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弗洛伊德的智力(《弗洛伊德本能成功学》的读后感)

《弗洛伊德本能成功学》的读后感

弗洛伊德是从人的本能去分析人的成功,去揭示人的内心的活动,从根本上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所有动机.
精神分析正是人们本能的分析,是通过其来发现人的本能.
在他的这部书中,弗洛伊德通过记忆的特性,遗忘的特性,数字与迷信,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的现象,压抑的状态,悲痛与抑郁,幽默的作用,神秘的梦,自我与本我,自我与超我,依赖关系,等级区别,认同作用,暗示与力比多,本能的特性,爱和催眠,人的女性气质,人的自恋倾向,特殊群体,原始群体,群居本能,共同的特性,价值的取向,自由的约束,共二十五个小章节的文字来充分的分析人的行为,从而达到了各种行为现象的解答.
把心理生活划分成意识的和潜意识的,这是精神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前提.
意识一词是一个建立在最直接,最可靠性的知觉基础撒谎能够的纯描述性的术语.
潜意识是与“潜伏的和能成为有意识的”相一致的,这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褐斯底里现象的理论首先是有皮埃尔.雅内提出来的,是布罗伊尔和弗洛伊德实验的.
褐斯底里是病人的心理中充满了主动的无意识的观念,最明显的特点都受到无意识的控制,如果褐斯底里的妇女呕吐,很可能是由于怀孕的观念.
压抑是文明进步的一种必要产物,人类越是文明,而压抑的越得不到及时与合理的满足.
抑郁的显著的特点是深深的痛苦的沮丧,患者失去了对外界的兴趣,失去了爱的能力,抑制了所有的活动,降低了自尊感,以至于最终成为自我谴责和自我的辱骂,达到极端是在妄想中期望受到惩罚.
而抑郁症的解脱很多的是本能的满足.
判断是一种智力行为,他决定动作的选择,结束思维过程的拖延,他连接思维与行动.
奥狄帕斯情节的三角特征和每一个人身体上的雌雄同体,柏拉图的“爱的本能”恰好与“爱力”既精神分析的力比多吻合.正如纳赫曼佐思和普菲斯特尔已经详细表明的那样:当使徒保罗在他著名的《哥林多书》中赞美爱至高无上时,他肯定是在同样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它.
精神分析把这些”爱的本能“称作”性本能“大多数”有教养的人“把这样的术语当作一种侮辱,并用‘泛性论’的责难作为报复来攻击精神分析.
把性当作是对人性的抑制和侮辱的任何人,将随意的使用更文雅的词‘爱的本能’和‘爱欲的’
希腊语‘爱的本能’就是为了婉转的避免这种冒犯,最终不过是德语词‘爱’的翻版.
在某一类情况下,爱不过是性本能以直接的性满足为目的的对象贯注,当达到了这一目的时,这一贯注就消失了.‘男性的’通常是指引‘主动的’而说到‘女性的’通常意旨‘被动的’.这种关心确实是存在的.
男人的性细胞是积极的,他找寻女性的性细胞,而子是静止的,她是被动的等待.
男人为了而追求女人,占有她并进入她的体内.
心理学中把男性气质的特征变成了攻击性因素.
褐斯底里(精神症或妄想痴呆)
个体把看成目的之一,他为此付出能量,得到的报酬是的快乐,性生活的动力称为‘力比多’.
达.芬奇说:“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象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那里航行.实践永远应当建立在正确的理论上”

求弗洛伊德英文简介同标题,字数1000左右 感激不尽

Sigmund Freud (German pronunciation: [ˈsiːkmʊnt ˈfʁɔʏt]), born Sigismund Schlomo Freud (6 May 1856 – 23 September 1939), was an Austrian neurologist who founded the psychoanalytic method of psychiatry.[1] Freud is best known for his theories of the unconscious mind and the defense mechanism of repression, and for creat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for treating psychopathology through dialogue between a patient, technically referred to as an "analysand", and a psychoanalyst. Freud is also renowned for his redefinition of sexual desire as the primary motivational energy of human life, as well as for his therapeutic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use of free association, his theory of transference in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as sources of insight into unconscious desires. He was an early neurological researcher into cerebral palsy, and a prolific essayist, drawing on psychoanalysis to contribute to the history,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que of culture.
While some of Freud's ideas have fallen out of favor or been modified by Neo-Freudians, and modern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have shown flaws in some of his theories, Freud's work remains seminal in the human quest for self-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in the history of clinical approaches. In academia, his ideas continue to influence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thinker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erms of originality and intellectual influence
Freud's ideas
Freud has been influential in two related but distinct ways: He simultaneously developed a theory of the human mind's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l operations, and a theory of that human behavior both conditions and results from this particular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This led him to favor certain clinical techniques for trying to help cure mental illness. He theorized that personality is developed by a person's childhood experiences.

弗洛伊德的少年时代是怎么度过的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当时是奥匈帝国的领土,今属捷克)。弗莱堡是摩拉维亚东南部的一个小镇,居民约5000人。只有几条街道,几十家小型工厂。弗洛伊德一家是在德国革命期间由离这里不远的西里西亚迁到这里来的。  弗洛伊德的父亲叫雅克布•弗洛伊德,是一个拥有微薄资本的毛织品商人。1855年,他40岁,与比他小20岁的姑娘艾米莉•娜旦森结婚。艾米莉是雅克•布的第三任妻子。雅克布与他的前两任妻子各生有一个儿子。大儿子叫伊曼努尔,比弗洛伊德大23岁,二儿子叫菲利浦,比弗洛伊德大19岁。  弗洛伊德是雅克布和艾米莉的第一个孩子。后来他们又生了6个孩子。弗洛伊德的父亲诚实、善良、单纯。弗洛伊德在谈到他父亲时说,他像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米克伯一样,是一个乐天派,“始终都充满希望地期待着未来”。弗洛伊德的母亲艾米莉年轻时美丽、聪慧。  原来住在德国东北部的加里西亚,后来在俄国的敖德萨度过童年,再后来随父母迁往维也纳。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这一犹太民族的出身对于弗洛伊德一生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自公元70年犹太教的圣殿被破坏之后,犹太人陆续流落到中亚、西南亚、欧洲等地。  他们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生活,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辛勤的劳动顽强生存着,发展着,与其他民族的一道,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2000多年来,在欧洲这个民族遭受了太多的不公:来自异族、异教、统治者的轻蔑、侮辱、欺凌和,就没有间断过。  在弗洛伊德在世的80多年中,这一情况不仅没有改善,相反,在某些时期,还表现得格外突出。犹太血统在带给弗洛伊德诸多不幸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一些好的、有益的东西。这首先是积淀于这个民族精神深处的那种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献身精神。他曾说:“我经常地感受到自己已经继承了我们的先辈为保卫他们的神殿所具备的那种蔑视一切的全部激情;因而,我可以为历史上的那个伟大时刻而心甘情愿地献出我的一生。  ”此外,这个民族特有的受屈辱地位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尊心和正义感,培育了他那决不向势力低头、永不在逆境中退缩的斗争精神。他说:“我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得为我的祖先而感到羞耻,或如一般人所说的那样为自己的民族感到羞耻?!于是,我义无反顾地采取了昂然不接受的态度,并始终都不为此后悔。  ”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弗洛伊德一生的科学研究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弗洛伊德的父母笃信犹太教,生活和做事严格遵守犹太教的法规。弗洛伊德从小受到犹太教教育。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很小就熟悉了《圣经》。使3岁以前的小弗洛伊德受到宗教熏陶的还有他的保姆。  这位保姆信奉天主教,经常抱着小弗洛伊德到教堂去,给他讲有关天堂、地狱和《圣经》中的故事。弗洛伊德尽管自幼受到宗教的教育和熏陶,但他后来并没有成为有神论者。在生活中,他遵守着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而在科学活动中,他却坚持了无神论的世界观。1859年弗洛伊德一家离开弗莱堡迁到萨克森的莱比锡去,1860年又迁往奥地利的维也纳。  维也纳从很早以来就是欧洲的文化名城。这里有古老的维也纳大学,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云集于此。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维也纳发展的全盛时期,在音乐、哲学、文学、经济学、数学等方面,维也纳都取得了闻名世界的成就。维也纳深厚的文化积�� �和文化氛围为弗洛伊德的学习、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弗洛伊德一家在维也纳刚住下的一段时间里,家庭经济比较紧张,他和父母的情绪都不很愉快。弗洛伊德在谈到他3岁至7岁的生活经历时说,那是很艰难的时期,不值得回忆。弗洛伊德的小学教育是在家中完成的。他父亲承担了教育他的任务。他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他的知识一部分来自犹太教法典,一部分来自他的生活经验。  弗洛伊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于父亲教给他的每一种知识,都能很好地理解。他从能读书的时候起,就表现出对文学和历史的浓厚兴趣。弗洛伊德9岁时具备了过人的智力,加上他平时努力自修,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他就读的中学实行8年一贯制。除了一般中学所学的全部课程外,还包括大学预科的基本知识。  弗洛伊德在整个中学阶段一直是优秀学生。他在《自传》中说上大学预科(中学)时,我的学习成绩连续七年为全班第一名。我享有特别的待遇,几乎从不用参加班里的考试。”弗洛伊德H岁时,以“全优”的成绩中学毕业。

弗洛伊德是谁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以上是复制的。。。不过大学时候有同学很喜欢看他的书,所以我也沾染了一点。。太难懂了,估计有心理问题的人才能读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