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性格的概念(个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个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 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
就目前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从其内容和形式分类方面来看,主要有下面五种定义: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做所为的总和”.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对个人行为系列的整个机能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提出来的,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目前,西方心理学界一般认为阿尔波特的个性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性研究的各个方面. 首先,他把个性作为身心倾向、特性和反应的统一;其次,提出了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最后,强调了个性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是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的动力系统. 阿尔波特关于个性的上述定义至今仍被西方的许多心理学教科书所采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人的精神面貌方面给个性下定义的.从这方面理解个性的心理学家又有两种情况:一部分心理学家把个性理解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目前我国的一些心理学教材也持这种观点.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只从心理的差异性方面把个别心理特征理解为个性. 应该说,前一种看法是比较恰当的.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的制约下构成的整体.而后一种看法过于狭窄,没有看到个性倾向在个性中的作用,缺乏对个性各个特征作为有机的整体看待,它显然没有揭示出个性的实质.
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将“个性”和“人格”加以区别,认为个性即个体性,指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等特点.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互相交错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是由教育决定的.
综上所述,尽管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所表达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比较一致的:“个性”内涵非常广阔丰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往往认为一个“倔强”、“要强”、“坦率”、“固执”的人很有个性;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一种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者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倾向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独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同样是一种性格温和、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带有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特征.只不过这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比较平淡而不鲜明,往往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罢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提的“要强”、“固执”、“坦率”或“文雅”、“平和”、“柔弱”等,实际上是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性格,而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基本特征包括:(一)稳定性和可变性 (二)独特性和共性 (三)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的性格是什么以及历史原因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

多少年来这是个被人钉死了的死穴,一打一个准儿。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兰晓龙

是个地大物博,文化各异的国家,人的性格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描述说清楚的。

笔者曾言:一个人只能被描述,而无法被定义。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人也不是如此吗。

人的性格既是开放和包容的,也是守旧和复古的,既是敢于抗争的,也是带有奴性的。

先谈开放和包容。

夷狄入,则之,入夷狄,则夷狄之。

在民族观念上,人具有包容性,而人在性格上也同样如此。

人的开放,不仅仅是生而就有的开放基因,也有诸多被动因素。

东夷西戎北狄,四方具有异族,民族之间的不可避免。

以汉人为中心的史观总是说胡人侵我中华,其实中华侵胡也是常态,要不然哪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民族融合往往并非是和平的,经济和贸易都是辅助手段,最主要的还是战争和造。

在被动的民族融合中,人开放和包容的民族观念和性格特征也就逐渐形成了。

戎狄灭西周,五胡乱华,辽宋西夏金并立,蒙古人和满人入主中原,在诸多民族之间的和中,唯有开放和包容,以汉文化的优越性同化异族。

汉人胡化,胡人汉化,都是从未停止的事情。

经过这些变化,人开放和包容的性格也就成型了。

再言守旧和复古。

人自古就有尚古和敬重祖先的传统,这一切可以从春秋战国说起。

东周以前的商和西周,基本上是神的天下,尚神而非尚古。

经过社会的发展,西周封建制度无法适应社会要求,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步步崩塌。

春秋战国时期,神也开始走向灭亡。

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神对于社会的影响已经不能和商、西周同日而语了。

东周时期的人们,在三王的基础上弄出了五霸,又在三王五霸的基础上弄出了三皇五帝。

尚古的风尚在东周时期十分兴盛,经过儒家学派的强化,就成了人崇圣敬祖的传统了。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了政治上的主流思想。

此后,尚古和敬祖的意识便深入到国人的精神之中了。

每当士大夫和帝王产生的时候,士大夫便搬出先王之法来压制帝王。

无论是帝王还是百姓,都会问自己是否对得起列祖列宗。

人的守旧和复古是古已有之的,因为农耕民族崇尚的就是安定。

在尚古的传统中,也不愿意做太多改革,况且改革会损害到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守旧和复古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历史上的改革失败的太多了,即便改革成功的改革者一半也没好下场。

商鞅变成而死,韩非入秦而死,或许这便是法家的悲哀。

进入中央集权的社会以后,王莽改革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没用完全成功,王安石变法失败,张居正改革死后被抄家。

太多的教训,让人对改革都十分警惕。

守旧和复古,和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和自大也有关系,自古以来的天朝上国的傲慢显露无疑。

再谈人的敢于抗争和奴性,的历史无数次被异族征服,也无数次驱赶异族。

所谓有就有反抗,异族的,地主阶级的,百姓一旦过不下去了,必然会。

人的民族主义意识每当在民族危亡时就会觉醒,再加上汉文化的优越性,于是中华文明从未断绝。

人的奴性和儒家思想是不无关系的。

儒家学派的核心其实是礼制,提倡忠孝仁义,孔子以仁为礼制的行为规范,孟子以义为礼制的行为规范。

到后世王朝时,忠孝就成为了礼制的核心,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王权,使人听话。

儒家学说是为政治服务的学说,教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最终还是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礼制是为了划分地位和阶级,忠孝是为了巩固君王的统治。臣事君以忠,子事父以孝,而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当忠孝合二为一之后,君和父便合二为一,臣和子又合二为一,臣子便事君父以忠孝。古代王朝多以孝治天下,因为孝是为了忠服务的,一切都是为了王权服务。当忠孝合一之后,人们越服从于孝道,就越服从于忠君之道。古代社会的一切学术思想最终都为政治所掌控,也为政治服务。

王朝以孝治国的目的其实是让人做到忠君爱国,因为孝和忠实一体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听话。

若仅仅是让人听话还不至于让国人产生奴性,其罪魁祸首还是明清两代的意识形态。

明清时期是主义的巅峰时期,其遗毒至今还残留在社会中。

明清两朝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严苛,历史少有,政治上汉唐的开放和宋的开明一去不复返,社会上的宽松也不复宋时的景象。

最主要的还是清朝时严苛的意识形态,明朝有奴隶制,清朝没有奴隶制,但清朝时的人活得比明朝更没有尊严。

笔者其实是个明黑,但在培养出人奴性的方面还是以清朝为最。

满人统治清王朝,是给人培养出奴性的王朝。

清朝虽然没有奴隶制度,但百姓活得和奴隶也差不多,而明代直接复辟了奴隶制。

这是一种在意识形态上的严苛,这是集权发展到巅峰的迹象。

在清做官往往处于两个状态——奴才和相当奴才而不得。

奴才本应当是一种侮辱性的词汇,但在清朝,只有满人和地位足够高的汉人才有资格称奴才。

百姓在满清官僚政治的统治下,俯首帖耳,卑躬屈膝,官僚对上级,对皇帝也是如此。

政治和社会已经严苛到让人失去尊严而近乎成为奴隶的程度了,这就是社会已经病态的迹象了。

是个地大物博,文化各异的国家,人的性格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描述说清楚的。

笔者曾言:一个人只能被描述,而无法被定义。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人也不是如此吗。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

多少年来这是个被人钉死了的死穴,一打一个准儿。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兰晓龙

这是一段对民族危亡时刻的人们深刻反省的话语,也算是人的性格,也是应当警惕的东西。

性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人的性格应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遗传,即使性格不完全像父母,也是胎里基因先天因素决定的。特别是性格外向或者是内向,都是先天决定的。如果留意观察一下,从身边人到社会上,也能看到这种现象。当然在人的一生中,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人的性格会有所约束和修正。随着年龄增长,见识増多,人会加强自己的冷静理智。但是改变不了基本性格,修炼只能是克制自己。性格甚至还会隔代遗传,有孙子孙女性格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而且有的人是真的是很像。

人性是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人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我认为人的性格有部分是天生的,但通过后天的克服还是可以改变的,但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