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癌症病人要不要看心理医生-我被确诊为肺癌,儿子刚上高三,怕影响他学

我被确诊为肺癌,儿子刚上高三,怕影响他学

生病了,1,首先自己必须把心态调理好,好好配合治疗,现在医学发达,如果是早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我身边有几个中晚期的,现在人家活得很好,有的5年多,有的6年,7年都没有复发。什么都不要去想,放松心情,尽快治疗,不要自己吓自己。有些人不是病死,而是吓死。

2,就是家属了,家人一定要好好沟通,多多包容,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对病人也很重要,对于你的儿子要高考,当然高考是重要,不过没有你的生命重要,你可以暗示他,告诉他你生病了,需要手术,不要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他以后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你,如果你不告诉他,你配合治疗,时间长了他也会知道,他自己知道跟你亲自告诉他是两回事了。

3,除非你选择先不治疗,等你儿子高考结束了又再去治疗,那么我需要告诉你,你的病不容许拖了,等你儿子考起大学了,你的病可能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到那个时候,一方面医院费用昂贵,还有医疗效果就不同了,另一方面即使你儿子考起了一个很理想的大学,他知道你得癌症,就因为他要高考而延误了治疗,他的内心深处比你生病还要痛,如果你医治不好,他一辈子都会自责。他永远都会不开心,甚至会忧郁。这样的结果,你延误了你自己治疗的最佳时机。更是害了你的儿子。

4,我建议,赶快配合治疗,跟你儿子沟通,祝你早日康复

如果自己的亲人不幸得了癌症,心里非常矛盾

我个人会如实告诉病人或亲属,因为我们需要病人参与我们的治疗选择与否中来,治与不治,我们不能自私的决定亲人的生死。

应对癌症病人,应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这个问题,单凭解失,是解决不了的,尽管心理医生怎么说,解决不了他的难受问题,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难受,你越说,他越难受,没有给他减少一点病痛负担,起不到什么做用的,如果有一种办法,让癌症一天比一天好,身体一天比一天舒服,让他看到了光明,不用说,他也没有压力,目前的问题是,癌症患者,看不到光明,俗话说:立着说话不腰疼,事情没在自己身上,谁也会说。

前几天,有个名医生,得了胃癌,把名医的胃全部切除了,名医受到了极大的痛苦,临终前,向社会发出建言,以后别人得了胃癌,别全部切除了,剩下一点胃也会好一点吧,别做让别人更痛苦的事,这位医生,不得胃癌,没有切身的体验,也不会这么说。

我已经60多岁了,不愿把抗癌方法带到里去,今天我奉献给社会,让更多的人,有一线生存的机会,快乐的渡过一生。方法是,纤维粉一次20克,一天三次,有三天,病人的就畅通了,俗话说:通,百病轻。就是这样道理,通顺了,心情就变好了,然后,每天吃具有数干年传承的淡豆豉,每次20克,一天三次,用这样2种东西,有15天,身体就向好的方向发展,病人的身体舒服了,不用说服,心里也高兴,抗癌就会有了希望,

借此,我向社会呼叫:咱们的饮食真到了非改不改的时候了,不然的话,癌症会越来越多!大家不忙时,在网上学习一下营养知识,知识多了,也能预防癌症。谢谢大家!

得了癌症,是选择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还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因为很多人对癌症的认识仍停留在90年代以前,得了癌症等于判了死刑。一般都会选择在家等死,有条件的吃中药做化疗折腾来折腾去,劳民伤财,最后免不了一死,弄了个人财两空。

时代不同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的抗癌药和新的抗癌新技术层出不穷。根治性手术、放疗、化疗、介入、靶向、免疫、疫苗、等治疗,为肿瘤治疗拓展了新的空间。晚期癌症10年生存率达25%。越来越多的医生对晚期肿瘤的治疗增加了信心。

以晚期结肠癌为例,既是己经肝转移,只要转移局限在一个肝叶数目较少,术后加化疗5年生存率达30~60%。但是这种手术机会只有20%~30%,对不能手术患者除进行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外,也可选择肝瘤灶消融治疗,法国的研究报道,晚期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通过系统治疗10年以上生存率达22.7%之久。

从目前资料看,肿瘤的治疗预后都以西医为标准,还没有见到中医系统治疗肿瘤的官方报道。在治疗肿瘤中还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但不可否认中医对消除化疗的毒付作用及肿瘤患者空窗期治疗的作用,还是有目共睹的。

我爷爷是肝癌晚期,家人和医生都瞒着他的,

最好不要说,不要给他心里压力,活一天赚一天,癌痛会让家属看着难受,最折磨人的癌症就是肝癌,你们要有心里准备,随时面对病人被癌痛折磨的痛苦,那种痛目前世界上还没人能扛得住,哎...,病魔太无情了。

注意病人状态,适当帮老人抚摸肝区位置,这样可以缓解疼痛,最后真扛不住只能帮他申请安乐死,对他是最大的解脱。

夫妻间一方抑郁另外一个要不要看心理医生

我认为很有必要。抑郁症是一种有物质基础的神经症(神经递质浓度偏离正常值),患者非常痛苦,绝对不是靠讲道理就能化解的。如果一方没有抑郁症经历,他/她完全不能理解对方的感受,还会觉得自己委屈,有意或无意用语言伤害对方,严重的情况下,抑郁症患者会放弃生命。

如果一方有抑郁症,另外一方去看心理医生,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避免双双抑郁。另外一个是知道如何和抑郁症患者相处,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夫妻如果互相支持,能深刻的理解对方,这是再贵的药物也得不到的疗效。现实情况是,不要说没病的一方去看医生,有病的一方也不去看,硬扛,吃药的都很少。我国的抑郁真患者已经超过5400万了,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关键死法太特殊了,跳楼等暴烈的死法。

癌症病人几乎100%会出现心理问题,如何

您好,怎么来说,癌症患者通常会有一定的抑郁症和焦虑,我们将心比心一下,假如你天天要去看结果,有没有转移,而且还不是感冒那种。这种情形往往容易出现在一些刚刚得癌症的年轻

患者和不甘心的之中。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家属首先要摒弃掉自身的消极。往往,家属一句不轻易的话会对病人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例子有很多。只有他的环境是积极和乐观的。自身可以看一些科普文章和一些笑星喜剧,我想起在笑傲江湖里,那个得了癌症的小翠,“人是吃五谷的,总会得病”适当时候可以结合一些比如说CBT的治疗,会对病人消极情绪有很大改善。

第二,癌症另一个原因导致心理疾病的,就是疼痛,这个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和一些手术的方法,甚至可以心理上配合一些所谓催眠疗法 望采纳,谢谢

我得了癌症,该不该告诉自己喜欢的人

应该的。

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老人,到底该不该告诉

其实,老人知不知道实情并不重要,关键是治疗。

先讲一个具体实例吧:

一个六十多数的老年知识女性,优雅健谈,有三个子女。老人患的是胸腺癌,在北京某大医院做手术后,因为高度怀疑有残存病灶,反复叮嘱几个子女一定要做术后放疗,为的是杀灭有可能残存的癌细胞。因担心老人知晓病情后的心理压力,几个子女商量后决定继续隐瞒病情,放弃治疗。3个月后老人开始出现症状,病情加重,眼看不能继续隐瞒不去,不得以再次来医院就诊。

老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差点气晕过去,含着泪说,他们这是要害死我啊。

其实,作为恶性肿瘤,并非诊断以后马上就面临死亡,在目前的医学技术下,很多发现并非晚期的癌症患者,通过积极治疗达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比比皆是。

对老人隐瞒病情,是绝大多数做子女的共同心理和选择,本人也支持这种做法。毕竟罹患恶性肿瘤给人造成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但是隐瞒病情不代表放弃治疗,如果的确是晚期患者没有了治疗意义,倒也可以理解,如果仅仅因为担心老人知道病情而放弃有价值的治疗,那就是愚孝了。

临床工作中,和家属一起“撒谎欺骗老人”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手术已经做了,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预防性的治疗还是要做的,为的是防止恶变”。这些善意的谎言虽然很可笑,可一旦从医生口中说出来,给患者传递的正能量却是巨大的。当然,有些老人其实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患癌的病情,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正面面对,尤其在医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之前,他们宁可相信医生说的这些是真实的。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细节,这可能是老人生存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基于以上,对老人隐瞒病情是人之常情,是必要的,也无可厚非,但是,这却不能成为放弃治疗的理由。盲目放弃治疗,也就放弃了生的希望,剥夺了老人对疾病治疗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

假如患者被查出患有癌症,该让患者知道吗

首先,如果查出来是一个可以根治的早期肿瘤的话,后面需要手术、以及定期复查,都需要患者本人配合,肯定需要患者知情。早期癌症根治率非常高,这些可以拿出来跟患者沟通,让他打消掉癌症就是死亡的错误观念。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说的如果查出来是晚期癌症的话需不需要跟患者告知病情。

很多人包括自己本人都希望,如果自己生病了不要被家里人和、医生隐瞒,让自己有所安排。如果还不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像个傻子一样死的不明不白?

国内患者家属常常要求要 “保密” ,第一,家属一般一认为癌症病人肯定是没救了,第二,觉得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估计过低。对于有些心理自控能力差的人确实是个问题?确实有一些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以后,表现得非常惊恐、忧虑,对治疗前景不抱任何希望,生活质量下降。一个良性小结节都会让一部分人患上焦虑症,这个我们应该都经常碰到的。

另外一点,国内医疗环境问题,如果告诉患者病情,患者家属可能会质问你。万一病人心理脆弱的想不开,那在国内有可能就是医疗事故。

对于您说的这个情况,我自己处理的话,我不会直接和病人本人说,我会先和患者家属交代病情,让她家属选择要不要和患者本人沟通病情。癌症的治疗,需要多疗程反复治疗,而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有病人本人的积极参与,要顺利完成治疗和康复是不太现实的。多数家属应该会把病情慢慢告诉患者,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讲,选什么时机讲。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