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为了让初中儿子好好学习,母亲以跳楼相逼,-抑郁症父亲杀死儿子

为了让初中儿子好好学习,母亲以跳楼相逼,

母亲用跳楼的逼儿子好好学习,这纯粹是胡闹。

这样做不但不会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使孩子更加惧怕学习,厌恶学习,痛恨学习。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孩子的内动力,逼迫教育是低级的教育管理。

对孩子的要求严格没有错,但任何一种教育都得有一个度,过激的,过度的都是有害的,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孩子学习的事情是他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法代替。除了孩子的自主能动性以外,其余外在的任何要求和教育都是外在因素。而外在因素,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儿子不好好学习,作为母亲着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无奈无助的心理也可以理解,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最终都要想尽办法去调动和激发孩子的内动力,自己以死相逼,这不是把孩子也往绝路上逼吗?

另外,母亲这种极端的教育,很有可能给孩子心理造成某种感,这种感一旦长期存在,就有可能演化成某种心理问题,后果不堪想象。

如果儿子懂事的话,可能看到母亲为他的学习这样的焦虑和心痛,多多少少内心会产生一些惭愧和自责,从而愿意刻苦努力奋发向前。

但如果儿子本身就不懂事的话,即便是母亲以死相逼,也未必能够触发他的内心,激发他的动力,唤醒他的良知。说不定还会使他朝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教育孩子是一门用心,用情,用智慧,漫长的过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作为家长都要用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孩子,切不可采取极端的行为,这样不但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业有可能会使孩子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最后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动力。

北大吴谢宇弑母动机到底为何

我是看了各媒体的各种报道,并未从中找到答案,在警方没有公布前,也不可能给你答案,即便媒体的报道,以及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分析,我觉得都是猜测,具体原因,只有吴谢宇自己最清楚,我从媒体报道的一些内容,梳理出一下几个原因:

1、母亲管的太严,让他窒息。这可能是至今唯一比较认可的原因,母亲早年失去老公,把所有精力全都放在儿子身上,而作为教师出生的母亲,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提高分数和考上好学校,吴谢宇当年考入福州一中的时候,是第二名,上北大,直接是保送,可见智商和教育是没有问题的,但其他问题来了,就是失去老公的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也就是说,吴谢宇成了学习机器,不断学习,母亲给的压力太大,让他窒息,甚至是连谈恋爱都要管,这是他最终把屠刀放到母亲身上的原因,前面湖南13岁男孩把母亲杀了,同样是因为母亲管的太严格,用皮带抽打他,让他弑母,我想,吴谢宇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母亲的把所有精力和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让他奔溃,产生人格分离。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母亲给他的压力:当初吴母被害前,还向同事说起要去美国陪孩子读书,看上去非常高兴,同事也因为好久没看到她笑了,也为她感到高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吴母的生活中,只有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才会真正的高兴。孩子成为了她的一切,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也就是说吴母的生活被吴谢宇“绑架”了,当一个严格自律的母亲,把所有目光全都聚焦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的生活空间就被严重压缩了,甚至会感到窒息。

2、成长环境导致畸形人格和心理变态。他的成长环境,究竟经历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有两点可以看出,他是人格和心理是变态和扭曲的,从弑母的作案手法来看,非常专业,如:购买菜刀手术刀雕刻刀和锯条等多种刀具;使用塑料布、隔离服 、防水布、医生护士服和活性炭塑料膜壁纸真空压缩袋等,分尸未果,封锁教职工宿舍,将母亲放到床上,用塑料将母亲尸体包裹十余层,在裂缝中放入活性碳吸臭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弑母的手段非常专业和残忍,起初是打算分尸的,但未果(原因不知),从中不难看出:

第一、他恨母亲已经达到扭曲和变态的地步;第二、采取这种方法属于一种不是正常儿子能做出来的,也说明他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受到什么刺激,而且,这个刺激一定跟他的母亲有关,不然,绝对不可能对母亲如此的恨,切一定要采取残忍手段,甚至要分尸,作为一个儿子,能把母亲恨到什么变态地步,才会做这样的举动呢。

第二点是,他在大学谈恋爱,找的是一位X工作者。不仅于此,吴谢宇还拍下了他们在一起的大量不雅视频。弑母案发生后,吴谢宇的活动轨迹出现在“女友”所在地。在经历了失败的求婚之后,吴谢宇就此渺无音讯,消失在茫茫人海。

弑母之后,吴谢宇首先想到的不是逃亡,而是冒着巨大风险去会“女友”,他为什么会陷入畸形的感情难以自拔?或许是他自认为找到了“真爱”,或许是他无力识破其中的骗局,或许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放飞自己。所有种种,不难看出,其成长环境,一定是高度压制和压抑,或者是一些重大刺激和扭曲,才会导致产生如此一些不正常的心理。

3、太优秀,自我挑战,看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阴暗地步。有一个网友留言时说的很对,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自小就是一个自律特别强的孩子,这种孩子根本不需要母亲的严厉管教。他的高智商使得他从小到大都活在光芒里,他可以把这种光芒拿捏的如鱼得水,以至于没有任何挑战性。所以,他需要挑战自己的人性,就是内心里阴暗的那一面。这就是他的原因——挑战,刺激,做自己不可能做的事!

江苏一年轻妈妈得了产后抑郁症,亲手刀割了

这种报道在近几年来说,也是比较常见的,其实也不是说原来就没有发生,只是由于网络科技的发达和进步,消息传播的更迅速,因此我们知道和了解的也就更多。

但是尽管如此,很多人对妈妈的产前和产后抑郁,还是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在我周围的朋友里面也会有家里的妻子,在生孩子的前后会有一些轻微的抑郁,但是作为家人却对这些反应比较漠然,大家都不是很在意。

其实像妈妈们,如果在产前或产后,有这些抑郁性的表现,如果家里无法疏解她的情绪,我是建议他们去咨询正规的心理医生,但是有些人可能认为,因为这些事情去看医生,心理上好像感觉不是很舒服,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否认自己有心理疾病。

即使不去咨询心理医生,那么家里如果要发现产妇有相应的一系列的抑郁倾向,就要及时的去关心和理解她,不要认为这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其实妈妈在怀宝宝和生宝宝之后,在心理上都是会有一些压力的。另外由于身体并不是很舒服,所以也会相应地带来一些心理上的负担,这些其实都是可以理解,也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

所以作为家人和朋友,我们要理解他们的某些心里以及行为表现,其实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一旦出现这些事情的话,就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及理解和关怀,最亲密的人的关怀和理解,比什么都重要。

我儿子十五了,整天看手机,最近还不到学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常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至少一位熊家长。

跟别的熊孩子不同,别的熊孩子是伤害别人,而家长往往还护犊子;但是题主家的显然已经开始无差别的伤害了——我想请问题主,难道你家的孩子问题仅仅是从15岁开始的吗?

我还想问问题主,如果不是孩子开始动手打妈妈了,而是仅仅玩游戏、不上学,你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了吗?

根据过去的一些经验来看,我认为你这完全就是咎由自取!而且非但是咎由自取,你们过去十之对孩子其他的一些错误的行为尤其是对别人有伤害的行为一定是听之任之的!活该你们现在知道着急了!

我有九的把握你孩子在外面没少惹祸!

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就你们过得教育以及诸多案例来看,你们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没救了!现在你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回到学校学习、对人礼貌什么的都是妄想了,直接退学吧!

然后给孩子找一个技校,让他再去混上两年,直到成人之后自谋生路就行了。

别觉得我这是危言耸听,这么多年来“浪子回头”这种事儿都是新闻!都是极低概率的!我们看到更多的绝大多数都是“渐行渐远”!你孩子的这种情况,只有等到他走向社会,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再也没法称王称霸的时候才“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否则现在你就是给他说破天,他也绝对一个字都不会听的!

也不用跟孩子生气,因为孩子今天的一切表现都是你们父母或者老人们娇惯、放纵导致的结果。

最后我还有一个问题,孩子动手的时候和动手后,孩子的爸爸怎么处理的?呵呵

广西中产阶级父母被22岁的儿子杀害,是因

【超姐观点】广西中产阶级父母被22岁的儿子杀害,家庭教育的失败是肯定的,但我们在反思家庭教育失败的同时,家长们是否反思过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真的这么好吗?

广西杀害父母男子 父母为高知分子,年入百万 据悉,嫌疑人黄阳的父亲是广西当地知名律所的,母亲是广西民大的教授,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网传其家庭年入百万,因为家境优渥,黄阳年纪轻轻便去英国留了学,自身条件又不错的他本应当过着常人羡慕的生活,是什么将这生活打破,让他从天堂堕入了地狱? 发小:他个性"火",朋友太少 小艾(化名)是黄阳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同学,在他的印象中黄阳是一个个性很"火"的人。"就是你和他说件事,类似劝说的语气,但是他毛了就会和你吵起来。" 据小艾描述,黄阳和班里同学的接触非常少,最后一次见面还是毕业时候的聚餐,黄阳来的时候很开心,之后不知为何又提前走了,甚至没有和老师同学道别。在同学的眼中黄阳的形象就是这样,共存,让人难以接受,常常表现孤僻的他自然也没多少朋友。 不羁"少年"孤独上了瘾!

这是一个高知、高收入的家庭,父母在各自行业里的口碑和工作都是佼佼者。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为什么他们教育的孩子却出了这样的状况?在超姐看来教育孩子成功与否与父母的文化没多大关系,与父母教育孩子付出的时间和心血有关!

这位黄同学弑母屠父冷血到了极致,网传父亲进家门口罩都没摘就被儿子直接杀害了,黄同学在弑父母后还在家里与父母共处一室呆了两天才逃离。整个过程黄同学有预谋不慌不忙、手段残忍。换做他人谁对自己的父母下的了手?为预防尸体变质把空调调低温度,守着父母的尸体呆上两天。

黄同学的冷血、残忍是否给我们做家长的敲响警钟?孩子的教育才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职业,孩子教育的好坏关乎着家长一生的幸福!这件事的发生让我们做家长的都深深的惊醒:

黄同学父亲是知名的律师,母亲还是高校的大学教授,对于这样的高知家庭来说,孩子单纯的受熏陶也应该不错。

也许正因为孩子父母的工作好又受过高等教育工作才会比常人更加的忙碌,对孩子教育的少,把孩子的教育都交给老师,对孩子了解的少,久而久之就会助长孩子骄纵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

孩子的教育不是给予而是授之以渔,家长多么的能耐有本领那是家长的事,与孩子成不成才无关。特别是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做家长的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试着与孩子多沟通,让孩子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表达出来。

家长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 辛苦,孩子能主动与父母交流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一家人做到互敬互爱,互相互助。

孩子的成长物质是次要的精神粮食才是重要的,父母忙于各自的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只是在金钱和物质上让孩子得到满足,精神上却无比空虚。孩子很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所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多多陪伴孩子,无论到什么时候孩子的教育是家长最重要的职责。

父母工作、赚钱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吗?为什么不把自己工作和挣钱的时间多分些留给孩子,让孩子有跟家人分享快乐、忧伤的机会和时间,家长多留出时间来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学会尊重孩子,听取一下孩子的意见。有时家长的想法不见的正确,不见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家长学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不要什么都强势干涉,让孩子有自己的自由发挥空间。

好多国内的家长喜欢国外学校的教学质量,总觉得国外的名校都是好的,国外发展的机会大。殊不知孩子离自己远了沟通少了,你不知道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影响很大,对于一个在国内心智还未发育健全的孩子,到国外会受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不在身边家长再与孩子沟通的少,孩子也许慢慢会沾染上不良的恶习。

家长还按以前的教育孩子,殊不知孩子已经变成内心阴暗的另一个人,也许一言不合孩子就会误入歧途。

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孩子健康成人的关键,我们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只抓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思想素质教育。孩子只有思想品德好才能成人,才会做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山东青岛发生的15岁女儿以给妈妈按摩为由把妈妈勒死装入行李箱。

我们做家长的通过这件事也要认真的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聆听孩子的内心,不要我行我素的强权政治!

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为

武则天杀害儿子被人痛斥,为啥北魏冯太后杀死献文帝拓跋弘没被人指责?有两个原因:

第一,冯太后并不是拓跋弘的亲妈;

第二,冯太后杀死拓跋弘,并不仅仅是为了报情人被杀之仇,而是有着政治目的;而且后来的历史走向证明,冯太后是对的。

在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下,冯太后是一个BUG。

这一制度的意思是:当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亲生母亲必须被赐死。这一看似残忍的政策由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推行,其初衷是为了扼杀母后、舅族对政务的过度干涉们,可以理解为杜绝外戚专权。

当然,这一制度并不是拓跋珪的发明,而是源自汉武帝刘彻。当初在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储君后,汉武帝吸取当初吕后掌权的教训,鉴于“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于是痛下,处死了刘弗陵的生母、自己宠爱的钩弋夫人。

因此,在这一制度下,北魏的皇太后肯定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母后干政现象,毕竟如果某位皇太后足够强势、有手段,就算皇帝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能被她拿捏得服服帖帖,比如本文主角冯太后。

冯太后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皇室后裔,汉人。公元432年北燕宫廷内乱,广平公冯朗向北魏投降,被任命为秦、雍二州刺史,封爵西城郡公。公元441年,冯朗的妻子王氏生下一女,这就是日后的冯太后(这里我们先称她为“冯氏”)。

后来冯朗犯事被太武帝拓跋焘诛杀,年幼的冯氏被没入宫中。好在宫里的左昭仪正是她的姑姑,在亲人的抚养、照顾下,冯氏虽身在后宫,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公元452,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不久后冯氏被选为贵人。到了公元456年,她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就在冯氏成为冯皇后的同一年,两岁的拓跋弘也被立为皇太子,按照规矩,其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便担起了养育年幼太子的责任。在她的教育下,本就聪明的拓跋弘越发“仁孝纯真、礼敬师友”,成长为一名“聪睿夙成、兼资雄断”的储君。

这段时间的冯皇后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记载,直到拓跋濬离世后,她才逐渐体现出一代女主的风采。

公元465年拓跋濬病逝、年仅25岁,不到12岁的拓跋弘即位(即献文帝),冯皇后升格为冯太后。

由于皇帝年少,当时的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借机掌控了朝廷大权。此人心怀不轨,为了排除异己、独断专行,他先后假传圣旨,找借口诛杀了杨保年、贾爱仁、张天度等一众重臣。后来,他又连续杀害了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以及宗室顺阳公拓跋郁,逐渐扫清了政敌。随后,他逼迫献文帝封自己为太尉、录尚书事,掌握了军权。

不久后,他更进一步成为了丞相、太原王,凌驾于其他诸王之上,大权独揽,颇有一番当初曹操的架势。

但乙浑并没有曹操那样的智慧,仗着大权在握,肆意朝臣、诛杀异己,朝廷内外敢怒不敢言。对此,冯太后忍气吞声,一边虚与委蛇,一边暗中进行着准备。

公元466年,冯太后“密定大策”,经过一番严密策划后突然出手,联合侍中拓跋丕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捕杀乙浑。随后她临朝称制,使日渐动荡的政局回归平稳。

下一年,皇子拓跋宏出生,冯太后亲自抚养,其后把政务还给了献文帝。

虽然名为太后,但此时的她年纪大概只有26岁。年纪轻轻,独守空闺,加上拓跋出身游牧民族,北魏宫廷仍保留着一些豪放风气,冯太后在私生活方面不太检点,宿卫监李奕就是她的男宠。年轻的献文帝对此也颇有耳闻,脸上很挂不住。

公元470年,相州刺史李䜣(xi)被人告发贪污,他的好友、时任南部尚书李敷竭力替其掩饰;巧的是,李奕正是李敷的亲弟弟。

献文帝得知此事,立即派人把李䜣押到平城。经调查审理,李䜣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按律当斩。

但献文帝另有目的,他派人前去暗示李䜣:“只要你愿意当污点证人、出面揭发李敷兄弟俩的坏事,就能逃过一死”。

惜命的李䜣见利忘义,稍加思索就背叛了自己的好友。几天后,献文帝亲自审问时,他告发了李敷兄弟的三十条罪状,诸如如纳贿贪污、买卖官爵、私纳宫女等等,其中有很多纯属捕风捉影。

就这样,李敷、李奕兄弟被问斩。而朋友的李䜣则逃过一劫,不久后甚至飞黄腾达,被任命为太仓尚书、兼管南部事务,几乎接替了好朋友李敷的职务。

这等于是裸的扇了冯太后一耳光,眼见献文帝年仅16岁能敢让自己难堪,她不禁心生警惕,从此不再深居后宫,而是处处插手朝政,利用自己的名望、势力向献文帝施加压力,俩人矛盾日渐凸显。

历任北魏皇帝都有过人之处,献文帝拓跋弘也不例外,《魏书》称他“聪睿夙成,兼资能断......能更清漠野,大启南服”,年纪轻轻就有一代英主风范。但他有个不太适合帝王的爱好:喜好黄老之术、浮屠之学,也就是崇尚道、。他经常跟一些文人、僧人大谈玄理,给朝野造成了淡泊名利、厌倦国政的形象。

而冯太后正是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她以家国事重为由,逼迫“早有厌世之心”的献文帝退位让贤,担任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献文帝虽然天资聪慧,但在老到的冯太后面前,无论是名望、势力都远远不如,在日益剧增的压力下,他不得已答应退位,但提了个条件:要让自己的叔父拓跋子推接任帝位。

献文帝这是耍了个心眼,毕竟他知道,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拓跋宏是由太后一手抚养的,祖孙之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子之情,如果传位给儿子,也就等于把权力让给了冯太后。而京兆王拓跋子推,一来跟自己亲近;二来年纪大,跟冯太后是同辈;三来历任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等要职,名望高、功劳大、阅历丰富。三大优势叠加,加上自己的帮助,加以时日,必定能对冯太后的势力形成有效钳制。

但冯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她立即召回了身在漠南的太尉源贺。

源贺是北魏老臣,之前历经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濬等三位君主,期间屡立战功,拜将封爵;公元452年,太武帝拓跋焘被弑杀后,源贺积极参与诛杀宗爱、迎立拓跋濬的行动,因功被封为西平郡王。

而此时的源贺,正以太尉的身份在漠南统帅北魏大军对抗柔然的侵扰。得到朝廷的征召后,他立即飞驰回到平城。当献文帝让群臣讨论禅位给拓跋子推这一方案时,一众大臣纷纷出声反对,源贺更是“正色固执不可”。(至于原因,不难理解)

元老坚决不同意,献文帝只好作罢。公元471年8月,他颁布诏书,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自己则以“太上皇帝”的名号搬往简陋的崇光宫。

但此后他仍在主导国事。比如在公元472年2月,他御驾亲征、率领诸将击退柔然的进攻;11月,他更是带队远征,一直杀到漠南,逼退柔然数千里,颇有祖上的风范。

此外,他还以太上皇帝的名义颁布诏令,对经济、政治、制度等事务进行管理,比如督促工商务农,保护农业生产;整顿吏治、提拔贤才、严惩贪官;要求各级官员按律判案、用刑严谨等等。

这显然跟当初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一样:身为太上皇,却对权力念念不忘,因此他的结果也不会太好。

眼见献文帝这种做派,冯太后不禁心生忧虑:如果任其这么积极的参与朝政,日后翅膀硬了,必定会首先对自己不利。

于是,在公元476年7月,献文帝拓跋弘突然驾崩年仅23岁。对于这一离奇事件,《魏书》称:“时言太后为之也。”

本着“谁获利最大、谁最有嫌疑”的原则,冯太后确实是最大嫌疑人。献文帝驾崩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十几年间,她着手推进了一系列促使北魏封建化的改革;同时,她还加强了对年幼拓跋宏的教育,把自己的治国思想完整传授给这位孙子。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正式亲政后,着手推进历史上少见的全面汉化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文帝改革”,经过冯太后、孝文帝的努力,北魏彻底由一个带有游牧色彩的进化为中原封建帝国。

正是由于这一层原因,冯太后虽然养男宠、杀皇帝,但几乎见不到后世对她的指责。毕竟相对于私德而言,她对南北朝历史的卓越贡献有目共睹、不可替代。

美国78岁老妇奇迹战胜病毒回家,儿子

真够奇葩的,这边黑龙江的生父伙同“继母”打自己亲生姑娘,那边杀死自己的亲妈,虽然2个事情没有什么关联,但都挺让人揪心的。

老奶奶几年前老伴就去世了,邻居们说,这么大岁数了还在给人打工挣钱。

老奶奶确诊病毒后,与病毒进行抗争并取得了胜利,顺利出院回家。

早上家里的警报拉响了,警察赶到的时候看到老奶奶已经死亡,躺在地上,她儿子一身血。令人惊讶的是,她儿子看到警察来了,立马躺在了已经死去的母亲身上。

这儿子心理畸形变态,在家憋坏了,是西方的自由散漫习惯了,居家隔离给心理憋出毛病了。

即使没有,也总会有心理扭曲的人在坑害他人,法律绝对不允许这种人存在!

@Thinkmore 关注我

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为什么首先会逼死自己

谢邀!

雍正的娘孝恭仁皇后,在升迁的大道上属于草根逆袭,1673年刚刚14岁的她被选入宫,她由一个小宫女,努力奋斗,逐步得到康熙的宠爱。19岁生了雍正皇帝(四阿哥胤禛),“母凭子贵”,第二年她被封为德嫔,她接连为康熙生了3子3女(六皇子夭折),她被封为德妃。四阿哥(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康熙都非常喜爱。但是德妃更喜欢十四阿哥。

因为雍正生下来,德妃因身份低微没有资格养雍正。雍正就被身份高贵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抱走抚养了,佟佳氏的父亲是朝廷重臣,又是康熙的舅舅。德妃的儿子一个被人抱养,另一个儿子夭折,所以她全部的爱都给了小儿子胤禵。大儿子雍正从小不在自己身边长大,母子感情自然淡薄。

偏偏她的这两个儿子是争夺皇位的政敌。德妃夹在两个儿子中间滋味不好受,她是左右为难,非常痛苦。斗来斗去,最后雍正胜出。自己最爱的小儿子被雍正囚禁在景陵,史料记载,1723年,雍正安葬康熙时,就曾下令让弟弟胤禵守陵,并削去他的亲王封号剥夺他的兵权,母子成永别。这让德妃又恨又气悲痛欲绝。

亲兄弟斗成这样,任何一个母亲都不希望看到,所以她很伤心很生气,半年后就郁郁而终。

据史料记载,雍正在康熙驾崩后继位,他料理完康熙后事后,举行继位大典。按规矩,登基前先拜母亲,再接受大臣朝拜,才能名正言顺继位,但德妃却说了一句:

“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意思是,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她梦想当皇帝的必须是自己小儿子。

《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请求文武百官前去朝拜劝母,她冷冰冰地说: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意思是:皇帝继承大统,当然要接受群臣的朝拜和祝福。你们向我行礼,没那个必要,也跟我毫无关系。

她决定绝食殉葬康熙,这做法更震惊众人,

“决意从殉,不饮不食”。

雍正对她母亲说,您真要死,我陪着您死,这皇帝我不做了。雍正费了很大的努力才让母亲回心转意,放弃殉葬,参加雍正的登基大典。

雍正帝即位后,遵奉母亲为仁寿皇太后,但遭到了德妃的拒绝。不但拒绝皇太后封号而且拒绝搬到皇太后居住的宁寿宫,她坚持住在皇帝嫔妃住的永和宫。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德妃乌雅氏患病,第二天凌晨就死了,终年64岁。她走的很急,很突然。历史上对于乌雅氏的病情却没有任何记载。雍正对自己母亲的突然离世,悲伤不已,痛哭不止,是演戏?还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无论怎样老太太是气死、恨死、抑郁死、逼死、她的死都和雍正脱不了关系。

母亲是个怨妇,每天骂人,不分青红皂白,把

愿意是母亲抱怨,结果是孩子抑郁

所以重点是关注的孩子,所以对孩子有无好处是考虑的重点!

说说我表弟的情况吧,跟这种现象是一模一样的,孩子都进行心理干预了,当然现在孩子好了。

其实每个家庭都存在着这种隐患!只是家长不自知!

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所以先分析原因,原因中有着自己的答案。

  1. 每一个怨妇的形成都是丈夫的“用心”培养。每一位母亲都是花季少女的未来,变成一个怨妇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 工作压力:我表弟妹是幼师,每天跟各种孩子各种家长打交道,不能有任何怨言,导致所有的压力一回家就开始散发,所以幼师在家里跟在外面是魔鬼与天使的双面人。
  • 丈夫责任:在家很少沟通,不能进行大事小情的商量,懒散不承担家庭责任,媳妇自然要抱怨。
  • 未来担忧:担忧家庭、担忧孩子、担忧工作等等,并且看不到改变的良好趋势,只能嘴上说说。
2.每一个孩子都有固定的性格养成规律。孩子抑郁是多方面造成,当父母一方教育思维和教育有问题时,另一方是能够弥补和引导的。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动作,自然会导致孩子心里不健康。一个巴掌拍不响!

3.单亲的孩子未来影响更不好,遇到问题向内看,自己的错误是什么?先改变自己!

赞美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先学会发现并赞美你的爱人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