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三国名将录三将攻略-安定医院心理科医生

三国名将录三将攻略

6围90 排序及登场

  注:

  1、S1指剧本1,人名后的年份、城市指S1登场时间、地点(老爸),---指189已登场。登场时间全剧本一致,登场城或有不同,后面()内的是不同于S1的其它剧本登场城,同于S1的不再标示

  2、诸葛亮靠搜索要208年才能得到,但刘备凭事件三顾可以在207年入手,事件触发参见事件详解

  3、钟会、夏侯玄出来太晚,只统计了S1S6登场城,此外S1钟繇在钟会登场前去世的话,钟会不在老爸初始城长安登场,只能在许昌找到

  4、贾诩、太史慈S3初始在野,需搜索才能得到,诡异不符合史实

  智力

  100 诸葛亮 208 下邳 (襄阳S3)

  98 司马懿 199 陈留 (洛阳S2)

  庞统 194 襄阳 (谯S3)

  96 周瑜 194 孙策

  荀彧 189 陈留

  95 诸葛恪 223 诸葛瑾

  徐庶 192 襄阳 (下邳S2 新野S3)

  陆逊 203 长沙 (庐江S2 会稽S3)

  鲁肃 200 长沙 (庐江S2)

  94 贾诩 --- 长安 (洛阳S3)

  钟会 245 钟繇or许昌 (洛阳S6)

  荀攸 192 陈留

  曹操 --- 陈留

  93 邓艾 225 许昌 (弘农S2 洛阳S5)

  92 姜维 222 天水 (安定S3 长安S4 成都S5)

  陈群 206 许昌 (弘农S2)

  91 诸葛瑾 195 洛阳 (庐江S2)

  吕蒙 198 长沙 (庐江S2)

  90 程昱 189 陈留

  田丰 --- 南皮

  李儒 --- 洛阳

  政治

  97 郭嘉 192 陈留

  94 张昭 196 下邳

  92 夏侯玄 253 陈留 (许昌S6)

  诸葛亮 208 下邳 (襄阳S3)

  张纮 196 下邳

  马良 207 襄阳 (新野S3)

  91 张松 194 成都

  90 司马懿 199 陈留 (洛阳S2)

  曹操 --- 陈留

  杨修 198 洛阳

  魅力

  99 刘备 --- 平原

  98 曹操 --- 陈留

  孙权 198 孙策

  96 关羽 --- 平原

  95 周瑜 194 孙策

  诸葛瑾 195 洛阳 (庐江S2)

  诸葛亮 208 下邳 (襄阳S3)

  邓芝 200 新野 (成都S3)

  94 满宠 190 濮阳

  93 赵云 190 代县

  90 孙干 --- 下邳

  鲁肃 200 长沙 (庐江S2)

关于三国诸名臣的谥号

古时忠臣良将死后,皇帝感其功绩,均赐谥号,厚待子嗣。谥号也不是随意而定,他是依据该将的性格、行事、功绩及在帝王心中的评价而定是很有讲究的。


如三国时期魏有谥号:忠、贞、壮、元、敬、景、肃、穆、愍、靖、成、恭、厉、威、刚等。 今天这篇只讲魏国。


1. 谥曰忠侯


忠,赤诚无私,诚心尽力。


时有,夏侯敦、曹仁。他们是曹操两大亲族将领的领袖,曾多次,解救曹操于危难之时。


夏侯敦


三国志:敦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馀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於官,不治产业。文帝即王位,拜敦大将军,数月薨。谥曰忠侯。


曹仁


三国志: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谥曰忠侯的才能并不一定出众,却是可以信任。


2. 谥曰贞侯


贞,坚定,有节操。


时有,常林、裴潜、胡质、郭淮、桓阶、陈矫、徐宣


常林


三国志:林节操清峻。常林素业纯固。魏略:林性既清白,当官又严。裴松之:不畏权贵者也。


裴潜


三国志:裴潜平恒贞干。魏略:为人材博,有雅。


胡质


三国志:质至官,察其,更详其事,检验具服。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诏书褒述质清行。


郭淮


世语:淮五子叩头流血请淮,淮不忍视,乃命左右追妻。於是追者数千骑,数日而还。淮以书白司马宣王曰:“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於法未通,当受罪於主者,觐展在近。”


桓阶


三国志: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阶遂自匿。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阶自陈已结?,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陈矫


三国志:矫、宣刚断骨鲠。


徐宣


三国志: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确然难动,有社稷之节;历位州郡,所在称职。


谥曰贞侯的一定是高风亮节。


3. 谥曰壮侯


壮,健壮有力,雄伟有气魄。


时有,许褚、文聘、徐晃、曹休、邓艾、张郃皆为勇武中佼佼者


许褚,堪称壮首。以勇破敌,得武卫号。


三国志: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文聘


三国志:聘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


徐晃


三国志: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曹休


三国志: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注:虎豹骑为勇武者。


邓艾


三国志:邓艾矫然强壮。


张郃勇谋兼备。


魏略: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


谥曰壮侯不见勇者,闻名即寒。


4. 谥曰元侯


元,第一,首。


时有,曹真、傅嘏、高柔


曹真


曹操收真为养子,常被命为主帅,督军被敌。后以元老受文帝诏辅政。后迁大将军。


傅嘏


裴松之:傅嘏识量名辈,寔当时高流。


高柔


三国志:高柔明於法理。柔保官二十年,元老终位。


从一而终谥曰元侯。


5. 谥曰敬侯


敬,尊重,有礼。


时有,荀彧、荀攸、卫臻


荀彧多为曹操出谋,举荐良才,是曹操最为尊重的人之一。


三国志: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魏氏春秋:太祖曰:“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荀攸。


三国志: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卫臻。


三国志:久居斯位。父兹,有大节,不应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谥曰敬侯乃王佐大贤,世人皆尊。


6. 谥曰景侯


景,景仰,佩服。


时有,王基、满宠


王基


三国志:王基学行坚白。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晋室诏曰:“故司空王基既著德立勋,又治身清素,不营产业,久在重任,家无私积,可谓身没行显,足用励俗者也。


满宠。执法不畏亲贵。三国志:满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业,家无馀财。


不求私欲,不畏强权谥曰景侯。


7. 谥曰肃侯


肃,恭敬,认真。


时有,贾诩、孙礼、辛毗


贾诩侍董卓、李傕、曹操三主,皆尽心尽力,不怠一丝。


三国志:太祖执诩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孙礼


三国志:孙礼刚断伉厉。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和,天下少谷。礼固争,罢役。


辛毗


陈寿:“辛毗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谥曰肃侯就是不可缺的人。


8. 谥曰穆侯。


穆,温和,恭敬。


时有,赵俨、徐邈、王昶、陈泰


赵俨


三国志:赵俨刚毅有度。祖以俨为朗陵长。县多豪猾,无所畏忌。俨取其尤甚者,收缚案验,皆得死罪。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威恩并著。


徐邈


三国志:徐邈清尚弘通。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王昶


三国志:王昶开济识度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於时务者二十馀篇,青龙中奏之。


陈泰


三国志: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


生前为民造福谥曰穆侯。


9. 谥曰靖侯


靖,平定,秩序安定。


时有,陈群


陈群,适刑罚,减民赋,制九品官人法。


三国志: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国之依靠谥曰靖侯其实与谥号肃侯很像。


10. 谥曰恭侯


恭,肃敬,谦逊,有礼。


时有,曹洪、韩暨


曹洪


曹操被董卓部将徐荣大败,曹洪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曹操逃命。《三国志》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曹丕即位后想问曹洪借点钱,曹洪不肯,小心眼的曹丕就找了个借口抓曹洪入狱,经过曹丕母亲和郭皇后的努力,曹洪终于保住性命免为庶人,曹洪上书赔罪,《魏略》:


……臣仰视天日,愧负灵神,俯惟愆阙,惭愧怖悸,不能雉经以自裁割,谨涂颜阙门,拜章陈情


韩暨


三国志:诏曰:“太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絜,年逾八十,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其以暨为司徒。”


谥曰恭侯的就是知错即改,固守礼教。


11. 谥曰愍侯


愍,哀怜,优愁。


时有,李典、夏侯渊、乐綝


李典,爱学,儒雅,与人无争,屡建功勋,栋梁之才,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


夏侯渊


魏书: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三国志: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乐綝


世语:诞曰:“我作公当在王文舒后,今便为司空!不遣使者,健步赍书,使以兵付乐綝,此必綝所为。”三国志:乙亥,诸葛诞不就徵,发兵反,杀扬州刺史乐綝。


谥曰愍侯一定是鸿志未展,身先死。


12. 谥曰成侯


成,能力强。


卢毓,规鉴清理


三国志:诏曰:“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可谓明试有功,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


这叫办实事,不求名谥曰成侯。


13. 谥曰厉侯


厉,严格,严肃。


时有,于禁


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谥曰厉侯严过不得心。


14. 谥曰威侯


威,使人敬畏的气魄


时有,臧霸、乐进


乐进,以骁果显名。


三国志:以胆烈从太祖。


臧霸


三国志: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


以恶治恶谥曰威侯。


15. 谥曰刚侯。


刚,坚强。


时有,李通、张辽


李通


袁绍、刘表招降,都被拒绝。三国志: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


张辽


三国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


不受诱惑,不惧险阻谥曰刚侯。

请问有没有三国志9的在野武将名单

说明

1:只搜集了各个剧本初期的在野武将,因为后期的比较接近下个剧本了,很多人才也被其他势力挖走了,难以统计。而且初期是大家比较需要人才的时候。

2:年代越到后面的剧本在野武将越少,大概都投靠自己的主人了,这一点有点郁闷。不过后期大势力比较多,大家应该都不缺人了吧。

3:最后一个剧本由于大多数史实武将都名花有主了,空城也很少。名将也基本上不在野了,没什么意义,所以没有统计。

4:目前应该还存在很多错误和缺少很多内容,希望大家多多提出以便修正。

5:我会根据我的进一步实践和大家的意见更新这个名单。


剧本1:黄巾之乱 184

梓潼 庞义

安定 程银

建邺 张英 陈横

北海 孙乾 武安国 王朗 国渊

会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晋阳 李肃 曹性 郝萌 杨丑 穆顺 方悦

天水 华雄

下邳 吕岱 糜竺 曹豹 车胄 陈珪

北平 魏攸 鞠义(打不出来。。。)

蓟 蒋义渠 吴巨

武威 贾诩

洛阳 韩浩 蔡琰 韩玄 杨奉

汉中 张鲁

长沙 区星

邺 苏由 潘凤 沮授 田丰 审配 吕翔 吕旷

陈留 典韦 夏侯敦 刘馥 毛玠

长安 傅异 杜畿

南皮 文丑 颜良 高览 焦触 逢纪 李孚 季雍 晆元进 韩吕子

濮阳 董昭 于禁 程昱 陈宫

宛 黄忠 许攸 张勋 韩胤 纪灵 杨弘 俞涉 乐就 梁纲 桥蕤 娄圭

襄平 公孙度

汝南 袁胤 许靖 袁涣 雷薄

吴 严兴 许贡 凌操

平原 华歆 崔琰

许昌 钟繇 荀彧 辛评 郭图 荀椹(打不出来。。。)

小沛 刘勋

江州 严颜


剧本2:反董卓联合 190

庐江 周泰

许昌 荀彧 陈群 郭嘉 钟繇 许褚

长安 张既 傅异 金旋

南皮 牵招 焦触 李孚 张南

寿春 刘繇

吴 严兴 许贡

下邳 车胄

襄阳 向朗 杜畿

成都 张任 张松 王甫 吴兰

洛阳 卢植 韩玄 徐晃 蔡琰

濮阳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陈留 梁习 满宠 毛玠 刘馥

襄平 国渊

北海 孙乾

蓟 邹靖 徐藐 吴巨

晋阳 郝萌 杨丑 卞喜 张燕 韩遁(打不出来)

邺 赵范 吕翔 吕旷 苏由

宛 黄忠 陈震 娄圭 李严

汝南 程秉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龚都 吕范 袁涣 李通

吴 凌操 严畯

会稽 贺齐 董袭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邺 吕岱

天水 王异

建邺 陈横 张英


剧本3:群雄割据 194

洛阳 徐晃 韩玄 杨修 蔡琰 杨奉

柴桑 蒋干 吕蒙

武陵 潘浚

长沙 桓玠

濮阳 王累

陈留 梁习

长安 金旋

寿春 蒋钦 刘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阳 向朗 杜畿

邺 赵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长安 张既 傅异

平原 崔琰

零陵 刘度 刑道荣

建宁 李恢

襄平 国渊

晋阳 王凌 卞喜 张燕 韩遁(打不出来。。。)

下邳 糜氏 陈矫 车胄

庐江 鲁肃 宋谦 大乔 小乔 周泰

北平 阎柔

汝南 魏延 张阎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龚都 李通

北海 孙乾 程秉

蓟 徐藐

宛 甘宁 娄圭 李严


剧本4:官渡之战 200年

汝南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赵云 陈到 魏延

寿春 张阎 陈兰 雷薄 步骘

长沙 桓玠

宛 娄圭 李严

天水 王异 杨肁

安定 韩德

成都 秦宓

建邺 吕岱 谢旌

濮阳 胡班

洛阳 司马懿 贾逵 司马孚 关平

建宁 李恢

武陵 巩志

邺 樊氏

蓟 田予 徐藐

晋阳 张燕 王凌

小沛 温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吴质

庐江 鲁肃

襄平 国渊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荣


剧本5:三顾之礼 207

建宁 李恢 雍阎

上庸 申仪 申耽

新野 陈震 傅彤 邓芝

安定 韩德

天水 杨扈 王异

成都 张翼

江陵 赵累 冯习

庐江 王祥

濮阳 王忠

北平 田畴

晋阳 王昶

邺 崔林

蓟 傅士仁

洛阳 司马懿 张春华 司马孚

梓潼 马忠

建邺 谢旌

小沛 魏讽 丁仪

零陵 蒋琬 刘巴

武陵 沙摩柯 廖立 谭雄

襄阳 马良


剧本6:刘备入蜀(在野的越来越少了) 211

建邺 谢旌

晋阳 王昶

庐江 王祥

江陵 冯习 赵累

武陵 沙摩柯 张南 谭雄

上庸 申仪 申耽

濮阳 王忠

蓟 田畴

建宁 朱褒 雍阎 高定 李恢

北海 高堂隆

宛 郭攸之

新野 傅彤

零陵 刘巴

成都 张翼 张嶷 陈式

天水 王异

梓潼 马忠

安定 韩德


剧本7:征讨(少的有点可怜了,究竟是人才缺失还是人们的从政高涨呢?) 225

吴 于诠 韦昭

洛阳 王浚

新野 邓艾

庐江 王祥

天水 王异

陈留 夏侯令女

安定 马钧 胡遵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哪位皇帝有关

根据历史学家考察,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唐朝,另外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我查找参阅了诸多资料,认为: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

要弄清楚一个事物的来源,首先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事情,科举定义: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考试项目,世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去留,并以之任命官员的制度。这一点要与察举制严格分开,就是:有考试项目,自由报考,成绩至上。科举制度与察举制度最基本的分别在于科举是完全按照考试成绩来决定去留。弄清楚了科举制度的概念,就比较容易确定科举制度的起源。

科举制度的起源有4种说法,一是说始于汉代说,主张此说法的是黄炎培;二是始于隋代说,主张是邓嗣禹;三是始于唐代说,主要是于大纲和何忠礼;四是兼顾汉隋说,主要是刘海峰。

按照考试题做排除法。

一汉代说不成立,汉顺帝阳嘉元年(132)的孝廉虽然实行“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但这种考试都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

二唐代说不成立,因为根据各种史书记载,在唐代已经实行科举制,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就说科举制度就源于唐代,不成立。

《通典》卷十四《选举典》二载:“炀帝始建进士科。”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比较确切的说明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


徐州牧陶谦自己有两个儿子,他为什么还把徐

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出发点其实在于陶谦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我的答案和所有人都不同。陶谦其实是装模作样,收买人心,他并不是要把徐州让给刘备,说这话是在试探刘备,如果刘备收了徐州说不定刘备就死了,刘备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怎么也不要,陶谦的想法就是要收买刘备辅助他儿子。为什么我会怎么想,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土地给一个不相干的人,有人会说有,当然确实有,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为了博取好名声把位置让给臣相子之,结果燕国内乱,被齐国灭国,全靠燕昭王金台招贤得到乐毅才崛起。其实三国就是一个尔弥我榨的社会,如果你当真了,你离死就不远了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影

历史上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大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而其中创立于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是特殊时代下,具体历史环境所造就的一种依托于察举制的选官制度。它一共存在了接近300年,然而却慢慢演变成巩固门阀士族的一种手段,从而被时代所遗弃,被科举制所取代。

很多人认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因此素来被诟病不已。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九品中正制最早的雏形始于曹操时期,始于。“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这充分说明九品中正制初创之时并非以血统为评定依据。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的标准。到了东汉时人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品评不是一时测验所能得来的,需要长期观察,反复考量。于是便形成了一种乡闾品评的传统。是故我们再读《三国》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名士,因为这些名士其实是上代名士点评出来的,然后他们再点评下一代人,由此名声成为了汉代选官的基本盘。

后来察举制逐渐为外戚、宦官、以及乡闾清议品评所把持,到了黄巾起义之后,宦官被剿灭殆尽,天下三分,形成新的局部统一局面后,这种名士集团、清议风气对于加强主义中央集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当时曹魏的主持者曹操虽然出身也算大族,但却也不是名门,而是与当时名士集团对立的宦官集团。此时大族名门已经成为封建分类势力的中心,而曹操企图要恢复集权政治的传统,因此势必要抑制名门大族。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面对战乱时代的权宜之计。

那么九品中正制是怎么运作的呢?

首先设立中正官职位,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名士集团手中拿回来。郡中正由各郡长官推选。其次,中正品评人物,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有三项,一是家世、二是状、三是品。

家世一项,即被推选人的家世,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官修和私修的薄阀、薄世,也就是一种家世记录。中正根据记录答履吏部所询“征其人居,及父祖官名”单在魏时,家世是选拔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状,是应选人的形状。是汉魏之间的道德评价的一种具体描述,到了晋代则变成了一种间断的概括式批评。品,就是家世、状的最后综合而给予人物的评级。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原因是在于抑制门阀大族和浮华朋党,以及照顾士人流移的现状。可是从汉末起门阀大族在不断滋长,现实的封建建立在大族所支配的经济结构上面,所以最终必然的结果就是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亦即九品中正制被门阀大族所控制、利用。

九品中正制创立时虽然有将选举权收归中央的企图,但最终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加重了大族在地方的权威、势力,从而巩固了门阀统制。

九品中正制到了南北朝时期,对门阀所起到的巩固作用发挥到了顶点,但在门阀制度业已确产兵为士庶区别制造了理论根据之后在,何种制度已不重要,所以它逐渐被更先进、更合理的科举制所取代,到了后期只剩下“九品”的官员等级的制度,而没有了中正选官的制度。

横扫河西,两挫孔明,大将军曹真究竟是怎样

曹真,又一个被老罗黑惨的一代猛将,在演义中往往都是草包的形象,各种被诸葛亮戏弄,最后居然被诸葛亮一封信气死了,历史上曹真究竟是个怎么的人呢?

曹真,本是曹邵之子,曹操起兵之初,曹邵为其征兵,因此曹邵被当时的豫州牧黄琬所害,曹操为了报答他,便将曹真收为义子,曹真年少的时候,就十分骁勇,一次打猎的时候,曹真被一只老虎追赶,回身一箭便射死老虎,曹操称赞他骁勇,便把自己最精锐的骑兵——虎豹骑交给他,结果曹真果然不负众望战功赫赫。

曹真最亮眼的战绩就是抵挡了诸葛亮的数次北伐,这也是他被黑的最惨的地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联合了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三郡一齐叛变,战局急转直下,曹真紧急动员派遣宿将张?去争夺战役的关键之地——街亭,诸葛亮也派出了自己颇为看重的马谡去防守,结果马谡不敌张?被张?围困之计打败丢了街亭,从这点可以看出曹真的眼光更胜一筹,曹真也亲率部队打败了赵云和邓芝的联军,第一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北伐失败之后,曹真料到诸葛亮还会再次北伐,提前在另一个关键的地方——陈仓,派遣了堪称防御大师的郝昭去防守,果然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在陈仓有一次失利,连攻数十日都没有攻下一个小小的陈仓。在曹真其他几路援军的包围下,诸葛亮只能退兵。

后来,为了刻画人物,罗贯中便把曹真的战绩转嫁到了司马懿身上,曹真便成了一个的草包,可怜啊!

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如有错漏之处,欢迎指出。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有利于什

九品中正制,估计就是我所了解的曹操推行的九品官人制.
这种制度有利于官僚士族化的形成.因为当所有的官员都出自豪门,并且选官都从豪门世家里选的时候,平民根本没有做官的机会.这时候,会导致豪门永远达官显贵,就算他的公子哥们没有能力,也可以成为一个官员.用人唯亲,且为贵.这就是士族化的含义.
这样的选官制度通常来讲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明显隋唐的科举制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至少公平.但是这种选官制度推动了少族民族的封建化步伐.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南迁时候,例如鲜卑族的北魏等等,都需要过渡到中原地区的封建化,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选官制度,以强化封建势力,达到封建化的目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