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事例(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地位)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地位

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建树方面,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两位巨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由于两人有师徒之谊(可以说如果没有弗洛伊德这个伯乐,荣格这匹千里马是不会那么早就被发现的),所以二人在心理学理论体系方面有很多的相似点,但是,毕竟二人各自又有着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荣格曾经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又怀着惋惜的心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考试界中走出来,构建了分析心理学体系,所以笔者认为二人在心理学体系方面的差异是更为突出的。
首先,荣格同弗洛伊德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友谊、和最后决裂的过程。二人之间的矛盾固然同他们各自的个性有关(荣格独立性很强),但关键还在于各自理论的根本分歧,其二人的决裂就是从对里比多本质的解释不同开始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驱力一律来自与压抑的有关的里比多。里比多不但是精神病的生理成因,也是人类心理意识的唯一动因。性冲动决定并且影响人格,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荣格首先断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这一泛性论的里比多概念,而把它命名为个体的普遍生命能量,不仅仅是的,还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能量,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是一种能用于延续个人心理生长的创造性生命力,从而在根本上区别了他和弗洛伊德各自理论所赖以存在及发展的基础。按照荣格的理论,在生命初期,里比多能量主要被用于诸如饮食、排泄与的需要上,但随着人们对这些需要获得满足,或者当它们变得不太重要时,里比多能量就被用于满足更加重要、更加高尚的需要。因此,对于荣格来说,里比多是隐藏在精神后面的内驱力,实际上包括了弗洛伊德的里比多。显然,荣格的里比多概念由于具有普遍的现实性,更容易被接受。
其次,在对人的意识水平的层次分析方面,荣格与弗洛伊德也不尽相同。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生活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但他十分重视的是潜意识,认为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活跃有力的因素,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他还认为无意识作为意识的对抗物,由被遗忘的童年时代印象、与生俱来的本能及现代人和人类祖先相联系的回忆构成,不但具有个人的,还具有后天所发展起来的特性。荣格不满足这种解释,他把无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他说:“无疑,位于表层的无意识或多或少具有个人的特性,我称之为‘个人无意识’。不过,它有赖于更深的层次,是由先天所获得的而并非来自个人后天的经验。这更深一层的无意识我称之为集体无意识。使用‘集体’一词,是由于这部分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与个性心理相反,它具有一切地方和所有人都共有的几乎相同的内容和行为。” 即荣格认为无意识的最重要部分不是来自个体的个人经历,而是源于全人类遥远的过去——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大胆、最神秘、引起争议最多的概念,也是他理论的核心。许多人都认为此概念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彻底革命。它是自远古以来祖先经验的储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由于集体无意识来自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所以每个人所拥有的内容都是相似的。进而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用原型来表述,有时称之为“种族记忆”或“初级意象”或“原始意象”,它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是那些记录在脑中的祖先经验,它就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受到,进而原型就成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荣格还认为集体无意识就是所有一切原型的储藏所。原型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典型心理体验,诸如生、死、男人、女人、母亲、英雄、上帝、魔鬼、智慧老人等等,是具有同样特征的心理物质的浓缩,是所有经验的不断反复的积淀。之所以称之为原始意象,是因为它表明人类心理结构的最初本原可以追溯到生命之始。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荣格精神模式的所有其它内涵都隶属于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代表人的本性的部分,就道德和理性而言处于中立地位,但它作为人类经历中的最深层次的集中和凝聚,是现代人精神的种系基础,是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一种精神机制,而不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是自主的、独立的,然而又与意识和产生于原始时代普遍永恒的意象(即原型)互为补充。
其三,与无意识相联系的梦的理论也是荣格和弗洛伊德在梦的理论上的分歧点。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伪装了的显现,是理解无意识的一把钥匙,任何梦(儿童的梦除外)都是被歪曲的,必须运用自由联想等一系列释梦法还原其本来面目。不同于弗洛伊德,荣格所特别强调的是做梦人所置身的环境和心态。他认为梦境所揭示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愿望的满足,更不用说只是压抑的释放。因为梦“揭示一些置信不疑的真理,哲学见解,奇异的幻想、记忆、计划、预见、非理性的经验,甚至心灵感应之类的幻念。” 这显然更符合心理实际。另外,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而荣格则认为情结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荣格认为,情结属于心灵的产物,无论是创伤性的经验,还是情感的困扰,抑或是道德等等都可产生情结,它主要来源于童年的心理创伤和道德与人性的。它还是一种心象和意念的结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具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如俄狄普斯情结、自卑情结等。只要我们不能察觉与认识我们的情结,我们就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情结的控制与摆布。而一旦当我们认识与理解了情结的存在及其意义,情结也就失去了影响与控制我们的能量。尽管它们不会消失,但逐渐地会减少其消极的影响。
再次,从人格结构理论的对应关系及治疗实践方面来看,荣格精神模式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可以分别被认为是弗洛伊德人格三部分结构中奉行“现实原则”的“自我”和寻求“快乐原则”的“本我”的变形(另一部分是体现“道德原则”充当“自我”监督者的“超我”)。但是,荣格显然赋予了人格面具和阴影比自我、本我更深邃的内涵。
在分析心理学中,人格面具按照一个人的种族、信仰、阶层、职业,以及其它一些条件因素投射于人的外在人格。荣格说:“人格面具……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面目在社会上露面。”倘若把一定的精神能量注入人格面具,一些人会相信,被投射的意象就是真正的自身。而且,这种意象便与实际存在的自身失去了任何关联。由此可见,人格面具同自我相对应,是一种适应社会和人的本能要求的生存机制,在人生舞台上,它为自我穿上外衣,戴上各种面具以扮演各种角色,调整个人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目的。荣格明确指出,人格面具同自我的自居作用可导致人格的“扩张”。由于这种自居作用在实际上不可能与社会道德、习俗、其他人的意志相符合,一方面既可能使个人在生活和事业上获得成功;另一方面“扩张的结果也可能使人陷入同外界的矛盾或自我异化的痛苦中,进而转向自卑、孤独,有害于心理健康”。所以,就人生的最后目的——个性化或“自我实现”而言,人格面具只是精神的“外部显相”。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本我浑浑沌沌,是充满罪恶的地窖,代表全部本能;而荣格则认为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的阴影并非全是、泛性色彩的。如果说人格面具小心地向精神外部延伸,那么阴影就是我们所企图隐匿的个人性格特点的总和。这种隐匿不仅是对外部世界而言,而且特别意味着我们隐藏着的自我。阴影具有一定的操纵力量,能够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自身却拒绝对阴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这时候,阴影便冲破意识域中人格的控制,干出被自身认为是的行为。阴影深深的潜伏于人格的消极面之中,并不为精神压抑所致,因而人们往往无法察觉。例如,一个皈依耶稣的人的一生或许毫无污点、无可非议。他总能替别人着想,可他在家里对妻子独断专行,却心安理得,毫无内疚。在工作上他对同事别有用心,甚至反复无偿,犹如暴君。他会竭力掩饰并为自己卑劣的恶性辩护,使之合情合理,而且毫不踌躇地对自己虚伪的自信深信不疑。在他看来,他的一切动机都是高尚的,根本拒绝承认他的阴影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并且决定了他在生活中的行为。具体说来,荣格使用“阴影”的概念多层含义:第一,它是每个人身上黑暗的一面,但所谓“黑暗”,就字面而言,并不是判断“是”与“非”、“善良”与“”的唯一标准,只不过是说,它是人精神中最为隐蔽、最深入、尚未暴露的部分,既能容纳好的也能容纳坏的心理内容。为了使阴影这个概念表述得更加明确,荣格特别把那些为意识所厌恶的,同公认的道德准则相对抗的成生动机的心理内容称为“魔鬼原型”;第二,荣格指出“只有三维物体,即立体的东西才会投射阴影,如果我们没有阴影,就不是完整的人。” 可见,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阴影的内容何等丰富;第三,人类祖先所遗传下来的动物本能,即非理性因素,既是破坏性的,又是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阴影中的动物性如果能受到人格面具力量适当的,或能同自我保持适度和谐,便可激发个人创造力,在身心两方面达到满足,人格主体会更加丰满,最终导致个性化。反之,阴影会与个性化相对抗,形成扭曲人格。显然,荣格关于阴影的概念比弗洛伊德的本我更能深刻阐明人的生存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能显示精神和人格的复杂性,更能揭示出伟大人物的创造力,包括灵感、直觉之类潜在的超验现象的内在机制。
比较荣格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异同,还必须考察弗洛伊德的“超我”和荣格的“自身”概念。自身这个概念“并不仅仅取代人们通常认为的自我的地位,而是把自我包含在内的一个超常概念。” 即自身不同于多半是无意识的“自我”,它是荣格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人格发展完善即个性化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而“超我”除了对自我与本能有强制、威胁作用外,本身并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再者,“超我”的形成由先天遗传,是婴儿时期的延长以及延迟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的影响,而“自身”的显露则需要个人努力,取决于人格其它部分的充分发展,其驱力也不是性力里比多,而须依赖于内、外部的情势和作用。所以,荣格认为,只有人到中年,经历了生活的各种波折变化,精神愈加成熟,个性化程度愈强烈,自身原型才会更加鲜明的显现。同时,荣格还不止一次地承认“个体心理考试界”创始人阿德勒对他的人格理论的影响。他赞同阿德勒的观点——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某些神经症的特征,是对自卑情绪的必然补偿,超越自卑才能实现人生的至善自尊。可见,尽管两人在某些观点上不尽一致,但就人格的最终目标而言,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另外,在心理治疗实践方面,不同于弗洛伊德,荣格强调与病人有关的现实环境和情势对病人产生的作用。荣格常常发现,病人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他们把现实生活转变成一种他们可以接受的替代物,因而不能正视自己行为所造成的道德后果,虽然,这种结论的类比在若干方面是杜撰的。荣格喜欢重述法国作家阿尔玛斯•都德的小说《塔塔里在阿尔卑斯山上》中的主人公的故事。塔塔里相信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峰已被隧洞以及通道弄得千疮百孔,以减少登山的危险。他的勇气因这种虚幻的神经错乱而鼓动,大胆的登上了客格弗拉山的半山腰,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隧洞和通道而恐惧万分。荣格说,许多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突然发现他们依靠谎言而生存,因为他们没有勇气面对现实。荣格心理治疗法的第一步是使这样的病人正视他们依存的现实环境,甚至使他们明白其中的道德意义。心理治疗的第二步揭示了被荣格称之为治病病因的秘密。
在早期的心理治疗法过程中,荣格鼓励医生同病人进行合作。他总是挑选出多种藏书让病人阅读或指定一些女病人去做一些事。他用一种与弗洛伊德不同的去处理不可避免的移情过程。他认为,与病人合作能使这种移情有利于医生和病人共同发现病因。荣格把弗洛伊德所主张的积极移情和消极移情看成是不必要的人为行动,因为这种手段只会延长治疗,并不高明,无助于精神分析,反而会使之受到阻碍。不过,心理移情和逆向移情在许多情况下确有所作用,我们不应忽视。
最后,从哲学立场上来看,通过比较荣格和弗洛伊德各自的理论体系及实践,不难发现,作为精神病医师,从心理治疗入手,他们都进而转向对于上帝、人以及人类生存状况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反思。但不同于弗洛伊德,荣格力图在东西方哲学的交流中谋求融合。

弗洛伊德和劳伦斯的关系

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是个划时代的事件,从此不管是在科学还是在文学都渗透进了精神分析的例子;而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创作就深受弗洛伊德办理分析学的影响,典型的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儿子与情人》就是!回答的简单,见谅!

阅读全文 >

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上的()特点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我想这是有关人格方面的问题,不是性格,实际的认为是错误的,是人格.人格的构成和态度以及情绪是密不可分的.情绪是人格的构成基础,态度和情绪是人格的表现(参考人格的构成)
简单来说你的问题所给的所有答案都可以认为是对的,也许是你问错了问题.如果非要选一个答案的话我认为是B.态度包含很多很多东西,有心理上的,人格上的,其他方面的.
因为一个人总是(你说的是“经常”)表现出来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我想是不可能的,当然,要是这个人的“自我”就是这样的话我也不好说,要是这人是某个时期内或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总是表现出这种情况(特定的情况下总是表现出超我状态),那这个人很可能会再这种情况下失败的(不过需要时间而已),一旦失败,将会对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影响可能好也可能坏,这样说你应该清楚了吧?
人格的构成:1.本我、自我和超我
(l)本我(id,又译伊特、它、它我、原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本我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混饨弥漫、仿佛是一口本能和沸腾的大锅.这些本能和强烈地冲动着,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由于本我不能直接同外部世界接触,所以总是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其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
本我所具有的特性可概括为;是无意识的,是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
(2)自我(ego):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从本我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渐识时务,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它在同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的渲泄.
弗洛伊德曾把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比作骑马的人和他的马之间的关系.认为马提供了运动的力量,而骑马人则具有决定方向和指导他那有力的坐骑的大权.但也有时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形:骑马人必须得按马自己所要去的方向来指导他的马.弗洛伊德亦曾指出:"自我企图用外部世界的影响对本我和它的趋向施加压力,努力用现实原则代通在本我中自由地占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
自我具有这样的特性: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其主要为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就这样,自我可以说是同时在待奉3个严厉的主人;超我、本我和现实.
(3)超我(superego);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超我是从自我分化出来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最初,这种角色是由双亲扮演的.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那一部分(超我)正是双亲权威的内部化,执行着早年父母所行使的职权.父母施行惩罚的职权,变作了超我中的"良心";施行奖励的职权,则变成了超我中的"自我理想".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准则,良心则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由此看来,超我的特性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亦被认为是遵循至善原则);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其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3种构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3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而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我的动力,调整其冲动,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心理的平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在这种人格动力学的关系中得到阐明.当然,如果这3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的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的产生.
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学说并未排除他关于无意识理论中的观点.但在人格构成学说形成之后,他也开始不那么轻视意识的作用了.基于对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及意识划区的理解,人们曾将其形象地比作浮在海中的冰块.超我一部分在意识之中,一部分在无意识之中.自我也是同样.本我则完全处于无意识领域.前意识是既可以变为意识又可以成为无意识的边缘部分,随冰块起伏而变化,意识是露在水面上的部分,而无意识是深藏于水下的那一部分.随冰块的起伏,3种人格动力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2.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自我同时服侍着3个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它感到自己在3个方面被包围了,受到3种危险的恐吓.如果它难以忍受其压力,它就会产生焦虑作为反应".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用一定的调解,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能够允许,超我可以接受,本我又能有满足感.这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许多证据表明,;自我在采用防御机制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它所消耗的能量完全可以挪作它用.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一种儿童式的反应,这可能会阻碍现实行为的发展.对于个体来说,不会采用所有可能的防御机制,而只会有选择地采用其中的某些机制,这些机制就可能在其自我中固定下来.
心理防御机制在弗洛伊德最初提出时,专指癔病中病态的特殊防御机制,以后陆续又发现了新的防御机制.其他心理分析家也都各有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综合弗洛伊德和其他心理分析家的看法,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下述几种:
(l)压抑(repression):一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亦即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超我所不允许的)冲动、,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种机制叫作压抑.被压抑的冲动与并未消失,仍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寻求满足.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例如一个不想下井的矿工,总是自己制造伤病,结果不能工作.但自己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
(2)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如我喜欢我的同学,但他们恨我).
(3)否认(deniel):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如拒绝承认亲人的亡故,仍坚持说其没死).
(4)退行(regression):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如成年人以儿童式的提出各种不适当的要求).
(5)固着(fixation):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如一成人害怕负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心理发展水平仍如青少年).
(6)升华(sublimation)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如将攻击性的转化为竞技场上的拼搏).
(7)置换(displacement):因某事物而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而移到另一对象上去了(找个"替罪羊"发一通火是最常见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8)抵消(undoing):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如儿童以责骂桌子碰疼了自己的手的抵消由疼痛引起的不快).
(9)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之中的相反的行为(如拿了桌子上苹果的孩子,当妈妈询问苹果的下落时,马上高声说"我没拿"就是这样的例子).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