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精神病的寿命一般在什么年龄-爱是一种精神状态

精神病的寿命一般在什么年龄

如果患者仅仅只有精神病,没有其他的病症,同时也没有使用药物控制病症,那么,患者的正常寿命不会受到影响,有的患者可能能活到七八十岁,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对抗精神病症的药物或者有其他的病症,患者的身体器官也就会因此受到影响,寿命则可能在五十岁左右,有精神病的患者除了可以使用药物控制病症以外,也可以使用磷脂酰丝氨酸,它能够让使用者的头脑变得更清晰,可以起到辅助调节精神病效果。

我是一名精神症,我很想读书,可以读吗

如果你是名恢复健康精神症患者,建议你别读书!你可以报名练习书法和画画,另外可以看些笑话书和儿童读物等……现在学生学习课程压力很大不适合你,如果再引起犯病得不偿失啊!我是电影演员秦怡阿姨崇拜者,她儿子也是这个病,从她对儿子安排教育上我看的这种办法最好!孩子祝你永远健康快乐!

如何评价有些人通过迷信来治疗精神

这个问题你们没经验了吧?作为精神科医生,我这些年见到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太多了。

迷信能治病?

我说不能!我们知道迷信是反科学的,是社会陋习,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用迷信治病的观念甚至比有病去医院的观念还要强烈。

比方说我所在的城市,由于是市一级的精神卫生中心,常常要收治附近县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很多患者来住院之前已经看了不止一次的“外病”(当地对找“大仙”看病的说法)了。

很多患者看过“外病”之后精神症状表现的均有明显加重。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精神症的患者脑子本来就乱,再让大仙给你乱整一通,不就更乱了吗?别说什么也有看好的,瞎猫碰上死耗子,迷信也治不好精神症。

看到有人说到了宗教信仰,这个东西要不迷信复杂的多,不是迷信,但是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方相同的强烈暗示性。大部分宗教是好的,我也遇到过一群所谓的教友来医院站了一走廊给症患者唱圣歌的,据说是为了清洁患者的灵魂,赶走撒旦。因为怕影响病房内的其它患者,撒旦赶没赶走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把这群教友赶走了。

我还遇到过教会让人捐款的,普通的捐款是表善心,是好事,但是这个教会听说我的患者家要盖房子,居然派人来游说她把钱都捐给神???被的精神病患者还真的把盖房子的10w块钱都捐了出去……我们相信世界三大宗教能流传如此长的岁月一定有它的优点,但到了下面一些经营教会的人手里早就变了味道。

那“大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我可有发言权,因为我治疗过不止一个“大仙”。其中还有一个在我们当地据说很出名的“大仙”,即使已经住院了,还有人打找她看病。“看外病”在我看来是一个强烈暗示的过程,来看病的人被你暗示成功了,你说什么他都信。但这个过程在暗示别人的时候通常都要让自己信以为真,所以对自己也是一个暗示的过程。所以“大仙”是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的高发职业。

我治疗过那个在当地很出名的“大仙”出院后还特地来找我表示过感谢,说自从我给她治疗过以后,她的“功力”明显见涨,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笑……

为什么那么多人去看“外病”?

这个就是地方文化差异了,尤其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更喜欢依赖这种成本低廉的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在他们看来祖辈都是这样做的,不疼不痒就能治病,花费还不多,何乐而不为。即使曾经看过但没什么效果的家属,在乡里乡亲和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也还是愿意反复尝试用“迷信”治病。

有病去整个医院,少走弯路,国家医保还报销,为什么要相信迷信的东西?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好生活靠的是科学而不是迷信!烧香拜佛天上可掉不了馅饼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病有问题记得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立足的根本是科学,不要倒退,不要迷信。

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一样吗

你好,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一样吗?估计大多数人都知道不一样,但哪里不一样?下面我来说说

我想,我的读者朋友都知道何为精神疾病

所谓精神疾病,简单解释,就是多种原因导致人的感知觉、思维、情感以及行为发生异常的一组障碍性疾病。

精神疾病,常见的,如我们最常被提起的精神症、躁狂症、抑郁症、老年痴呆、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

从症状来说,精神疾病往往伴随有紊乱的精神症状和异常的思维模式,比如:某位精神症患者走在大街上,衣着污秽、蓬头垢面,这时某人看了他一眼,并与之对视,患者便可能产生敌意,并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我就曾遇到一位患者无故将路人打伤,原因就是路人无意间咳嗽,吐了一口痰,患者便认为对方在侮辱自己,遂将其在地......

当然,对于精神病人来说,更多见的是幻觉、如幻视、幻听,指的是没有客观刺激情况下,个体出现的知觉体验,如,一片安静的环境中,患者听到很多人谩骂自己,为此烦躁,对空谩骂......

心理疾病,即由于心理上的不良认知导致自身产生痛苦体验或给周围人带来不适反应的疾病

常见的心理疾病如心身疾病、性变态、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某些心理疾病导致的等。

心身疾病,即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导致躯体上出现相应病变并产生不适主诉体验的疾病。比较有代表性的心神疾病如口腔溃疡、胃溃疡。心身疾病具有以下特点:一,心理动力学、社会因素是主要发病因素;二,躯体疾病为主要表现。

性变态:如狂、咸猪手等。

进食障碍:有代表性的如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病人为了控制自身体重在一个比较苛刻的数值范围内,所以严格限制自己饮食,为此可造成影响不良。神经性贪食:患者先是有一个不可控制的暴饮暴食,然后因恐惧过胖,故采取自我催吐等方法,使所进食的东西排出体外,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精神疾病可能伴随心理疾病,但心理疾病通常不伴有精神疾病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等级,符合严重疾病诊断标准,故需要就重不就轻,所以,如果患者确实存在心理疾病,但同时又存在精神症状,那么我们需要按照精神疾病去诊断。

综上,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无论从发病还是从症状、预后来讲,都不能从一而论,相对来说,心理疾病的治疗,轻者心理咨询师就可以解决了,至少能够使病情减轻。

而精神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这需要从事医学专业学习并取得医师资格症的人群来能参与治疗。也就是说,需要有医学背景并具备药品处方权,才能从事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活动,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继续关注后续内容

我老公有抑郁症,心胸狭隘,个正

你好,如果确诊是抑郁症的话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帕罗西丁和丁螺环酮都是可以的。抑郁症的思维和正常人应该大多比较相似,如果你感觉和正常人差别非常大的话,可以去医院再做详细经常检查,确定是否有其他精神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为什么会被人误解成精神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心理问题有了一个更为全面且科学的认知,但是在许多人眼中,发疯的、精神失常的人都是患了“神经病”,那么在心理学中,神经病和双相障碍有什么关系呢?

1、精神病

广义上的精神病概念类型精神疾病的概念。

狭义上是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症和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中的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可能有抑郁发作。

根据心理问题等级来分,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障碍。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有:

⑴抑郁发作

相较于单相抑郁来说,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很快,发作时时间较短,且反复发作,有以下表现:

①抑郁心境:轻度患者会觉得无助、时常哭泣,而重度的患者会想哭哭不出来,认为他们自己不但无法自救,也无法被别人帮助。

②丧失兴趣:无论患者以前喜欢什么,现在都觉得没了意思。

③食欲紊乱

④睡眠紊乱

⑤精神性运动迟缓或激越:在迟缓性的抑郁中,患者看起来十分的疲惫,做什么都很缓慢,而激越性抑郁则恰恰相反。

⑥精力减退

⑦无价值感和内疚感

⑧思维困难:抑郁症患者总是犹豫不决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

⑨的想法

⑩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总在抑郁发作后一段时间出现,并在抑郁显著好转前消失。

⑵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相对,如果说抑郁发作是安静的消沉的,那么躁狂发作则是喧闹的活跃的。

①情感高涨、易激惹:与抑郁发作时患者的消沉恰恰相反,躁狂发作的患者觉得世界十分美好,对事情都充满了热情。

②自尊膨胀:躁狂发作的患者往往过度热情,他们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这种膨胀可以发展为妄想的程度。

③睡眠需要减少

④言语增多

⑤思维奔逸:与抑郁发作时思维困难正相反,躁狂发作的患者总是在不停的思考,但思维的跳跃性也很大。

⑥注意力分散

⑦精力充沛

⑧行为鲁莽:躁狂发作的患者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容易陷于冲动,如乱花钱、狂饮等等。

⑶混合发作

一般是指躁狂和抑郁快速转换发作,持续时间短,通常会转换为抑郁或者躁狂相。

综上可知,精神病和双相障碍有着一定的联系,且双相障碍的发作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大众眼中精神病患者所具有的“发疯”、“精神失常”的特点,所以很容易将双相障碍误解为精神病。

精神症能否过性生活

精神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生而为精神病人的女儿,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伪命题,精神病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绝望?自力更生不好吗?照顾患病的父母不好吗?我接触过很多患者家属,很多女儿都正常工作,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和患病父母的生活。

说一说工作中遇到的例子

我是一名工作了十余年的精神科医生,接触过很多患者的女儿,其中有一些坚强、勇敢、不离不弃的女儿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小茜的妈妈是一名病史二十多年的精神症患者,记得那是8年前,小茜陪伴患病的妈妈来住院治疗,来的时候是男朋友陪着一起送来的,后来可能男朋友对于精神病院有点犯怵,偷偷的独自返回办公室咨询“大夫,这种病遗传吗?”,被告知有遗传几率后就不见了,再也没有来过。小茜是一名美丽又独立的美女,男朋友跟她分手了也没有改变对妈妈的态度。今年年初她的妈妈有复发了,来住院的时候跟科里的护士聊天说起了这几年的的遭遇。因为照顾妈妈的缘故,放弃了南方发展的机会,但有时候也会短时间出差,每次都要跟妈妈视频监督妈妈服药,说到男朋友,她说接受不了母亲的男朋友她也没办法接受,就这么样吧。

小茜作为一名女儿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她选择了自己的生活,坚强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对生养自己的妈妈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一丝嫌弃的眼神,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都牵挂这家里的妈妈每一顿服药是否及时。可以肯定的说,她没有绝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的很好。

再来说一说我的“小公主”的故事,“小公主”是全科人对她的“爱称”,其实她是一名50多岁的大妈,只是因为总是有点任性,说话嗲声嗲气,像个骄傲的小公主。“小公主”丈夫去世的早,有一双儿女,因为丈夫去世对她产生了很大的打击患病,那时候两个儿女一个刚成年,一个还未成年,患病的“小公主”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说不愿去劳动,要求刚成年的女儿和未成年的儿子照顾自己,不允许孩子们外出打工,儿子女儿必须留下一个人陪伴自己。甚至后来女儿结婚后还要求女儿一定要在娘家生活,不允许女儿离开自己。即使这样,认识了这么多年,两个孩子从没有生过一丝放弃的想法,住院的时候也会交替着陪伴“小公主”。曾经我对小公主说过“你就绕了这俩孩子吧,好好住院为什么非要人照顾?”她说“我生他们,他们就该养我”。

在我看来“小公主”没有表现出一丝母亲的样子,但两个孩子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绝望,我认识的两人常年面带微笑,微笑着面对一切生活中的困难,有时候会跟我商量,能不能住院费少交一点等过几天开工资再补;有时候实在来不了医院拜托我给“小公主”订一些她喜欢吃的食物。

好的出身固然重要,好的心态更会陪伴一生

人们常说学的好不如生的好,出生在大富之家不用学习也能开开心心过一生。生在精神病人家庭一定会给人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只要保持好的心态一样可以面对一切。还是那句话:我们没办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同时也能帮助患病的父母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可能再孝顺也改变不了患者的病情,但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精神病患者看着别人的儿女来院探视的时候眼中无法掩饰的羡慕和渴望。

精神病人也是人,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和感情的支持。

为什么人得了精神疾病,会一个人胡言乱语

你好,一个人胡言乱语有许多可能,排除宣泄情绪等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脑器质性或者其他生理性病变引起的胡言乱语。

至于精神疾病需要前往省级医院精神科或者精神专科医院由医生进行诊断。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会伴有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触、幻嗅等,当然幻听是幻觉的最常见表现。

因此,如若确诊为精神疾病,那么患者有可能会因为幻听,而与其对话,而在我们看来,便是胡言乱语。

精神疾病患者必须按医嘱进行治疗。

欢迎关注我@心理咨询师海德 ,获取更多心理健康科普信息。

为什么有些人在大病一场后人生会变的脱胎换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荣华如过眼云眼,转瞬即逝,只有身体健康才是自己的,除此之外都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经历了切肤之痛,才能学会珍惜,学着看淡,当一个人经历了大事件之后就能转变对物质精神的看法,对原来的想法就不会再有执念,看淡曾经看重的,遗忘曾经失去的。

从放下的那一时刻起,就获得了重生,越看重的,越得不到,越不在乎了,有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觉悟就在一念之间,我是一切的根源,佛就是觉悟的自己,当一个人去除了执念,去除了浮躁,去除了功利,到达无我的境界,才能彻底地转变为更加完善地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不止有外因,还有内因,内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当这个人真正地改变了,他的境遇也会随之改变。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