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我被欺凌了我是坚持到毕业?还是告诉老师?(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又不敢告诉老师跟家长,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又不敢告诉老师跟家长,你会怎么办

感谢邀请!

孩子被欺负了,却不告诉老师和家长,一方面是性格决定的,这部分孩子大多是内向胆小的孩子;另一方面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来自于家长。

1、严厉的家长。

家长过于严厉,和孩子的沟通就不那么顺畅,孩子心中的畏惧让他不敢走近家长,也没有家长能为自己做主的信心。而且这类孩子即使偶尔倾诉,也会被家长斥责,所以在受到欺负后,往往不敢告诉家长。甚至在外面做错事时,还往往容易被别人以“不按我说的做就告诉你家长”相威胁。

2、不负责的家长。

有的家长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把孩子当个猫狗般给口吃的就行。这种只管生不管养的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没有信任感,孩子有问题也不愿和家长说。或者有的整天和家长不照面,根本也找不到说的机会。

至于不和老师说,原因也各异。

1、一些胆小的孩子平日就不亲近老师,受到欺负后,也没有勇气找老师。

2、有的男孩子间流行着谁告诉老师谁就熊了,所以发生矛盾后,也都不和老师说,生怕丢面子。

3、有些熊孩子,再加上背后有熊家长撑腰,说实话老师也没啥对付他的好办法。被他欺负的孩子一次次告诉老师却发现老师也不能惩治他,特别是因为告诉老师而加重被欺的程度,有的孩子就选择沉默。

做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被欺,可以先和孩子讨论:他为什么欺负你?你可以用哪些办法解决?并让孩子付之于实践,然后在孩子实践后再讨论所用方法的优劣。如果发现孩子无法自己解决,家长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和对方家长联系解决。这样不仅仅就事论事,而是从长远解决孩子被欺的状况。

作为老师,首先在班级中要树立正气,这是最主要的。班风正的班级本身对熊孩子就是一个威慑,班风不正的班级欺凌现象往往比较严重,对于那些容易被欺凌的孩子多给予关心,让他们最起码在受到欺凌后能有勇气寻求帮助。

我是一缕阳光,欢迎关注点赞!

在幼儿园被成绩好的学生打,该不该告诉老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同时也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是否是现在幼儿园都要进行半期或者期末考试,要分成绩好坏,那他们考些什么内容呢?希望题主有机会给我们讲讲这些方面的情况!让我们见识见识一下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情况。

在家长心里是不是觉得成绩好的,是否拥有一定的特权,比如打人的特权?在我的印象当中应该没有这样的特权吧?在整个小学阶段,我只是觉得,成绩好的可能会参与到一些活动,评选优干三好学生等特权,其实他们在各项指标上是符合要求的,也不算特权。小小幼儿园这种情况绝对不正常。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一定要告诉老师,因为是幼儿园,都是小孩子,可能就小朋友之间的玩玩而已,只要是不经常发生,我觉得都没关系,如果经常发生的话,那么可能这个孩子他有暴力倾向,爱动手的习惯,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跟老师沟通,防止在后面的学习当中,被这个孩子误伤,当然大人也不用紧张,毕竟小孩子老师还是容易教育和控制的,使家长随时都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包括是否有人欺负他这些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找老师沟通,孩子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可能是你们单位上的领导特权思想影响你了,但是不希望把自己的思想带到学校里面,影响孩子的认识。

小孩在校被欺负,是先找家长还是找老师,怎么处理不伤害孩子还能教育孩子

孩子在校被欺负,我先不忙去想应该找谁,而是蹲下来或者坐下来,用心倾听自己孩子,请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双方情绪状态详细讲一遍。让他把肚子里的委屈倒出来,和梳理自己思路与反思自己。此时,我会安慰孩子,顺便了解矛盾点和激发事件是什么,以便指导建议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怎么处理。

如果是孩子自己认识错误,把同学善意的玩笑或善意捉弄当成了欺负,我会帮助他提高认识,告诉他那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种模式,只是他不习惯,心里别扭引起了糟糕情绪,人心情不好时难免会有把事情往坏处想。人是需要有同伴的。同伴在一起会带来快乐,有时也会产生烦恼,这是人际交往当中正常情况。以后鼓励孩子多与不格的朋友相处,让他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与不格的人交往的技巧,习惯各种互动。

如果事情先由自己的孩子引起,然后被不够宽容的同学过度反击,我会和孩子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告诉孩子: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件事情就当作成长中的教训。我还会加一句:对于这事,我和他一样难过,希望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难过。

如果孩子真的被无端欺负,我不会责怪孩子软弱。也许性格使然,温和的孩子很难做出强硬的对抗;也许能力有限,孩子没把握在回击中取胜而没反击。不论孩子在无端欺负中行为反应如何,他心里肯定盛满了委屈。在与孩子谈话中,我会明确告诉他:他是对的,对方不对,“欺负人”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接着问他就这个事需不需要我出面解决。

如需要,我将告诉孩子我肯定把这个事情当作优先处理事件,接着与老师交换我的想法,让老师找欺负人的孩子谈谈。

我不去找对方家长而找老师,原因如下:

一、 事情发生在学校,老师可以通过多方调查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会偏听一面之词。而且老师是“中立”方,会比较公正地来处理问题、教育孩子。

二、 找对方家长不一定好使,也不一定有好的教育效果。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喜欢无端欺负人的孩子,他的父母不一定不讲理,但肯定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擅长。如恰巧是不讲理的父母,我可能得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碰一鼻子灰。如果是想教育好孩子但不擅长教育的父母,我去找这样的家长,最后的结果是他的孩子可能被他狂揍一顿,这样“以暴制暴”的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我不直接找欺负人的孩子谈话,一是不想让人有 “以大压小”的嫌疑。二是老师来处理这事更合适、更专业。三是事件不是即刻发生在我的眼皮子低下,而是在学校,老师处理起来更有优势。

事情过后,我会提出一些建议并帮助我的孩子提高自身能力,自己强大了,被欺负的可能就少了。我还会告诉孩子:面对被欺负,要学会保护自己,无论选择回击还是逃跑,都应该是为了把给自己伤害降到最少。假如自己有把握,成功回击一次,欺弱怕强的欺负者可能以后不敢再招惹自己,从而一劳永逸。假如自己不足以与欺负者抗衡,可以请求权威协助,比如请老师出面,或者直接避开那些人,逃跑不是丢脸的事。

让孩子记住:不欺负别人,同时远离欺凌、好好爱自己、保护自己,才可以好好爱别人、帮助别人。

孩子被打了,你还在教他“告诉老师”

这句问题的重心应该在后面,“孩子被打了,李玫瑾教授:打回去!”而要对这句话作出评价,我们就要知道李玫瑾是谁,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1、李玫瑾教授是谁?

搜狗百科上是这样介绍的:

李玫瑾,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从这个介绍来看,她对未成年人心理有一定的研究,对于我们教育小孩应该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她的话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和可信度。

2、李玫瑾教授说:“孩子被打了,打回去!”,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我觉得首先肯定不是唆使小孩使用暴力。它应该有这么几层意思:

(1)面对欺凌应该有所制止。

小孩与小孩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嬉闹,严重时会发展为打架行为。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打架,即便是小孩也应该有所反应,如果只是告诉大人或者老师,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欺凌事件。作为小孩怎么才能有效遏制欺凌行为呢?最好的莫过于“打回去”,打回去,实质就是对欺凌行为的制止。

(2)要学会保护自己。

打回去,也是一种勇气的培养,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如果一个小孩出了问题只知道告诉老师或者家长,会被认为是懦弱的。并且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为糟糕,这对小孩的成长并不有利。相反,如果能够进行回击,这不但及时地保护自己,而且也不会有下一次类似的情况出现。

(3)对恶的回击就是扬善。

“打回去”也是一种对恶的回击,恶在面对回击的时候,就得不到更为严重的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扬善。这会让对方知道,“善”并不是惧怕,当它受到欺凌的时候,善也会得到伸展。

所以,孩子被打了,我比较赞同李玫瑾教授的:“打回去!”,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可以惩恶扬善。当然,要注意的是,不能发展成为暴力甚至犯罪!

大家好,我是华老师,以上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更欢迎关注我,深入探讨更多教育话题!

在小学,被同学欺负了,应该立刻还手还是告诉老师

其实对于欺负,每个家长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自己的孩子是男生还是女生也是不一样的。

我来举一个例子,我家孩子是男孩,头脑木讷,但性格较为外向调皮。班上的干部较多是女孩,面对调皮的男孩子,就比较会采用惩罚性措施。他每次被女干部惩罚之后就觉得委屈,因为他总是被罚最厉害那一个(班上发行奖励性代币,可以兑换实物)。于是他觉得自己被欺负,可是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这个时候,我觉得做父母的首先要帮助他反思自己的错误,再教会他如何申诉自己的不公。(比如,为什么我是罚三十个币,别人只是15个。给出三十个的依据是仕么等等,让他从小知道如何采取正当的手段去抗争面对自己的不公平)。而不是用激烈的态度,手段去回应对方。实在沟通不果,还可以再找到老师处去申诉,让他敢于面对权威去获得他想要的答案。即使碰壁,也让他从小知道,有时你尽力了,但生活有时就是这样不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做好自己。

如果是男生之间的矛盾。比如,孩子班上有一个同学,也是较为调皮。属于难兄难弟类型。可是每次出事后,此同学都会伶牙俐齿的推到他的身上。甚至明明自己干的,也会直接说跟他无关,完全推到我自家孩子身上,让他一人背锅。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直接跟老师沟通,帮助他解决问题,让他知道父母亲永远站在他这里,是他坚强的后盾。并将与老师沟通的过程完全让他知道。切身感受父母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还有就是题主说的,打架之类的。对孩子来讲,男生不要对女孩动手,这个是每一个有男孩的父母从小必须强调的教育内容。至于男孩之间的动手,只要不严重都不需要小题大作,可以帮他分析打架的原因,该不该还手,如何还手,打还是跑。这些我觉得在现代家庭教育中都是一个父母的必修课吧。男孩之间,只要打的性质问题不严重,不要轻易到老师那里去,个人认为不利于男孩品格气质的培养。

一个从小动则向权威告状,打小报告的孩子,长大了永远是躲在阴影下见不得阳光的那个人。

我是爱奇艺文学原创作品(《香妃漫漫》,网易云阅读签约作家《告别是为了再见》)作者,欢迎大家进入阅读互动环节。

-18l2h4lgbh-18l3b0l7uz.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