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喜欢写小说,但不知选择传统小说,还是网络小说?(新闻和小说,哪个价值高)

新闻和小说,哪个价值高

小说与新闻,体裁不同,写法不同,性质也不同,它们属于两个领域,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如果非要从价值上比个高下的话,可能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小说的价值大于新闻的价值,甚至连小说家们也不屑于拿自己的作品与新闻稿件相比。最浅显的一个原因,几乎所有小说家都能写新闻,但不是所有新闻撰写人都能成为小说家。

就连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别花太多时间看新闻,如果实在忍不住想看的话,就保持“哦,发生了这么件事哈”,就保持这种认知状态就好,别再深入去想。我姑且把他的意思理解成,新闻对我我们的价值不大,没必要看,更没必要深入思考。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小说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我自然觉得新闻的价值低于小说价值,但是新闻也不像作家松浦弥太郎所说的那样毫无价值。但一分为二地说,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远远高于新闻,然而新闻对社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信息传递又是小说无法企及的。

具体地说来,小说的价值与新闻的价值因人而异,同时也因“具体小说作品和具体新闻稿件”而异。

对文学家、文学爱好者来说,小说的价值自然比新闻的价值大,但对于商人、行政人员来说就不一样了,商人能在社会新闻之中寻求商机,行政者要在新闻事件中发现社会的弊端并加以改善。所以二者并不能简单地加以比较。

另外,新闻也有优质新闻和劣质新闻之分,一些明星网红八卦生活琐碎的新闻就毫无营养价值,一条新闻是否值得去看,主要看两方面,一看新闻本身有没有价值,二看这条新闻的撰写水平和报告角度,有没有如实反映事件。就像小说也分三六九等一样,一流的新闻和小说都值得去看。

我们再回到松浦弥太郎的那句话,他说尽量少花时间去看新闻,也不要对新闻深入思考。单看这句话,毫无疑问我是不赞同的。即使对于小说家,新闻也具有巨大的价值。为什么呢?

新闻可以为小说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灵感,许多小说的内容就是从新闻中获取素材,这些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后就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巨著《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就是记者身份,他的小说创作特色与他对新闻的了解和撰写无疑关系密切。

还有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他近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就被人们称为是“新闻串烧”,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这些见闻中包含了近些年来的重大新闻事件,比如强拆、女富商se情行贿,啃老族,年轻人蚁居,卖肾买苹果手机,看病贵等热点新闻,这种对时下新闻艺术加工而成的小说往往能引起读者对当下的思考和共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新闻与小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新闻与小说共通之处体现在,新闻与小说都是对生活实践的记录,它们都源于生活,可以相互借鉴。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闻源于生活并竭力还原现实,而小说作品力图艺术升华以超脱现实生活。

因此我个人认为,小说和新闻都有其各自的价值,都应该看(再次强调要看有营养价值的),就像做人一样,精神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双脚却必须踩在大地上。

关注 。专注小说书评和小说创作,给您美好的阅读感受

刚开始写网络小说,纯新手,感觉写的一般我还要不要坚持写下去

谢谢邀请!

要坚持才有结果。

我本来也不会写网文,甚至反对网文。

我过去写些现代派超现实意识流小说,后来又写后现代跨文体碎片化叙事小说,就是不肯写网文。

由于外甥欠人,房产卖光,我妹失去住所,我外甥跑路,我妹气得骨瘦如柴,倒在床上就是八年!

我妹夫早已去世,我姐、兄年迈。

可以说能否还债,牵涉我家几个人生命!

于是我下决心“放低身段”写网文。

一写,才知道是我在高攀。

我第一本书《微小说与小小说》虽然很后现代很文学,至少90个网站转载,网友打分7.8——8.5,但毕竟不是网文,卖不了钱,所以网站连签约的表情都没一点。

我于是决定写一本有故事情节和传奇色彩的,于是开了一本新书,《十五条船》,讲李清照十五条宝船怎样失去的故事。

但依旧没有什么反应。

我就换了网站,从纵横到起点去写。

我看到书友给《微小说与小小说》打分那样

高,参加打分775人,竟有526人打“超酷”满分,就写《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

结果,然并。

当时起点正搞对话小说比赛,我参加了,还写了两本,《霍金有多厉害——又名<我在三十世纪>》和《紧急》,《我在三十世纪》比《十五条船》又进了一步,穿越,种田。我还自己设计制作了封面。

然并。

我又到红袖添香开新书,《学渣快乐》,想不到只写了三天,才五千多字,网站就发来站短,邀请签约,考虑到身体胜任不了日更三千字,没签,十天后网站再次邀请签约。

以上经历,说明什么问题?

首先,写网文之前,一定要读网文,避免像我一样走弯路,我一本网文不读,想当然就开写,写出来的实际上依旧是纸质传统文学,不符合网站要求。我第五本书《学渣快乐》被网站喜欢,纯粹是歪打正着。哪怕早看一本网文,说不定第一本就签了。

第二,不是自己开书那些网站转载你的书,书友免费看,打分高,对于签约无意义。

第三,坚持才有胜利的可能。

第四,对于写网文的辛苦要有思想准备,一旦签约,日更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尤其遇到脑袋空空的时候。日更三千字至一万字,你真有那么多来写不?

第五,网站如果不主动签你,须满三万字才能申请。申请不签,要满五万字又才能申请。五万不签,十万申请。十万不签,二十万字申请。这很考验你的自信。

虽然有个别大神也是写到多少万才签,但是在没有签约把握的情况下更新,并且要写好,除非你真的热爱网文写作。

热爱真的是关键,关键的关键。

其实呢,网文作家一千多万,签约的几十万,你只能看着办。

有什么小说能比肩《残袍》《》的

风御九秋的书都不错,《残袍》、《》、《参天》、《太玄战记》、《归一》。故事情节,结构布局,情意描写,人生哲理都是好的,个人认为,无人出其右。

有没有文学性,思想性俱佳的网络小说可以推荐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还是推荐我自己的书吧。

在纵横中文网,书名《微小说与小小说》。

微小说(微博那么短,140字以内的小说)、小小说(几百——两千字)、短篇小说(几千——30000字以内)的小说共162篇。

本书新奇之处在于后现代写作:主题模糊,读者参与,价值多元,跨文体,倾向于新写实。所以有段子、微博、寓言、随笔、单口相声,甚至叙事诗。

我吹牛说:“人生百态,休闲阅读,可以当故事读,也可以当哲学读。”

看看你能不能读懂第一篇吧:

“好学生和调皮学生

大悔忆智冰

一个好学生,非常遵守纪律,她在斑马线上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

一个调皮学生,他在闯红灯的时候被汽车撞倒。”

你读懂了吗?你认为这只是说的少年儿童的事情和道理吗?

还有一篇是十年非常时期的地下文学 , 根据民间故事改写:《三张五线谱》,缠绵悱恻,告诉你一个非常时期的爱情故事。

还有一篇《打富济贫》,则是真人真事,类似于新闻报道,写一个最不要脸的人,这篇曾作为悟空问答“你见过的最不要脸的人”的答案被推荐到头条首页。

还有一篇穿越的: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就掏出手机来……

还有一篇《新式武器》 写小市民发明了新式武器——大粪!

还有一篇超现实的:《扫把神现身》。

还有一篇专写嫉妒的故事,从春秋战国写到韩寒和郭敬明。

……

敬请大家到纵横中文网支持这本书。

这本书书友评分7·8——8·5分,一半以上打分的书友打的“超酷”满分,已有“看书啦”等57个网站转载。


你觉得金庸小说好看吗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金庸小说“好看”是勿庸置疑的。我有个堂弟,比我小十二岁。他初中时不爱读书,叔叔就给他看金庸小说,结果他还是不看。叔叔十分沮丧地表示:连金庸小说都不看,完了,完了。

这个例子能够说明1990-2000年代金庸小说的“好看性”是大众共识。然而,现在很多人选择看网络小说而不是金庸小说。这一点我也能理解。分析原因如下:

(1) 网络小说培养出的阅读习惯(这也与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有关),是“快刺激”,诉求主要是“爽”,有点像现在电视剧喜欢讲的“黄金三集”,比如一天的更新至少三章,每章要有几个爆点,都有产业化的精密计算。金庸小说虽然是当年大红的连载小说,但每天仅千字,还达不到这样的爽点密度;

(2) 金庸本身是编剧出身,很会安排情节及刻画人物,但他的小说比较慢热也是事实,往往要十几章之后主人公才出场,剧情也才渐入佳境。当年黄健中版《笑傲江湖》就坚持让令狐冲与任盈盈第一集就出场,还称之为“电视剧规律”,其实就是将情节进一步小白化,无脑化。这也是大量网络小说的特征。

(3) 金庸小说经过那么多年的影视改编,情节人物早已脍炙人口。无论是谁大概都知道个七七八八。很多人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去看原著。《哈利波特》《指环王》等小说也有同样的命运,影视观众远远多于原著读者。

总而言之,金庸小说是否华语小说经典,尚有争议,但称之为武侠小说经典,则毫无疑问。梁金古温之后,武侠小说今日的式微,不是金庸一人的问题,与创作乏力,历史感缺失,类型小说本身的时尚转移,都有关系。

但金庸小说世界仍在不断地产生衍生产品,正如读《西游记》的人也未必多,但西游故事仍是娱乐产品一大IP。经典的意义不在于一时有多少人读,而在于它在传承谱系中的位置与生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