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得了精神症遗传吗(精神病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精神病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父母是精神病患者,孩子一定遗传吗

别生孩子

精神病是否遗传

精神疾病有可能遗传,但病因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占主要地位引起的,这类精神疾病遗传的概率很小。目前全世界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是属于多基因遗传的复杂性疾病,这主要说的是严重精神疾病,例如精神症、双向情感障碍、躁狂症,这类疾病遗传因素占精神疾病原因的绝大多数,所以遗传因素是精神疾病最可能的原因之一。

有精神病遗传基因的家庭能要吗

感谢邀请,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子联想到了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记得女主角安迪就因为自己的家人存在精神疾病,而担心自己会出现精神障碍,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那么走进现实生活,我们究竟对这样的精神病遗传怎么看待呢?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多年,一直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也有很多家属或者患者咨询;其实医学上大多数疾病都有遗传的倾向,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囊肿、甚至肿瘤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精神科作为内科学的分支,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在分析精神科疾病发病原因的时候,遗传因素是必须考虑的一点,但除此之外遗传因素又不是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唯一原因,除了基因明确的疾病(染色体畸变和先天代谢障碍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以外,如精神症、情感障碍、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目前都无法确定发病基因,即使家族中有人罹患这样的重性精神疾病,也未必就在后代中出现精神障碍患者。

我们在采集病史的时候会在病历中体现患者两系三代家族中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患者,一些重性精神疾病的病人确实在其家庭成员中找到遗传倾向,但目前精神疾病的发生存在多基因共同作用,精神障碍都是个体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的部分患者在没有阳性家族史的情况下也同样发病,这就说明患者的性格养成及其生活环境影响到了病人的后天发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疾病的其他致病原因,素质因素、诱发因素。

素质因素

决定疾病易感性的个体因素,体现在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承受能力,心理素质是否健全对童年和成年精神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诱发因素

也就是紧接起病前作用于个体,促使疾病发生的事件,它可以是心理的、躯体的和社会的。躯体方面包括颅脑损伤、感染、化学药物等,心里方面如亲人亡故、婚恋挫折、考试失败等,社会方面可以是战争影响、迷信活动、迁徙等。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进而诱发精神障碍的发生。

而上面的这些发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远远高于遗传因素,正确的看待精神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就像我们都担心罹患肿瘤,但我们都知道肿瘤细胞是存在于正常的人体中的,只是在自身免疫力下降后发病,遗传因素也不是肿瘤唯一的致病原因,道理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无论是否有精神障碍的遗传基因,后天性格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不能单从基因遗传这个问题片面的看待精神疾病。

精神病会遗传吗

你所说的躁郁症,其实就是现代精神科临床上所诊断的“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类疾病。

至于这类疾病是否遗传,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心理学当中提到的遗传性,更多的是指高级神经中枢的兴奋模式,而不是指疾病的遗传。高级神经中枢的兴奋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脾气性格的遗传。

比如,相同的性格或脾气,有人得病,但更多的是不得病。这里就存在着成长背景和教育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存在心理年龄严重滞后的相同特点。

至于能否治愈?我可以诚实的告诉你,很难!

因为,这类疾病与人格特性密切相关,且患病年龄大多数偏大,也就是说,人格都定型了,再去改变他,那是相当困难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