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都说有因果,“因果”在心理学上是怎样解释的呢?(缘分从心里学的科学解释)

缘分从心里学的科学解释

我觉得可以适用“自我暗示”这一条。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从小的教育让我们相信了“缘分”的存在,这种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每次遇到异性的时候,这种暗示信息反复重播,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遇到第N个异性时,人的意识就收到潜意识中过往的“缘分训练”信息的影响,左右你的恋爱决定。

阅读全文 >

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的区别

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的区别在于相关研究是揭示相关关系,因果研究是揭示因果关系。  心理学实证研究中若只有存在变量,则一般属于相关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存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为例,其中有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与学业成就四个存在变量。为了探讨四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者在研究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变量的变动类型,即是类型变量还是连续变量,因为不同变量的变动不同,不同的变动又会导致不同的数据模式,进而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确定四者之间是否有关。  本例中,动机因素、学习策略属于类型变量,可以采用量表确定学生为内部动机为主还是外部动机为主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智力水平和学业成就既可以是类型变量又可以是连续变量,作为类型变量,智力可以按照一般标准区分出低常、中常、超长三个水平,学习成成就也可以按照一般标准区分出好、中、差三个水平,而作为连续变量则可以把所有被试的智力测验得分和学业成就作是一个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连续体而不需要进行水平划分。由此而造成的统计方法也有所差异。若四个存在变量都是类型变量,需要采用2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列联相关分析;若动机因素、学习策略与智力水平是类型变量,学习成就是连续变量,或动机因素、学习策略、学业成就是类型变量,智力水平是连续变量,则需要采用F检验的统计方法加以考察。假设只探讨智力水平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若二者都是类型变量,需要采用2检验进行二列或点二列相关分析;但若其中一个是类型变量,另一个是连续变量,需要采用t检验;而当二者都是连续变量时,则可以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r)或一元回归(连续变量在三个及以上时用多元回归)的统计方法。  心理学实证研究中若只存在引发变量,则一般属于因果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探讨引发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笔划频率和字体对汉字大小辨认阈限的影响”研究为例,笔划频率(以一定方向的线段贯穿汉字,该线段从头至尾与汉字产生了多少个交点)、字体和汉字大小辨认阈限都是在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施加的、可以发生变动的变量,因而都是引发变量,其中笔划频率和字体由研究者主动操纵,是自变量,汉字大小辨认阈限因笔划频率、字体的改变而可能发生变化,是因变量。与相关研究一样,为了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在研究设计时首先也要明确变量的变动类型以满足不同统计方法的需要。但与相关研究不同的是,研究者在研究设计时还要明确设计的类型,因为在相关研究中只有被试间设计,而在因果研究中既有被试间设计又有被试内设计,还有混合设计,被试间设计又可分为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不同的设计类型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在因果关系研究中,都需要对自变量进行水平划分,因而无论自变量原本是类型变量还是连续变量,最终都需要划分为不同水平而成为类型变量。本例中,笔划频率和字体属于类型变量,可以根据需要分成若干水平,如把笔划频率划分为0.67,1.35,1.90,3.43和4.62(划/字)5个水平,把字体划分为宋体、楷体、仿宋和黑体4个水平;汉字大小辨认阈限既可以是类型变量也可以是连续变量,作为类型变量,汉字大小辨认阈限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作为连续变量则可以把所有被试的阅读成绩看作是一个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连续体而不需要进行水平划分。由此而造成的统计方法也各不相同。若三个都是类型变量,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研究设计,都需要采用2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而当笔划频率和字体是类型变量,汉字大小辨认阈限是连续变量时,若采用被试间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需要采用F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非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若采用被试内设计,需要采用F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若采用混合设计,组间变量需要采用非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组内变量则需要采用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假设只探讨笔划频率对汉字大小辨认阈限的影响,若二者都是类型变量,各种研究设计都需要用2检验进行分析;若笔划频率是类型变量而汉字大小辨认阈限是连续变量,当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时需要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区组设计时需要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被试内设计时需要用F检验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混合设计时则是组间变量用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变量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有人可以解释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归因理论吗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以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提出一些新的理论。70年代归因研究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海德是一名格式塔心理学家,和K.勒温是莫逆之交,并深受其他格式塔考试界先驱的影响,对A.麦农的现象学观点和B.F.斯金纳的刺激反应(S-R)心理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海德重视研究人际知觉。一次他的两个朋友发生争吵后,分别向他叙述事情的经过,但说法差异很大,由此引起了他研究人际知觉和归因的兴趣。
海德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的信息。一个观察者对被观察对象为何那样行动感兴趣。他像一个“朴素心理学家”那样去寻求行为的因果解释。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行为的原因若在于环境,如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外因,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责任;行为的原因若在于个人,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心境、努力等,则行动者对其行为要负责任。海德使用两个原则总结人们通常所做的归因解释。(1)共变原则。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这个结果就不会发生。(2)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海德关于外因-内因的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对人际知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够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E.E.琼斯和K.E.戴维斯在1965年发表的《从行动到倾向:人际知觉的归因过程》一书中,提出对应推论的归因理论,在海德的排除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了归因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对应推论,或称归因-效果耦合。归因判断的价值与一般人对这个归因所持价值判断的差异越大,对应推论的准确性也越大。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个人的行动是自由支配的,他从多种可能的中选择特定的一种,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个的主观意图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2)非共同效果。在多种可能的选择时,某种方案有不同于其他方案的特点,若行动者选择了这一行动方案,它的非共同效果可以使我们对行动者的意图进行推论。(3)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或价值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若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偏离社会价值时,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行为与态度是对应的。
H.H.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把海德所开创的归因研究推向了。1967年凯利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目标、倾向以及内在特性的归因”,并用立方体模型来描述这种过程。凯利提出若干归因原则:共变分析、因果关系图解、打折扣原则、扩大原则、复杂必要原因和补偿原因等。与海德类惟,他也使用了J.米尔的差异方法。他认为,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动者知觉的对象;(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三种解释都有可能,但找出真正的原因还必须使用三种信息:(1)一致性。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相一致。(2)一贯性。行动者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这种行为是否发生。(3)特异性。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同样做出反应。凯利从这里引出结论说,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高、特异性低,则应归因于行动者;如果一致性高、一贯性高、特异性高,则应归因于对象;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低、特异性高,则应归因于环境。凯利的三维理论是一个理想化的归因模型,人们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凯利引出了因果图式等概念。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即图式,以此解释特定的行为。美国学者L.A.麦克阿瑟(1972)从凯利的三维理论出发,对归因作了系统研究,验证了凯利理论的可行性。
70年代后期,归因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这体现在归因所使用的线索的增加和试图把格式塔思想和强化理论结合起来等方面。
B.维纳及其同事在1972年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把它和J.W.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结合起来。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当增加另外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在形成期望、预测未来的成败上至关重要。维纳认为,内在的稳定因素包括能力、陪明、身体特征;内在的暂时因素包括努力、心情、疲劳;外在的稳定因素包括任务难度、环境障碍;外在的暂时因素包括运气、机遇。其中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易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例如,如果我信认为甲工作做出出色是由于他的能力强或任务容易等稳定因素造成的,那么就可以期望,如果将来给予同样的任务他还会做得出色。如果我们认为其成功的原因是由于他心情好或机遇好等暂时因素造成的,那么就不会期望他将来还会做得出色。一般来说,追求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不努力,认为只要努力,总会完成工作。避免失败的人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容易等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维纳的归因理论在学校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L.Y.阿布拉姆森及其同事于1978年进一步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M.塞里格曼等人的习得性失助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了习得性失助,如果属于普遍方面,我们可以预测其他几门课程都不会学好,产生习得性失助;如果属于特殊方面,我们会预测他仅仅放弃学习数学的努力,其他课程不会发生习得性失助。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做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D.卡内曼和J.蒂博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了归因理论。
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把人看作是“认知经济学家”,而不是“朴素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归因上好走捷径。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1)代表性启发法。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2)可得性启发法。人们往往利用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它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易被记住,从而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对于观察者来说,突出的是行动者,倾向于作个人归因。
蒂博和凯利在1978年出版的《了际关系:相互依存理论》中借用强化理论的付出-报偿概念从二重关系互动的角度提出“有效模型理论”。他们认为,他为二重人际关系互动的结果,付出是指抑制和妨碍个体继续活动的因素,报偿是指使个体活动产生偷悦、满意以及受到奖励等的因素。行动者受到适当的强化便能重复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互动行煌 产生有四个阶段,按时间划分是:(1)前提。包括环境和二重关系的两个人。(2)一定的模型。由环境和二重关系所决定的普遍的行为模型。(3)有效的模型。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需要、力量、技能、人格等内部因素转化行为模型,产生有效性模型。(4)行为。个体行动的内因体现在“转化”上。蒂博和凯利把归因和行为理论的强化结合起来,成功地揭示了二重关系中成员的相互依存影响社会互动的规律。他们的研究反映出归因理论研究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D.J.贝姆从激进的行为主义者角度提出了人际关系的自我知觉理论。他的主要论文是1964年的《关于信念和态度的实验性分析》。贝姆认为,个人的情绪、态度、品质和能力对他来说常常是清楚的、模棱两可的。个人不得不从他自己的明显行动和围绕他对环境力量的认识中来推断它们。一个人的信念和态度的陈述,与另一个外部观察者对他的信念和态度的陈述,在功能上是基本相同的。自我归因的过程和使用的资料,与对他人进行归因和使用的资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看出贝姆的归因理论是对前面几种理论的补充。这样,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更加全面与完整。沙克特-辛格等人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证明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的归因极其成功。
例子有……
参考资料:
回答者:瑞芬斯塔尔 - 助理 三级 3-22 13:10
--------------------------------------------------------------------------------
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归因主要是社会心理现象,但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会影响今后同类行为的动机,所以也可用归因论来解释动机。如一个学生将某次考试成绩不佳归因为运气不好,或归因为自我努力不够,这两种归因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归因为运气不会提高其学习动机,归因为努力不够很可能会使其提高学习动机。
??归因论创始人海德(F·Heider,1958)将人的归因倾向分为两种:外向归因,将行为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如工作难易、运气好坏等;内向归因,将行为原因归结为个人内部的因素,如能力高低、努力程度等。
??韦纳(B·Weiner,1972,1980)提出,?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成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对自己能力高低的评估,?对自己努力程度的反省,对工作难度的评价,对运气好坏的感受,对身心状况(心情或身体好坏)的认知,以及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褒贬的评价(别人反应)。但不同人在面临成败时的归因倾向,在这6?个方面的组合是不同的。
??(1)内控与外控?内控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他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疏忽;外控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外力控制的,他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将失败归因于外力的阻碍。前者对活动动的机较强烈和持久。
??(2)能自控与不能自控?以上6方面的归因,有的是可由自己控制的,如努力程度;但多数是不能由自己控制的,如能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反应等。将工作成败归因于能自控的因素者,对工作的动机水平较高;以后从事活动的动机也较高。
??(3)外在与内在将活动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身心状况等因素者,为内在归因者,将活动成败归因于工作难度、运气、别人反应等因素,为外在归因者。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自豪,会增强他以后从事同类活动的动机;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惊奇和激动,但不一定会增强以后从事该种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自卑和自责,通常会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怨恨或愤慨不平,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
??(4)稳定与不稳定?影响工作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和别人反应是不稳定的,可能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提高以后工作的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以后的动机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差,会降低以后的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的动机。

这个世界上有因果报应么

是有的,但普遍一般人都不信,认为是迷信,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套用正统的哲学的话语:客观存在始终是客观存在,无论时空怎么变换,客观规律还是一样起作用;可找《现代因果实录》或《水莲因果启示录》等书看看,写得很好,或可上网搜搜,应有可在网上看的.祝lz早日找到圆满的答案,智慧如海,六时吉祥,安乐自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