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老师导致学生抑郁症(老师会喜欢一个天天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吗)

老师会喜欢一个天天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吗

不会,谁也不会喜欢一个天天有抑郁情绪的学生。但是,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正确引导并关怀他。抑郁患者的痛苦,可能很少人能理解。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歧视抑郁着,尽量去帮助他们。

16女儿抑郁症,一直在服药和心理咨询,脾气很大,怎么办

首先要感谢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能给孩子看医生和心理咨询,正视孩子的问题,挺难得的。

抑郁孩子都有一个玻璃心。脆弱、伤感、易激惹。你要看到孩子去吃药、看心理医生是有多大的勇气。说明孩子也想改变现状。从小事上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真诚地多去夸夸孩子,让她知道你一直都在她身边,爱她,关注她。

抑郁的孩子还有持续的心情低落,对各种事物兴趣不高的特点。让孩子找人玩,找事做,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外。可以带孩子去需大量体力的活动,如爬山,探险等,或根据孩子的爱好参加体育运动,如乒乓球、舞剑、太极、瑜伽等。不管做运动或参加活动,都得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尽可能是她以前擅长的,一来能唤醒她的兴趣,重要是提振她的信心。

抑郁的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陪伴。

作为一名教师却罹患抑郁症和社恐,很害怕,现在该怎么办

老师是一份很伟大的职业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辛勤的园丁!很尊重这份职业!至于你的抑郁和社恐不是特别能理解,正常情况下,老师每天与那么多孩子,家长说话交流!抑郁了,不太敢相信,但是究其根源,这份抑郁应该是你自己带给你的,社恐有可能是你碰到了一些令你害怕的事,或人!才会让你有社恐的感觉!我碰到过抑郁病人,他们会纠结在同样一件事上无法自拔,经历每一件事都会和这件事联系在一起!永远走不出来。而你就相当于一名心里医生,可以给孩子们讲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却无法解开自己的心结!抑郁说白了就是心结没打开,首先你要平静下来,问问自己,这件事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的抑郁可以很快散去,如果是否定的,没关系,想想如何可以最大程度的挽回它,或是弥补它!这件事对你肯定特别重要,无论什么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不要封闭思想,多找家人朋友聊聊,想尽办法,即使不能全部解决,至少可以减少!极端的想法不要有,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每个人都有过这种心理,这完全看自己的自愈能力和周围环境,包括你的家人朋友。他们会给你最大程度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那么社恐这种心理,很大程度上还是你对自己不太肯定,不善于交流不懂得技巧,才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每个人都有喜欢听,和不喜欢听的,大家都一样,了解了别人才能更好的交流,比如你不爱吃苦瓜,我非让你吃,你自然不乐意甩态度。人与人交流也是一样,谁不爱吃大鸡腿呢?另外社会是个大群体,各种各样形形的人到处都是!你可能涉世时间不长。经验比较少!所以说些话,做些事比较特立独行。让别人接受不了。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你不可能天天呆在家里谁都不见,什么都不说!你要学会交流,懂得说话的学问!处事的道理!现在社会竞争力这么强,老师这个行业更需要稳定的人际关系和懂得变通的处事之道!人不能一成不变,固执己见!永远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多去了解身边的人,洋溢更多的笑容给他们,他们一定会回馈给你一个温暖的笑!多看看社交方面的书,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遇事不要胡思乱想,对错不重要,都是人孰能无过呢,尽全力弥补自己的过失,吸取教训!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三思而后行就好了!放开胆子,该做什么做什么,生活还得继续前行,不要拘泥于一件事上,强大自己的内心,不要觉得错是什么坏事,它是完善你思想的必经之路!人只有错过一次,摔过一次,疼了才能吸取教训,让自己长记性!好好的总结一下自己这些负面思想的来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愿你早日康复。健康阳光的重回工作岗位!

当教师是不是容易得抑郁

当教师是不是容易得抑郁?

题主的简单介绍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体制内的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但是否就说是容易抑郁,这倒是不一定的。准确点说,题主更多的恐怕是一种职业倦怠(Job Burn-out)。

教师是一位战士!

当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里摘录一段John Wayne Schlatter在其著名散文《我是老师》中的美文:

“教师是一位战士,每天要与压力、消极态度、恐惧心理、墨守成规、偏见、无知和冷漠作斗争。所幸他有许多盟友:智慧、求知欲、家长的支持、个性、创造力、信任、爱、还有欢笑,这些都是教师坚强的后盾。建筑师知道,如果他在工作时巧运匠心,他的建筑物可以岿然屹立几个世纪。而教师知道,如果他将爱心与真理融入教育事业当中,那么他的成就可以世代永续。”----

从这里可以看出,J. W. Schlatter抒发的正是作为教师的责任、自豪感、面临的困难,以及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区别和联系

的确,压力、消极态度、恐惧心理、墨守成规、偏见、无知和冷漠.....,这是我们在当教师过程中常常碰到的问题。也是题主在简单介绍中提到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会导致抑郁吗?

其实,在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常常会经历各种不同的情绪,喜怒哀乐成为我们五彩生活工作中的重要色彩。只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在像题主一样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之中,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或者生老病死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抑郁情绪。

当然,我们需要区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正常人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一般人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

而抑郁症则是病理性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的应激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抑郁征象。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在临床诊断中,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症状。正常人的抑郁情绪程度一般较轻,程度严重达到病态时称为反应性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程度严重,并且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言行。 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当生活事件解决时会自然缓解,而抑郁症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

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表现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工作枯竭等。其研究发端于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Journal of Social Issue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认识倦怠》的文章。他采用“倦怠”一词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以及工作成就感降低等。自此以后,学者们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对职业倦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

在众多定义之中,最广为引用的是 Maslach 等人 1982 年对职业倦怠所做的三维度定义,即“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其中包含三个主要维度:

  • 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指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个体无法轻易的处理身边的问题与要求,因而感到精疲力竭,工作的情绪资源逐渐丧失,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丧失工作热情等。
  • 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表现为愤世嫉俗、冷漠、暴躁以及易怒等。
  • 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过程中,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表现为由于能力不足而感觉到自己无法胜任某项工作,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

对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较广,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和组织特征。早期的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大多是针对人行业,如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

从题主所描述的问题上看,那些表现似乎不像是抑郁,更多的是有职业倦怠的症状!

当教师,不一定容易抑郁,非常容易职业倦怠!

所以,各位教师朋友们,多多动用你的诸多盟友:智慧、求知欲、家长的支持、个性、创造力、信任、爱、还有欢笑吧,这些都是你坚强的后盾,也是你走出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

重度抑郁症学生和同学打架,被老师暴打,造成脑震荡,抑郁症加重,家长该怎么办

您好,可以追究责任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