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没有正常家庭的家庭氛围,如何自洽,我和父母的关系(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培养一个内心充盈的孩子,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呢)

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培养一个内心充盈的孩子,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呢

感觉我和你想的一样,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幻想孩子的将来一片光明,成龙成凤,但一旦真的有了孩子之后,想法马上有了逆转,孩子,妈妈不要求你爬得多好,飞得多远,只希望你一生平安快乐就好。妈妈也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你身上,你做你自己,成为最真的自己就好。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爱,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作为父母,也许我们不都是大富大贵,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但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最好的爱莫过于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有效的陪伴。这里的意思不是说在一起就是陪伴了,而是参与进来和孩子有个很好的互动。心灵❤的滋养胜于物质的享受。

原生家庭的烙印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庭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心中无爱很难培养出一个阳光有爱的孩子,相反如果父母乐观开朗,孩子同样也是不会差。所以说父母要做好榜样,尽早在孩子心里埋下善良勇敢的种子。身教胜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除了给予孩子快乐的心灵,告诉他读书也能带给你快乐!知识能够武装自己,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盈。

如果自己父母“有病”,医不好的那种,要不要放弃

既然是自己的亲人,在患不治之症,也要想方设法的给治,在医疗调件好的情况下,一定的给治疗。不然你会后悔的。

怎样才能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观念一致,要求相同,互相配合,各有侧重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对学生教育的效果。

本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家长和教师应属于同盟的关系,应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对。但现实当中,往往是家校脱节.甚至互不信任.产生矛盾,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原因是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一样,对学生的要求不相同。教师认为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不同表现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家长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老师的事,推脱责任,家长只要保证学生上学费用和按时到校就行。

一个原因是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教师要求学生不仅学习要努力,在礼貌.纪律.自理能力.抗挫折方面都要加强;而家长本身文明礼貌缺失,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

三个是家长教育简单粗暴,教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了解少.指导少。由于家长与教师平时沟通少,教师又是报忧多报喜少,因此教师的工作没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少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家长和教师要有一致的观念和要求,及时沟通联系,制定统一的教育计划,互相配合,各有侧重的做好学生的教育,才能形成1加1大于2的教育合力。

怎么看一个人

五台山一位神秘独眼头陀,隐匿在山林之中,他告诉我修行人如何看一个人?

五台山我去过三次,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奇遇,那一次我在后山,遇到一位独眼头陀,这位头陀,盲了一只眼,半睁开一只眼,甚是怪异。

我记得那天,我照例在前山拜了佛,就去后山转悠。走着走着,恍然就迷路了,我也没有慌张,因为五台山怎么都是个圣地,一般也没有什么危险。

我就在林子里找路,找着找着,忽然两只猴子出现在前面,对着我吱吱呀呀手舞足蹈,我一看,像是在要我过去。

我就装着胆子过去了。结果跟着这两只猴子一路走,来到一个大概五六米高的陡坡,我看他们俩一下就爬上去了,我正在犹疑,那猴子拉过一根藤蔓,丢给我,我大喜,拉住藤蔓几步上去。

上面已经开阔,居然我们走出了这个林子,前面只见一座小瓦房,门前正在烧柴火煮水。一个头陀打扮的人,在那里忙活。他看见我们来了。

便喊道:无心、无相,你们怎么去接个人接了这么久,该打。

那俩猴吓得缩缩瑟瑟,闪到一边。我上前行礼,才看清他的样子,这位头陀前面头顶是光,脑后有一束蓬松头发,活脱脱有种达摩之气。他最特别的是左眼已瞎,只剩右眼打开一丝。

他见我端详,便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上一壶茶,倒了一杯,请我喝茶。那茶啊,清冽至纯,穿喉入肺尽是甘甜。

他说:你觉得我的样子很怪异是吧?

我说:确实有一点呢

他说:其实我以前也挺好看的,在山里住了几十年,反正只有猴子看我我看猴子,所以样子就不修边幅了。

我问他:师父,您是出家人吗?

他说:我不是出家人啊,你看我的样子像个苦头陀,其实我是山上的巡林子的工作人员。

我一惊,原来是工作人员。我问:那你一直住在山上啊。

他说:是啊,五台山面积很大,需要很多这样的人,我很早就在这工作,后来人员增加了,我这一块的地形比较复杂危险,我就申请一个人住在这守着。

我说:你是不喜欢出去见人是吗?

他说:不是,我只是习惯了,你假如要我去外面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还是习惯住在这里。和人打交道,我还不如和猴子打交道。我以前也在大城市里待过,在那我的工作曾经是每天都要接触很多很多人的。看人看了无数,看到我厌了。

我问:那你说说,要怎么看一个人呢?

他说:看人有几种看法。

1.0的看人法,叫妄眼看人。

这种看人方法,是用一个世俗标准堆积给自己的固有系统看人。张三是坏人李四是好人,王好不坏,啊,张三做了件好事,好像也没有坏透,李四居然做了件坏事,那李四也好不到哪里去。王五啊王五,你指不定也会做点坏事,你也不是好人。

妄眼看人,是肉眼安装在世俗标准上的教条看人,那个看人的定义是完全随着外界的和因素在变化,一点自我理智和主张也没有,即使有也不合理。

我们人被各种思维价值观,然后看人的时候,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去看人,所以我们看人其实是在用一个又一个的妄念去定义人。也可以叫做套人,拿东西套人。

我说:你说的虽然如此,但我们大部分人不就是这样看人的吗?

他说:是的,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看人的,所以大部分人不但自己这样看人,还把自己放到这样的体系里头去活着,必须活成这个体系里标准下的某种人,他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

比如我们觉得,至少要有车有房,工资多少,存款多少,这些类似的标准层出不穷,遍布在生活里,你无形之中,就被所有的标准桎梏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好像被设计好,话要怎么说,人要怎么做,事情应该怎么办,都有一套标准。

正因为你看别人就是这样看,所以你自己也逃不过。打个比方,你看到一个人离群索居不爱和人打交道,你就判断 这个人乖僻判断他不合群是心理有问题,所以你自己更加不敢不合群。

你看到一个人喜欢直言直语说话很直接你觉得她是没礼貌,你当然自己也不会变成一个直率的人。

我们把所有的人的特性全部对号入座定性好了。这就是妄眼看人。

这种看人没有什么对错,社会稳定就靠这样的体系,大家都不要乱来,好好的过日子。符合这个社会的大家认为正常的标准。

不过我们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体系,我们最好要启动2.0的看人法,=否则看不准,常常看错,看的都是表面化,认识不到人的真实情况。

有时候我们用1.0方法看人,就会生出各种概念和情绪,导致无端端讨厌一个人喜欢一个人,迷信一个人,恨一个人、等等,颠倒地很。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在活成别人眼中的你,而不是自己心里想要成为的样子。

2.0的看人法,叫做心眼看人。

心眼看人是用心去理解人性、在历史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综合作用下,对人做出不确定性的保留性看法。

我问:这句话怎么理解?

他说:就是说,看人不做武断的判断,不做简单粗暴的是非黑白判断,不做任何随意的定性。

而是善于看看人性的表现,理解人性,透视人性,你能看到这个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他有可能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这样看人,是稍微累一点,但是又比1.0的要科学精准很多,当然也理智很多。

因为人是变化的,人是善变多变喜变的动物,我们只要知道这一点,就是掌握了这个看人方法,以心眼观变化。

你会明白,在一件事里面,一个人的善恶会有产生变化的可能。你不会再说,打死我都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事。你知道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你不再一刀切看人了,也不再固定眼光看人,你会看到人的发展、人的不确定性。

其实你看到了,你就理解了,你理解了,你就理智了。你走在路上不会被垃圾人气到吐血,因为你知道世界上人就是这样多元化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你不会一直觉得世界黑暗人性黑暗世间不值得你待着,因为你同时会看到很多良善之人美好之人,你在恶人身上还能看到善良,在善人身上也可看到恶,你不再执着于一端一个点,你不再是那个期望世界公平公正人人都是正直无私的天真孩子,你会蜕变,成为理解人性接受人性的理智人。

这样你做事就不会极端化,情绪不会极端化,你总是接纳别人的恶,也珍惜别人的善,你也能明确地回观自我,知道清楚自己内心的善恶念头。

其实2.0的心眼看人,就是观照,观照世间之人,观照自我,不必对所有人急着瞎定义,不必因人的善恶是非而做出心理上情绪上的波动。

保持那种觉照心,一切看的清清楚楚,所有的变故,也不会再吓到你,也不会惊艳你,你变成了真正的有视野有见地。

3.0的看人法,叫做佛眼看人。

我问:这2.0的看人法,我已经觉得很深很牛了,怎么还有3.0的看人法。

他说:这个3.0的看人法,不简单,了不得,一般人没有办法具有,唯有佛菩萨才有。佛眼看人,有几种德性,一是众生平等、二是众生如梦,三是众生如是。

我说:我的天,就这3.0的路子更加专业,一套一套的。

他说:众生平等,是佛眼看人的基本,在佛眼里,众生没有什么区别,皇帝、和路上乞丐,都是一样,隔壁老王、和街口张麻子,都是一体,有钱的穷困的,漂亮的丑陋的,高的矮的的外国的、善的恶的,在这里都是平等无分别的。

我说:佛眼是被蒙住了吗?是非好赖不分啊?

他说:不是不分,是不分别执着,不定义。他只看人的共性,不怎么在意人的不共性。比如你漂亮,他看了知道你漂亮,但不会因为你漂亮就喜欢你多一点只帮助你,不帮助我这样丑的人了。他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人都一样的对待。

这不等于他不知道好赖,他是知道的,只是他不因此而执取爱憎。

因为佛眼看去,人人本自具足,人人都有摩尼宝珠,只不过被无明所障不得而知。所以佛眼看人,不看那个无明所障的不共性,他只在乎那个人人都有的佛性。在那个层面,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是一样的。

所以学佛的人喜欢叫人家某某菩萨,叫蚂蚁叫蚂蚁菩萨、叫蟑螂叫蟑螂菩萨,听起来怪怪的,其实是因为他那个精神,是看众生都平等,最终极的逻辑就是:无分别心。

故禅宗三祖在《信心铭》里写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他这话的意思呢就是说。修行办道,很简单。关键是不要去爱憎分别。只要你离开了爱憎取舍的分别执着。就能够洞然明白。换句话说,你的心只要离开了爱憎取舍就已经在明白里面。可是我们离不开爱憎取舍。爱憎取舍,就是我们的常态。其实你不爱憎取舍,你的世界还是照样的,没有什么不一样。唯一可能的变化是你自在了。春夏秋冬一样的在轮回交替,本来你很喜欢春天,很讨厌夏天,喜欢秋天,讨厌冬天。所以四季轮回在你这里变成了一种悲喜轮回。

假如你忽然之间脱离了爱憎取舍,那你就洞然明白了,四季原来是一样,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是一样的。所以停止憎爱并没有让你失去什么,而只是说。转换了你面对世界的心态。

第二个德性就是众生如梦。

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众生是不是有为法,当然也是嘛。众生及众生的生死和作为,都是有为法,都是有生有灭的有为法,其实也就是梦幻一场。不可以当真去执着。

如果你当众生是实有不虚的,一一执着他们的生死来去,执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执着他们和你的关系、执着他们的一切作为,那你就陷在众生障里出不来了。

我问:什么是众生障?

他说:比如你总觉得世界上坏人好多,因此负能量爆棚,对社会对时代对人没有任何希望,这就是因为众生所作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心性。

你要知道一切众生所作,无非梦幻。不必执着。你才能没有这样的障碍。

所谓众生障,就是因为人的作为,影响自己产生各种执着。

你真正有佛眼看人,你就理解你和他人都是一样,你们的关系,变化,都是一样,如梦如幻,都是一如无二的,没有分别,你就不以人喜不以人悲了。

第三个德性是众生如是。

我问:这是啥意思?

他说:众生平等众生如梦,你就不离不弃了,不必非要舍弃人间去寻找另一个极乐高维,你在这里接受一切的发生,接纳一切的人,接纳这个如是,你知道如梦也不执著如梦,知道平等也不执著平等,该吃饭吃饭该打牌打牌,该上班上班,该生生死,你就和光同尘了。

因为你如是了,一切平凡是道,回归自然而然,没有一丝刻意所在。这就叫做:大自在!

用孔子的话就叫做:与人为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说到此,无相无心两只猴子一起手舞足蹈叫唤起来。他一看天色,也不早了,便说:五台山天黑的早,你早点下山吧。我们也是有缘讲了这许多。希望你以后,懂得怎么看人啊!

隐秘的角落,究竟隐秘在哪里

隐秘的角落,究竟隐秘在哪里?能否解析一下?

最近,《隐秘的角落》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观众和网友也是好评如潮,为什么叫隐秘的角落?顾名思义,隐秘的角落,就是人看不到的地方,就是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生活的都挺好,一切都平平常常,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剧中不断发生的命案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先来说一说我们的男主人公,数学超级好的准博士学霸张东升。

张东升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如意的,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但事实是,在剧中有多处暗示,张东升并不是像表面说的那样光鲜,他有站久了扶着腰的习惯,他秃头,有经验的观众一眼就看出张东升肾有问题,他和妻子结婚八年了,没有孩子,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而且为此,他的妻子坚决要和他离婚。岳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也是支持的,种种迹象表明,张东升一是没有生育功能;二是活的非常卑微。是生活把他逼上了绝境,他隐忍地像个苟且偷生的人,生活过的一团糟。

他其实可以完全离开这个小城市,去别的地方发展,他可以放弃编制内的工作去寻求另外一种生活,像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何愁找不到工作?何愁过不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宁可让亲人,也不能抛弃他,所以他看着外表温和,但却有着很阴险的狭小心境。

再来说一说我们的女主人公,渴望爱情和温情,却硬装着满不在乎的周春红。

为了约会口红涂了又擦,说明她高兴,但却装着满不在乎。

当马主任向她求婚时,她却笑着拒绝,仿佛她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你喜欢我,我不在乎,而且伪装出一种我随时都可以离开你的假象。

为了洗脱自己的清白,她竟然将自己和马主任不得体的关系公之于众,这说明她并不在乎和马主任这段时间的交往,和他们即将确立的关系。

她的这种不在乎和虚伪,还有伪装的受害人心理,让她和孩子走进了死胡同。

最后说一说我们的oss朱朝阳。

朱朝阳看似乖乖,其实内心非常狡猾,而且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他在妈那里学会了伪装,也学到了妈妈伪装的精髓,他表面不露声色,暗地里却做着许多出乎意料的事,朱晶晶、王立、他爸爸、王瑶,以致后来的张东升,所有这些人的离逝,都跟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个孩子的心境早已经穿越了他的年龄,他的犹豫的眼神和孤傲的性格,注定又是一个将来的张东升。

剧里还有很多看似是而不是的地方,这也是这部剧引人之处,隐藏的角落,有多少不为人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