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的生病原理(抑郁症不是因为大脑神经递质紊乱,为什么还会引起一系列难以找出原因的躯体症状)

抑郁症不是因为大脑神经递质紊乱,为什么还会引起一系列难以找出原因的躯体症状

谢谢邀请!抑郁症的确切病因还未确定,但抑郁症存在神经递质紊乱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种神经递质的具体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的情绪,我们来详细说一说情绪是如何变化,又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抑郁症的病因之一——生物因素

我常说抑郁症是有明确生物因素的医学疾病,这个生物因素就是题主所说的神经递质紊乱,其中也有很多假说存在,但目前最重要的神经递质被认为是5-羟色胺(5-HT)系统的变化,因为5-羟色胺的主要功能是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感,当我们体内的5-羟色胺减少的时候,会感到闷闷不乐,索然无味,极易疲惫等等抑郁的表现。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明了一批通过增加神经突触细胞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增加满足感、愉悦感,减少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社交退缩等等一系列抑郁表现的药物。我们称他们为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最具代表性的五种SSRI药物被称为五朵,为全世界无数的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还会出现躯体症状呢?

其实抑郁症状带来的躯体化症状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十分常见,尤其老年抑郁患者或晚发型抑郁症患者,出现躯体化症状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发病年龄相对早的青年人群。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清醒本身就是我们人体行为的指挥官,当我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常常会感受到明显的精力充沛,而当我们闷闷不乐的时候常常感到精疲力尽,我相信这样的感受很多人都会有亲身体验。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化教育,很少提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都是内敛的,不善于表达的,对于情感的变化往往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但身体是真实的,它不会有所隐瞒,所以躯体症状更相当于情绪变化的宣泄口。

关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去年参加一个全国性培训,上海正在做这方面的科研,也归纳总结了抑郁症患者出现躯体化症状的几率,我们可以对照一下,其实在三甲医院门诊,以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躯体不适感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并不少见,但能被识别又及时转诊的抑郁症患者却十分少,所以综合科的医生懂得识别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上图就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做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的躯体化症状分析。排在第一位的是失眠占64.6%,第二位的就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躯体症状占46.90%,第三位是体重减轻占38.60%。

因为躯体化症状源自于情绪变化,所以随着情绪变化的改善,躯体化症状也会随之消失的,也就是说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失眠问题或者难以用言语描述的躯体症状,不应该针对性进行躯体治疗,而应该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随着抑郁症状的消失,由抑郁症状带来的躯体化症状也会随之消失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你的疑问,有问题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帮你进一步解答关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问题的。

胰腺癌一般是什么导致的

您好,我是肿瘤医生橙橙妈。经常看科普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胰腺癌是“癌中之王”。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发生胰腺癌,90%的人在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为1%-3%,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实研究的数据。所以,了解胰腺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针对性地预防、筛查很重要。下面我从4个方面跟大家聊一聊胰腺癌的相关问题。

1. 胰腺在哪里?

2. 胰腺癌一般是什么导致的?

3. 如何预防胰腺癌?

4. 胰腺癌如何筛查?

胰腺在哪里?

同胃一样,胰腺也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分泌的胰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

胰腺是横卧在我们体内的,位于胃后方的腹膜后间隙中,在临床分期中,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胰头是胰腺癌最好发的部位。

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其下缘在肠系膜上静脉右后方形成一沟状突包绕。头部在脊柱右侧。胰体尾部位于脊柱左侧,两者界线不清,与胃大弯、脾门及左肾门相邻。

胰腺癌一般是什么导致的?

要问胰腺癌一般是什么导致的,就是说病因是什么,不过胰腺癌的病因目前其实是不明确的,高危险因素倒是有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遗传因素:BRCA1/2胚系突变与胰腺癌风险增高有关,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来源于后天获得,也可能是遗传。有研究表明,有胰腺癌家族史,会使家族中60岁以上的成员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大18倍,如果家族中有3个及以上的成员患胰腺癌,则家族中60岁以上的成员胰腺癌的发病率会增大到57倍,这算是比较惊人的倍数了。
  • 吸烟:吸烟是目前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吸烟导致的胰腺癌占20%-30%。有研究证实吸烟者的危险性与其吸烟程度是成正比的,但是戒烟会让这种危险性大大减低,对戒烟10-15年的人,其危险性与终生不吸烟的人相近。另外,吸烟者危害的不只是您自己,家人如果吸了二手烟,致癌风险同样会大大增加。
  • 糖尿病: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8-2.1倍。大约一半以上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血糖升高但是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长病程的糖尿病(一般>2年)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但是2年内新发、短病程糖尿病则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
  • 慢性胰腺炎:有过慢性胰腺炎病史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有所增加。在国外,曾经有人对223名有过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做了跟踪调查,14年后有8名患者死于胰腺癌,患病率高达3.59%,远远高于正常人群的(4~10)/10万发病率。而且慢性胰腺炎与<65岁患胰腺癌的相关性更大,如果胰腺炎能被有效控制,胰腺癌的发病率则会相应地有所降低。
  • 生活习惯:一项多达16万人的队列研究提示,肥胖和过少的体力运动亦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反,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每周步行或者慢跑1.5h以上,可以减少50%的胰腺癌发病率。
  • 饮食习惯:美国曾有一项研究证实,吃太多热狗、香肠与其他加工过的肉类食品,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研究还指出,吃禽肉、乳制品与蛋类就不存在患胰腺癌的危险。加工肉类与红肉中的油脂含量高,可能是增加患胰腺癌风险的主要原因,此外,加工与烹煮肉类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 环境因素:暴露于氯化烃溶剂、镍及镍化合物、铬化合物、多环芳香烃、有机氯杀虫剂、硅尘及脂溶剂的职业史会提高胰腺癌的发病率。

如何预防胰腺癌?

  • 戒烟、控酒:虽然酒精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是有争议的,但是某些研究表明酒精是危险因素之一,所以为了自身健康要避免酗酒。
  • 调整膳食结构:不吃烧焦和烤糊等可能致癌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高盐的食物,防止因食物油脂过多而使胰腺过度的分泌胰液。要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为主
  • 生活规律,减少应酬,坚决杜绝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容易引起胰腺炎,如果发展成重症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若进展为慢性胰腺炎也为胰腺癌种下隐患。
  • 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每天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的矿物质。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发糖尿病。
  • 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户外有氧运动,避免超重和肥胖。
  • 对于有胰腺良性病变的患者,比如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是伴有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导管内黏液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状瘤患者等,要及时就医治疗

胰腺癌如何筛查?

  • 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有下列情况,如:梗阻性黄疸;近期出现的一些无法解释的表现,如体重下降超过10%、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自觉消化不良而检查显示消化道正常;突发糖尿病但是没有家族史,而且不肥胖者;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自发性的胰腺炎的发作等,要怀疑有胰腺癌的可能,如果是嗜烟者更应该加倍怀疑
  • 普通人群一般不筛查,但是如果有上述情况者则应复查CA19-9、CEA、CA125等肿瘤标志物及腹部CT和磁共振,虽然彩超也可以看出胰腺病变,但是敏感性不高,我个人是不太推荐做彩超筛查的。如果是有胰腺癌家族史或慢性胰腺癌的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特别是5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腹部CT或磁共振。
  •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CA19-9这个肿瘤标志物,它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建议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都要筛查一下CA19-9,毕竟这只是一个抽血项目,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虽然在其他肿瘤或良性疾病中也可能会升高,但是如果它高出了参考值,就代表是异常的,是提示您进一步详细检查的。

清楚了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要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针对性的预防,对于高危人群,更是要及早筛查,这对早期发现胰腺癌很重要。胰腺癌虽然是“癌中之王”,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还是有些信号提示大家要提高警惕,及早筛查。要知道,早期筛查能够明显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进而提高治愈率。

我是肿瘤医生橙橙妈,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关注、转发。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得了抑郁症……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得抑郁症的人很少

遇到压力,施放能力太差,

碰到困难,解决能力太差,

有情绪时,老是自己扛着,

不怨捞到,老是存在心里,

过去时期,填饱肚皮就够,

现在时候,向钱看压力多,

施放不了,压力多变仰郁,

必须开心,心情快乐就好。

抑郁症原因是什么

每年约28万人因抑郁症。上两天新闻上一个救援人员称:“他所经历的救援中,抑郁症占了90%”。庞大的数字,让人们面对抑郁症问题手足无措。作为一名专业治疗抑郁症的医生我来解读一下,抑郁症到底为什么会?

无用、无望、无助,患者在自责自罪中走上绝路

患有抑郁发作的患者症,经常会自我评价降低。认为自己生活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觉得自己只能给别人带来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常常会感到自己为力孤立无援,觉得没有人能帮助自己。我诊治的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程中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医生,我还能好吗?医生,我不想治了,我不想再连累家里人。医生我觉得没人能帮我。”甚至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是没有出路、没有希望的,想到将来感到前途渺茫、遇见自己工作要失败、财政要崩溃、家庭要出件不幸,这时患者常常会与关系密切。

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会产生自责自罪。患者会过分的贬低自己,总以批评的眼光,消极的否定态度来看待自己,不再自信。对任何成功都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只是凑巧而已,自己毫无功劳;对自己既往的一切轻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让人感到失望。严重的患者还会对自己的过失上纲上线,产生深深的内疚甚至罪责感,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必须得到惩罚,这时很多患者都会想到才能赎罪或解脱。

可怕的精神病性症状

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抑郁心境协调或不协调,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内容多涉及力、患病死亡、一无所有和应受到惩罚等,如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灾难妄想、嘲弄性和谴责性的听幻觉等;而与抑郁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则与上述主题无关,如被害和自我援引妄想,没有情感背景的幻听等。我们科里曾经来过这样一位患者,她是一名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有顽固的幻听。每天起床脑子里都有个人对她说:“你怎么还不?”为此她曾多次,胳膊上的一条条后留下的疤痕,像一条条蜈蚣一般爬在上面,提示着这个姑娘不幸的过去。

上述文中的姑娘经过治疗,基本已经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被抑郁困扰的你,要不要勇敢的和他对抗呢?

正常人怎么患上抑郁症的

01

抑郁症的核心—情绪

通过抑郁症临床症状的描述,以及根据人类心理机制来看,抑郁症的直接原因是长时间的陷在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之中,由此导致后续一系列意志、认知、行为甚至身体出现相应状况。这个一般我们都会有体验,比如我们在特别愤怒的时候,会有非理性的言行,身体也会有有发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所以抑郁症的直接起因是长期处于那些情绪之中。

我们再来看看抑郁症所呈现的情绪状态:

情需低落、悲观绝望;

自我评价降低,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

自责自罪。

有四种情绪情感:悲伤绝望、自卑低价值感、自责内疚、罪恶感。

02

情绪来源—需要

那么这四种类型的情绪怎么来的呢?跟人的需要有根本的关系。

悲伤绝望

悲伤是人类四大基本情绪之一,悲伤的情绪产生于失去:失去亲人,失恋,失去家园都会让人感到悲伤,根据我们对众多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对被爱,被关心和理解特别在意,经过深入剖析发现,他们在生命早期都有过“爱的失落”,这种失落包括胎儿期“性别期待”,经历过差点被堕胎,原生家庭父母“重男轻女”,早年被送养、寄养,或者感觉自己小时候不受父母重视等等。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都是希望被爱被接纳,但是这些经历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被爱,感受到深深的悲伤,然而很多孩子依旧想要努力得到父母的爱,他们会让自己听话、懂事乖巧、努力干活多付出,努力学习成绩好,长大后有本事挣钱多,孝顺父母,帮助兄弟姐妹,对所有人好……

有了自己的家庭,依旧继续在原生家庭的模式。

所做这一切,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得到父母亲人的爱,然而当她付出这么多之后,依旧感觉父母一点都不爱自己的时候,她就变得彻底绝望了,内心充满委屈和无望,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当然,这类型的患者,一边是非常的付出,经常大包大揽把别人的事情都做了,同时常常会抱怨家人不关心,不理解自己,经常性的抱怨指责会让周围亲人更加远离,变成恶性循环。

自卑、低价值感

自卑感即是自我价值感低下,自我价值感是指“自我”的存在是否有价值,有意义。

孩子刚出生时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自我”,是比较混沌的,随着逐渐长大,逐渐开始慢慢建构独立且明确的自我,但是在孩子建构自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及其他照顾者对孩子的接纳和认可对其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有重大意义,如果父母对孩子是接纳的、认可的,经常性鼓励、信任和肯定的,孩子就会成长的自信,反之孩子会变得非常的自卑。遗憾的是,我们发现,现实中太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否定式的,经常用:你怎么这么笨;一点都不上进;你看隔壁的小明,永远学习都比你好;我看你这辈子是没希望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

在这样否定甚至羞辱式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自尊水平非常低,自我价值感、自我评价很低。当然有一部分孩子会变得更加努力,拼命让自己优秀,取得很多成就,但是其根本动力其实还是为了证明自己,让父母看到自己是很优秀的,想得到他们的认可。那另外一部分人就会表现出非常的自卑,整个生命状态都是自我否定,什么都做不好。

那么走证明路线的人,当他努力拼搏了很久,也做出很大的成就,这时候其实他已经把自己的价值完全跟外在的成就绑定,一旦遭到比较大的挫折,就会轰然倒塌,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着毫无价值,不如死去……这便是抑郁症了。

当然他们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特别在意最亲近的,从小否定自己的那些人的评价,如果始终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也会非常崩溃。

自责内疚

自责内疚怎么来的呢?记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总播一条公益广告:妈妈对孩子说,儿子等你上了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

类似这样的场景很常见,我们有很多父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人生种种的不如意变成对孩子的期望,寄希望于孩子为我们实现,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期望,把父母的期望背负到自己肩膀,未来一旦做不到的时候就会觉得内疚自责,而如果父母再给予批评指责,会更加重孩子的自责,而自责内疚在所有情绪状态里是能量最低的,严重时候足以导致抑郁。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认同和承担父母的期望呢?其实还是为了以此来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可。

罪恶感

罪恶感则来源于个体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有该做而没有做的事,因此而导致别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伤害,甚至失去生命,因而背负上深深的自罪感,觉得自己不可饶恕,甚至只有死了才能偿还。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往下探索,发现往往是恐惧和怨恨,而这两种情绪的根源则是安全感和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03

抑郁症如何疗愈

以上我们分析了四种类型的抑郁症,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其直接原因都是负面情绪的长期累积,进而导致整个人的认知思维、意志,甚至身体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问题。而情绪的背后是各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生命卡在过去,产生的情绪没有流动出去,滞留在身体里形成了心理创伤,然后产生负面的认知想法,经过反复印证而形成信念和思维,最后形成行为模式。

那么,疗愈的就需要遵循这个心理运作的过程,找到切入点,回溯到个体过往生命的创伤点,把累积的情绪释放,看到未满足的需要,然后创造条件去满足,看到形成的信念和思维以及行为模式,逐渐去转变,这样就可以彻底走出抑郁,而且整个生命状态会有一个很大的成长蜕变,从此生命必然不断向上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