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15岁儿子,外公外婆带大,捏枕头角睡觉,心理问题?(宝宝三岁之前一直是外婆带,最近想把宝宝带在自己身边,要怎样才使宝宝晚上哭的不厉害)

宝宝三岁之前一直是外婆带,最近想把宝宝带在自己身边,要怎样才使宝宝晚上哭的不厉害

孕育养娃神器

孩子经常和老人睡,是不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据了解,许多新手爸妈因为工作繁忙,都会让老人来带孩子,很多孩子都是和奶奶或者外婆一起睡长大的。

睡觉这件事看似简单,但是孩子怎么睡觉可不简单!跟谁睡、怎么睡,都是有大学问的!专家指出:孩子从小跟谁睡,心理上就会跟谁更亲近,长大以后的性格也就更接近谁,从而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孩子跟谁睡、怎样睡,长大后会更优秀呢?一起跟着乐乐妈来看看吧!

跟妈妈睡的孩子,性格更优秀

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就会感受到来自母体的安全感。在出生之后,他们更加需要通过和妈妈的肌肤接触,比如妈妈的爱抚、拥抱等来重新获得安全感。

如果从小不和妈妈一起睡觉,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很多孩子从小就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睡,他们和父母没有太多的感情。爷爷奶奶有很多顾及不到的事情,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变得寡言,很多话无法诉说,内心孤独。

他们一般会有这几种表现:

  • 喜欢粘着亲近的人,到哪里都跟着,看不见了会哭闹;

  • 睡觉时会紧紧抓着别人的衣服,会时不时摸摸身边是否有人;

  • 遇到陌生人会躲在大人身后;

  • 不合群,一群小朋友玩耍时会站在一边,迟迟不肯融入。

所以,妈妈陪伴孩子入睡的过程,就是母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快乐,消除孤独等不良情绪,充分感受到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关键。带着安全感长大的孩子,心中有底气,人也会变得自信,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很强。

孩子和老人睡,影响心智发育

老人上年纪后,呼吸系统/身体机能会发生退化。他们的呼吸稍微急促些,从而获取更多氧气,排出更多“废气”。

如果孩子经常睡在老人身边的话,会吸入很多“废气”,对身体的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妈妈陪睡,也不建议跟孩子头靠头挨得太近。只有让孩子在睡觉呼吸时获得充分的氧气,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

单独睡是迟早的事,但不宜过早

有的人,想多陪孩子睡,却因为生活原因不能如愿;有的人,有条件多陪孩子,但是却整天想着跟孩子分开来睡。

确实,分房睡是很多妈妈纠结的问题。不过,大家要明白一点:分床、分房是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在3-10岁这个阶段完成这个过程就可以了。

较小的孩子都会对妈妈有依赖感,觉得只有睡在妈妈身边才更踏实。当孩子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睡眠姿势不当时,爸妈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防止窒息事故的发生。

如果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让他独睡,容易使孩子心里缺乏安全感和不满足感,容易养成不良的睡觉习惯,比如咬被子,踢被子等,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独睡”,那他们可能就会独立了,但其实,“独睡”和“独立”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独睡只是独立的一种表现,如果孩子的独立性通过其他方面发展得好,那么独睡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同的睡姿对孩子的影响

1、趴着睡

有助于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因为床的反作用力正好按摩小儿的胸廓,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

但是,当孩子感冒或者咳嗽的时候不能让他们趴着睡,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呼吸。

2、侧着睡

最好采用右侧位,能避免心脏受压,但是始终朝一侧睡,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扁头,也有可能造成斜视。

所以,家长们可以每个3,4个小时更换一下方向。

3、正面平躺睡

仰睡时对孩子的呼吸不利,受重力影响,喉部会阻挡呼吸气流自由进出气管口,这样孩子在仰睡时可能呼吸就会有杂音(鼾音)。

孩子的成长不应该假手于人。爷爷奶奶更多的陪伴也比不上爸爸妈妈陪着一起睡。

陪孩子睡觉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小的一个方面。在家庭关系中,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明显直接的,千万不要小瞧和孩子的相处时光,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你会发现他们拥有不一样的快乐容颜;有了健康的心智和快乐的心情,才有可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优秀。

————————————

专注孩子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和家庭亲子关系处理,点击右上角,关注头条号【爱飞亲子】,百万家庭的共同选择。

为什么不能压抑孩子的情绪

不能压抑孩子的情绪,但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情绪。

别人常说,要想孩子情绪稳定,做父母的必须先学会控制情绪,如果做父母的都经常暴跳如雷,那么潜移默化的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对情绪的控制管理。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作为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宣泄,及时给予沟通,孩子在生气的时候绝大多数只会大哭大闹,通过这种单一的宣泄内心的不满,这时如果家长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不住吼孩子、打孩子,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导致孩子和家长双方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孩子会把所有问题都淤积在心底,这股愤怒的情绪将会长久的影响着孩子,长大后依旧难以释怀。

孩子感到愤怒的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愤怒,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不过在孩子释放愤怒的之前,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可以怎样做,这些都是要提前告诉孩子的。比如说孩子在愤怒的时候,不能随便砸桌子、摔碗等等,但是可以摔枕头这种柔软的东西,其次生气发泄的时候不可以伤害其他人,但是可以通过大声吼叫等来释放负面情绪,再或者跑步锻炼等等,家长都可以陪他一起释放情绪。

让孩子接受愤怒情绪,从而才能正视负面情绪,这也是释放愤怒情绪的关键。


外公外婆从小照看外孙,长大后为什么对外公外婆不亲了

令人伤感心疼的题目我们辛辛苦苦带外孙可长大后却与我们渐行渐远十分遗憾。

一,没有儿子把外孙当孙子

自从女儿怀孕以后经常住我们家,老伴换着样伺候女儿,喜欢酸就吃酸喜欢甜就做甜,女儿身体也壮了也胖了。

外孙出生以后,我们老两口欣喜若狂,老伴儿在医院伺候女儿,我在家里给女儿做补身体的各种美食送去。外孙出生的当天,我给女儿和外孙送了鲜花,出院时我用车接女儿回到我们家并专门去买的鸡和几条活鱼为女儿熬下奶的汤。

二,煞费苦心地为外孙取名字。

由于我学习和研究过周易对人的命里四柱八字以及取名的81理数有所了解比较熟悉。因此,给外孙起名字当仁不让了,就没有考虑孩子起名应该是他父母和他的爷爷奶奶来取,我兴令智昏了。经过各种测算优中选优,我为孩子起了五个名字,还有两个小名儿,让女儿和女婿从中挑选,我决心要为外孙取一个能够顶天立地飞黄腾达的好名字。

三,稀里糊涂地当爷爷奶奶

等外孙满月以后,女儿和姑爷就总是说爷爷奶奶来啦,快喊爷爷奶奶,让爷爷奶奶抱一抱并且明确表示说,有的人家就把姥姥姥爷喊爷爷奶奶,这样更亲热。我们心里也热乎也乐得其成也就顺坡下驴了。外孙喊爷爷喊奶奶虽然内心感觉有所不妥,因为孩子有爷爷奶奶,只不过在外地。我们就此一个女儿没有儿子,这样我们就虚伪地当上爷爷奶奶还挺高兴。

四,为外孙花多少钱从不计较。

外孙在我们家,一天一天的成长,我们也就随着外孙的成长而给他买各种玩具:各种益智的积木由简单到比较复杂的,然后到更复杂的,陪着外孙一起玩儿。外孙睡的小床是我们给他买的,等外孙会走了,就开始买走步手推车,然后是三轮车,自行车,一直到后来给买的山地车……,我们都替他一步一步地想着做着,让他快乐成长,成长快乐。

家门口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只要他高兴,我们就带他去,想吃什么吃什么。外孙在我们家生活女儿也从来没有给我们谈过孩子的生活费用,我们更是想都没有想过。

五,我们全力承担外孙的学前教育

外孙没有上幼儿园,是我们看着他进行学前教育。在他上小学之前,每天上午下午各学习一个小时,语文学习《学前500字》,并且要会读会写。数学学习5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还教他学习剪纸,学习图画。因为我们是以前的老大学生,教孩子学习这些东西有基础。剩下时间就带着在小区院子里玩足球,玩排球,我和外孙子玩足球还摔倒过好几次。也和院子里的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儿 ,培养孩子的群体感情。

六,与爷爷奶奶是血脉相连

等外孙上小学以后,才陆续到外地爷爷奶奶家,与爷爷奶奶也就从认识到慢慢的熟悉,后来我们发现,每次从爷爷奶奶家回来总是眉飞色舞的,说起爷爷奶奶他有说不完的话。这可能就是血缘关系吧!这时,我们心里总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他慢慢懂得他的姓是爸爸的姓,爸爸的姓是爷爷的姓,他懂得他是谁家的人是谁家的根了。我们也开始明白,这就是血脉,就是遗传的力量神奇。

七,懂事了与我们疏远了

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与我们的关系就慢慢地疏远了,从喊我们爷爷奶奶变成喊姥爷姥姥,也没有原来那种热情和亲近感小时候总是扑到姥姥姥爷的怀里,显得那热乎啊!然后上初中上高中与我们的来往就变成了例行公事,现在已经上大学了,和我们关系走得更远了,也很少来我们家了。

这个过程是外孙成长的过程,我们对外孙的热情,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中间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例如爷爷和姑爷在中间是否说了什么?有时也感到很茫然。

不过我们不后悔,毕竟外孙在成长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欢乐 享受了天伦的乐趣。我们还是祝福外孙能够顶天立地,能够飞黄腾达。

小孩子无论和外公外婆多亲近,长大后还是爷爷奶奶更亲,为什么

大姨结婚10年都没有怀孕,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吃了一年多的中药,最后去抱养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在3年之后意外落水身亡,大姨心灰意冷,觉得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孩子了。大姨甚至做好了和姨父离婚的打算,没有孩子的婚姻让她没有信心,也不想拖累旁人。

没想到在她40岁那年例假推迟了好几个月,还以为是大病一场,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有喜了。这对大姨来说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从小表妹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大姨对表妹是有求必应,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完全是捧在手心上。

在表妹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大姨早早地在同一个小区买了2套房子,她的打算就是将来和表妹隔着一碗汤的距离,方便照顾表妹的日常生活。可以说,从小到大,大姨都为表妹的生活做好了铺垫,全心全意为她考虑。

表妹前年结婚生下来一个小男孩,这让大姨十分的开心。早在表妹结婚前,大姨就有了想法,她告诉表妹的婆婆,以后表妹的一日三餐以及日后坐月子、带小孩,她都可以尽心尽力,只要有需要她的地方,她绝对不会说二话。

大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孩子生下来的那天起,她就当上了全职带薪保姆,伺候完表妹又来带小孩。表妹不是没有婆婆,而是大姨觉得表妹从小娇生惯养,如果和婆婆住在一起,指不定三天两头地闹矛盾,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婆媳矛盾。

为了掐住这可能燃烧起来的苗头,大姨决定自己辛苦一些,谁让表妹是她宠大的呢?

表妹的孩子是过敏体质,从小就不好带,尤其是秋冬季节,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在外面和别的小孩接触,很容易被传染感冒和咳嗽,需要一万个小心。大姨没办法,只好断了出去的念想,尽可能地减少和其他孩子的接触。

除此之外,在饮食和环境卫生上也特别的讲究。大姨专门买了一个除螨仪,定期给孩子的被单、枕头、床单全部除螨,家里的净化器24小时工作,给孩子吃的东西都是和大人分开,单独开小灶。就是这样百般精心呵护,孩子体质太差,动不动就生病。

长期以往,大姨一个人带孩子实在太辛苦,就和表妹商量,希望她的婆婆可以适当来轮换,单独靠一个人连轴转确实吃不消。表妹当时的原话是:就你自己要逞能,孩子有奶奶,她自然是愿意带的,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哪个老人不想着要和孩子亲近?

表妹的婆婆并不乐意,她说自己才刚刚退休,原本大姨带孩子,她有自己的计划,加上她住的房子离表妹家比较远,来回折腾太费时间了。而且到时候她长距离的跑动,到处都是细菌和病毒,孙子又是敏感体质,相当于和很多人是二次接触,这对孩子的身体有益无害。

大姨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2岁的小男孩正是顽皮淘气的时候,大姨说自己常常忙的一天只吃2顿饭,中午就随便打发一下。大姨今年体重减少了10斤,劳累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大姨父是个疼老婆的男人,看着大姨这么辛苦,他原本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没办法去办理了提前内退,每个月到手的退休金比实际的低了小1000块钱。

夫妻俩对待外孙那是相当的用心,他们从来不认为孩子是外姓,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孙子一样。要说和孩子的亲近程度,大姨和姨父认为自己绝对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甚至超过表妹夫妻俩。

直到上个星期发生的一件事,让大姨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她甚至有心寒的感觉,自己辛苦带大的外孙,难道是别人眼中的“白眼狼”吗?

明年表妹家的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当初买房的时候没有考虑学区,如果在现在的小区这边读书,最近的幼儿园都有5公里路,每天坐公交车来回接送很麻烦。为此大姨和表妹商量,买个小点的学区房,方便孩子读书,还能让孩子每天多睡一会,对生长发育也有好处。

表妹说,买学区房是好,但是自己和表妹夫是月光族,根本就没有积蓄。表妹的婆婆也说自己没有闲钱,最多只能资助5万块钱,这距离学区房100万出头的价格相差甚远,根本起不了作用。

大姨左想右想,原本还有一套商铺是留给自己养老的,之前这么多年都没告诉表妹,为的就是给自己一点空间和退路。想着外孙以后每天要起早上学,还要乘坐人多的公共交通。

大姨不忍心,尽管万分的不舍得,她还是卖掉了唯一的商铺,自己又拿出来20万的积蓄,总算把全款的钱都凑齐了,也顺利地买到了心仪的学区房。

大姨和大姨父对孩子的付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既出钱又出力,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他们是打心眼里觉得,外孙就是自己的后代,和孙子没有任何区别。

大姨觉得疑惑的是,外孙的奶奶平时都在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基本上没有带过孩子,每次她过来,外孙总是特别的高兴,撒娇要奶奶抱,不让奶奶走。

甚至奶奶回家之后,外孙都要失落半天,经常无心地说出同样的一句话:奶奶你就住我们家不要走,让外婆回去,这里不是她的家。

刚开始大姨还没放在心里,孩子说的次数多了,大姨心里就不太舒服。在孩子的心里,大概会把奶奶和外婆做对比,难道在孩子心里,偶尔出现的奶奶更为亲近吗?

上个星期孩子奶奶送了点草莓过来,坐下不到十分钟就回家了。孩子特别的开心,抱着奶奶的大腿说:奶奶最好了,宝宝最喜欢吃草莓了。大姨觉得这会的草莓不是应季水果,就随口说了句:我们不要吃草莓,等以后再吃,宝宝要听话。

之后,大姨有意拿出来一颗草莓,正准备吃的时候,孩子突然一把拉住她,用力地去打她,嘴里直念叨:是奶奶买的草莓,你不许吃。外婆你要吃就回自己家买去,草莓我要给爸爸妈妈和奶奶吃。

孩子说的话让大姨大吃一惊,她试探地问了一句:外婆天天都陪着你,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你家住的房子都是我买的,你奶奶很多天才来一次,你说说看奶奶和外婆谁对你更好?

孩子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脱口而出:妈妈排第一,奶奶排第二,爸爸排第三、爷爷排第四、外婆排第五。

大姨听到这句话,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接着一颗,有一种说不清的委屈,她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在孩子的心里,她一点都不重要,反而是奶奶更为亲近,大姨想不明白,难道对于外孙来说,外婆只是一个外人吗?真的就如同老话说的那样:外孙就是gou,吃饱就要走吗?

大姨说,她此刻也不想再带外孙了,就应该学孩子奶奶一样,当个甩手掌柜,距离产生美。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终究抵不过血缘关系,孙子和奶奶就是自带亲近感,别人替代不了。

【写在最后】

我个人觉得,大姨敏感了,通常孩子在小的时候,谁带他,他就和谁亲近。小孩子精明着呢,他大概在心里就很明白,大姨不需要他讨好,无论他怎么样,大姨都会将他放在心上。而奶奶确实是和自己自然的亲近,不经意间的示好,反而会让孩子有新鲜感,充满了期待。

大姨一直以来都是付出型人格,而孩子又处在2岁这样的敏感期,说不上来会不会有一丝叛逆心理,也许等他再长大几岁,也许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身边很多人都会说,外孙和外婆,都有一个外字,强调的就是外人的关系,而奶奶天生就是一家人,尤其是对小男孩来说更是如此。反而小女孩会比较贴心一点,你对她好,她就会觉得你是最亲近的人,这也是很多人拼命想生儿子的原因。很多人养不熟,对内外区分得很清楚。

这带有强烈的感彩,其实也不必如此较真。我爸经常说的一句玩笑话就是:别看现在孩子和我最亲近,以后等我和他爷爷都百年了,到时候孩子只会去他爷爷的坟上烧香,早就忘记了外公的存在。

这说的也是现实,强求不来,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只需要感受到当下即可。就如同我爸一样,只要这会孩子喜欢亲近他,他就愿意持续地付出,至于以后的祖孙情是怎样的走向,一切随缘。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