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关于修学的问题。(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最重要的是修什么)

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最重要的是修什么

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最重要修什么?

“[心]”良心、善心、爱心,好心,忠心、仁心、开心、动心、热心、关心、痛心、伤心、细心、小心、多心、放心、……等不一一列出。由此可见[心]之重要。

“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乃天生,三字经告诫《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性是善良的,只因环境、教育、改变了初[伤心]。

“行”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体现一个人素质、修养,个人的素质、修养取决于个人[心]态。

本人认为“修[伤心]”最重要,“性由[心]起”“行因[心]生”心正人正,心好人好,心恶人恶。最后祝愿大家好[心]态,好[心]情。谢谢!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菩提心”不失

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那么在现实中怎样才能保持菩提心呢?

我的理解是,修德善行。保持真诚的心,不虚伪,不焦躁,善待他人家人,孝敬父母长辈,如果孝敬父母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菩提心呢?以己及人,古人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就是,积极向上,善待工作,做好本分。最后,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常心对待现实中的一切诱惑。我认为能做到这些,你基本上就有一颗菩提心了!简单说,在现实中,你有一颗菩萨心。因此,菩萨心,是菩提心的一种体现。因为有菩提心,因此而自然的发出菩萨心,因有了菩萨心,而越来越接近菩提心。


研学王阳明心学的下手处在哪里

感谢今日头条,感谢提问者。让我有幸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研学王阳明心学的下手处,应从自身行为开始,行为是学习经典的最好下手处,自己的行为应从自己持五戒修行开始,修行不能盲修瞎炼,必须找一位已开彻悟的在世无上明师,在他(她)的指导下修行开悟,开悟后什么经典都懂。你可以先进我的问答空间,找有关王阳明的代表作《啾啾吟》的解释,将一心大义在生活中实施,以一行,悟一学,了一知。切记,必须拜在世无上明师。在世了心三部曲:拜师、拜法、拜自己。拜师,身口意皈依无上明师,尊敬崇拜师父。拜法,行为按着师父教你的一法践行。拜自己,相信自己按师父传的一法做,与圣德无二。

大王原作:

经读三千遍,

明师一句通。

不明一大义,

累世白费功。

若要通心学,

必须一心行。

宇宙之万物,

皆在一心中。

万物即本心,

肯定是正宗。

一切尽良知,

分别是无明。

超然入一心,

经典自然通。

如何正确行善

如何正确行善积德,我认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我到过一些寺庙,经常看到捐款名录,某某人捐款多少,某某人又捐款多少,这些行善积德的人是比较富有的,一个人到了富裕时,做一些善事,不去占太多的资源,把金钱回馈于社会,这就是行善积德。

那么穷人又怎么行善呢?只好做好自己,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用勤劳和汗水换来温饱,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偷不抢,不作恶,不骂人,不害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与别人和睦相处,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善事,积一些德行,这也是很可贵的。

文明礼貌是善,骂人打人是恶。

廉洁操守是善,贪财妄取是恶。

遵纪守法是善,贪赃枉法是恶。

诚心守信是善,偷盗钱财是恶。

有人说,行善子孙不旺,作恶子孙满堂,我觉得这是歪理,只看眼前,应该要牢记,头上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我相信好人一生平安,身体健康。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