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孩子学什么都不认真不用心怎么办(小学三年级班上的孩子,基础差甚至连拼音都不会,学习习惯态度差,家长不管,怎么办)

小学三年级班上的孩子,基础差甚至连拼音都不会,学习习惯态度差,家长不管,怎么办

碰到这样的孩子确实是很难管教。既然三年级了拼音都不会,那说明这个孩子从一年级的时候都没有好好学习过,到三年级都已经成习惯性的问题了。基础差学不会,学不会就更不想学,这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要想走出这个怪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从另一方面来说,家长的教育态度也是不对的,也是一种失职行为。本来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努力,互相沟通配合,才能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如果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那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有能力把孩子生下来,就得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还是有限的,只依靠学校老师教育也是不行的。家长的身体力行和监管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家长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就那样了,干脆直接放弃了,有的家长是有好好教育孩子的心思,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家长一定要和老师勤沟通,老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只有家校配合好了,才能使孩子有好的发展。


十岁女孩学习静不下心,兴趣班很专注,学习不主动,不自觉怎么办

我是教小学语文的张老师,欢迎关注@张老师的语文课堂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十岁的孩子应该是二、三年级的学生。孩子学习静不下来心,这跟一年级的学习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1.习惯。学生刚入学,习惯养成教育最重要。好习惯伴随一生,终身受用。学习静不下心属于学习习惯。心浮气躁是学不好知识的。可以试着让孩子专注于一件事的习惯培养,如静下心练习书法,一节课的时间,通过练字让心静下来。

2.兴趣。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孩子对兴趣班感兴趣,所以专注。对于学校的课程学习,知识的学习有时会比较枯燥乏味,有些孩子坐不住,不能端正听讲。这时,需要跟孩子沟通,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收获快乐,获得成就感,自然就会爱上学习。教家长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谈谈这个话题,听听老师有什么建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道路上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欢迎关注@张老师的语文课堂 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我儿子小学一年级,学习状态时好时坏,玩心太重,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我该怎么做

一年级的孩子,出现学习状态时好时坏,玩心太重,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是很常见的,不少家长就这样的问题咨询我,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一般要先找出原因,再去找解决的方法,其实很多问题,只要找到原因,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我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孩子成绩时好时坏的原因

成绩坏的时候,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准确的说,粗心大意也算是没掌握好。如果孩子有知识点没掌握,尽快给孩子补上,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免得给以后留下问题,多引导、多鼓励。

成绩好的时候,是不是家长夸的多了,孩子沾沾自喜了,认为自己聪明,不用用心去学习了。孩子成绩好的时候要夸孩子的努力,告诉孩子成绩是通过努力付出得到的,努力才是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课认真听讲,放学按时完成作业,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的。

2.玩心太重

小孩子,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试问哪个孩子不爱玩,孩子是不是在惦记那个新买的玩具,还是那个新出的家长还没给买的玩具呢?

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把玩具放在书桌旁边,家人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要做容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事情,例如:看电视、玩手机···

告诉孩子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不要惦记学习的事情,该学习的时候不要惦记玩的事情。

可以设定一个时间约定,例如:周六下午去公园,前题是需要把作业写完。通过适当的鼓励措施促使孩子去认真完成作业。

3.专注力可以这样训练

首先肯定的是专注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我建议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舒尔特方格

在一个5*5的方格纸上,随意写上1~25的数字,让孩子快速找出。

一年级的孩子,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写在上面,让孩子快速找出。

例如,这周学的生字,或者拼音,写25个,让孩子快速找出;

或者写25个字,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让孩子快速找出;

也可以是一段打乱的句子,让孩子快速读出;

这些都是可以的。最好以比赛的形式,更不要逼孩子去做。

无规则的抄写

随意写一串数字或者词,让孩子去抄写,要求不能有错误,适当的设置奖惩制度。锻炼专注力和练字两不误。

听书

家长给孩子读故事,提前设定好规则,例如可以是某个字出现了几次,或者某个人物怎么了,等等,让孩子心里装着问题去听书,效果更好。

孩子成长过程也是父母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初一的儿子只爱运动和看小说,学习极其不认真,该如何引导

亲,你好。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且还能附上孩子平时看得一些书(如果这的确是孩子喜欢或是看过的一些书籍)的照片,至少说明你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上心,也很想改变这种局面。

事实上,面临相同问题的父母不在少数,但你提出的问题中描述和展现了一些孩子内心世界的细节,你也坦承了一些自己养育孩子的和观念。这也让我们能近距离地了解你和孩子之间的故事。

在回答你的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

假设王先生有一个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彼此熟知和特别知心的好朋友,突然有一天这个朋友不愿意和王先生接近了,开始回避他。

因为王先生很珍惜这份友谊,于是,为了修复和继续这段关系,开始不断接近他,甚至想说教和说服他“回心转意”,但王先生越这样,他就越想躲避王先生。

痛苦不堪和急于挽回这个局面的王先生在一次和好朋友的见面中,袒露了自己的付出和不易,但对方似乎反馈平淡,这激起了王先生的情绪,用责怪对方的言语和过激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并指望通过强制的手段促使对方延续这段友谊。

……。

故事讲到这里,你对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有怎样的预判呢?

答案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境之下,双方友谊复合的可能性趋近为零。

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何这样判断?又为何判断得如此准确?

其实道理很简单,无论你摆出怎样的事实依据,这些事实都在说明一个问题——

王先生和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所以,无论王先生采取什么“讲道理、摆事实”、甚至是胁迫或是暴力的方法,都无法挽回这个局面,而且只会将彼此之间的关系越弄越糟。

更重要的是,并没有意识到好朋友到底是为什么拒绝了自己?好朋友究竟有怎样的心理诉求是王先生没有察觉和觉察到的?

……。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无数的人与人之间上演,包括我们和孩子之间。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建构良好的彼此间的关系,是任何沟通的基础。之于父母与孩子之间,那就是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能否发生的前提。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已经开始排斥某个人,这个人给你说教得越多,你越反感。

所以,“教育孩子的权利”并非源自他是你的孩子,而是因为你和孩子之间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彼此依恋相需的自然之果。

就此,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

教育孩子并非父母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或是并非父母想教就教,而无视孩子是否愿意和需要。

说得更直白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权利是孩子对父母依恋的“衍生物”,因为孩子对父母依恋,所以孩子才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父母才会成为孩子心中的灯塔和航标——父母教育孩子的权利是孩子对父母依恋的内在需求。

事实上,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对儿童和教育的看法,“儿童哲学启蒙”将之称之为“儿童观”、“教育观”,这些“观”从属于并深藏在每一个父母的世界观中,正是这些“观念”指导着不同的家庭走向了不同的育儿道路。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深处的与根源往往只有一个,倘若我们对此的思考和认知符合事实,触及本质,那么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讲到这里,我们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说教”、“斥责”和“棍棒”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只会摧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破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将“教育孩子的权利”拱手相送。

从孩子的角度上来讲,孩子的成长天然需要航标,但因为我们用违背人性的走近孩子,那就意味着我们在一步步瓦解自己教育孩子的权利。孩子却因为天然需要航标的需求一直存在,但父母又无法满足,故只能大概率地寻找同伴或是其他人寻求慰藉。

认识与理解这些,建构一个更为符合孩子事实的“儿童观”、“教育观”,是读懂孩子的前奏,也是一切可能会发生的开始。因为,这一切是我们能否认识和把握一个真实世界的起点。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教”、“斥责”和“棍棒”这些低温教养模式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过程才塑造出当下这样一种亲子关系和交往模式。它所带给孩子的不尊重、不平等、不信任在孩子内心积怨已久,若想融化,必须还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温暖模式,然后慢慢融冰。

尽管你和孩子所处的环境和相互交往的情境瞬息万变,没有任何一个所谓的“技巧”能让你以不变应万变,但是,尊重孩子、平等相待、相信孩子、认可孩子、鼓励孩子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就你的孩子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认可和欣赏他的长处——比如运动和阅读呢?

根据孩子这些长处,发现、引导和培养、拓展孩子的兴趣点,建立共同的话题,家庭内逐渐营造一些有质量的话题(如和运动有关的、小说方面的、好的小说等书籍的不经意间的阅读感悟分享),逐渐引发孩子兴致,倾听孩子,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当然,最了解你们自己和孩子日常细节的还是你自己,“儿童哲学启蒙”只是在这里提供一个“套近乎”可能的方向,除此之外,只要你用心观察和思考,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属于精神内核方面的软件的用心搭建,坚持下去肯定胜过并能总结出更多符合你和孩子实际的教养技巧。

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从你拍摄的书籍来看,假设这些书是孩子常常阅读的,孩子的阅读和基于阅读的思考是有一定深度的。事实上,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既是了解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投射其中的难得经历。引导和支持他读好书,同样会为他打开一扇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大门,而这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你说的学习成绩的问题,因为“学习”是一个自觉自愿的自主过程,这东西只能引导、支持、鼓励和帮助他开悟和领悟,但逼不出来。其中的道理想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便可总结一二哦。只不过,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父母在这之中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协助和辅助孩子“定向”,不要偏航,然后让他重燃内在的学习动力。

最后,“儿童哲学启蒙”倒是建议给孩子一个真切的道歉,因为道歉意味着自己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与重视,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爸爸给儿子马飞的道歉,“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上面罗嗦了这么多,希望对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有所帮助。

相信只要坚持做正确的教育,你和孩子都没有问题!

孩子整天不想学习,自律性差,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其实与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一样,只要尽早开始着手,就会有很好的效果。我认为做到以下3点极为重要:

一、你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更容易感兴趣

请你回想一下,当你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刷视频时,孩子是什么反应呢?是不是想看看你在玩什么这么开心,能一直抓着手机连着几小时也那么乐呵,然后他是不是也很想玩?

请你再思考一下,假如你在特别高兴地看一本物理书(就算你对物理不感兴趣,也请表现出兴趣),孩子即使看不懂也会凑过来跟你一起看,会问你这是什么,你在看什么这么开心?然后你就可以跟他讲,这是物理,特别有趣,然后可以给他讲几个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你猜猜他会不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呢?

现在很多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不学习,你认为他是跟谁学的?所以,想让孩子如何,自己首先做到,孩子做到的可能性更大。

  • 1、幼儿阶段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期。有人认为,幼儿只知道玩,其实不然。你有没有发现?2-3岁的孩子,就开始向大人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但很多父母不仅不为孩子的好奇心感到高兴,反而觉得很厌烦,随便敷衍孩子,这其实会造成压抑孩子兴趣的结果。但是,只要从2、3岁起就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幼儿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 2、通过游戏让孩子爱上学习。为什么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非常枯燥不愿学呢?我在上学时,上来就让背九九乘法表,然后检查背诵。对这门课程都没有概念也不理解,直接背下来,这不就是“填鸭”吗?但是很多家长即使明白“填鸭式”教育的弊端,为了省事,依然默许这样进行下去。造成孩子不感兴趣,不爱学习,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吗?

就拿相对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来讲,在一开始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通过做游戏来理解这门课程。比如掷骰子游戏,用两个骰子同时掷,数字加起来是多少记几分,几轮之后计算下总数决定胜负。这样在无形之中,孩子对数字、算数都有了概念,慢慢学会了加减法。不过建议玩游戏每次十几分钟就好,因为数学游戏一般比较费脑子,以免孩子因感到疲劳而失去兴趣。

再如,家长还可以把扣子按纵横排列起来,再把九九乘法表放在旁边,边数不同行列的扣子数,边对照九九乘法表,这样孩子就懂得了乘法的道理,并且为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感到高兴。

一旦产生了兴趣,就能很顺利地以饱满的热情学习之后的代数、几何等复杂的数学知识。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很小,什么也不懂,只会瞎想。因此,他们不仅不耐心地培养孩子地兴趣,还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否定孩子,以长辈的权威命令孩子,让孩子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观点。比如,“你问这么多干什么,瞎操心”、“月亮为什么变圆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它本来就这样,没原因”之类的回答,甚至会为了掩饰自己不懂而吼叫孩子,“你怎么这么烦?它就是这样,有完没完!”这种回答,我想很多孩子都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重视孩子最初对世界的探索,积极回应他们每一个问题。如果不懂,可以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孩子共同学习。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在做看似与学习不相关的事,就会呵斥孩子不要对那些东西感兴趣。长此以往,孩子会把学习当作压力和职责,努力学习就成了一种痛苦和负担。你让孩子这么对学习感兴趣呢?

总结一下,就是家长从小要对孩子的好奇心进行肯定和积极回应,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成功变成孩子的兴趣,并通过平等沟通让孩子放松,借助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并激发兴趣。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能逐渐培养起来了。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评论区与我讨论~

原创码字不易,感谢关注支持!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