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为什么看书记不住内容-李松蔚心理咨询师

为什么看书记不住内容

有时候,看到美丽的景色,一时情绪激动,也想吟唱几句古诗附庸风雅,可是,明明平时读过的古诗不少,可张嘴来不了。

还有的时候,做个报告,讲到关键处,想引用几句金句点题,这时候脑袋却“短路”了。

读了太多太多的书,还是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记不住内容,什么缘由?

听有书君来解谜:

主观上的原因:

1、读书有无目的,决定你的记忆。

如果读书没有目的,那么读过的书,十有就会读后忘前,因为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哪来动力”,所以,一般供消遣的书,读读就是为了博一时之乐,自然就记不住了。

如果你读书之前想过这些问题: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看?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知识?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消遣?

你有明确的读书目的,那么,你的眼睛与书籍接触时,就会高度搜索与目的相关的词汇,句子,如同在书中搜寻宝贝一样,此时大脑就会高度集中,汲取所需内容,这座记忆宝库的容纳量也会尽可能的变大,而且记忆速度也快。你可能会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最有用的知识。

所以,要想记住内容,看书一定要明确目的。

2、与理解和兴趣有关。

有些书籍比较难理解,尤其那些专业书籍,内容晦涩难懂。如果对此专业没兴趣,读起来既没故事情节,也没情感纠缠,不能触动人的灵魂,即使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读的什么内容,恐怕也说不出来。

3、没有掌握阅读方法。

这种情况的看书,只是让眼睛忙碌了,记忆浮于表面,没有融化到你的血肉里。

看书一定要记住“心动不如行动”,如果有打动了你心的地方,语句或者情节,就马上行动起来,记笔记,摘录,写感悟,并进一步想开来,写自己为什么被感动,把产生共鸣的原因写下来。你看,照这个思维下来,读书笔记就写出来了,回头再翻看,自然记忆加深。

4、进入一种阅读误区。

我们常常以为看书需要一字不漏的看遍所有的文字,而且需要思考所有内容,“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记忆没重点,记的内容太多反而记不住。

日本书评达人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一书中就说:不必把书中的内容全部据为己有,只需要选择自己必要的部分去阅读就好了。

5、读书的情绪也起很大作用。

你对感兴趣的书籍记忆就要比不感兴趣的内容记忆要长久一些,因为,记忆的内容在你遗忘之前已在脑中被复习了好几遍。

比如:儿童看过的漫画书就会津津乐道地复述出来,如果让他复述一篇课文,可能就没有那么强大的记忆了。

客观上的原因:

1、人类生理记忆特点。

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列出的时间间隔和记忆量的数据是这样的:

刚得到的记忆百分之百,在20分钟之后,大约会剩下一半;一天之后,差不多剩下了三分之一;一个月后,差不多只剩五分之一了。

所以,一定要复习,这也就是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进行强调的。读书也一样,看完书,觉得有用,就要随时翻看,在还没有忘记之前,强化记忆。

2、老年人与年轻人记忆差别。

经常听老人会说:“老了,不中用了,钥匙随手放在哪儿就忘了。”

人类识记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老年人的记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器官肯定会退化,这是毋庸置疑的。

总之,喜欢看书的人想记住内容,并且想通过看书使自己有所突破,就要找到自己记忆的特点,多看读书达人的阅读方法,并及时把自己看到的内容用于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消化书籍内容,让自己也能出口成章,信手拈来。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张德芬与武志红李松蔚朱建军等心理学家有什

张德芬是心灵作家,而后面几个人是心理学作家。

心灵超越心理很多,心灵除了心理学之外,还会涉及到意识、能量、爱、宇宙、神、灵魂等领域。心灵更广博,更高深。不过媒体上不宣传,有宗教类似的内容。

心理学往往热衷找到深挖原因,重视流派学术和科学。而心灵更重要在于提升和修行与实践,重视灵感、与神链接。

再见爱人心理专家是谁

李松蔚。

他用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三组嘉宾的画作进行分析,秒了观察团十条街。

李松蔚甫一亮相,卢歌就感觉很放松。

不像易立竞,让几人如临大敌。

李松蔚通过之前三对嘉宾的婚姻自画像,看出了很多东西。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