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我该怎么摒弃不好的念头,减少精神压力?(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1. 面对环境,动物本能状态有:战斗、逃跑、装死。结合人类常见的心理行为,持续战斗状态会逐渐演变为焦虑状态;持续逃避状态会逐渐演变为抑郁状态。

2. 驱乐避苦,是我们面对人、事、物时的常见选择。能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我们会追逐;会带给我们痛苦感受的,我们会选择避开或是离开。

3. 如题,要克服逃避,建议先找出想要逃避的人、事、物。两个方向:

a. 生存必须(无法逃避的)。可通过和具体的人、事、物逐步建立快乐的链接,并将其放大,让这放大的快乐感觉自然的替换痛苦的感觉。

举例:孩子逃避学习(或厌学),其本身是孩子把学习和痛苦建立了强链接(也许是遭到指责、否定、打压、负向的暗示等等,一想到学习就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可通过一些快乐的场景(如愉快的玩耍时)或是高暗示感受状态下(如:睡前、起床的瞬间),在潜意识层面给予快乐的鼓励、正向的暗示,引导孩子逐步建立学习和快乐之间的链接。

b. 非生存必须(可以逃避或丢弃的)。如果这人、事、物,对你的价值较小,或是非必须的,可以通过新目标的转移,直接替换。

c. 克服逃避的几个小技巧:增加运动或体力活动(尤其时挥拍或肢体舒展的运动)、更多的与人肢体接触(握手、拥抱等)、多夸奖或赞美别人、尝试和不同职业的群体接触(接纳和倾听,同时分享你的观点),多微笑。

自制力太差怎么办

忘记所有关于自律的事情。

近年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都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意志力本身是行不通的。

因为意志力,也就是自律的能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它跑的比你的意识都要快。

当你每次做决定的时候,无论是上班要穿哪件衬衫,还是开车去健身房听哪首歌,你都在耗用你有限的意志力去做决策。

所以,当你要做出一些重要决定的时候,你的大脑往往没有足够的意志资源,去推动你去解决这些艰难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做呢?

1.尽可能地取消一些决定,减少每天使用意志力的次数。

创造一些自动化的行为,也就是为了避免耗尽意志力而坚持的常规习惯。

比如,不要想着每天晚上吃什么,看到什么菜就买什么,做就是了。

不要想着每天该穿什么衣服,早早准备好7套不同的衣服,一天穿一套就好了。

建立你所坚持的常规和习惯,让你的生活更轻松,让你的决定自动产生。

选择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工作,在哪里工作,这些都是你可以用来减少精神疲劳和增强意志力的策略。

2.创造一个为你的目标服务的环境。

当你的环境得到优化时,你往往会表现得更出色。

例如,每当我写东西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去咖啡厅。

原因很简单。

当我在家的时候,我的意志力相当糟糕,有太多的事情让我分心,尤其是网络,在上面拖延和浪费的时间比实际工作的时间还要多。

当时当我去咖啡厅的时候,我别无选择,只能写作,而周围有人也在工作时,这就更有了工作的气氛。

这时我不再需要意志力,因为那一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安静地写作,要么是收拾东西回家(当然,出来了就不大想回家了)。

3.利用痛苦迫使你自律。

人类的动力只有两种,追求快乐的或避免痛苦的。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反映了这两个核心中的一种。

但不幸的是,人类追求快乐的远远超过了避免痛苦的。

以健身为例。

每个人都知道每周应该至少锻炼3到4次,但是有多少人经常这样做呢?

只有不到5%的人,因为去健身房很痛苦。

你必须换上衣服,开车,然后花30—60分钟来摧残你的肌肉,撕裂你的身体,才能换来长期的健康快乐。

可是,当你想到坐在家里舒适的沙发上,吃着一袋可口的薯片,玩着激烈的吃鸡游戏,你会怎么抉择呢?

一般来说,你很容易就妥协,安慰自己下次再去健身房吧。

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我的方法有两个,财务杠杆和社会耻辱。

比如,你可以打给你最好的朋友,告诉他你已经决定按时去健身房,并给他写一张违约规定和一千块钱。

如果你每周三天不给他发一张你在健身房的照片,那么你就得用这一千块钱请客。

你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东西,告诉你朋友圈的人你正在健身房锻炼,让他们了解你做出改变的实际行动。

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你将不得不面对社会耻辱的后果,因为人们会看到你的言行不一。

想办法让不作为比行动更痛苦,你对自律的需求就会消失。

4.训练你的潜意识为你服务。

当人们试图改变他们的生活时,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他们的潜意识在每个角落伺机搞破坏。

比如,你相信为富不仁,金钱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你很可能永远不会有足够的财富,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就认为钱是肮脏的。

同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懒惰、缺乏动力的人,你的行为就会反映出这些信念。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你的潜意识对你的意识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能让你的潜意识参与到你的目标中,剩下的就很容易了。

5.照顾好你的大脑。

你的大脑是让你保持自律的动力,但如果你不好好照顾它,你就会把自己搞得一团糟。

可是,矛盾的是,照顾好你的大脑需要意志力,而拥有意志力需要照顾好你的大脑。

但幸运的是,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善你的大脑功能和增强你的意志力,而这些事情本身并不需要你多少意志力。

首先,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晚保证7—9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睡觉前把手机放在够不到的地方,告诉自己,从此你是一个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的人。

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全麦面包,适量增加一些饱含脂肪酸的肉类。

这些都会帮助你的大脑,为你提供能量,而不会消耗你的意志力。

当然,冥想和瑜伽也都是很不错的。

试试上面的方法,不久你会发现,别人眼里意志力出众的你根本无需多少意志力就能做很多事情。

如何让内心清净呢

不妨试试禅者的做法: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听起来高深莫测 ,其实是有方法的。

举个例子:别人拿话刺你,你生气了。

——有些人认为:忍忍就过去了。犯不着跟他生气,不值得。

——还有些人认为:骂回去!有气不能在心里搁着,会憋出病来!

这两种,在禅修的人看来,其实都不是高明的作法,更谈不上内心清净了。

第一种确实会“憋出病来”,在心里留下痕迹;

第二种跟人家结了恶缘,在外人看来,基本是“狗咬狗一嘴毛”,只要你认真动气,不论你有理没理,其实一样是输。一样是不清净。

但是我们凡夫俗子,心里的杂念烦恼,跟空气中的灰尘一样多,不是你大喊一声“无!”“断!”就能断掉的。

那“本来无一物”,是什么意思呢?

通俗地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戴着面具或脸谱的演员:在台上喜怒哀乐,有哭有笑,但是内心深处,有一个明明了了的感觉:一个看着自己在哭在笑、但自身却不动不摇的那个“心性”,那就是禅者所说的“本来无一物”。

又像镜子沾满了灰尘:

——你要是误认为自己是灰尘,就完蛋了,灰尘跟灰尘纠缠,怎么能理得清?

——你要相信,真正的你是一面镜子,任何境界来了,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你只是负责把它如实地映现出来而已,你会喜,你会悲,你会生气,但你本身,不是喜,不是悲,也不是生气。

还是觉得太高深吗?

——那再通俗一点。

比如说输液打针。其实都是受这一针的苦,病人有聪明的,也有笨的。比较笨的病人一定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肌肉紧张。打针的护士,不管怎么拍打他,让他放松,他就是不能放松,那个手背的肌肉,全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那个针,推都推不进去。反反复复,把自己扎得伤痕累累,遭了很多罪。

那病人这种紧张来自于哪里呢?其实就来自于第六意识(唯识学把人用来分辨事物的功能分为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第六识其实就是负责思考和想象啦)的想象:好痛啊!扎不好怎么办!有的人针还没有进去,已经开始觉得痛了。那个第六意识,是受第七识“我执”(用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自我保护的潜意识)的干扰,庸人自扰,吓出来的,然后再进一步,第六识干扰身识,让你肌肉紧张。

——其实,我们真正的烦恼痛苦,并不在于我们受的“第一支箭”。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大大小小的逆境,不论是打针,还是减薪,还是失恋,或是重大疾病,都是我们生命里多少都会遇到的。其实受也就受了,无须忍耐,也无须怨天尤人,只要看着它来,看着它去。是的,所谓的“内心清净”,其实不是消灭灰尘,而是看着灰尘生生灭灭,你只是看着而已! 不要添加任何多余的动作,你是镜子,不是灰尘,这就是清净!

打针的正确策略时:你就体会针进,针出,内心不动,就像看着是扎在别人身上一样。你的内心清楚你在打针,这就够了,全身心都放松,只要静静地看着那种感受(也不用在心里说:这是痛,这很痛。一旦心里说话,其实就被灰尘骗了)升起就好,结果只有一个:它会自己走的。

——我们真正的烦恼痛苦,不在于外境给我们的“水星逆行”等等倒霉事,不在于别人骂我们,而在我们自己的心抓住这些事情不放,反复地思量、反复地在心里说很多话,以至于大大扩大了“第一支箭”给我们造成的痛苦。

——人家用外语骂你,你怎么不痛苦呢?因为你听不懂!其实用这个道理来说,是你的第六意识没有领纳人家的意思,所以你的心就没有抓住这话不放。

最后再用一个譬喻:过马路。

请记住,你的目标是过马路,不是跟着来往的车子走。认准你的目标,让这些车过它们的。

善念也好,恶念也好,在你心里起起伏伏,只要你不管他们的事,他们来了就一定会走。

抓住你想抓住的,放过其他的,这就是清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