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患了抑郁跟焦虑症家长不理解怎么办-焦虑症父母根本不理解

患了抑郁跟焦虑症家长不理解怎么办

1.患了抑郁跟焦虑症,您是在医院诊断之后的结果吗?

2.确实现实当中有很多人会有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还有其他一些心理疾病的时候,家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可以想象,对于题主而言。这种时候,可能会觉得特别无助和悲哀。觉得自己的父母家人都不能接受和理解,那么自己的状况就更难以与身边其他人去诉说,也许会加强你被世界遗弃的感觉,还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很深的不可信任感,愤怒或者敌意。

也有的人可能会加深病耻感,或者对自己处境的绝望感。

而所有这些,确实是不容易的,生病时我们总是渴望可以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3.一方面,目前阶段虽然我们国家和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越来越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地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知识并没有很多的了解,这其中难免有很多的误解。

另外一方面,这样的消息对于家人来说应该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毋庸置疑,父母亲应该是爱你的。爱你,所以他们希望你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4.暂时的不理解,也是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在慢慢疗愈自己和治疗的过程中去让家人加深对于一部分的理解。

一方面,你也许可以尝试跟家里人多多沟通,希望可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许他们不能完全理解,但应该会愿意给予你更多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动邀请家长陪同你就医,让医生跟家长去解释说明一下,做一些科普宣讲。用家长这个词,应该是说明你暂时还没有完全独立,生活很多方面还需要依赖家长。医生是需要跟你的家长进行沟通的。

5.也许,当你走过这一段,你会慢慢接纳家长暂时的不理解。当你接纳了,你可能会发现家长也许并不是完全不理解。你会发现你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你对他们的理解,也许跟你的想象之间有一段距离。

[玫瑰][玫瑰][玫瑰][祈祷][祈祷][祈祷]祝你早日康复。寻找到疗愈之道。


一个人长期宅在家里会不会得焦虑症、抑郁症

因人而异,我5至7岁就被一个人锁在家里两年,习惯了,也并未影响我混迹江湖几十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好像说的就是我。

焦虑症受到性格的影响吗,为什么

焦虑症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

比如个性中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尽善尽美,做每件事情都全力以赴。追求完美的人在事情未完成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焦虑、担忧和恐慌,以至于无论如何今天的是必须今天完成,一旦碰到什么事无法马上做完就会非常紧张。另外,跟人共事时如果别人不按照他的标准来做的话,他会看不下去、如坐针毡,想方设法一定要自己动手马上做好,否者就会浑身难受。

又如个性中有自卑倾向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容貌、高矮胖瘦、口才、气质、学业成绩、体能状况、家境等等不如人,而且坚信不疑、根深蒂固。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这些想法就会冒出来左右他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根本无法放松下来与他人交谈、交往,导致不能准确地理解他人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互动效果不理想更让他自卑、担忧、紧张。

再如过度关心自己的人,他会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热衷于追求自己身体的完全健康与舒适感。一旦发现自己有一丝一毫的身体症状,就会非常紧张,必须马上采取各种医疗行为。比如常人偶尔有的头痛、腹痛、胃部不适等,他会因为恐惧得大病而频繁去医院检查就医,即使结果显示没有问题也放不下心,总担心检查有纰漏或者医生判断有误等等。

有以上性格的人,因为经常或持续的紧张不安,或者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这些负性情绪淤积过多、时间过长了不能疏解,就成了焦虑症,并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疲惫、紧张、多汗、头晕、尿急、尿频、腹胀、便秘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的症状:有濒死感、窒息感,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精神濒临崩溃等等。

所以罹患焦虑症的人,在通过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对他们的性格进行调整,找到他们性格中诸如完美主义、自卑、过度关心自己的根源,然后处理掉,就能够改善他们的性格,减少罹患焦虑症的几率,也能帮助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打开一片新天地。

为什么焦虑症每天吃药还会发作呢

所有的心理障碍基本上都有抑郁的背景,都有物质基础缺乏的背景,即与大脑传递情绪信息的神经介质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缺乏有关。这些神经介质主要有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等许多部位分泌,同时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轴和神经体液、神经内、外分泌影响到内脏多个系统和器官产生一些功能性调节障碍或病变。因此轻中度心理障碍的人即忍受心理上的痛苦,同时被那些查不出病因的功路性躯体不适的折磨。

为什么焦虑症每天吃药还会发作究其原因:

1.只是早期抑郁患者往往以情绪上无法摆脱的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为主折就医,会误导经验不足的各专科医生和心理医生误诊为焦虑症。

2.人普遍按受焦虑的诊断,紧张、焦虑、担心、害怕似乎人人都有。“严重”了才叫焦虑。而抑郁症似乎被认耻辱化、妖魔化,好像只有弱者才会得的疾病;因此多数人内心就排斥,就医时会迴避抑郁的症状。而单纯焦虑无论广泛性焦虑还是对特定事物的焦虑在心理障碍中只占5%-7%,这些人吃喝玩乐都有兴趣,仅对怀疑自己会不会表某些疾病或特殊的事物像变了个人似地莫明焦虑起来。

3.对特定环境、事物产生的焦虑苯二氮䓬类药物(各种安定)是起效最快、最有效的药物,但无论半衰期长短其抗焦虑作用仅二小时左右,对焦虑症患者不能每二小时服一片。黛力新也具有不错的长效抗焦虑作用,为什么许多临床各专业喜欢用它,因为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功能性症状确能起到作用。但一是用久了有耐受性,也可能继焦虑症状后的抑郁加重了,该药抗抑郁效果不佳。黛力新是丹麦林北公司研发出来的抗抑郁焦虑药,但全球唯有一枝独秀,精神科医生集体排斥,谁用好像是另类,因为它是二个精神科早已抛棄的小剂量环类抗抑郁剂美利曲新和抗精神病药三氟噻顿的复合制剂。

3.对单纯焦虑症的判断如果确实没有抑郁那么用安定类是治标不治根,只是缓解焦虑症状如害怕換环境失眠、怕坐飞机、怕想自己健康出问题、担心做检查等,可能黛力新更好些。但用久了会耐药。如果每天吃二片也好不透小心你被误判了。

4.无论当前用的所有抗抑郁药物包括老一代单胺氧化类抑制剂、的环类、杂环类、咪嗪类、新一代五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SSRI、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回吸收抑制剂SNRI等均按国际上精神病学老祖宗提出的观念:抑郁、过虑、恐惧、强迫等都只与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下而导致的。因此在治疗各种心理障得时非但起效慢、副作用大、疗效满意度低,;因为没有关注到多巴胺在心理障碍发病机制上的作用。因此无论抗抑郁、抗焦虑感到效果不夠满意的绝对不是少数。

2019.12.9

为什么焦虑症会反反复复

首先,焦虑不等于焦虑症,人有焦虑情绪是正常的,长期过分的焦虑,影响到工作、生活、健康,就需要疗愈自己,而疗愈的有就医后遵医嘱服药治疗,还有心理咨询的,而心理咨询的是标本兼治。

而焦虑症的反复,很多时候是因为和焦虑进行对抗,暂时战胜了焦虑,治标没有治本,焦虑一种都在,只是被压制了。而这样的战胜其实是有意义的,可以树立我们的自信心。

而如果一个人恐惧走夜路,一想到要走夜路就会感到焦虑,这是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对夜路的恐惧是一种外显,如果通过坚持面对的,不再恐惧走夜路,想到走夜路也不再恐惧和焦虑,就会使自己建立起自信和看到自己的勇气。

而此刻,内心还是会缺乏安全感,就在其他地方体现出来,而疗愈内心才是从根本疗愈自己。真正的勇气是敢于面对自己,敢于疗愈自己。

对于孩子上学时的心理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办

对于孩子上学时的心理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的焦虑来自三方面:首要是家长,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另一方面趋于社会的竞争力家长普遍性焦虑转嫁给了孩子。其次是老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背负了来自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未来成就的重负,使得教育的竞争性强、趣味性少,学生感到压力山大。最终所有的包袱聚焦到孩子,当孩子长期处在焦虑情绪下,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症以及躯体问题。

了解以上诱因,接下来需要家长坚持按照以下的方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1.每天睡前帮助孩子做自我催眠释放焦虑值,可以让孩子平躺,跟随催眠的引导音频做渐进式放松随后做积极想象(关注吕承谕心理咨询,有很多专业的自助调节的好方法)。

2.每周带孩子户外运动,运动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使得孩子身心愉悦。

3.最重要的是家长提升自己,坚持每周学习教育类、心理的知识,可以利用上下班等碎片时间通过音频、视频、书籍的学习,家长科学的教育有效的支持陪伴孩子是帮助孩子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感觉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焦虑

这个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理论上来讲男人的生活压力普遍大于女性,那么女性为什么比男性更容易焦虑呢?

1.女性的要求明显高于男性

大部分女性对自己要求很高,同时也对自己的另一半和周围的事物要求很高,所以女性的心理压力普遍高于男性,这应该是女性容易焦虑的一个首要原因。

2.女性的生理结构因素

我们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女性都比男性老的要快,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这话说的话糙理不糙,随着女性的衰老,她们引以为傲的性征开始退化,甚至消失,这对女性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女性大多都会经历更年期这个时期,这也是女性容易焦虑等我原因之一。

3.社会因素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女性的进化是优于男性的,这个本应是女权社会的世界,却以男人为主导,女性权利被压榨的很严重,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但是我们还是能感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