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从小批评式教育,抵抗不了原生家庭的痛苦,很崩溃(对于不懂尊重恭敬人,说话没大没小,顶撞父母老师,脾气暴燥的孩子该怎么引导调整)

对于不懂尊重恭敬人,说话没大没小,顶撞父母老师,脾气暴燥的孩子该怎么引导调整

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

现在的大人们常会如此感叹:孩子的礼貌都去哪里了?孩子这样没大没小怎么行呢?是啊,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令你忧心伤脑筋呢?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造成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教导孩子成为有礼貌、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呢?

通常孩子出现没大没小或不尊重长辈的原因大约有三种:

1、当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相左时。

2、孩子想故意挑衅,让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感受到侵犯,在顶撞反抗的背后传达的不只是“己之所欲”,而是有强烈的不满与不顺从。

3、心直口快,不清楚什么是不礼貌的表达,也不知道对方听了心里可能不舒服或受伤。

不同原因表现不同此外,孩子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表现也可能不同。

当意见相左时

孩子的本能就是以自己的立场为主,要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就会以命令的口气和对方说话,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孩子可能会说:我就是不想这样嘛,把东西给我啦。或在家看着电视,孩子突然转到他想看的节目,忘了大家正在收看某个频道;再者爸爸妈妈可能正在看书或报纸,孩子就抢过去说我也要看。

挑战大人的权威

当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时,若你是用较严肃及命令的口气,孩子可能就会出现极力反抗,甚至口出不礼貌的话语。这时的孩子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表达他的不高兴,用此不礼貌的动作反抗你的权威。孩子不是不懂得应该尊重大人,而是他在寻找那一个可以同时拥有你的关注,却也不失去自己的平衡点。

属于心直口快

为什么孩子会不知自己的表现及说出的话,是没有礼貌并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呢?除了个性外,也许在孩子生活的周围,他常看到大人的对话是很直接且大声的,忽略周围人的感受,所以长久下来耳濡目染,行为表现出来也是直接、理所当然,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不妥。所以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生活中纠正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出现没大没小时该如何教导他呢?

1、告诉孩子正确表达。当孩子表现不礼貌态度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何用较有礼貌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孩子也许因为不从而说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还想再看电视嘛。”这时家长可以先暂停孩子看电视的动作,并清楚告诉他原因。建议他可以换个说:“爸爸妈妈,现在这节目还没结束耶,可以再给我一些时间吗?”婉转的表达减少亲子间情绪。当然也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议,可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先隔离冷静一下。对于正在生气而口不择言的孩子,可以让他独处一下,等他的情绪平稳时,再通过故事或角色扮演,让他了解他说话的是不正确的,会让对方感觉很不舒服。而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自己先发一顿脾气,然后等大家都气消了就不了了之,这样孩子不清楚错在哪里,也不知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模范。

3、做孩子良好的模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导及示范,相信孩子会学习的更好。如遇到长辈师长及同学要问好、公共场所不大声争吵、把“请、谢谢、对不起”作为和他人对话中重要的元素……

4、耐心引导及学习。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知道:一颗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有礼貌、守规矩的孩子,会让周围的人觉得愉悦、舒服与温暖,且受欢迎;相反的,如果你是一个没礼貌、没规矩的孩子,就会得不到喜爱,朋友也会疏远你。相信只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细心地教导及引导孩子学习陪伴,孩子就会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最近最让我头疼的是孩子不听管教,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

单亲妈妈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挣钱,一是教育孩儿。

左天,有一老者在网上求法,事因是:姥爷姥姥,从小开始养外孙,至今十四年,外孙大了,不是懂事了,而是与姥爷姥姥对上劲了,爷俩一天说不了两句话。

我告诉他们,快快把外孙送到他爸妈那里。你们老了,力,无精力管教,就放手別管了。

今天,你因管教孩子也做难了。对你而言,孩子不能推出去,没有退路,只能自己管教了。

管教是一门学问,是艺术。对成人基夲的管理方法,对能完成工作任务,完成的好,给予一定的待遇,或者物质,精神等奖励。对完不成工作任务,或造成损失的,进行批评,惩罚等。

对成年人管理与管理未成年人的方法有所不同。但目的基夲一样,对成年人管理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对未成年人的管理主要方面是为了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孩子与孩子不同,管理孩子也没有公式,怎样管理自己的孩子,要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说到具体的,就是说孩子因为什么具体事,不听你管教,是生活上事,还是学习上的事,弄清,弄准。分析原因,不要老怨孩子,老发急,或冷言冷语,或恶声恶气的吵,或动手脚。要多找主要找自己管理上的问题,根据实情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要有医者心态,治不好病人,不怨病人,怨自己医术不高。管教不好孩子,在己不在孩子,应有这样心态。

好方法从哪里来,一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集中精力,多思也能想出好法。另一个方法,找别人或在网上说具体事,从大家的意见中也能找出好法。

有的网友说,因管教孩子可以说用了洪荒之力,效果还不理想,管教孩子,管好真不易,再不易也要做啊。

管教孩子是大人的责任,也是一代一代人的希望,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

为了孩子的前途,为了我们的期望,挑战自我,迎难而上,争取在管教孩子方面交上合格的答卷!

孩子犯错后父母大声斥责,责骂式教育的危害,家长了解吗

这是一个我非常想要分享的问题,作为幼儿园老师,看到太多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的无助,斥责、打骂一般是首选。

昨天我去接孩子的时候,和我儿子一同出来的一个小姑娘特别兴奋,一甩手就把妈妈递过来的水杯给打翻了。当时我们都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她的妈妈挺生气,瞬间就在孩子背上打了一下。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看起来乖巧可爱的小女孩直接在妈妈脸上扇了一巴掌。小孩子手上没有多大的劲,妈妈似乎意识到是自己打孩子才引起孩子的反抗,所以没有再打孩子,而是改为申斥:你把水壶打到地上对不对?走,今天晚上不准吃饭了,不改正这个错误就站到门口去。那孩子更生气了,她满脸通红地对着妈妈又打了一下,然后倔强地说:你打我我就要打你。妈妈起身要走:今天就是不让你吃饭,犯错误了还不认错,回家罚站。小女孩站在原地,恶地看着妈妈。这小孩最后是在我的劝说下带着泪水离开的。

管教孩子的父母首先要承认他们是负责任的,在孩子犯错之后急于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帮助孩子纠错,但纠错决定了效果。

《理解儿童的行为》这本书告诉我们:成人回应儿童行为的影响着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那些使用积极的纪律约束策略,使用有权威的行为管理的成人能培养起儿童的自控能力发展,因为他们使儿童参与到了积极的认知过程之中。

很多父母在内心深处是认可惩罚或者武断的行为管理可以让孩子听话的,或者说,这样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止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感到恐惧而不敢再犯。但是实际上惩罚正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教育,更容易引发这些不良后果:

01 惩罚强化了孩子对惩罚者的认知,而不是行为的错误。

我遇到的一些妈妈在孩子调皮的时候喜欢说:“你再调皮,看你爸来了收拾你。就害怕你爸。”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孩子在家庭中某个人面前表现特别乖巧,会主动约束自己行为的现象。这多数都是因为家庭中的这个成员会给孩子比较严重的惩罚,让孩子感到害怕。如果这个人不在的时候,孩子的错误行为不但不会停止,反而会更加严重。因为通过惩罚的强化,孩子没有认识到这件事做的不对,而是认为这件事不能在某个人面前做,不然就会得到惩罚。

02惩罚更多的是在压制错误行为,而不是消除。

在短暂时间内,严重的惩罚特别是家长暴力的打骂可以让孩子快速停止错误,惩罚过后,孩子做错的行为往往不能停止,而是转为更隐秘的继续进行。比如:因为玩手机被打骂,下次就偷偷在被窝里面玩。孩子表面上会表现出乖巧的样子,实际所做的事情家长不注意很难发现,这是更大的隐患。

03惩罚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提供样本

孩子在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会将自己受到惩罚的原因归结为没有服从成人的意愿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他从大人那里学会了如何让别人服从自己。比如妈妈想让孩子看书,但是孩子想要玩玩具,妈妈生气之下就从孩子手里夺下玩具,然后吼叫着把孩子抱到书桌边上看书。那么孩子下次在和小伙伴玩的时候,就有可能从对方手上抢夺玩具。因为妈妈的惩罚行为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不听你的你可以去抢。

04惩罚产生的不良情绪会损伤孩子的自尊

自信、听话、懂道理,这些都是在家长和孩子良好的互动中培养起的积极自我概念。而固执、不听话、暴躁更容易在负面的互动中形成。家长惩罚孩子的次数越多,越暴力,孩子越容易用”我很差、我很笨、我就是个坏孩子”给自己下定义。当孩子对自己的价值评估越来越低,自尊心也随之不断消磨,他们的错误行为会越来越多,甚至以挑衅的形式出现,因为自己就是没有价值的。这和那些超级难管的孩子完全对应。

05惩罚的孩子会用攻击性发泄愤怒

任何程度的增大惩罚都会造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文章开头故事里的小女孩,看起来活泼可爱,却连续几次用打妈妈来进行反击,这中间更多的是对自己愤怒情绪的宣泄。当然,如果小女孩面对的是更严厉的爸爸,她有可能不敢还手,但是孩子会寻找其他途径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把自己的愤怒转嫁到别的孩子或者物品上去。

06惩罚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坚持

惩罚最大的恶果是伤害孩子与成人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并且难以修复。当孩子觉得和父母无法沟通时,又常常得到惩罚,她可能会采取坚持错误行为来反击。比如:因为孩子不穿衣服批评孩子,批评之后孩子不但不穿,还站在原地生闷气,怎么拉都不配合。这时候妈妈一般会评价:这孩子真倔强。当妈妈离间,再观察孩子,发现他只是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妈妈再次进入房间,孩子又回到原地,继续抗拒不穿衣服。

07惩罚将成为孩子不该获得的暴力经验

孩子尝试到打的滋味,多数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在这之前,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还可以去打自己之外的个体,家长用打来惩罚孩子,正巧给孩子关于暴力的经验。所以当孩子对其他同龄人做出相同的动作时,家长往往惊讶:我没有教他打过人啊!却没有想过可能就是自己对孩子的让孩子学会了暴力。

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我是幼儿园张老师,资深幼儿园教师一枚,请关注我,分享教育过程的美好!

原生家庭的心理禁锢,你解除了吗

我是一个农村重男轻女家庭中出生的女儿。从小我有一对房似锦妈妈潘贵雨那样的父母,同时我还有个比樊胜美哥哥N倍加强版的赌鬼哥哥。我是后来考大学、工作后来到城市里。

听爸爸说,我妈流产了三次才生了哥哥。怀我的时候,那个年代托人拍B超看了是儿子才留下,直到生出来才发现我是个女儿!

我的爸妈和哥哥才是一体的,他们才是一家人。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的女儿永远是外人。

作为重男轻女的原生态家庭中的女儿,两年以前的那些年,我总是自己省吃俭用省下钱来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买各种东西。可是不管我怎样做,从来都没换来过爸爸的一个笑脸、一句认可或肯定!我的爸妈嘴上总是说“儿子才是自己的根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从来没有在爸妈身上得到过他们对哥哥的爱一半。于是我拼命工作,对爸妈的指定言听计从,对哥哥有求必应!

后来我才发现,我这不是孝顺,我这是爱的乞讨!

哥哥多年反复,直到一年前哥哥再次输掉家里最后的钱和全部财产。重男轻女的爸妈以相逼让我拿出所有积蓄~这些年我工作攒下的三十万来替哥哥还了赌债。后来哥哥还是复赌,倾家荡产,亲戚朋友找借无门。

这时,我的重男轻女的父母再次打着手足情深的情深的旗号绑架我。我的爸妈来到我家,要求我卖掉公婆给买的唯一住房~我的婚房,再次替哥哥还赌债。

我没同意,我爸爸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窒息。

“要早知道你现在都不肯卖房子救你哥,当时你生下来,我和就一屁股坐死你!你这个白眼狼,让你活到现在我们就对得起你!”

“血浓于水”对我来说就是个绑架的词语!我的原生态家庭是一个无底洞!这个洞里住着所有以亲情名义对我绑架的吸血鬼!

不管我怎么做,不管我曾多听话,哪怕我三个月不舍得吃一次肉,榨干了自己所有的血汗拿给哥哥,不管我以前多次拿钱给哥哥,给爸爸妈妈,仅仅因为这次我没有同意卖掉公婆买的婚房,再次拿卖房钱给哥哥还赌债,我的爸爸就不认我了!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不是个儿子!

因为从小家庭中缺爱,以前我总是觉得爸妈的认可很重要,曾经着了魔一样掏肝掏肺的想要得到爸妈的满意。可我的爸妈从来都觉得我应该做更多更多。他们生了我的意义就在于贴扶哥哥。

后来我才知道,我病了,我的心理病了。而可以治愈我的病的爸爸妈妈,眼里心里装的只有我的哥哥,那么,我只能靠自己治愈。

我现在终于认清一个现实:我的爸妈并不爱我!他们执念的无限度的爱哥哥也只是因为哥哥是男性!

认清这个事实后,我强迫自己从原生态家庭中剥离开。

对重男轻女的父母我也只剩下作为子女该尽的义务,我再也不允许自己愚孝!同时我也没有义务去向哥哥“尽孝”!

后来我也意识到,不止是我受到这样家庭的伤害,我的哥哥也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没有重男轻女的父母的无限度无止境溺爱,我的哥哥也绝不会走到今天这样家破人亡的败家境地!

归根结底,我和我原生态家庭的这些伤害都来源于早该摒弃的“重男轻女”的恶习!

我现在通过学习查阅原生态家庭的心理书籍,并自我疗伤,已经走出来很多了!

真心心疼那些跟我一样生长于重男轻女家庭中深深受伤的女儿们!

同时我要从我做起,让重男轻女这个陋习从我这里彻底根除,再也不会延续下去。

我现在有个女儿,我很爱我的女儿,我对自己发誓:我曾经经历和受过的伤害,我绝不让那些在我女儿身上发生!我要在女儿的人生里留下满满的爱的印迹。

家庭教育很重要,为什么越来越多子女与自己父母感情疏离选择逃避

原因之一是较之以前,缺少了陪伴。

爱是需要陪伴的,再陪伴过程中沟通交流,彼此理解接纳。

放眼如今,留守儿童大大增多了,即使不是留守儿童,但是快节奏的社会,也使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再加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很多孩子很小便被送出家门,送到“起跑线”上——寄宿或者长托,见到父母的机会都不多。

还有,高科技产品例如手机的等,也令很多孩子和大人爱不释手,导致各玩各的,减少了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就出现了上述现象,亲自关系渐远渐疏。

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永远是家庭,最好的教育永远是陪伴,希望孩子们在父母关爱陪伴下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