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集体相处不开心(自己一参加公司聚餐就不高兴,以后自己还要继续参加吗)

自己一参加公司聚餐就不高兴,以后自己还要继续参加吗

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感,不喜欢聚餐时的那种氛围,吃不好不说,反而感觉很累,一结束就有一种如释重负感。

一是不喜欢群居。我是个喜静不喜动的人,在人多的地方,自己往往会无话可说,一个独自躲在角落里默默看着他人“表演”,最后还要落下个“不合群”的美名,这是性格使然,一时很难做出改变。曾记得参加一次单位聚会,别人都是唱唱、跳跳,欢欢、笑笑,相互之间搂搂抱抱,而我不合时宜地独自喝饮料,结果是有我不多,无我不少,让大伙都很尴尬,自己也很累,随后索性一有这样的场合,我就中间借故离开,你好,我好,大家好。

二是不喜欢奉承。职场相聚,往往是上级、下级同台共处,那些善于交际的“会来事者”往往是如鱼得水,与上级那真是把酒表忠心,与同事举杯诉衷肠,与下级碰杯表关心,在聚光灯下,嫣然成了最亮、最灿烂在星光,而反观自己,木讷不能言,也想与上级、同事话友情,可是话至嘴边说不出口,实在憋不住了,给上级来一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你们继续,我先走了。

三是不善于饮酒。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单位聚餐怎么能少了这一主角,酒过三巡后,按顺序敬酒,自由结合等,一圈下来,每人最少半斤,按我的酒量,三两就桌下见了,谁能坚持到最后,别人忙着与上级、同事喝,而我忙着想如何躲掉下一个酒;再者敬酒也讲究方法,话要说到位,酒要喝到位,敬要敬到位,可是自己说不能说,喝不能喝,敬不会敬,怎能不难受,不受罪。

人分三六九等,上天在造人时,为你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开一扇窗,你不善于交际,又何必去强求呢,徒增自己不快耳,能避就避之吧,实在躲不了的,何不来个难得糊涂,礼貌出席,找个由头走开。

为什么有些人有社交恐惧症,与人交往就浑身不自在

为什么有些人有社交恐惧症,与人交往就浑身不自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对“社交恐惧症”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所谓的社交恐惧症,又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神经症的一种。通常表现为:过分且不合理地害怕外界人事物,哪怕患者内心能够意识到这种反映是不合理的,但是依旧难以去控制自己的某些应激行为,因此难以避免,反复出现。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真正含义上的社交恐惧症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害羞”,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故而,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么,为什么会患有社交恐惧症呢?据调查研究以及临床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到患有社交恐惧症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

1.家庭与教育环境因素。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以及特质的养成,跟家庭与教育环境脱不了关系。而父母的行为举止也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当父母脾气暴躁,与周围的人相处不容易,时常大声训斥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跟人相处都是如此不愉快的,干脆不要去接触好了。如此一来,孩子可能就会打心底里去排斥外界的人,不去参与社交活动。

再者,当一个孩子总是“被”待在家里的话,那么TA接触的人也会甚少,自然而然,社交能力也无法提升,甚至没有社交能力。如此,就会造成孩子在社交方面的困难,屡遭挫败,害怕了社交,便满心逃离。

2.个人心理因素。

当事人自尊心较强,害怕遭到他人的拒绝;或者是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被他人看不起。从而有社交恐惧症。

3.社交技巧匮乏因素。

社交,与人打交道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没有掌握足够的社交技巧,难免会在人际关系中受挫。倘若当事人心理不够强大,就会害怕受挫,害怕与人交往。

4.其他。

比如长期身处于不公的坏境之下:屡遭人欺压或是,心理扭曲,无视社交。等等。

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跟TA的生长坏境与成长经历是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要看一个人为什么患有社交恐惧症,与人交往就浑身不自在,就要看到TA在一个什么环境下,经历过什么。而明确这一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的编辑郑燕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联系。每日谈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学媒体,欢迎关注。

当一个人笼罩在一种消极、压抑气氛下不能自拔时,怎么办

我深有体会!当父母刚去世的时候,精神极度崩溃,几乎成了精神病,饭只能象征性吃点,乡亲劝说时,只感谢不动心,当身体出现更恶劣情况时才醒悟:

曾看到杂志上的奉劝,活着的人,不珍惜自己,去世的亲人在九泉之下也更不安心。虽不知实事如何,但感党有道理。于是写下一句:生者应为逝者负责。所以,转变了思想观念后,才走上正常的生活。

虽不知你是何种原因,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只能改变自己思想,跳出怿圈!

为什么有的人在聚会、集体活动时情绪低落

个人认为:第一是心理原因,比如天生个性就是内向,淡淡忧愁。第二是社会因素,比如工作压力过大,不顺心,人际交往矛盾,和领导关系不好等等,都会有情绪低落的表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