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强迫症反复发作的后果是什么-强迫症去接纳反而更难受

强迫症反复发作的后果是什么

强迫症反复发作的后果会对患者产生巨大的危害,因为有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或刻板的礼仪或无意义的行为重复,严重影响患者注意力的集中,严重影响当事人的学习和工作,严重的可以完全丧失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导致精神残疾。
      强迫症的治疗(接纳症状):症状是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排斥它,实际上是在排斥自我,只会加重症状,加重焦虑和痛苦。
      不管多焦虑和痛苦,都要接纳症状。心里接纳了症状,焦虑感就会减轻。接纳症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需要一个过程接纳症状需要智慧和勇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领悟

怎么和有强迫症女孩交往

受不了,没法交往。

有强迫症的人是怎么跟别人相处的

谢邀

正常,学会适应

强迫症可以治愈吗,有什么好方法

你好,我是心理学专业,我来回答。首先,我们来看一次强迫症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模式。特点是毫无意义,持续出现的反复心理与行为。个体往往可以感知到这样的源自于自身,很想控制自己,但就是无法克服。就这样产生的与痛苦常常影响了自身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

强迫症的原因可能有:生理、人格、社会文化、遗传因素、创伤经历、心理障碍等等。举例而言,有一些人,人格天生具有追求完美的模式,因此往往更容易陷入强迫的困境中。而心理障碍与创伤经历,一般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当我们遇到那些让我们产生压力、紧张、痛苦的情境或者事件,我们会通过一些行为与心理模式进行缓解,例如紧张的时候,有的女孩喜欢扣手指头。这样的行为对心理具有压力缓解的模式。

目前治疗强迫症主要有三大类模式:一、心理治愈。强迫症很多程度上与我们的心理机制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有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创伤治愈,森田疗法,放松训练。其中,森田疗法和认知改善疗法效果往往很好。例如,面对一些强迫思维,可以采用思维阻断,通过注意力转移,行为模式变化,有所改善。所谓森田疗法,主要起在让强迫的心理与思维趋于平缓,顺其自然,如果患者可以对抗强迫思维,可能会导致反复。森田疗法日常对这些内容不予理睬即可。

二、神经生理治疗。这部分具体以药物疗法为主。主要是用药物来恢复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目前用药比较单一,多以抗抑郁药物为主,未来可能会综合性用药,且药效见效长短不一。停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可能。

三、近年来,兴起了一种,物理疗法。神经外科手术目前也作为了临床的一种选择。看过一则新闻,某个电竞选手,因为太过强迫紧张,导致双手经常出汗,后来,选择在手背进行了神经外科手术。

说了这么多。作为普通人,有一条很好的建议:悦纳自己,感受情绪,顺其自然。坦然的面对一些反复的焦虑、情绪、思维。当我们放得下时,往往会有所改善。简单分享,欢迎关注@柠檬心理

强迫症患者接受不了原来的问题,当强迫症好

能接受的,关键是怎样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头里有思维跟本意是相反的,又控制不

你这是强迫思维。建议接受心理治疗。强迫症自我心理疗法三步曲:接纳——不怕——行动!。
一、接纳。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开放自我,表达自我,做真实的自己。
二、不怕。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怕什么,为什么怕,有必要怕吗,怕有什么用?认清怕的虚幻性、过度性和幼稚性,化解神经质的恐惧。正确的认知是:。细节并不能决定命运,万一从来没有出现过,恐惧的结果从来没有发生过,根本就没有什么不正常。而强迫者总想避免万一,完善细节,消除恐惧,压制不正常,总想获得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以才导致了强迫症状的产生。通过认知领悟,并伴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调整,从而化解恐惧,使症状失去表达的意义,使条件反射减弱发生的能量。自我放松训练:坐姿,双腿自然前伸,双手平放在腿上,闭眼,深呼吸。深吸一口气,充满胸腔和腹部,然后慢慢呼出,并想象内心的恐惧、怨恨和愧疚等能量,随着呼出的气流一起释放出去。
三、行动。不断强化正确的认知,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由此生发出行动的勇气和力量——以必死的信念活着!要树立生活目标,然后投入到生活中,投入到有意义的行动中,面对一切,接纳一切,担当一切。自我更新之路是曲折的,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只要在生活中,你会发现,症状在渐渐缓解(可能有起伏),性格在不断改善,成功越来越近了。当强迫来临时的应对策略:要把治疗的重心放在上述三个步骤上,不要过于在意和关注具体的症状。当强迫症状出现的时候,应对策略也灵活多样,千万不可照办照套任何理论和方法。对强迫观念,总的原则是无条件接纳,能控制就控制,并迅速转移,不能控制不勉强。对强迫恐惧引发的强迫行为和动作,要充分认识到这些行为和动作的幼稚性,是小孩子的把戏,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惧和焦虑。在这个基础上,应尽力控制,但如果控制失败也不悔恨不自责。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