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皮亚杰三阶段六水平口诀(有没有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书籍推荐)

有没有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书籍推荐

一定要看看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已经给很多朋友推荐了,大家感到很受益。

依据尹建莉老师的教育方法,我感到自己收获了一个非常具有同理心,善于表达需求,积极进取的孩子。力荐!

如何看待教育部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拼音

这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几年前教育部就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过文。现在又专项治理政策,说明这个问题正在愈演愈烈。

社会的浮躁,加剧了拔苗助长之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又导致“择校”不断前移。小升初热劲还没过,“幼升小”又来了,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大背景。

但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危害极大,很多家长身在其中却不知觉。

就拿写字来说,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但对手脑协调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幼儿园阶段孩子进行适当的“前书写训练”就足够了,也就是画画线条,涂涂画画,为写字做好准备即可。如果这时强制进行写字训练,孩子的能力达不到,写起来特别费劲,当然就不可能有正面的体验,时间长了,反而会产生畏难情绪。

学拼音也是如此。幼儿阶段学一年也抵不上小学里的两个月。有些地方幼儿园由于不专业,教的甚至是错误的知识,这样的学习真不如不学。

其他学科也有类似的问题。

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也是需要注意的。孩子过早地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等他真上小学的时候,会错误地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从而不认真听讲,课堂参与度低。小学头三年是养成学习习惯的最好时候,这批孩子很可能就错过了这个最关键的阶段。刚开始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时间长了,差距就出来了。

所以从科学上来讲,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是贻害无穷的,幼儿园需要专业的幼儿教育,而不是小学教育。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除了用心,家长也要注意配合,至少不要去助长这股错误的潮流。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口诀

主要人物是: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

如何才能培养出“数学思维”

题主说的这种现象其实在数学学习中广泛存在,也就是说,靠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数学思维的。

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数学教育中的一个方面,导致培养不出数学思维的原因还有很多,请各位老师和家长留意。

需要说明,计算当然可以培养数学思维。但是目前的很多数学计算训练,和数学思维压根没什么关系。

你一定看过很多速算的广告,告诉你如果孩子用了某某方法,做题速度就快大大提升。

你心动了吗?

为什么会心动?是因为你注意到孩子的计算题非常多,很耗时间,让他们很烦,还时不时出个错误。

然而,你考虑过为什么孩子要学习计算吗?

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他们说不定会说:数学不就是成天计算吗?当然也许他们会说:我怎么知道?这有什么用?

好了,我来回答一下,学习计算是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差、积、商只是最表面的(就连这个很多孩子也不明白),数字的增多和减少(不只是加和减),集合的概念等等。

为什么让孩子学习1 1=2,1 2=3;5 5=10,5 6=11,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一个加项不变的情况下,另一个加项增加多少,和也会增加多少。”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关系。

如果孩子能明白这个关系,那么你在搞笑段子上看的那些难死人的小学题目,很多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这些题目看似很难,为什么依然有小学生会做的原因。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情况,老师和家长只是在纠结孩子的计算错误。然后分析一下,是不是粗心啊?是不是训练不够啊?

都不是,根本就没搞清楚算理。

只有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一点一点把算理搞明白,才有可能培养出数学思维。

二、过度讲解,忽略孩子自己的思考

在我们家,我家孩子如果一道题不会,那么我们一般要求他先思考20分钟。

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孩子自己思考的重要性,后来因为忙着照顾,再加上我也啃了几本关于数学教育的专业书,都强调要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所以就这么做了。

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渐渐能举一反三了。

原来的时候,举三反一都够呛,甚至讲过三、四遍的题,也照错不误。有的时候,甚至就像遇到了一道新题,完全没有头绪和印象。

但是,谁会给孩子留这么长的时间思考呢?

大多数课堂,还都是满堂灌的形式。老师不是不负责,而是没有深入学习数学教育方面的理论,所以导致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解。

我家孩子的数学老师,数学课堂上在讲数学题,体育课在讲题,道德与法治课在讲题,课间、眼保健操时间还在讲题。

上网课的时候,把课程表上写的数学直播、数学作业时间全部换成讲题,作业额外布置。

效果如何呢?

去年开家长会的时候,她痛心疾首地说:“我讲得清清楚楚,问大家会了吗?都说会了。我提问了一圈,全班同学只有4个会的。各位家长,只有4个啊!”她重重地挥了挥她那四根手指头。

回忆一下自己给孩子讲题的过程,是不是先自己会解题,然后把你的解法告诉孩子?或者去网上找答案,然后让孩子自己看。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最初是怎么想到这个题的解法的?是一次就想到的吗?你经历了怎样的头脑风暴?

这些都是可贵的数学学习过程,可惜孩子没有经历,所以才成长缓慢。

只有让孩子充分思考,试着去解题,一次又一次地试,才有可能培养出数学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可能错得太荒唐,他有可能最终也没有想到答案。但是只要他养成这个习惯,他终究会培养出数学思维。也就是俗称的开窍了。

三、考试太过频繁

这一点,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赞同。他们认为最终孩子要靠分数,靠考试的,为什么不能早点预备呢?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限时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数学焦虑。

限时考试对平时靠记忆来学习数学的孩子来说,打击非常大。

记忆的东西是难以压缩的,它不像孩子通过思考理解的东西那样能大幅度压缩。

考试时,提取大量记忆的东西会比较困难。这就是很多孩子,为什么平时还可以,一到考试就抓瞎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试,必会有分数。

而分数会让人对一个事情很快失掉兴趣。

试想一下,你们单位所有人的成果每天都要换算成分数,大多数人可能立刻觉得上班还不如上坟了。

再想一下,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内容,你做的饭,你拍过的照片,你说的金句,你跑的步,每天都会有人给你打分,而且每次分数还不一样,你是不是很快就烦了?是不是觉得被剥夺了生活的乐趣?

只有忘掉孩子的分数,静下心来,让孩子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才有可能培养出数学思维来。

总之,数学思维是可以培养的,但是任重道远。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一、概述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