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溺爱造成的狂躁症,不吃药,该怎么治疗?(您好,我和妻子结婚13年,孩子8岁,在孩子4岁那年年底,妻子突发躁狂症(时候去精神病院咨询得知),几天之内花掉我们的积蓄至少20万元,且至少10万元的花销形式和

您好,我和妻子结婚13年,孩子8岁,在孩子4岁那年年底,妻子突发躁狂症(时候去精神病院咨询得知),几天之内花掉我们的积蓄至少20万元,且至少10万元的花销形式和目的不清楚,事后又有一周左右时间的行为和精神又完全符合抑郁症的特征,之后,经了解,她有家族精神病史(她姥姥、她母亲据说都是,姥姥已去世,母亲健在。我没亲历过她姥姥和母亲犯病。但她两个姐姐也都有精神病病史,且都不止一次住院治疗,此为事实,但我无权复印病历)。 自她犯病后,几个月之间有过一两次复发,但很小,算是恢复比较好,只是性格愈发偏执,难以忍受。 她犯病后,我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工资卡,因此她闹过若干次,我不敢再承担十年积蓄一朝清零的风险,还有因为她受家庭影响,对于孩子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溺爱、不节俭、等问题,一直夫妻关系越来越差。 前段时间她闹离婚,我出于孩子的考虑,没理她,但最近愈发觉得她的精神和性格问题会对孩子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所以想咨询律师,如果我同意她离婚请求的话,孩子的抚养和监护权能否判给我,孩子是无辜的,各个方面考虑,她都带不好孩子。 还有,她犯病期间,不承认自己有病,所以没有去精神病院就诊的记录,全部靠本人持续的、事无巨细的语言开导和安抚最终平稳下来的。 谢谢律师!!!

01:51

一个人玩游戏手机卡,然后发脾气摔手机,这种人是什么性格

简单,粗暴,有暴力和自虐倾向。

这样的人很危险,易激惹,相处中稍不注意,就可能激怒他,导致冲动伤人。

手机卡,应该找出卡的原因,想办法让手机恢复正常使用,或者换新手机。一摔了之,解决不了问题,反带来新的问题和损失。

这种冲动、狂躁型性格,是能力不足导致内心极度自卑引发的。回想一下,成功人士和知识分子,哪个不是彬彬有礼,谦和温良?

所以,在读书的年龄,一定要努力,扎实学好,多读书,拓展视野。书读多了,格局大了,境界高了,脾气自然温和了。

遇到手机卡时,肯定不会摔了。

为什么患有抑郁症的人不想吃药

根本原因是把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正常人的心理障碍归到精神疾病范畴和抗抑郁、焦虑治疗观念太落后:起效极慢、付作用大、改善症状不夠满意导致患者不愿服抗抑郁药物。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世界各国都有,只是我国特别多,原因有以下几条:

1.人几千年来形成一个理念:缺什么补什么,心病要用“心药”治疗,这种“心药”就是排斥一切药物以外的“治疗”。

2.全世界都把具有自知力的正常人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引起的负性情绪、情感和认知偏差等都归于轻型精神疾病,和丧失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病不要看病)的重型精神疾病:精神症、噪郁症等都归在“精神疾病”老百姓俗称的“神精病”的范畴。因此对心理疾病敬而远之,既怕自己被人看作“神精病”,更怕造成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所有的SSRI类SNRI类也包括老一代环类、咪嗪类抗抑郁药物都定为精神类药物,不少人拿到药盒就不敢吃了。

3.近百年来无论老一代和新一代药物在抗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用来抑制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回吸收有一个最大的缺陷一一起效和有效太慢,大都要1-2个月不到痛苦得难以忍受的地步他们不会看病,即使相信你吃了药几周毫无变化就会放棄。

其次付作用问题:环类、咪嗪类除嗜睡、昏睡外,胆碱能样反应:便秘、排尿困难、口干、口苦、减退等。同样新一代百优解等五朵和二个双通道阻滞剂的消化道反应大于30%,最容易导致刚服后约有20%左右的人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全身难以敍述的难受感,再也不愿服药了。

4.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是有物质基础即某几种神经介质回吸收太快引起水平太低发病的。但近百年来关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太慢,关在泰斗写的书本中走不出来,仍旧以为神经细胞突触间隙的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缺乏是造成抑郁和焦虑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所有抗抑郁焦虑的药都是抑制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回吸收来提升二者的水平,而没有发现多巴胺在发病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其实2000年我们无意中发现先服用很小剂量1.25mg-2.5mg的奥氮平一抑制多巴胺回吸收联合SSRI任何一种都能在3-5天内快速强有力地在解决情绪同时为解决了烦多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躯体症状。也用过其他非典型抗精分药物但效果均不如奥氮手。广东省医学会公布了经2015年4月25日FDA批准的49种超适应症用药中之一“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快速控制抑郁和焦虑”发表在2002年医学导刊第六期。此外上海十二家三甲医院2006年12期发表在中华心血管杂志“径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心绞痛仍有胸痛并伴有抑郁焦虑患者抗抑郁治疗效果的观察”是一个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照了联合治疗组、SSRI组和安慰剂量,联合治疗组基本五天内症状消失。

5.临床上许多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其是一种正常人“无原因”的情绪失控,他们不能像普通一样遇到喜怒哀乐产生小范围可控制、可调节的情绪反应。他们要么处于兴奋相:自信暴棚、工作效率极高、反应特快、创造性思维活跃、想法特多、语言丰富、此时往往觉得自已掌握着真理,有时冲动、有时无形中。没有任何征兆会一下子跌到抑郁相,那时完全变了个人,消沉、自我贬低、毫自信、失眠早醒、注意力不能集中、没了自信甚至消极、悲观仿佛到了世界。有时一天几变,变得连自己也看不懂,有时几天、几周、几月甚至几年一变。这些人跌到抑郁相大多不愿找医生,经验告诉他过段时间会“自我调节”好的(是又变回兴奋相了)。这些人绝对聪明、能干、具有创造力,白领、精英、骨干、凡成功人士絕大多是这种双向型,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原动力就是靠他们的兴奋相,否则我们今天还在原始社会。世界上只有精神科的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噪郁症(像那种槍杀无辜的人后),那是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前者这些人算病不算病?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称呼?我就叫正常人的轻度双向情感障碍。注意是轻度所以和噪郁症本质上不同,可惜ICD10.DSM5里也没找到诊断。临床上遇到这样的病人太多了,发现原因不仅缺乏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更重要的是多巴胺在心理障碍中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还是用小剂量SSRI(五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 Olanzapin,几天内变了个人一样,但变得更聪慧、自信、处理问题清昕冷静,只是情绪和常人一样了。这对人际关系、个人发展、家庭和睦有极大邦助,甚至对下一代成长的影响甚大。

6.很重要一点是心理障碍的患者用躯体疾病问诊、填写量表各(此病又不能从影像学、血液学检查来定诊断的)、配药这个模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医生和患者的沟通、让患者知道自己究竟是那些原因导致的精神痛苦和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即费时间又对心理医生要有各系统专业知识巨大的“内存”,所以初诊患者先填几张量表(量表从来不是用来诊断疾病,只是作为症状轻重的评估,因为是精神科专家们搞出来的,其中不少都与重型精神疾病相关的症状,正常人一看吓也吓坏了)所以对好多病人会用几分钟、十几分鈡简单问一下病情就把药开出了,同比不少患者看完后会说还不如自己给自己看吧。沟通不到位他怎么愿神类的药呢?

7.说明书上不良反应和毒付作用产生的畏惧感,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本来暗示性特别重,最怕受到伤害,你得耐心解释说明书就是一份合同书,是法律上药厂的自我保护和避责行为,有些常见的付作用我会告诉你的,千万不要看了付作用而停药。因为西方国家100年前就有高度法律意识,与中成药不同的是作用长长一篇付作用轻描淡写几条,给人造成影响是中药无害论,所以不少抑郁患者会吃中药来调理,轻的疾病有自限性或自动缓解期,重症患者就忱误不起了。

2018.8.27

26岁小伙被母亲多次逼婚,狂躁不安患上精神障碍,如何看待此事

汉阳26岁的小伙宁某,自从上月和父母一起参加了亲戚的婚礼后,整个人变得寡言少语,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父母觉得不对劲,几次找到宁某沟通,他竟出现摔打东西、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他到汉阳医院。

医生单独和宁某沟通后发现,原来他毕业到现在4年一直没有谈朋友,这成了父母的心病。看着爸妈着急,宁某又不想和他们闹矛盾,只能一直将抵触情绪憋着,无处宣泄。最终,宁某只得彻底将自己封闭起来,有时一听到碎碎念就控制不住情绪。

其实,宁某的过激行为和妈妈过度溺爱息息相关。家长们长期针对某一事例的重复强调,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属于一种负面情绪的累积。特别是当孩子认为已经完全有能力做好某件事,再三听到家长的唠叨时,他们就会认为家长对自己缺乏信任,从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抵触、郁闷、狂躁等精神症状。

反之,很多时候长辈爱唠叨、爱催促,确实是有不信任的成分,因为他们感觉你并没有对这个事情有着清晰地认识。或许在他们眼里,你目前不谈恋爱,不结婚只是瞎拖而已。

尤其到逢年过节时,大家都难逃父母亲戚们这种充满关心的压力:谈朋友没?什么时候带回来?啥时候结婚?准备要孩子了吗?

其实我们也没有给父母很多机会,来了解我们的想法。如果你能清晰地规划一个事情,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想必父母的担心也会少很多吧。

生活大抵如此简单。

你若来,我便开怀,你若不来,我也自在。

多表达,多沟通,少逃避。

对象催得来,感情催得来吗?

深圳10岁小学生打遍全班45人,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样对待

这熊孩子是太过于溺爱造成的,如果他下次再打让几个孩子一起揍他一顿,让他尝尝被别人打的滋味就会慢慢改掉这个坏毛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