自己的症狀有病識感。大部分時間他們知道自己的強迫性想法是無意義的或誇張的。並且知道他們的強迫性行為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這些知識並不足以停止強迫性思考或行為。

四、抗拒:
   
大部分強迫症病人理解到自己的強迫意念或強迫性行為是不合理,努力地屏除他們不要的強迫性思考,並且防止強迫性行為。在試圖抗拒強迫性行為的時候,此人會感覺越來越高漲的焦慮或緊張,而在順從強迫性行為當時焦慮或緊張常也降低。很多人可以在他們工作或上學時的數小時之內控制強迫症狀。但是在病程中幾次對抗強迫性意念或強迫性行為都失敗後,患者會投降,不再有動機與其對抗,反將強迫性行為併入自己的生活常規之中。此時強迫症狀變得更嚴重,以致費時的儀式行為佔據了病人的生活,使得他們無法外出參與活動。這時的狀態就像是一個失去免疫力的個體般,沒有一點抵抗力,只有被強迫症蹂躪而已。所以平常就要多鍛鍊意志力,強化自己的免疫力(抗拒力),以便跟強迫症長期抗戰。

五、羞恥與秘密:
     
許多強迫症病人寧願隱藏症狀而不去就醫。他們通常可以在朋友面前成功地隱藏症狀。隱藏祕密的結果是發病多年之後才得到專業的幫助。而之前他們已經被強迫症折磨多年了。


六、症狀的慢性化:
有些人會在短暫時間內康復,但是大多數的病人的症狀會起伏數年。病情的起伏跟外在壓力、環境改變與心情的變化相關。



強迫症的成因

傳統認為強迫症是生活經驗所造成的,但是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認為它是來自生物(或稱之體質)因素。臨床上顯示某些藥物對強迫症有良好的療效,而這些藥物是影響一種叫血清素(serotonin)的神經傳導物質,顯示這個疾病的神經生物性成因(或體質因素)。推論強迫症可能是腦中的血清素太活躍。同時,運用現代的神經檢查工具可以檢驗出,強迫症病人腦中某幾個部位,例如基底核、眼額前葉處有病灶。這些部位正常的功能就像守門員般,對於腦中其他部位傳來的訊息進行檢查的工作,因為失調所以對於大小的訊息都仔細檢查,於是產生強迫症狀。研究顯示經過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之後,可以改善腦中的生化不平衡,進而改善強迫症狀。從學習理論觀點來看,因為病人學會借著強迫性行為來減低強迫性思考所帶來的焦慮,這種解脫感更加強了強迫性行為。如此強迫性行為緊隨在強迫性思考之後,不斷重覆出現,成為一種(學習來的)壞習慣。

治療
(詳細內容請參考輔導室相關資料)
一、藥物治療(張信男,郭清祿,1998)
強迫症的首選藥物為「三環抗鬱劑(clomipnamine)」或「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此兩類藥物效益相當,均有其副作用,可再併用其他輔助用藥。新一代抗憂鬱劑的藥理作用在於血清素再吸收的阻斷,以致讓神經細胞間隙的血清素濃度增加,利用高濃度的血清素,來調和頭狀核與眼前額葉的病灶,讓強迫症狀減輕。用藥選擇必須由醫生視當事人臨床狀況而定。

二、認知行為治療( 摘自2000.11.25 中國時報,作者湯華盛為台北市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醫師)
多數醫生認為最有用的是藥物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療效最好,認知行為治療的指導原則就是:「暴露不反應」,也就是跟強迫症狀共存,但是不隨著其節奏起舞。例如摸到髒東西,不去清洗,讓自己的焦慮在卅分鐘之後自然消退。個案也因此學到「不反應」也可以治病,焦慮不會升反而是降的。
除此之外強迫症患者必須遵守以下幾個治療原則:
一、 不管別人如何棒,只跟自己的症狀比較。
二、 不要放棄,學習放下。
三、 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千萬不要替自己找藉口逃避。
四、 要有行動力,光想沒有用,說到做到。
五、 將成功的經驗記錄下來,不斷地勉勵自己。
強迫症是一種慢性病,症狀起伏,所以絕大部分的個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尋找合格的治療師,加上自己強烈改變的動機,與支持合作的家屬;透過專業人員、當事人與家屬間協定行為契約,不斷重複練習,鼓勵其接觸害怕而逃避的任何事,故家族治療是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的重要輔佐,如此對症狀最有幫助。

※ 參考資料
張信男,郭清祿(1998)。強迫症:欲罷不能,力不從心的焦慮疾患。
藥師工會月刊,10,pp7-14。






























附件一:
強迫症篩選問卷

(甲)請圈出「是」、「否」
您是否有不愉快的想法或影像重複地侵入腦子裡,而覺得煩惱,例如︰

1.煩惱會弄髒(塵土、細菌、化學物、輻射線等)
 或得病,例如愛滋病?                                                                          是       否
2.過於關心物品(衣服、傢具、工具、書本等)是否擺得整齊?                        是        否
3.死亡的影像或其他恐怖的事件?                                                             是        否
4.自己無法接受的宗教(瀆神明)或性方面的想法?                         是        否
5.想放火、搶劫民宅?                                                                                  是        否
6.想用車子去撞人?                                                                                      是          否        
7.散佈疾病(給別人愛滋病)?                                                                   是          否
8.擔心失去有價值的東西?                                                                            是         否
9.因為自己不夠小心而傷到自己心愛的人?                                                 是          否
你是否經歷過憂慮某些不要的或無意義的衝動,例如︰
10.傷害心愛的人的身體、推陌生人去撞車子、開車子反向行駛、  
 不適當的性接觸、毒死宴會的客人?                                                          是           否      

你是否感到去做某些重複的動作,例如︰
11.過分的或儀式性的清洗?                                                                      是     否
12.檢查燈的開關、水龍頭、瓦斯爐、門鎖?                                           是     否
13.算數字、安排、平衡的舉動(例如︰兩邊的襪子一樣高)?            
是     否
14.收集無用的東西或在丟掉之前不斷地檢視垃圾筒?                             是     否
15.不斷地重複例行的動作(起立、坐下椅子﹔進出門檻﹔                  
   點燃、熄滅香煙),直到覺得對勁為止?                                              是     否
16.必須觸摸人或物?                                                                                       是     否  
17.不斷地重複讀或寫,寄信之前重複的打開或黏貼信封?                       是     否
18.不斷地檢查身體以便查出何處有毛病?                                                     是     否
19.逃避顏色(紅色代表血)、數字(13、4 是不吉利的)、字眼(D代表死),這些都跟不幸的事件或不愉快的想法相關?          
是     否
20.必須「懺悔的」或不斷的要別人給予保證你說的或做的是正確的?    
是     否
若您的答案中選擇「是」達到二項或以上時,請繼續回答下列「乙」的部分
(乙)下面的問題跟您在(甲)中所圈選的重複想法、衝動、影像、或行為相關。請回想這一個月當中的情況,自0 到 4 當中圈選一個最適當的數字。
x一般而言,您每天被強迫思考或行為佔據多少時間?
  (0)沒有  (1)輕微(少於1小時) (2)中等(1-3小時) (3)嚴重(3-8小時)(4)極嚴重(多於8小時)
x強迫症讓您多沮喪?
  (0)沒有 (1)輕微  (2)中等 (3)嚴重 (4)極嚴重(失能的)
x多困難去控制它?
  (0)完全控制 (1)大多能控制 (2)中等度控制 (3)很少能控制 (4)無法控制
x它讓您逃避做事情、到任何地方或會見某人的程度如何?
  (0)沒有逃避 (1)偶而逃避 (2)中等度逃避 (3)經常逃避
(4)極度(幾乎待家中)
x它干擾您的學業成績、工作或社交生活、居家生活的程度?
  (0)沒有 (1)輕微干擾 (2)確實有干擾到功能(3)很多干擾
(4)極度(失能的)


記分︰若您在(甲)的部分有兩項或以上的「是」,並且在(乙)的部分得分在 5 或以上,您可能要去看精神科醫師,以便得到更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附錄二
強迫症四步驟的自我治療手冊
 
  過去二十年當中,行為治療對於強迫症有極大的功效。在這手冊當中,教導您成為自己的行為治療師。學習某些基本的強迫症知識,瞭解強迫症是源自於身體因素,並且是可以治療的。您可以克制強迫動作的衝動,與控制惱人的強迫思考。
 研究顯示「暴露與不反應」是治療強迫症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強迫症病人在專業的指導之下,學到如何在強迫想法的刺激之下暴露自己。且學習如何對抗強迫想法、衝動。例如:指導一位過份怕髒的病人,去摸髒東西而禁止洗手,這個技巧就叫做「暴露、不反應法」。您將學到避免習慣性的強迫行為,而以新的、健康的行為取代。
 本手冊基本上是讓您瞭解強迫性想法與行為是如何來的,您可以學習如何處置強迫症所導致的焦慮與害怕。適當處理您的害怕可以讓行為治療更有效。這裡要強調的四個步驟如下:

一、 再確認
二、 再歸因
三、 轉移注意力
四、 再評價

步驟一、再確認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認清」強迫症的想法與行動。可能您一點都不想去做這個步驟,但是您必須努力的,全心的覺察,以便瞭解此刻的困擾是來自強迫性想法或行為。
  每天的覺察幾乎是自動化的、膚淺的。「全心的覺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細的,且要經由專注努力才能達成。記住想改變腦部的生化變化,來減少強迫性衝動可能要花上幾週或幾個月。若想在幾分鐘或幾秒鐘內趕走這些強迫症狀,是會讓您失望的!事實上反而會讓強迫症狀更嚴重!在行為治療當中要學習控制自己不對強迫性想法作反應,不管他們有多干擾。目標是控制你對強迫症狀的反應,而不是去控制強迫思考或衝動。
 下兩個步驟是幫助你學習新的來控制你對強迫症狀的行為反應。

                   

步驟二、再歸因
   
自己對自己說:「這不是我,這是強迫症在作祟!」強迫性想法是無意義的,那是腦部錯誤的訊息。你要深切的去瞭解,為何急著檢查或「為何我的手會髒」這麼有力量,以致讓人無法承受。假如你知道這些想法是沒有道理的,那麼為何你對它要反應呢?瞭解為何強迫思考是如此的強烈,與為何無法擺脫它,是增強你的意志力和強化你去抵抗強迫行為的重要關鍵。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學習「再歸因」:強迫想法的源頭是來自腦部生化的不平衡。

在腦部有個地方叫做「頭狀核」,就是這個地方生病了所以得強迫症。頭狀核是個過濾訊息的場所,就像汽車的變速器般,它接收前腦的訊息,而前腦是計畫、思考與瞭解的地方。頭狀核有障礙則會有強迫症狀出現,所以思考動作都會不順。前腦變得太活躍,用太多能量,就像車子陷入泥淖中,不斷地轉動輪胎,但是卻越陷越深。前腦的部分稱之眼額葉皮質,因為發生錯誤的偵測回流以致陷入泥淖中。這可能是強迫症使得人們有「事情有些怪怪的感覺,揮之不去」的原因,你必須做到讓這輛車離開泥淖。用手排檔代替自排檔,來修理這個故障的變速器。我們現在知道可以改變腦部的生化平衡,這需要花數週、數個月的時間。此時瞭解腦部扮演導致強迫症的角色,有助於免除最令人挫折的「想要完全除掉強迫症狀」的不正確想法。雖然無法馬上有大的改變,但是記住:「你可以不必馬上對強迫症狀做反應!」最有效的就是學習將強迫想法、感覺擺一邊,然後做其他的事,如此可以幫助自己,改變腦部的生化反應。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換檔」:做其他的行為!若嘗試趕走強迫思考,只是徒增壓力煩惱罷了,而壓力會讓強迫症更嚴重。

用「再歸因」可以幫助您避免用儀式行為來讓自己好過一些,例如整個完成的感覺。若知道這些強迫思考是來自腦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就可以學著忽略這些衝動,繼續做該做的事情。記住:「那不是我,那是強迫症在作怪!」若抗拒聽從衝動或抗拒反應,你將改變腦部,且讓強迫症的感覺減少。若你對衝動反應,你可能暫時舒緩一些,但是不久之後,衝動勢必更加嚴重。這或許是強迫症病人最需要學習的一課!那將幫助你避免成為或上了強迫症的當。「再確認」與「再歸因」常常一塊兒做的,因此會讓病人對強迫症的成因有更深刻的瞭解。先全心的察覺強迫症在逼迫我,然後瞭解它是來自腦部的病態所致。

步驟三、轉移注意力

進入此步驟是真正要幹活了!開始的心理建設是: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在此步驟你要做的是:必須自己換檔!你用努力與專注的心思,來做腦部很自然、輕鬆的工作。例如:一位外科醫師手術前的刷手,從開始到結束是很自然的動作,他很自然地覺得已經刷夠了。但是強迫症患者卻一次一次的刷,沒完沒了!他腦部自動的機制已經遭到破壞,幸運地是做這四個步驟能夠修補它。

轉移注意力是要將注意力轉移開強迫症狀,即使是幾分鐘也行。首先選擇某些特定的行為來取代強迫性洗手或檢查。任何有趣的、建設性的行動都可以。最好是從事自己的嗜好活動,例如:散步、運動、聽音樂、讀書、玩電腦、玩籃球等。
當有強迫性思考時,你先「再確認」那是強迫性思考或衝動,且「再歸因」那是源自你的疾病-強迫症,然後「轉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記住不要陷入習慣性的思考,必須告訴自己:「我的強迫症又犯了,我必須做其他的行為」你可以決定"不要"對強迫思考做反應,你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強迫症的奴隸!




(一) 十五分鐘法則:
 
轉移注意力不是件輕鬆的事。要將強迫思考瓦解,然後做該做的事,要花極大的力氣與承受莫大的痛苦。但是唯有學習抗拒強迫症,才能改變腦部生化,假以時日必會減低痛苦。我們運用十五分鐘法則,就是延緩反應的時間至少15分鐘以上。剛開始時可以從延緩5分鐘做起。原則是一致的也就是:千萬不要沒有延遲就立即反應。注意這不是被動的等待15分鐘,而是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做「再確認」、「再歸因」與「轉移注意力」。然後你要做其他有興趣、有建設性的活動。在一段時間之後,再評估強迫症的衝動,看看強度是否下降,並且記錄下來。即使一點小小的下降,也要鼓勵、獎賞自己。強迫症患者常常會有求完美、100分的心態,所以也常不滿足一點點的成就,總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以致行為治療無法成功。目標是延遲15分鐘以上,只要不斷地練習,將會大大地減低強迫症的強度。一般而言,越多的練習,就會越順手。不久之後就可以延遲20分鐘或30分鐘以上了。

(二) 只要做就有收穫:
 
轉移注意力來做其他的事是很重要的。不要期待這些想法或感覺可以馬上走開。不要做強迫症要你做的事,你要堅持做自己選擇的活動,如此強迫性衝動會因為你的延遲而減弱甚至消失。即使衝動很難改變,你還是會發現可以稍微控制你反應的動作。運用「全心的察覺」與當個「旁觀者」將會讓你更有力量。此步驟的長期目標就是不要對強迫症反應。立即的目標就是反應前要稍微延遲。你學習不要讓強迫思考來決定你該如何做。

有時強迫性衝動太強烈了,以致你無法不做強迫性行為。不過假如你不斷地演練這四個步驟,將可以預期改變腦部的生化。時常提醒自己:「不是我覺得手髒要洗手,而是強迫症在影響我。這次強迫症贏了,下次我會撐得更久再反應!」如此演練,即使最後做了強迫行為,也包含了行為治療的元素。很重要的是:再確認強迫行為是一種強迫症,這是一種行為治療,總比光做強迫行為而不想得好。
給對抗強迫性檢查的朋友一個秘訣:假如你的困難是檢查門鎖,請試著專心、全心全意鎖門。察覺內心興起的鎖門的衝動,然後仔細、緩慢的鎖門,讓這個動作深深的記在心中,例如:「這個門現在已經鎖上了,我看見門已經鎖上了!」你得到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門已經鎖上了,所以當強迫性衝動要你去檢查門鎖時,你可以馬上「再確認」也就是:那是強迫性想法,那是強迫症!你可以「再歸因」也就是:那不是我,那只是我的腦部在作怪!你可以轉移注意力做其他的事情,並且心中確認自己已經小心地鎖上門了。

(三) 紀錄行為治療
 將成功的轉移注意力的行為記錄下來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可以回溯去看何種行為對於你轉移注意力最有幫助。當列出來的項目達到預期的效果時,可以幫助你建立信心。記錄可以幫助你在強迫症狀嚴重時"換檔",並且訓練自己記得過去曾做些什麼。當成功的經驗越多時,自己就越受到鼓勵。只記錄成功的經驗,而不紀錄失敗的經驗。你必須學習自己支持自己,給自己一些鼓勵,這對自信心的增強有很大的幫助。
步驟四:再評價

前三個步驟是利用既有強迫症的知識,來幫助自己釐清強迫症是一個身體的疾病,也就是腦部生化的不平衡,而不去接受強迫思考的驅迫,同時轉移注意力在有建設性的行為上。「再確認」與「再歸因」是連在一塊兒的,接著而來的就是「轉移注意力」的步驟。這三個步驟的總體力量,大過個別步驟力量的總和。「再確認」與「再歸因」的過程可強化「轉移注意力」。在行為治療之前,你開始「再評價」那些強迫性想法與衝動。等到前三個步驟經過適當的訓練之後,就可以及時地將強迫性想法與衝動的價值降低。
 
我們利用十八世紀的哲學家亞當史密斯發展出來的觀念:部分的觀察者,來幫助你更清楚的瞭解四個步驟的執行。史密斯描述:部分觀察者是我們內在的一部分,正如心中的另一位觀察者,這個人瞭解我們的感覺、狀態。當我們想要努力地強化這個部分觀察者時,我們可以隨時叫他出來觀察自己的行為。換言之,我們可以用旁觀者的角色來見證我們的行為與感受。正如史密斯描述的:「我們是自己行為的觀察者。」
   
強迫症的患者必須努力地處置強迫症狀。你必須努力的維持旁觀者的角色,如此可以讓你有能力去抵抗病態的衝動直到消失為止。你必須瞭解強迫症狀是無意義的,是來自腦部錯誤的訊息,所以你必須轉移注意力、換檔。你必須集中所有的心力,永遠記得:「這不是我,這是我的強迫症在搞鬼!」雖然一時無法改變感覺,但是卻可以改變行為。靠著改變行為,你會發現感覺也會隨之改變。
再評價的終極目標是貶抑強迫症狀的價值,不隨著它起舞。有兩個重點:第一、有心理準備:就是瞭解強迫症的感覺將要來,並且準備承受它,不要驚嚇。第二、接受它:當有強迫症狀時,不要浪費力氣自責。你清楚症狀來自何處,你知道如何應付它。不管強迫症狀的內容是甚麼,不管那是暴力或性,你知道這些症狀會在一天當中發生幾百次。你不必每次都回應,好像那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新想法。拒絕讓它衝擊你,拒絕讓它打敗你。靠著對強迫想法做心理準備,你可以馬上確認出它且做再歸因的工作。你同時可以做再評價的工作。當強迫症發生時,你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你將知道:「那是我可笑的強迫想法,那是沒有意義的,那只是我的腦部的障礙,不必注意它。你可以學習跳到下一個動作,不必停留在這個思維上。」下一步就是"接受"強迫症已經發生的結果,千萬不要責怪自己意志力不堅,其實這都是腦部的不平衡所致,跟你無關。避免所有負面的、批評的想法,例如:「有這種強迫想法的人,是多糟糕,…..」


                 






附錄三:
強迫症家屬手冊
                 學習與強迫症患者共處
一、我們並不孤單
   
經過多年的摸索最後終於知道家人得的疾病叫做「強迫症」。身為病患家屬的您,一定很想知道如何才能幫助他(她)。您或許已經嘗試很多方法都無法改善或停止這個病症。不過減少衝擊的第一步就是學習了解與接受強迫症,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的,有時候也要嘗試錯誤的。正如您學習騎腳踏車般,不可能一開始就可以騎得很快。有那麼一天您可以充分瞭解強迫症,家庭關係可以改善,也可讓病人的強迫症狀減輕。然而要達到這些目標是需要步驟與時間的。
   
在許多年與強迫症家屬工作的經驗當中,我們發現一些重複出現的主題:在您努力幫助病人的過程當中,可能試著堅持要病人停止「愚蠢」的重複行為,或阻止他(她)執行儀式行為以「保持平靜」。有時卻會弄巧成拙使得家庭破裂,且導致強迫症狀加劇。當您試圖去幫助病人但是被拒絕或無效時,您會開始覺得無助與無力感。

二、您可以改變局面
   
治療強迫症「衛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要讓家屬真正了解強迫症狀。因為大部份的病人雖然患病,但是仍然維持正常的工作、社交等功能,難怪您會視強迫行為是一種可以由病人任意啟動與停止的症狀。這是一般常見的誤解。通常等到家屬注意到病人有某些異常,已經花費很多的時間與承受很多痛苦的折磨。在您能有效的幫助病人之前,必須認識強迫症並且學習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在您解決問題之前,您必須知道問題在哪裡。「教育」是第一步。當您對於強迫症懂得越多就越有希望去幫助病人。強迫症是一種腦部生化不平衡的疾病,它並不是一種性格的疾病。當您對於強迫症的了解增加之後,就能夠以疾病的模式(而非認為個性使然)來看待病人的不合理的行為。您的家庭關係會更加改善,且強迫症病人會覺得更被支持。正向的家庭關係大大增強了其他治療的效果(例如,藥物、行為治療等)。

三、什麼時候需要專業的協助?
 
  家屬一開始會將強迫症當做性格因素。例如,一個父親發現他很難去理解為什麼他的兒子不能「就是停止」清洗而去工作,他會說自己也有清洗的「習慣」,但都能叫停,為什麼他的兒子不行?如此的強迫行為激怒了父親,也讓兒子變得沮喪,甚至症狀更嚴重。
  區別強迫性格與強迫症狀是很重要的。研究顯示每個人都有一、兩項儀式行為,與強迫症的差別是焦慮的程度和對強迫行為必須執行的執著度較輕微而已。強迫症的病人覺得唯有做強迫行為才能消除焦慮。病人知道只要做儀式行為就能減少害怕、焦慮。最好將這些強迫行為視為「症狀」而不是「缺點」。當病人無法控制強迫行為時,千萬不要責備他。
四、什麼導致強迫症?我該罵嗎?
 
有些家屬會說「我有強迫傾向,是否我會得強迫症?」事實上,很多人有強迫傾向,但終生從未得此病。環境、基因與體質是造成強迫症的可能因素。亦有些研究指出大腦的特別區域的病灶是引起強迫症的地方。必須注意:強迫症不是病人的『錯』,也不是因撫養態度錯誤或夫妻吵架而引起的疾病。為什麼一個家庭中三個小孩子由同一父母及同一環境下撫養長大,怎會有一個人得強迫症呢?你會問你自己:「假如不是我引起的,是什麼引起的?」目前,較好的解釋如下:有某些基因遺傳,或體質因素,例如腦部某些部位的障礙而導致強迫症。

五、強迫症會好嗎?
 
大部份強迫症的病程會起伏。您若期待一次就治好,永不再發病,可能會大失所望。有些人可能一生就只有生一次病,之後就沒有症狀。然而碰到壓力或環境改變時,症狀又會出現或惡化。就此觀點而言,我們不能保證強迫症可以完全治癒的。其實某些有效的治療可以讓病人過著幾乎完全「正常」的生活。您可學習正確的期待及如何去應對症狀起伏不定的病人。


六、 治療
   
有經驗的醫師會運用多樣的治療模式,包括藥物、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教育和適當的支持。現在有很多藥對強迫症是有效的,最有效的藥包括 Clomipramine (Anafranil);Fluvoxamine(Luvox);Sertraline(Seroxat);Fluoxetine(Prozac)這些藥使大腦中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產生變化,而降低強迫症狀。然而,單一藥物是很難使所有症狀去除的,必須並用其它治療來使病人對其症狀有更好的控制。
 
認知行為治療比傳統的精神動力心理治療來得有效。心理治療挖掘過去以期找到問題的根本,而認知行為治療則以此時、此地的練習來去除不必要的行為。其最主要的想法是讓病人處於那些害怕、焦慮的情境當中。然後鼓勵病人對抗那些因害怕或緊張所致的強迫行為,這就是所謂的「暴露和不反應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當一次又一次的重覆練習,強迫症病人才學習到「如果不做那些儀式行為,也不會有壞事發生的!」剛開始練習時,因不合理地想像災難會降臨,故緊張程度不斷增高。若病人能及時告訴自己「好的,我只洗一次,不會有人受傷的」。起初這使病人變得更焦慮。但不要灰心,透過重覆練習,焦慮會逐漸減少的。原則就是不斷面對讓病人害怕、焦慮的事物。認知行為治療必須花費很多練習和耐心,並且要有較強的動機來承受高度的焦慮。
家庭治療是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的重要輔佐工具,其中以多家庭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較有效。這是由家人及病人參與,為了瞭解強迫症及其家屬在一定時間內組成的團體。在此,提供了家屬與病人多相處少交惡的機會,且對強迫症更加了解,分享相似的經驗,並討論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某些時候,也可以做個別家庭治療,治療者可促使家人與病人一起努力以改善家庭關係,減少衝突,維持居家生活。藉著溝通的改善及建立彼此瞭解,更可減少強迫症狀。
七、與強迫症病人一起生活的指引
 
家屬對強迫症病人的反應因人而異,有三種典型反應:(1)家屬主動幫助病人(2)家屬不願幫助病人,但可容忍強迫症狀(3)家屬不願知道亦不允許強迫症狀出現。其實對強迫症知道愈多,更可幫助治療使得病症恢復得更多。
下列的家庭指引,期能幫助家屬:
 《 家 庭 指 引 》

1.您必須學習分辨一些代表病人有問題的訊息。記住這不是他們的個性使然,而是疾病的結果,即使有改變也是緩慢的。
這些訊息包括︰
.重複做某些動作或事情(重複強迫性行為)
.不斷質疑自己的判斷,必須別人持續的保證
.要花較長的時間去做簡單的工作
.持續性的緩慢
.擔心小事情或細節
.對小事情嚴重和極度的情緒反應
.日常生活變成是一種負擔
.逃避行為

2.在有壓力的情境之下必須修正您對病人的期待。因為壓力或任何改變都會使得強迫症狀惡化。

3.您要依據病人的能力來評量進步的程度,不要與其他強迫症的病人比較。

4.要重視病人「小小的進步」。幫助病人去接受一個真實的「內在尺度」來評量自己進步的程度。病人可能會說︰「自己又回到原點了!」,不過他(她)的確已經有進步了。千萬不要天天比較病情的變化,因為強迫症的病程是起起落落的。

5.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統。增加您對強迫症的了解,避免批評病人,反而試著去接納病人,但是接納和了解並不代表允許強迫性行為。

6.藉著「簡明扼要的溝通」,來鼓勵病人對抗強迫性行為與轉移強迫性思想。與病人共同約定一個目標,來減少儀式行為與逃避行為是很重要的。某些家庭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但是有些必須專業人員的幫助。

7.限制病人的強迫行為。 但是要對病人的情緒保持敏感。盡量不要被捲入病人的儀式行為(包括不斷的求保證)。在「好」的日子時,堅定地協助病人抗拒儀式行為或減少他的逃避行為,且遵守約定。在「壞」的日子裡,就不必要求太多,除非病人的強迫症狀已經危及生命安全。



8.保持正常的居家生活作息。盡量不要讓強迫症狀影響家庭功能,因為家中日常生活的常規與結構可以減少儀式行為,和鼓勵病人接觸想逃避的事物。

9.即使病人只是小小的進步也要重視加以鼓勵,如此逐步增加病人的自尊與信心,來克服強迫症狀。

10.善用幽默。用幽默來陳述病人的強迫症狀中不合理之處,幫助強化病人合理的能力,而遠離強迫症狀。

11.鼓勵病人規則服藥。確定他有無規則去門診拿藥,有無藥物副作用,吃藥的效果如何等。

12.家屬擁有一些自己(與病人分開)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如此家人可以擁有一個實際的日常生活面,以免精力耗盡也比較健康。

害怕家人会出事,害怕痛苦的事情发生怎么办 究竟是什么原因

病情描述:强迫自己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还得磕头才行,磕过了过一会不行还得磕,得心里觉得没事了才行,要不就拿起一个东西来放下再重复拿一遍,有事得重复好多遍自己心里很不想这样但是不做就很难受,害怕不好的是发生,我很痛苦.,大概有六七年了,但这两年严重一些,没治疗过,害怕家人会出事,害怕痛苦的事情发生怎么办 究竟怎么回事?,请教教我该怎么自我调节才好

强迫症引起失眠的问题了怎么改善

你好小米红枣粥:小米60克大枣6枚去核蜂蜜30克小米、大枣煮粥粥成后调入蜂蜜睡前食用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不好睡眠质量就差小米、红枣能调养脾胃适合脾胃不合的强迫症失眠患者

导致强迫症的原因是什么

强迫症是反复强迫自己去思考或是做某些事,同时自己又去极力的反强迫造成的持久精神痛苦。症状特征是自己知道,想去消除,但自己又为力,心理感到焦虑和痛苦。其种类可以分为原发性(大致又可分为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动作)和继发性强迫,一般原发性强迫治愈效果较好。其原因是一组心理障碍,这里只能做概括性分析;1、矛盾性心理,就是某件事情在内反复思考,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可不可以做。这样不断的重复着,形成心理,这种渐渐变成为具有强迫特征的“某种仪式”感。导致在某种条件下,反复思考反复出现。2、曾经的心理阴影,就是曾经做过的某件事给自己留下了难以消失的记忆,如强迫性动作,就是因为有一次没有做好,出现了意外的问题,或是被他人责备留下深刻记忆,让自己再做此类事情时,反复的去证实所做的结果(最简单案例的就是重复锁门)3、不够自信,追求完美。这也是强迫症的一大原因,往往在做一些事情时,想得到完美的结果,往往一次次重复去做,最后形成思维惯性,如有些洁癖的人,洗涮东西是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总之,导致强迫症的原因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的案例中找到具体导致的原因,以便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案。希望有所帮助!

标签: 当代中年人的悲哀:核酸频率远高于性生活(频繁核酸检测对身体)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青少年心理对身体好吗) 善意从众:从众的不同动机影响大不同!(善钧从众) 1962年“大笑”疫情回顾:我们真的如此易受他人影响?(1966年疫情) 影响心理治疗成效的因素有哪些?(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 慢性压力如何改变大脑—你能做些什么来逆转这种损害?(慢性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吗) 压抑情绪24小时,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压抑情绪过久会造成什么危害) 每当情绪伤害到身体时,记得提醒自己做这件事(每当情绪伤害到身体时,记得提醒自己做这件事) 暴露和反应预防(ERP)|针对强迫障碍治疗实操(暴露阻止疗法erp)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武志红) 总容易被别人影响?教你即刻建立边界感(边界感的人) 父母离婚真的会伤害孩子吗丨《夹缝中的孩子》(父母离婚真的对孩子影响很大吗) 过去如何影响未来?用脑神经科学疗愈心理创伤(过去如何影响未来动漫) “伴侣治疗真的有效吗?”影响伴侣治疗的5大因素(伴侣功能) 打屁股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吗?(打屁股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吗) 研究发现|面对丧失,家庭会怎样(丧失对个体的影响取决于) 强迫障碍OCD治疗的“预防复发”|relapseprevention(强迫症icd10诊断标准) 心理学:你不知道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影响我们的生育(受伤中的孩子还在坚持锻炼) 这3个影响职场积极性的因素,你中招了吗?(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哪两类) 「负面情绪」不应令你痛苦,而应推动自我改变与成长(别让负面情绪影响了你说说) 你的念念不忘是怎么回事?:畅谈“未完成事件”的影响(未完成的事情比较难忘什么效应) 父母离婚真的会伤害孩子吗丨《夹缝中的孩子》(父母离婚孩子真的会受影响吗) 强迫症状心理分析:内心冲突的外化,心理创伤的重现。(强迫症心理问题) 吃药、正念都没治好我的强迫症,直到遇见了心理咨询(强迫症正念认知疗法) 抑郁症如何影响人(抑郁影响什么) 【荐】安全感,或许是婚姻中最大的谎言(安全感对婚姻的影响是什么) “头脑想要身体却适应不了”:身体里的答案(脑子想去做身体却不想动) 强迫思维会转化为实际行动吗|暴力、性有关的强迫思维(强迫思维会变成行为吗) 间歇性禁食对大脑有什么影响?(间歇性禁食对大脑有什么影响吗) 你的生活和命运受什么影响:意识和潜意识之争(决定命运的潜意识理论) 每当情绪伤害到身体时,记得提醒自己做这件事(各种情绪伤什么器官) 身体的智慧,你了解多少?(身体智慧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对胖子的歧视和恶意,也会影响胖子的健康(人们对胖子的恶意) 姑娘,身体有这几种表现,说明你心理感冒了!(姑娘,身体有这几种表现,说明你心理感冒了吗) 1962年“大笑”疫情回顾:我们真的如此易受他人影响?(1960年疫情事件) 顽固的强迫症状,还有躁狂发作,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强迫症躁狂症怎么治疗) 小时候的理想从何而来,对我们会有哪些影响?(小时候的理想长大后的理想) 对胖子的歧视和恶意,也会影响胖子的健康(对胖子的歧视和恶意,也会影响胖子的健康英语翻译)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学:你不知道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影响我们的生育(受伤会影响心情吗) 创伤一定会导致PTSD?关于创伤的五大误区(ptsd创伤后障碍的影响) 总是「追求完美」可怎么办啊?丨完美主义(总是追求完美是强迫症吗) 心理学:你不知道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影响我们的生育(受伤害的孩子) 浅谈一下“强迫症”(强迫症15种表现) 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及应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婚姻观的影响) “头脑想要身体却适应不了”:身体里的答案(身体不想要脑袋想要) 暴露和反应预防(ERP)|针对强迫障碍治疗实操(暴露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浅谈一下“强迫症”(了解一下强迫症) 睡不够带来的可不只是黑眼圈,还有铁石心肠(睡不够觉有什么影响) 大脑中影响我们心理、情绪和行为的部分(大脑中影响我们心理,情绪和行为的部分是) 妈妈强迫儿子喝19年前母乳,畸形的爱有多可怕?(妈妈老强迫自己的孩子) 慢性压力是如何影响大脑的?(长期的慢性压力带来的会引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