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为什么自己看到的世界是黑暗的-抑郁如何看

为什么自己看到的世界是黑暗的

如果你觉得,为什么自己的世界总是一片黑暗,那么,你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你亲手挡住了光。

自闭症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曾有一位美国的自闭症训练导师把自闭症人士形容为一班“有着独特生活文化的群体”。他这样说,是希望受训者用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来接纳自闭症人士独特的思考及行为模式。若能放下对于行为和文化“正常/失常”的成见,松开思考的枷锁,应对问题的选择便会更广阔。

他的观点我十分认同,若希望体会自闭症孩子的思想行为,你可试试回忆一次出外到陌生地方旅游的经验……

假设你参加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国旅行团,入住酒店卸下行李后,你不幸发现自己少带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你想找地方买,就找前台或导游查问该怎么走。经由他们耐心解释,乃至画好地图,你才略带紧张地上路。不懂当地语言的你,在陌生的街上,感觉每个转角都有可能迷路,也觉得自己以往的经验都可能不起作用,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等你成功到达杂货店买到需要的东西,随即辨认原路折返,有惊无险地回到酒店休息。其后两晚,你沿相同路线出外购物,因为已对环境稍为熟悉,也不再如首晚般惶恐不安了。到了第四天早上,阳光普照,四周景物一目了然,你突然发现过去数晚光顾的店,就在酒店旁小巷的尽处。你其实不用走迂回曲折的大街到那里,只要直行便可。你暗忖自己过去两晚为什么只会绕远路,不懂走捷径,当晚你便利用这条捷径到杂货店去……

上述假设的处境,可以帮助我们较容易明白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

自闭症主要症状有三:沟通障碍、社交互动障碍及重复偏执行为或兴趣(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1、沟通难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缺乏正常的语言发展,就像不懂外语的人去到外国旅行一样,经常需要手脚并用,抓耳挠腮,他们也经常是如此听不懂、也看不明。在此情况下,旁人难以明白孩子的需要,亦无法运用语言指令使孩子明白要求。即使一些稍有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孩子,他们纵然懂得说话,但可能辞不达意,不能充分发挥语言沟通的功能。

如何应对:首先不要急于进行语言训练,可从非语言表达开始。可以在生活中多要求孩子以动作表达自己的需要,例如上厕所前轻拍裤子示意,或用手指向想要的东西。照顾者应利用孩子喜爱或生活必需的事物作为训练媒介,如玩具、衣物、食物或食具等。要紧记,不要事事对孩子即刻满足,须要求孩子先行表达,然后才,满足他的需要。当然照顾者亦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孩子因急于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发脾气的情况,要耐心坚持合理的表达要求。

等孩子成功建立较稳定的表达能力之后,可在孩子提出语言表达后因应情况,要求孩子稍等、逐渐延长等候的时间,慢慢让孩子体会什么时候大人才会满足他的要求,什么时候即使表达了也不会得到回应,从经验逐步学习规矩和道理。

2、社交互动难

自闭症儿童很难与朋辈发展社交互动行为,正如当我们到异国观光,由于没有共同语言,我们的社交活动也会非常有限,很难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自闭症儿童一般缺乏社交动机,或是自我离群,若勉强他们参与群体活动,他们可能会有不安和焦虑的表现。然而,有些自闭症孩子稍具社交动机,他们会以不寻常的去亲近别人,如推撞、贴近其他人或语无伦次地向人说话等等,但这些行为往往被误会,就像跨文化交流常常引发不必要的误解一样。

如何应对:用社交游戏,引导他们循序渐进练习社交游戏。

3、重复偏执行为或兴趣

重复偏执行为与上述“认准一条路”的现象很相似,两者都是以持守固有习惯来降低焦虑。由于社交及沟通阻碍,自闭症儿童往往无法应付日常生活环境的基本挑战,因而常常处于强烈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内心过得很紧张。而重复偏执行为其实是自闭症儿童掌握安全感及控制感的方法,能帮助他们应付焦虑。若旁人强行制止孩子重复偏执的行为或兴趣,很多时会令孩子的焦虑感剧增,引发更激烈的情绪反应。

如何应对:尽量让孩子在进行偏执行为之前,接触到一些新的经验。慢慢地,孩子面对转变的不安情绪便能减至最低,而孩子在反覆接受新经验后,亦有较大机会接受转变,放松其偏执行为。当孩子渐渐接受转变后,你便可增加新经验跟偏执行为的比例,把偏执行为循序渐进地“冲淡”。

想要走近自闭症的世界,或是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问题,首先是要理解他们的世界。首要目标是先行稳定孩子情绪,降低焦虑,然后是同步地提升理想行为的频率及减少行为问题出现的机会,最终令理想行为-行为问题的比例值增大,能够比较适应日常的生活。

关于如何走近自闭症,我觉得首先是和人交流时最基本的接纳、倾听与耐心的态度。

•让自己拥有童心,接纳孩子。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和孩子密切相处。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很多人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

•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受了委屈,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需要适当安抚与共情,让他明白你理解他的感觉。

•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如果你说些太过成人的话,孩子无法理解,会让孩子觉得太辛苦、压力大。

抑郁症,没有知心朋友,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

我有七年的病史,该经历的都经历过…………半夜打120若干次,住院好多次,大夫撵我回家说我没病我就在医院附近的宾馆住一个月(离的医院近心理感觉有安全感)。具体不再垒诉,相信大家都经历过。治疗的经过也很曲折煎熬。一开始不知道是焦虑症抑郁症,找过很多中医,结果都告诉我是疑难杂症需要慢慢调理,效果甚微。偶然的一次半夜发作又去了医院急诊,正好那晚急诊科的大夫是个小年轻,经过一系列检查化验又是没有任何问题,小年轻大夫就告诉我是抑郁症然后让我第二天就去正规的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结果确诊为重度焦虑症中度抑郁症。我的主治大夫也特别好和我聊了很久,一直告诉我按时吃药,不要自己随意加减药量,服药期间有任何不适都属正常不用担心。(事实是初期服药比不吃药还难受,千万不要担心,这个病的药物是有起效时间的,一般一个多月两个月就会见效)每天慢跑里,坚持不懈。目前我还在吃药巩固阶段,已经基本康复。我总结自身的过程觉得这个病也没那么可怕,如果排除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话你就坦然接受自己抑郁的现实,除了自己走出来没人可以帮你,包括自己的亲人家属都不可能理解体会你的痛苦。所有的大道理都别去看,事实的病症没有缓解之前你是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什么专家的术语的。我总结了治疗它的十六字方针希望你能用的上,我祝你早日康复!乐观接受,积极面对,科学治疗,加强锻炼。

为什么抑郁者看到旁边的人高兴说笑,心里就

您好,为什么抑郁者看到旁边的人高兴说笑会心里堵得很慌,也许有时候当我们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看见这种景象也会心里更加难受,从我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的发生就是因为羡慕妒忌恨了...一般人会认为凭什么只有自己不顺境别人却能如此和谐欢乐,很多时候还能激发我们的向上动力。但,这是一般人的想法,如果是抑郁症患者来说,这场景无形的压抑,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认识抑郁症,了解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模式。抑郁者的思维模式是自我价值低,思维迟缓,社会功能也受损导致无常沟通,加上如果抑郁者身边没有懂他体谅他的人在身边陪伴的话,他很难自己走出困局,以致愈发低沉。那么抑郁者看着别人高兴说笑,心里多少会有羡慕但是无法调动他的内在动力,陷在抑郁中的他堵得慌主要是因为太压抑了,像有一堵厚厚的墙压着他无法弹动,呼吸困难头脑发胀挣扎却无效,眼睁睁地看着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活着黑兮兮的世界里像多余的,甚至连尘埃都不如。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抑郁症就像黑狗那种忠诚地陪伴着抑郁症患者,甩不掉并且时时刻刻跟我在一起,无法看到外面的光也无法摆脱折磨,黑狗会反复攻击让我逐渐失去挣扎的勇气和意志,直到某天离开这个世界。

除非能直面面对“黑狗”,黑狗的确很忠诚,它的出现也是保护我们最后的心理一道防线,重新认识它接纳它也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

承认自己的内在需要,积极地去达成。

勇敢地做自己,学会表达情绪,说出心里话。

学会好好地爱自己,再去用余力爱别人。

身边的亲朋多陪伴多鼓励,多倾听,让抑郁症患者重新收获生命的意义。

以上是个人建议,谢谢观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抑郁的人有多痛苦,别人知道吗

答:抑郁症只能自己体会,一定要生过这个病的人,才能身同感受。外人是无法理解的。一个是身体的折磨,一个是心理的折磨。外人看抑郁症的人好像没有受什么苦,其实得这个病,是非常痛苦的。唯有自渡,我是孤舟,帮助过很多抑郁症的网友脱离过痛苦!

因为抑郁症而沉浸于自己的时间,无常社

首先,

题主的这些表现,都是抑郁症比较典型的症状:

  • 心境抑郁,感到悲伤、空虚、无望——让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 对活动兴趣、乐趣减少,感到自己无价值和内疚——让你无常社交;

  • 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衰退——让你无常思考;

心理学家阿伦·贝克认为,抑郁病人倾向于将自己看作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能力、有缺陷的、一无是处的,他们不仅认为当前的体验是负面的,并且相信将来会继续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困难。

这种负性思维模式,会使人生所有的体验都阴沉暗淡起来,一个总是预想不好结果的人,不太有可能有动机去追求任何目标。因此,先搞清楚我们有哪些消极思维模式,才能知道如何克服它们。

1. 自我挫败式思维

自我挫败的思维,是指个体否认自己的能力和着手做某事成功的可能性。比如,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所以干脆放弃行动和努力,或是行动时畏首畏尾,致使行动不尽如人意或彻底失败,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他先前假设——“我果然不行”。

在产生自我挫败的思维时,多寻找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证据,比如,“上次领导肯定了我的工作能力,说对我很放心”。

2. 与他人进行消极比较

与人比较是人之常情;然而,如果你发现自己特别希望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感到嫉妒,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就构成了消极的社会比较。

有抑郁情绪的人,往往都是自我评价过低、喜欢贬低自己的。其中,贬低自己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同他人进行不恰当的比较。

因而,抑郁的人应当尽量减少不恰当的比较,比如,在想“她跳舞这么美,而我根本不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对方是舞蹈专业的。

3. 沉湎于过去

抑郁的人喜欢沉湎于过去,而对未来不抱有期待。对此,需要记住的是:应当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但不是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但可以改变和影响将要发生的事。有时,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明白你的过去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掌握主动权的是你自己。

4. 在难缠的人面前,弱化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难缠的人——喜怒无常的人、难以取悦的客户等等,抑郁的人往往会把他们视为作恶者,而自己是受害者。这种想法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是在弱化自己,告诉自己没能力与他们抗衡,从而选择消极应对。而事实上,面对这类难缠的人,你要做的是采用技巧和策略,摆脱他们的控制。

5. 难以原谅自己

每个人都会犯错,或是做过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或是曾经伤害过别人,但对于抑郁的人来说,他们很难原谅自己,并容易把自己看作一个“坏人”,并陷入自责。

这时候,你应当意识到,过去的错误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从中学会了不再重蹈覆辙,并且,犯错只出现在某些时刻,它不能作为你的标签。

以上的负面思维模式你有没有呢?在生活中多多留意它们,并尝试用更积极的想法替换,以此缓解你的抑郁情绪。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的,你在自己努力改善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向专业人士(如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必要时候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据说得抑郁症的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住在小区里少不了闲聊,失眠成为聊资。失眠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現象。有的失眠就是抑郁症的症状。据2016年统计全世界有3亿多抑郁症患者,约有5500万,发病率4.2%。64岁以上女性中十人有一人发病,发病率高于男性。但是我们不知道谁得了此病。为什么呢,因为都怕说是神经病。实际上抑郁症是心理疾患,人称心理″感冒",即精神疾病。大医院有心理科(睡眠科)。有专科医院。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回事。有无此病要由医生鉴定,不是谁都可以去作结论。患病后不要去追究什么原因。因为原因医生也说不出来。此病是世界性难题。

轻度抑郁症只要遵医嘱,按时服药,每天放松心情,不要想太多,更不要钻牛角尖。外人也不必去"教育",要顺应他陪着他。病人有躯体症状,浑身难受,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不舒服。加上服药会有副作用也使人多了些痛苦。此病疗程长,三五年不等甚至更长。千万不可自认为痊愈了就停药,复发后更难治。抑郁症很容易复发。之后也许是抑郁加焦虑,会出现另外症状。

患病后以积极心态去面对,不要自责不要想不开。千万不能有活着没意思的念头。多多运动,做喜欢做的事。以平常心对己对人。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和状态

视频...

希望所有人能够远离抑郁症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