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想克服恐惧但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在经历心理恐惧后总会想一些奇怪的事怎么办,怎样忘记)

如果在经历心理恐惧后总会想一些奇怪的事怎么办,怎样忘记

不知道你所说的奇怪的事是指什么?是跟之前的心理恐惧有关么?是一些相关的联想么?

经历过的心理恐惧对你影响又多大呢?因为这些信息不充分,我很遗憾不能帮你详细的来分析一下。

不过,有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跟你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第一,关于恐惧的感觉和奇怪的事,不要有意的去压抑它。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研究是魏格纳的白熊实验,简单的说就是他找的被试在要求他们不要想一只白熊的时候,会更加频繁的想起来白熊。也就是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苦恼的一件事——越想忘越忘不掉。

大脑是这么想的:你要求我转移注意力,不去想这个事,好的,遵命,我开启“自主监视”的功能,看看你是不是做到了个命令,是不是还在想这个不应该想的事情。

妥妥的,这样的话,自然是忘不掉的。

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的一个经验,失眠的人告诉自己要赶紧睡,结果越说越睡不着,最后又成功的失眠了一晚。

这就好比一个鼓鼓的小皮球,我们用力的把它砸向地面,它会反弹跳的更高。

那怎么处理能让你不想这些奇怪的事呢?

我的建议是:1.先回过头去处理自己的恐惧情绪,哪怕它看起来乖乖的消失了。你可以寻求专业的咨询师的帮助,可以自己做一些梳理,我为什么对它感觉恐惧,我在恐惧什么,我恐惧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它对我的情绪影响有多大,如果说满分为十分的话,你为自己的恐惧打几分?对此,我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向谁寻求帮助?

2.学习和自己的情绪共处一室。每一样消极情绪都会有自己的积极意义。比如说,考试恐惧,我害怕考试,如果在考试之前我出现了跟考试相关的恐惧,那是恐惧情绪在提醒你,嘿,你好想没复习好呢,小心考不及格,快去复习吧!

3.顺其自然,别折腾白熊了。在遇到不正常的事情时有不正常的反应是正常的。这是你的肌体在帮助你寻找情绪的宣泄。同样的,你所联想到的奇怪的事也很可能是这些故事在描述你当时的心情,是潜意识在告诉你要改变。放轻松,做做正念,或者太极拳、瑜伽这样能够让你放松的事情,或者去做点你喜欢的事情,将注意力从白熊上挪开,让时间来解决它。

4.自己处理不来,就及时求助,千万不要自己硬抗,敢于求助就是改变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如何才到不害怕

谢谢邀请!

害怕???我也不知道你是怕哪些事情还是东西。这个问题,我建议你作个全面的分析。比如说我为什么怕?怕它的什么后果等等,作个分析,然后去寻找一些能克制它的方法。人总是会遇到一些这个或者那个的一些害怕之事,但首先要学会分析它,从它的源头去解决掉,相信这样以后,你也会慢慢的变得坚强起来,成熟起来,遇事也不怕不燥了。

加油!从源头上去分析问题,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的。


怎么做可以克服心理懦弱,恐惧,怕事的性格

怎么做可以克服心理懦弱,恐惧,怕事的性格?

这多半是性格因素导致,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克服这个性格缺陷,需要下番大功夫方能有所改善。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加强身体锻炼。每天坚持锻炼,如跑步、打球等,提高身体素质,这是革命的根本,战胜恐惧的基础,只有身体强大了,恐惧感就会得到释放,飘然远去。

2.结合第一点,可以去购置一个拳击沙包放在家里,当它是一个人,每天坚持练习拳打脚踢,这是身心结合的双训练,持久的练习,恐惧感也会得到很好的消除。

3.直面恐惧。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去直面它,越害怕什么越是要去做,去经历,多经历几次,就习惯了面对,就不存在恐惧了,甚至能够与恐惧为友,锻炼出强大的内心。

4.勤能补拙。怕事不仅仅只是恐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怕麻烦,懒惰,这就需要努力与勤奋,多做事,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积累经验教训,提高个人能力,未来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你都能自信说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强势话语,再也无惧任何事物。

处在抑郁症极度恐惧中,如何摆脱

1. 要及时和医师联系,进行专业诊断,确认抑郁症的程度,然后尽快开始医生开给的服用治疗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

2. 保障每日的基本睡眠不低于7~8小时,中午减少睡眠或者不睡午觉,以保证夜间睡眠深度和睡眠质量。

3. 适当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有可能的话暂时拜托工作环境,在家休养一段时间。

4. 在体能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展开一些家庭活动,比如做做饭,做做家庭清洁,当然要量力而行,不用强迫自己。

5. 多和家人和亲戚朋友聊聊自己的情况,获取他人的理解和鼓励,避免一个人闷在家里。

6. 有计划的展开一些身体的康复活动,比如打坐冥想,站桩等,也可以通过中医,吃些宁神补气的中药来逐步调理自己身体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抑郁症发作期在经过两到三个月会有明显改善,祝您早日康复。

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1. 面对环境,动物本能状态有:战斗、逃跑、装死。结合人类常见的心理行为,持续战斗状态会逐渐演变为焦虑状态;持续逃避状态会逐渐演变为抑郁状态。

2. 驱乐避苦,是我们面对人、事、物时的常见选择。能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我们会追逐;会带给我们痛苦感受的,我们会选择避开或是离开。

3. 如题,要克服逃避,建议先找出想要逃避的人、事、物。两个方向:

a. 生存必须(无法逃避的)。可通过和具体的人、事、物逐步建立快乐的链接,并将其放大,让这放大的快乐感觉自然的替换痛苦的感觉。

举例:孩子逃避学习(或厌学),其本身是孩子把学习和痛苦建立了强链接(也许是遭到指责、否定、打压、负向的暗示等等,一想到学习就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可通过一些快乐的场景(如愉快的玩耍时)或是高暗示感受状态下(如:睡前、起床的瞬间),在潜意识层面给予快乐的鼓励、正向的暗示,引导孩子逐步建立学习和快乐之间的链接。

b. 非生存必须(可以逃避或丢弃的)。如果这人、事、物,对你的价值较小,或是非必须的,可以通过新目标的转移,直接替换。

c. 克服逃避的几个小技巧:增加运动或体力活动(尤其时挥拍或肢体舒展的运动)、更多的与人肢体接触(握手、拥抱等)、多夸奖或赞美别人、尝试和不同职业的群体接触(接纳和倾听,同时分享你的观点),多微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