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请马化腾解决网络游戏如英雄联盟对未成年学-网瘾与打压式教育的区别

请马化腾解决网络游戏如英雄联盟对未成年学

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非我莫属,哈哈。从2005年开始接触所谓问题孩子(厌学、网瘾、早恋等),发现问题的根源还真不是网络游戏,当然不可否认网络游戏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有干扰。

对于马化腾解决这个问题,有点不太对口。马化腾的和都是免费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商业行为来说他必然要有项目盈利点,那个点就是游戏,所以让马化腾不再提供游戏,那简直是"釜底抽薪",所以不太现实。再者,马化腾不做,还是会有其他的网络服务商。所以不能因噎废食,各有各的需求。

而青少年出现厌学逃学、网瘾早恋是多方面的原因,其根源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父母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早年我接触这些家庭时,就有父母愤言:要把网吧的老板都抓起来,太具危害性!然而在我接触孩子里面,却有孩子说:谷老师,你知道吗?其实我根本不喜欢上网,甚至我在网吧两个小时,也没玩游戏。但是即便那样也比在家听父母吵架、打架要强。

所以,大家可以想想看:究竟怎样家庭的孩子才会逃学厌学网瘾等问题?我们总结出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家庭:

1、家教非常严的教师家庭;父母太尽职尽责,只顾着当老师,忘了当爹妈了。

2、公检法司家庭;父母都太牛,请保姆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反而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偏差,另外过于溺爱,造成孩子为所欲为,到青春期后就变得不服管教。甚至出现"飙车、"。

3、父母经商做生意的家庭。父母都太忙于事业,没时间陪伴孩子,加上给钱比较多,总以为孩子给钱就是爱,反而为孩子提供一个成为"小老大"的条件。

4、单亲家庭或离婚未遂家庭。式离婚太可怕,我见证了一对夫妻真的是八年抗战,孩子就是网瘾。并且这类家庭的孩子特别容易早恋,其实就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和被爱。

总之,爱和安全感的缺失容易造成"问题青少年",而青少年的问题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潜伏期至少有7年,所以回溯孩子成长经历,基本上都源自7岁之前父母对孩子的爱与陪伴不够,到青春期孩子就是来一次"自我补偿",而这个补偿是以"叛逆为基础",以"与父母誓死力争"为代价。大多数扛不住的父母都会"打压",但切记:打压无效!"耐心、接纳、温情陪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孩子本身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网游成亲子关系导火索,如何给孩子一个安全

♞这是我的一些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孩子沉迷网络,是对现实不满的逃避行为。其实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并非说孩子到了叛逆期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叛逆期只是一个导火索,导火索虽然容易点燃,但杀伤力确实不大的,而真正的炸药包是孩子青春叛逆期之前(少儿期或学龄初期)父母错误的教育以及沟通,当事人姐姐有提到,弟弟从小性格比较内向胆怯,同时比较怕妈妈,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的教育以及沟通是有欠缺和不足的,甚至是比较强势的(不排除打骂或打压式教育),孩子感受到的只有严厉,没有爱,只有责备,没有认同,因此,孩子从内向排斥和父母沟通,长期压抑的不良情绪,无处排解,不得不说,这是孩子最终选择沉迷游戏的重要诱因,一是孩子选择因此逃避现实生活,把自己在虚拟世界中,二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寄托在游戏里,在虚拟网络中寻找自信。

2、孩子叛逆不听教,父母的有效沟通是关键。孩子已经读初三了,已经错过了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尽管纠正起来比较困难,也不是没有希望改变,但是父母(包括姐姐)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态度,第一是不抛弃不放弃,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培养孩子,把孩子培养塑造成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是每一个父母的使命,尽管孩子目前的表现不尽人意,但我们要始终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完成改变,蜕变,唯有坚定的信念,才能促成最终的改变;第二,父母要在自己身上反省原因,其实,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多所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反射了父母的教育,孩子不听话,说明父母的沟通有问题,孩子不肯跟父母说话,说明孩子感觉父母不懂自己,不理解自己的行为,甚至是处于敌对的角色,从姐姐的问题陈述中说到,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上网,就把电脑手机藏起来,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妈妈非常缺乏维系亲子关系的技巧,以及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或者对孩子进行教育,只有通过良性的交谈,促成彼此双方都满意的局面,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强制性的打压孩子,或者藏手机锁电脑,会导致孩子从内心怨恨父母,亲子关系闹得更僵,甚至酿成严重后果,比如孩子离家出走,到外面的网吧上网,或者想办法搞到钱去买手机,甚至偷手机,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治洪水不能堵的,而应该用疏导的,与孩子沟通也不能光站在大人的立场,也要考虑孩子的想法。

3、孩子是家庭环境的产物,想要改变孩子,父母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养。当事人的姐姐,很善良,很有责任心,希望能够拯救弟弟,但是弟弟只是枝叶,父母才是根,如果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弟弟上,或者说放在问题上,问题是永远得不到解决的,只有把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放在问题的源头上,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姐姐要成为弟弟和妈妈之间心灵桥梁,沟通桥梁,不仅协助弟弟改变,也要让妈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的原因,要帮助妈妈改变,才能真正帮助到弟弟顺利度过叛逆期,摆脱虚拟网络,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的轨道中。

解决方案建议: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先同理孩子。什么叫做同理,一句话,就是我理解你,我懂你,我知道你为什么要玩游戏,我理解你为了玩游戏可以茶不思饭不想,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原因,这就是同理,其实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存在即是合理,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游戏,一定是因为孩子真心喜欢它,这个东西能够带给孩子快乐,或者成就感,能让孩子暂时忘记痛苦,所以,你看,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孩子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而不是敌对的处境,为什么要同理孩子呢?很简单,我们不会跟敌人交心,我们更不会对反对我们打击我们的人敞开心扉,你不同理孩子,还想让孩子听你的?没门,妄想!因此,我们必须先理解孩子,不管真的还是装出来的(记住:装久了就成真的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愿意接纳他,愿意理解他,愿意感受他所谓的痛苦与快乐,迷茫与失落,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纳的时候,他也会试着接纳父母,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孩子的心和父母的心,中间隔了一条黄河,你就是喊得再大声,孩子只会当做耳边风,那具体怎么做呢?不干扰不责备孩子玩游戏(因为你干扰责备也不管用啊),对孩子表达出理解接纳的态度:“你在同学中,打游戏的水平是该是一流的吧?你应该是高手吧?”“你玩的是什么游戏啊,难不难呀,感觉很刺激的样子,能不能教教我啊?”,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认为父母有点奇怪,一直反对的,怎么突然变成想要了解了,记住,装久了就成真的了,孩子一开始可能不耐烦,你多问几次,孩子就愿意跟你说话了,毕竟,在玩游戏方面,他是专家,专家答疑也能够让他感受到成就感吗,当孩子愿意跟你谈游戏,这就说明孩子对父母的戒备已经开始松懈了,你们的亲子关系已经在走上坡路了。

2、多陪伴孩子,弥补关爱,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沉迷游戏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因此,你不能奢望,孩子立马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从沉迷游戏立刻变得不再玩游戏了,或者说从不愿意跟父母说话,立马变得百分百接纳父母,和父母噼里啪啦说一大堆,这个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孩子喜欢玩游戏,证明游戏能够带给孩子快乐,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别玩游戏,因为你这样做就是在剥夺孩子的快乐,孩子肯定不干啊,那怎么办你?要学会偷龙转凤,暗度陈仓,就是你要用新的快乐,慢慢来取缔孩子旧的快乐,并且,多陪伴孩子,关爱孩子,挖掘孩子除了游戏以外,其他的兴趣,比如说运动,打球,游泳等等(这些事情,老爸做比较合适),有一个父母,帮助孩子摆脱网瘾的,就是陪孩子打乒乓球,而且一有时间就约孩子去打乒乓球,而且还说要和孩子比赛,孩子没办法啊,刚开始不太愿意,但是老爸盛情难却啊,刚好自己也听喜欢打乒乓球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和老爸打乒乓球了,自然就摆脱网瘾了,这个父亲就很聪明,没有直接否定孩子玩游戏的行为,而是在时间上,占去主动权,你看时间就那么多,打了乒乓球,自然就玩不了游戏了,就算回来再玩一会游戏,在时间上也大大缩短了,切记,孩子并非一定要玩游戏,只是需要的是被认同,需要的是自我肯定,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特别要面子,如果他能够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就感,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通道,干嘛要沉迷游戏呢?对不对,就算偶然玩,也不会沉迷;而且,一旦,父母和孩子保持了良心的互动,增进了亲子关系,对孩子内心的掌控力就增加了,孩子就更愿意接受父母的积极影响,对父母不赞成的事情,自己也会有意识的掂量以及摆脱。

3、父母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促成双赢局面。拉近和孩子的关系之后,接下里要做的就是多和孩子沟通想法,告诉孩子父母的顾虑,既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也要考虑到父母的难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既不能一味的迁就,也不能过分强势,那怎么办呢?真诚的和孩子沟通:“妈妈理解你,知道你读书压力大,所以你也是想通过游戏放松自己,同时(注:别用“但是”),妈妈又非常担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影响到你的休息,因为你经常不按时吃饭,妈妈担心对你身体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当然,妈妈不是反对你玩游戏,你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你既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不会让妈妈如此担心你呢?我们一起来谈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那个我们大家都满意呢?”,你看,你们就进入了一起解决问题的环节了,需要注意的几点,你自己可以准备几个解决方案,一定要确保孩子发至内心的愿意接受,不要追求完美,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多鼓励孩子想出解决方案,因为只要是他参与的方案,他就更愿意遵守,否则就是打自己的脸嘛,对不对,确定方案之后,父母要协助孩子完成,及时的向孩子反馈,做好了,及时鼓励,不足的地方,继续探讨,继续想出更适合的方案,促成双赢局面。

4、父母(或监护人)要完善家庭教育知识的储备,要学习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进行良性的互动,切记,只有良性的互动和沟通,以及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一切问题解决的基础,你永远叫醒不了一个装睡的人,教育孩子也一样,父母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养智慧,以及沟通技巧,而不是凭感觉的教,生气了就骂,不满意就打,这样是不可能做好孩子家庭教育的,还是那句话,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自己开始。

家长如何正确有效教育孩子的叛逆期

青春期和叛逆期不是一回事,青春期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段生理状态的成熟反应,因为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处在成长变化的关键期,孩子会产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心理反应,就显得孩子不那么听话了,这不是叛逆心理。

叛逆是一种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心理不成熟,比如说:对抗、骂人、自卑、任性、情绪反常等都是孩子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叛逆是不分年龄大小的。

青春期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成熟的特征,就是有情绪不稳定的现象,不能等同于叛逆,叛逆是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和情绪反应。一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一个是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把叛逆等同于青春期的话,孩子就很自卑很脆弱,认为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不正常的。会造成孩子从心理上增加抵触情绪,封闭自己,态度消极,心理矛盾,影响学习与生活。

所以,家长不要把青春期和叛逆期两个概念弄混了,这样会起到反效果。因为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不和谐,孩子矛盾心理也会让家长无法理解,心里也很矛盾。

孩子的叛逆心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这和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关。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健康的正常的,为什么现在孩子有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还能说是孩子的错误吗?比如说:一颗小树苗,没有长好,你能说是小树苗不好吗?你还认为,给树苗浇一次水,就可以坐等树苗长成大树吗?不但要浇水,还要根据树苗的特性,土壤肥料和天气的变化来用心管理树苗,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成大树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