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中医助理医师辨证论治大纲-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阴虚脾胃虚

中医助理医师辨证论治大纲

一、辨证论治基本原则
1.辨证求因:根据病情表现,探究病因,以治疗病根。
2.辨证论治: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辨证方法
1.望: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眼底等。
2.闻: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呼吸、腹泻等。
3.问: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疾病的发展过程等。
4.切:按摩患者的穴位、肌肉、关节等。

三、常见疾病辨证论治
1.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夏季感冒等。
2.咳嗽:寒咳、热咳、干咳、湿咳等。
3.胃病:胃痛、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
4.肝病:肝炎、肝硬化、黄疸等。
5.肾病:肾炎、肾结石、尿毒症等。
6.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7.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抑郁症等。
8.妇科疾病: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9.男科疾病:前列腺炎、、早泄等。
10.皮肤病:湿疹、痤疮、银屑病等。

四、辨证论治常用方剂
1.感冒:麻黄汤、桂枝汤、羌活汤等。
2.咳嗽:川贝枇杷膏、止咳糖浆、燕窝川贝枇杷膏等。
3.胃病:保和丸、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4.肝病:逍遥散、龙胆泻肝丸、清肝明目汤等。
5.肾病:六味地黄丸、肾宝片、清热利水汤等。
6.心脑血管疾病:丹参酮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益心安神片等。
7.神经系统疾病:安神补脑片、逍遥丸、天王补心丸等。
8.妇科疾病: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益母草汤等。
9.男科疾病: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
10.皮肤病:玉屏风散、龙胆泻肝汤、清热解毒汤等。

肾虚肠胃不好

问题描述: 年龄26,消瘦,舌苔淡红泛白,从7岁到16岁,16岁后逐渐控制减少,从小体弱,平时伴有耳鸣,易健忘,易遗精,四肢一年四季都是冷的,冬天手心多冷汗!情绪变化大,晨勃减少!掉头发较多!尿急近2年肠胃不好,不固型,无血,多脓便,常常一大早睡醒就要,平常一天一次,多则3次,每逢吃辛辣,油腻,喝酒后不到20分钟就要拉稀!而且肠胃多坠疼不适,多抑郁,气短,心悸,胆小,精神压力大,轻微结肠炎现在主要吃补脾易肠丸金匮肾气丸和菌素片理疗巩固,有没有更好的方案,食用药物是不是搭配正常?

胃反流吃什么中成药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病。根据不同的表现选择不同的药物,如下所示:

眼皮重、嗜睡是什么原因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多寐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介绍的内容调理治疗,欢迎您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多寐是以时时欲睡,难以克制,呼之即醒,醒后神志清楚,但随时可再次入睡为特征的病证。亦称“嗜卧”、“嗜睡”、“嗜眠”、“多眠”、“多卧”等。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睡病、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某些患者,其临床表现具有多寐特征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多寐的发生主要与阳气不足或阳气不能畅达,清窍失养有关。饮食失调、久居湿地、劳倦内伤、外伤血瘀、久病生痰等,都可成为多寐的病因。

一、病因

1.饮食失调

过食生冷肥甘,饮酒无度,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阻遏阳气;或者脾胃久虚,不能化生气血,致使清窍失养,发为多寐。

2.感受湿邪

久居湿地,涉水淋雨,感受雨露,以及大汗沾衣、不能及时解换等,均可使人感受湿邪;而湿邪困阻,阳气不通,则发生多寐。

3.劳倦内伤

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损伤;或年老体虚,血气日衰;或女子崩漏失血,均可使气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因而多寐。

4.痰瘀阻滞

头部外伤、瘀阻血脉,抑郁惊恐、气机逆乱,久病之后、痰浊入络等,阻塞血络,使阳气闭阻,而致多寐。

二、病机

多寐病位在心,与肾、脾、胃关系密切。心志,心血不足,或心阳亏虚,则神失所养,因而多寐。年老久病,过度劳倦,可使肾精衰惫,而无论肾阳还是肾阴,亏虚日久,脑髓失充,最终都会导致萎顿困倦,而成多寐。脾胃亏虚,一方面导致津液不化,蕴生痰浊,痰浊阻滞阳气,使清阳不升,清窍失充;一方面使气血精微生化不足,心神失于奉养,神明失用而多寐;前者属于实证,后者属于虚证,都与脾胃有关。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病理因素为痰、湿、瘀。多寐属虚者,或由于气虚,或由于血虚,或由于阳虚,均可使清窍失养,神无所主。属实者,或由于痰湿困扰,闭阻阳气;或由于痰湿壅滞,阳气不振;或由于瘀阻脑窍,气机不畅,均可使清窍闭阻,神失所养。

总之,多寐的病机关键是湿、浊、痰、瘀困滞阳气,心阳不振;或阳虚气弱,心神失荣。病变过程中,各种病理机制相互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津停聚而成痰浊,痰浊、瘀血内阻,又可进一步耗伤气血,损伤阳气,以致心阳不足,脾气虚弱,虚实夹杂。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以嗜睡为主要特征。不论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点,精神萎靡,随时都可以入睡。

2.呼之能醒,醒后神志清楚,但不久又已入睡。

3.常常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二、病证鉴别

1.昏迷

多寐者整日嗜睡,有时会和昏迷混淆。但多寐呼之能醒,对周围事物有反应,能够分辨环境和辨别亲人,神志清楚;昏迷则是不省人事,意识丧失,病情严重;有少数浅昏迷病人,虽然偶尔呼之能醒,但最多不过能睁目示意而已,与多寐完全不同。

2.厥证

多寐者病史较长,虽整日昏昏欲睡,但呼之能醒;厥证则忽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四肢逆冷。厥证一般多有夙因,厥前意识清楚,当遇情绪波动、过劳汗多、感受暑热、或失血过多,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往往呼之不应,即使醒后也对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重者可一厥不醒。

三、相关检查

多寐者应做以下检查,以辅助诊断。

1.多导睡眠检测(PSG)

可发现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提前的REM睡眠、REM潜伏期缩短、直接进入REM睡眠、REM期在全部睡眠时间的比例增加等。

2.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期出现REM的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可以发现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明显的REM睡眠提前和睡眠潜伏期缩短的特征。

3.其他

如颅脑CT或核磁共振可以排除颅内病变;通过生化和血气分析,来检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都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辨证】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多寐有虚实之分。阳气不足为虚证,阳气闭阻多为实证。

2.辨标本

多寐虽分虚实,但往往虚中夹实,实中有虚。在辨证时,应详加审查,判定何者为本,何者为标。

二、类证鉴别

湿邪困脾证与脾气不足证:前者本虚标实,既有脾虚之征,又有湿阻清阳之候;而后者表现为纯粹的气虚不足证候,两者有明显区别。

三、证候

1.湿邪困脾证

症状:头重如裹,日夜昏昏欲睡,肢体困重,或见浮肿,胸脘痞闷,纳少泛恶,脉濡,苔腻。

病机分析:湿邪外束,内困脾土,运化失司,湿浊停留,清阳不升,故头重如裹,昏昏欲睡;脾主四肢,湿浊困脾,则肢体沉重,甚则浮肿;湿阻中州,则胸脘痞闷,纳少泛恶;脉濡,苔腻为湿邪内困之征。

2.痰浊闭阻证

症状:精神萎靡,昼夜嗜睡,胸闷脘胀,形体肥胖,脉滑,苔厚。

病机分析:脾运不健,水谷不化精微反成痰浊,痰浊闭阻,阳气不振,故见精神萎靡,昼夜嗜睡;痰浊壅滞,气机不畅,故胸闷脘胀,形体肥胖;脉滑,苔厚均为痰湿之征。

3.脾气不足证

症状:精神倦怠,嗜睡,饭后尤甚,肢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脉虚弱,苔薄白。

病机分析:脾虚气弱,运化无权,脾气不足,清阳不升,则神倦嗜睡,饭后尤甚;脾运不健,故纳少便溏,肢怠乏力;面色萎黄,脉虚弱,均属脾虚气弱之象。

4.阳气虚衰证

症状:精神疲惫,整日嗜睡懒言,畏寒肢冷,健忘,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

病机分析:年高久病,肾气亏虚,命门火衰,阳气虚衰,故见精神疲惫,嗜睡懒言;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肌表四肢,故畏寒肢冷;髓海不足,故健忘;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均为阳气虚衰的表现。

5.瘀血阻滞证

症状:头昏头胀,神倦嗜睡,病程较久,或有头部外伤病史,脉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病机分析:瘀血阻络,故见头昏头胀;瘀血痹阻,阳气不通,故见神倦嗜睡;脉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均为瘀血之征。

【治疗】

一、治疗思路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虚证宜补,气虚者从健脾入手,阳虚者以温肾为主;邪实宜泻,湿困者当祛湿,痰阻者当化痰,瘀滞者予以活血。病程日久,虚实夹杂者,则需注意标本先后。

二、基本治法

1.燥湿健脾,醒神开窍法

适应证:湿邪困脾证。

代表方:太无神术散加减。

常用药:苍术燥湿健脾;石菖蒲醒神开窍;藿香芳香化浊;厚朴、陈皮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湿邪久蕴而化热,症见口黏而苦,溲黄心烦,苔腻而黄,脉濡数者,可酌减香燥之品的用量,加黄芩、山栀、通草、薏苡仁等清热化湿。

2.化痰醒神法

适应证:痰浊闭阻证。

代表方:温胆汤加减。本方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为治疗胆郁痰扰,脾胃失和的要方。

常用药:陈皮、半夏化痰和中;茯苓健脾化湿而宁神;枳实行气消痰,下气宽胸;竹茹清化痰热,除烦止呕。

加减:常加生枣仁以醒神。痰郁气结者,可加菖蒲、郁金、远志以解郁化痰;有化热之征者,加黄芩、黄连、青黛散、胆南星化痰清热除烦;伴有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伴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伴有眩晕者,加天麻、钩藤以平肝息风。

3.健脾益气法

适应证:脾气不足证。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或党参)甘温扶脾养胃,补益中气,使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有源;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扶助运化;茯苓甘淡,助白术健脾利湿;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陈皮、半夏化痰和中;木香、砂仁醒脾开胃。

加减:脾虚下陷而见乏力气短,久泻脱者,可加黄芪、升麻、柴胡升提中气,或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气血俱虚,而见气短心悸,面白无华者,可用人参养营汤化裁。

4.益气温阳法

适应证:阳气虚衰证。

代表方:附子理中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干姜辛热助阳,祛寒散邪;党参补气,助运化而升降;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益气和中。

加减:久亏,阴病及阳而阴阳俱衰,当选用右归饮阴阳双补,甚者可加龟鹿二仙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峻补精血。

5.活血通络法

适应证:瘀血阻滞证。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麝香芳香开窍,窍开则气机畅行;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血祛瘀,瘀散则血行通畅,血行气亦行;老葱、黄酒协同麝香,通阳开窍,温经散寒;姜、枣调和脾胃,使中焦升降复常。

加减:兼有气滞者加青皮、陈皮、枳壳、香附理气以和血;兼有热象者加黄芩、山栀清解郁热;兼有阴虚者加生地、丹皮、丹参滋阴凉血;兼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兼有阳虚者加肉桂、附子温阳散寒;兼有痰浊者加半夏、陈皮、白芥子化痰泄浊。

三、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商陆花阴干,捣末,日暮,水送服1g,治人心昏塞,多忘喜卧。

(2)生酸枣仁、茶叶各等量,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茶水送服。治肝热多寐。

(3)佩兰、野菊花各适量,泡水服。用于感受浊邪之嗜睡、头昏。亦可取之做枕用。

2.常用中成药

(1)天王补心丹:功能与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原治阴亏血少所致之虚烦少寐、心悸神疲之症,多寐病机属此者亦可应用。用法与用量:温开水送服,每次9g,每日3次。

(2)平胃丸:功能与主治:健脾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湿浊内阻,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所致之多寐。用法与用量:温开水送服,每次6~12g,每日3次。

(3)六味地黄丸: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之多寐、腰酸、耳聋耳鸣者。用法与用量:温开水送服,每次9g,每日3次。

3.外治法

(1)麝香少许、佩兰100g,共研细末后,置香囊中佩于身侧,时时嗅之,治健忘、嗜睡。

(2)黄连15g,肉桂10g,置盆内,加入开水闷泡15~30分钟,待药液温度降至50℃左右时,浴足,并反复揉搓,每日早晚各1次。

四、临证勾要

多寐病由脾胃引起者,有虚实之别。实者为痰浊蒙闭,虚者为化源不足。但痰浊日久可因脾气呆滞而影响化源,脾虚失运又可蕴生痰浊。其虚实之间常常相兼互见,临证不可截然分开。

肾虚也是多寐的重要病机。阴虚、阳虚,最终均可出现阴阳两亏,增加了病机的复杂性。唯有详加辨证,才能知其要领,进行正确的治疗。

治疗多寐,虚者常从健脾、补肾、养心入手,实者则以祛痰、化湿、活血通窍为主;若病情积久不愈,虚实并见,则又当灵活变通,做到有的放矢。

【预后及转归】

多寐的预后一般尚好。其中实证疗效较佳,虚证患者,特别是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者,则疗效较差。

多寐的转归,与病因关系密切。湿邪困脾或痰浊所致的多寐,只要治疗得当,效果比较满意;但由于湿性黏滞,不易速化,不可急于求成。若治疗不当,脾胃之气愈伤,痰湿不化,进一步可致虚实夹杂证。

【预防与调护】

多寐一证,与阳气不足和阳气闭阻关系最为密切;阳气闭阻又与痰湿、瘀血等有关。因此,应注意生活起居,勿久居潮湿之地;饮食应清淡,节制肥甘厚味;适当选择气功、太极拳等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

脾虚用什么中成药调理比较好

脾虚用什么中成药调理比较好?

对于女性来说最怕的就是脾虚,脾胃一旦虚弱,那么这个女性必定会老得很快,肌肉失去弹性,皮肤失去光泽,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女人成为“黄脸婆”,垂臀贫乳,变得老只是外表,最真实的其实还是我们的健康出现了问题,而且问题出现在脾上,我们的脾气虚了。

脾气虚证,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消化不好,其实脾气虚涉及的范围远远不止消化方面的问题,脾气虚的人很多女性在吃完饭后会感觉困倦难耐,坐在桌子边上就能睡着,因为吃饭后,脾气全部用在消化食物上了,没有余力去升清降浊,所以饭后的大脑处于浑噩的状态。

那么出现脾气虚该怎么调理呢?

补中益气丸


这个中成药是可以长期吃的补脾药,很多人为什么一到中年就肥胖呢,身上全是垃圾脂肪,这都是因为脾气虚弱,而这时候就可以用到补中益气,脾气一旦上升了,既可以减肥,而且还不用担心反弹,因为我们的脾胃健运起来了。

参苓白术丸


这个中成药相对于补中益气丸来说,作用要和缓一些,更适合脾气虚,尤其是因为脾气虚而出现身体浮肿,虚胖的人,也可以长期服用。

这两个药都是补脾胃比较温和的方子,尤其适合脾气虚的患者,长期坚持按时服用,能够有所改善我们的脾胃病。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