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姥姥生病住院了,可我却没太多感觉,是真的白养我了么(身边有个是什么体验)

身边有个是什么体验

跟也是有区别的。

我小学同学,话都说不清,什么也学不会,一到十都数不清,但是他很乖,上课听不懂就自己做自己的事,也不打扰别人。

后来勉强读完小学,就在家里由父母教导一些生存技能,社会规则这些,16岁跟妈一起去了村边的速冻水饺厂打工,在一个车间,她妈妈打包装箱,他把箱子装小推车运到冷库装卸。

其实妈完全可以做更体面的工作,但是为了教儿子带儿子,硬生生在工厂做了四年。

四年后,他已经可以很好的适应工厂,也知道组长交代的任务要如何完成之后,妈才辞职,让他自己独自上班下班。

可能是接工作的缘故,本来不认识数字的他,居然会看表了,还知道几点下班。

他人傻,只会赚钱不会花,工资全部给妈妈,攒了十几万。

她妈妈做主,用十万块彩礼给他娶了一个穷媳妇。

那个媳妇家太穷了,妈妈又生病,放话谁掏钱给妈治病,愿意接受她带妈嫁人,就嫁给谁。

妈妈呀咬咬牙,娶了!错过这一个谁知道还有没有人愿意嫁给!

于是,憨厚的娶上了媳妇,妈特别有魄力,带儿媳妇去人工授精,不要亲儿子的,要供精生孩子。还放话说,要是儿媳妇真受不了,可以离婚,孩子留下就行。

在农村,试管要供精的很少,都想要亲生孩子,但妈妈很清醒,她说,儿子已经傻了,再生个傻孙子就算完了,都成这样了,也不求延续香火了,能有个正常娃在她自己老死之前照顾就心满意足了。

儿媳妇也知恩图报,妈妈在她婚后花了十几万还是没救过来,她也没说离婚,反而把日子经营的红红火火。

现在,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随着年龄增长,懂得事儿也不少了,学会了认钱,学会了逛超市,还会给孩子买衣服,让工友帮忙买口红送媳妇。

她媳妇也是个安分的,从不花枝招展,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孩子聪明伶俐穿戴也干净,之前有个半大混小子嘲笑,被她拿铁锹追着打。

为什么民间小调说“外甥是狗,吃完姥家就走”

谢谢邀请,这么久才回复,见谅!洛阳民间也有类似这样的说法“外甥是舅家狗,吃完就爬走”!意思就是外甥在舅舅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全天下都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舅舅的大门永远对外甥敞开!说明两者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

说来是挺奇怪,洛阳人总是把外甥与舅舅的关系演绎的很微妙。例如俗语“外甥随舅,侄女随家姑”就是说,外甥长相和性格最像舅舅,而女孩子相貌和性格则像自己家亲姑姑!还有许多拿舅舅开涮的儿歌如“舅~舅~皮笼头,打一鞭屙一溜,cai 一锨一箩头”“骑马马,去舅家,吃好哩,不揍啥!”“张锣锣,面蛋蛋,大舅来喽吃啥饭,杀哟鸡,擀肉面,先谷俺乖乖舀一碗”……

还有,按洛阳民间的说法当舅舅是很倒霉的,你可以跟自己年长的男性称呼“叔叔、伯伯、大哥、大爷”但是唯独不能随便叫舅舅,对方可能会生气,认为你骂他。另外,正月里是不能理发的,据说正月理发会死舅舅,这种说法也相当普遍!不过舅舅也是唯一有特权和福利的,据说外甥如果犯了错无法无天谁也管不了的时候,舅舅是最权威的可以随便打,而且打死都不算犯法,报官都没用!不过这只是民间说法有待考证哦!

丈母娘跟自己住一起什么感受

丈母娘确实是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却是自己亲爱人的母亲。从这一点来说,应该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人家妈妈好,才能换来对自己妈妈好,这是最起码的人之常情。

实话实说,在当今讲究小家庭为主要单元,年轻人喜欢过年轻人生活,如果和丈母娘一起生活,确实有点太方便,至于说到具体是什么感受?那也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丈母娘条件优越,姑爷和姑娘住在丈母娘家,那是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你就要小心了,生活中要处处加小心,这种生活对于一个男生来说不是太好过。我有一个同事,他家是农村出来的,生活条件不太好,结婚都是老丈人给准备的房子,车等,婚后也一直和老丈人家在一起。看着表面很光照,其实他一直处于卑微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气都不敢出,后来在一次聚会喝酒时候痛苦流泪。

如果是丈母娘年纪大了,来你家养老。这个情况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人家的妈妈我们也有义务赡养老人,毕竟人家的闺女还和你生活在一起呢。只要人心摆正,心态平和,就一定能和老丈母娘处理好关系。我自己的大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从抗美援朝胜利归来,组织出面给他介绍一个朝鲜族女孩,这就是我的大娘,她就一个亲,所以一结婚就生活在一起,老太太90岁才过世,可以说我大伯给她养老送终。就没有听过我大伯因为老太太生过气,相反到后来端屎端尿,没有怨言,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所以我大娘时常对我们说,你大伯人好!这辈子我最幸福的是嫁给你大伯,他是好男人!

所以我认为,生活在一起就是缘分,难免有磕磕碰碰,但是老丈母娘也是妈,只要能从心里接受这个妈妈,那么大家在一起过日子就一定会快快乐乐!

《人世间》谢幕,开头用小男孩的眼睛开场,意味着什么

说到《人世间》序幕开头男孩子的眼睛,其实和导演李路拍这部剧的初衷有关。

李路说,如果我们拍的这部剧,会使我们的年轻人,比如说80后、90后、00后,他们对于自己的父辈乃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一辈人,有一种全新的认识,通过这部剧加强了几代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在这种了解的过程中增进了年轻人对长辈们的尊敬,和对他们身上遗留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的包容体恤,那我们就算成功了。

也就是说,剧照的男孩子代表的是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我们正用自己的眼睛,试图通过《人世间》里的故事来重新认识我们的父辈乃至爷爷奶奶辈,从而促进对他们的理解,增进对他们的尊重。

确实,我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许多后人在“乘凉”时却忘了前人“栽树”的辛苦,不仅不懂得感恩,甚至误解、看不起老一辈,让人心寒。

而应该说,剧版《人世间》让许多人再次看到了老一辈的勤劳、善良和担当,在热泪盈眶的同时,心存敬意。

有担当的周秉昆、善良的郑娟、无私的周秉义以及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却不低头的孙赶超、肖国庆们,他们就是我们长辈的影子,即使会有偶尔的无奈和感伤,也遮不住他们身上的光芒。

只要我们懂得了他们,这“人世间”就会越来越美好。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父母九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为什么许多人相信这个谬论

父亲91岁,却生出黑发,长出新牙。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父亲身体一向很好,75岁的时候,小五的房子漏雨,父亲还踩着梯子爬到房顶,给小五家修房盖儿。

是在母亲过世后,父亲不爱说话了,眼神也沉郁了,整个人好像安静了很多。他还经常望着远方,发呆。那年,父亲80岁。

父亲85岁的时候,有一天早晨,父亲起床后穿衣服系扣子,忽然说:“小四,我的手怎么不好使了呢?”

父亲一直跟四哥四嫂住一起。四哥心里咯噔一下,父亲不会是老迈了,要随母亲走吧?他来到父亲的房间,看到父亲站在窗前,两只手哆哆嗦嗦的,想系扣子,但半天他也系不上。

四哥心里有点慌,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四嫂进来,看到父子两人相对而立,就明白怎么回事,她给父亲系上扣子。

那天早晨吃粥,父亲的勺子拿不稳,几次落到桌上。四哥有点生气,吼:“你咋回事啊,连勺子都拿不住了?”

父亲不说话,也不反驳四哥。四嫂推了四哥一把,说:“跟我来!”

四哥跟四嫂进了卧室,四嫂小声地说:“爸老了,估计很快就不能自理了,咱们已经照顾爸好多年,应该换别人照顾爸了。”

四哥没说话,四嫂就当四哥同意了。当天晚上,四嫂就给父亲的其他四个儿子都找到家里,开个家庭会议。

当四嫂把她的想法和盘托出,说她和四哥照顾父亲很多年了,大家应该轮着照顾父亲,也都有机会尽孝。

小五就不高兴了,说:“四嫂,老爸年轻力壮,能干活的时候,你们把老爸接去了。现在爸老了,不能干活,也不能自理,你却把老爸往出推?”

四嫂说:“我和你四哥住楼,家里有啥活儿用老爸干的呀?老爸在我家,却经常到你的平房给你修房子。”

大家吵吵嚷嚷,都说自己这些年对父母付出了很多。

后来,四嫂说:“大家就拍着良心想想,老爸是不是给你养大了,是不是帮我们带孩子了。就这些,我们是不是应该照顾老爸?其他的,多一点,少一点,是爸的心思,我们做儿女的,就别挑了。”

大家后来基本同意了四嫂的观点,但是,都没有时间、没有人手照顾父亲。

大嫂说:“我儿媳妇又生了三胎,我得伺候月子啊。前两胎都是亲家伺候的,现在亲家病了,我就得伺候儿媳妇月子去。”

大哥说:“这些年,都是媳妇伺候我,我也不会伺候人呢。”

二哥说:“我这身体,自己照顾自己都费劲呢,我怎么照顾老爸呀?”二哥有病。二嫂身体也不好,她说:“我能照顾你二哥和我自己,就不错了。”

三哥在一家工厂打工呢,儿子刚结婚,房贷还没还上呢,三哥要多挣一点钱,帮着儿子还房贷。三嫂也一样,在饭店后厨刷碗,想多挣点,给自己养老攒点钱,也帮扶儿子一下。

小五两口子呢?小五游手好闲,小五媳妇好吃懒做,啥活儿不干,两口子的日子过得四处漏风,自身难保,自己吃饭的钱还难挣呢,怎么照顾父亲呢?

后来,大家又一起商量,说,咱们听听老爸的意见吧,看老爸愿意在谁的家里住。

大家一问父亲,父亲半天没说话,眼睛看向四哥和四嫂。大家明白,父亲还是想跟四哥四嫂生活。

但是,四嫂的老妈病了,需要人照顾。四嫂家就她一个独生女,必须是四嫂照顾老妈。

四嫂一走,就剩下四哥自己了。四哥还在一家公司上班,他没有时间照顾父亲。

怎么办?四嫂拿出一个建议,就是父亲还住在自己家里,父亲的其他四个儿子,每个儿子拿出500元,用这两千元,给父亲雇个保姆,照顾父亲。四哥晚上回家,接替保姆的工作。

大家基本同意,但小同意,他说:“我没钱——”

大哥说:“你是不是咱爸的儿子?咱爸有没有把你养大?没钱,你就是要饭去,也得拿出这五百元孝敬老爸!”

小五低头不说话。小五媳妇生气地直接了桌子,回家了。大哥要去揍小五媳妇,小五拦阻,说:“揍我媳妇那不就等于揍我吗?那你就直接揍我吧!”

眼看要打起架来了。大家拦着,才没有打架。

四哥后来说:“这样吧,小五,你的五百元,我出三百,你出二百,也算是儿子尽孝了。”小五这回点头了。

从此,父亲就在四哥四嫂家里住下来了。父亲一天比一天老了,先是手不好使,不能系扣子了,拿不住勺子,无法吃饭了。

后来,父亲的两只腿也不能走路了,他躺在床上的时间多了,去卫生间,也要靠人搀扶着。

四嫂回父母家了,照顾老迈的母亲。家里就剩下四哥。四哥下班回来,保姆就下班了,他就开始上班。

四哥先做饭,做好饭,先喂父亲吃饭,然后再自己吃饭。喂父亲吃饭的时候,四哥要给父亲的脖子上戴个围嘴儿,免得饭粒子掉在衣服和被子上。

父亲吃饭很慢,牙齿掉了好些。四哥有耐心,等待父亲咽下一口饭,再盛半勺饭喂父亲。

四哥一边喂父亲吃饭,一边和父亲说话。他讲一些单位里的事情,也讲小时候哥兄弟五个在一起的趣事。父亲虽然身体不能动了,但是父亲能说话,脑子好使。

父亲有时也笑笑,跟四哥聊天。但更多时候,父亲不说话,愁眉苦脸,偶尔他会说一句:“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四哥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父亲走了,家里就剩下四哥自己,四哥会觉得很孤单。因为四嫂去照顾丈母娘了。

有父亲在,五个哥兄弟,还是一个大家庭,虽然小五媳妇摔盆砸碗的,但是,亲兄弟还是一个家。

每到周末,其他四个兄弟就到四哥这里来看望父亲,每个人都带来两个菜,周末也给保姆放假,大家一起做吃的,一起照顾父亲。

饭后,陪父亲聊聊天。下午,大家一起玩麻将,边说边笑,父亲在炕上躺着,看着大家伙嘻嘻哈哈地玩,父亲脸上也带着笑容。

逢年过节,大家就往四哥家里拿鱼那肉,拿米面油。正月里,有两三天能聚在一起玩,陪父亲聊天。大家热热闹闹的,像个家的样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越发地衰老了,父亲90岁的时候,彻底不能自理了,经常拉在被子里。他有时还糊涂了,拉完之后,竟然抓得哪都是,墙上,被子上都是。

保姆平时不跟父亲在一个房间,午休她睡在客厅,父亲就是这个时候干坏事的。保姆睡醒,闻到父亲房间里传来的臭味,才觉得不好。

保姆给父亲洗洗涮涮。但保姆抱不动父亲,无法给父亲洗身体。只好等待四哥回来,给父亲洗。

四哥放了一大盆温水,把父亲先抱到盆子里。先给父亲洗一遍,倒掉脏水,再换一盆水,给父亲搓澡。

起初,四哥没有这个耐心,一闻到臭味,他就呕吐,不想照顾父亲,嫌弃父亲了。

可是,四哥看到床上躺着的父亲,像个犯错误的小孩,不敢看他,四哥心里就难受了。

四哥还记得小时候,他都七八岁了,有一次夜里西瓜吃多了,尿炕了。父亲第二天早晨,用手指刮着四哥的鼻头,说:“羞不羞?以后晚上别吃那么多西瓜了!”

四哥哭了,小时候父亲能照顾自己,现在父亲老了,四哥想,我也要好好照顾父亲的晚年。

四哥走到父亲身边,用手指刮刮父亲的鼻头,笑着说:“羞不羞?以后拉了要叫人,懂了吧?”

父亲哭了,眼泪顺着眼角滴答在枕巾上,但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容。

四哥认真地给父亲清洗身体。有时候,他正给父亲收拾呢,父亲那边又拉了,被子上,垫子上,都弄脏了。

有时四哥也生气,冲父亲吼:“你怎么不长记性啊?”父亲不说话,低垂着头。

保姆大姐很善良,她告诉四哥:“老人就是这样的,跟小孩不同。老人一天天衰老,无力,一天比一天需要我们的照顾。孩子是一天天地长大,不需要我们了。照顾老人要有心理准备,要有耐心,有爱心。”

四哥很惭愧,他是父亲的亲生儿子,还不如保姆大姐有耐心。

后来,四哥每晚下班回家,别人说:“老四,下班回家呀?”四哥就笑呵呵地说:“不,我是回家上班。”

四哥把照顾父亲,当成一份工作来做,拿出专业的精神来照顾老迈的父亲。

有时候,父亲也会发脾气,不吃饭,不说话。四哥就陪着父亲,给他做思想工作,他说:“老爸,我知道你啥意思,你想绝食离开我们。可你想过没有,你要是没了,我就没爸了。”

父亲说:“没爸不是更好吗,就不用伺候我这个老废物了。”

四哥说:“爸,有你在,我回家之后有个盼头,觉得这还是家。我白天上班也有个念想儿,晚上回家能跟老爸在一起。”

父亲说:“可我什么都不能干了,还要你们伺候我,我已经窝吃窝拉了,拖累你们,我心里难受。”

四哥说:“爸,你活着,我和我哥哥弟弟,都有爸爸。你要是真走了,我们就再也不会叫爸爸两个字了。再说,有你在,我们哥几个心也合,都是有情有义的,你要是走了,这个大家庭也就散了。”

父亲还是觉得活着是拖累老四,让四哥四嫂分开了。

四哥对父亲说:“爸,你别这么想,我和媳妇分开一段,也不是坏事,小别胜新婚呢,周末我们也聚。”

四嫂在娘家做点好吃的,包个饺子,做个红烧肉啊,她就会骑着自行车,送到四哥的楼上,给父亲和四哥吃。

四哥呢,工资开下来,就给四嫂打过去一半。还给四嫂买衣服,买首饰,去丈母娘家看望丈母娘和四嫂。两口子并没有因为分离疏远,反而互相更惦记了。

分开不等于没有情谊,只要两个人心里有彼此,情谊反而更浓了。

父亲91岁那年春节,儿孙门都来看望他。却忽然发现父亲白发下面竟然生出了黑发,嘴里还长出两颗新牙。

大家又惊又喜,觉得父亲是返老还童了,都很高兴。唯独小五媳妇撇嘴说:“家里老人长黑发,长新牙,是妨子孙的,会吃子孙寿命的。”

这时候,恰好大嫂的儿媳妇生的孩子生病了,吃药打针都没好。小五媳妇就跟大嫂说了这话,大嫂有点心惊,就跟其他妯娌说了这件事。

四嫂开解大家说:“别信那些,那是迷信。家里老人返老还童,说明家里人都孝顺,是有福之家。要是家人不孝顺,老人怎么能长寿,更不可能返老还童。这是大喜事,多少个家庭都摊不上的喜事,落到我们家了。”

后来,还是父亲给出的偏方,大嫂拿着偏方抓了点中药,给小孙子吃下去,小孙子病才好了。大搜不再相信小五媳妇的话了,她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四哥现在每天下班往家走,就想,晚上陪伴父亲,是我的夜班,也是我的修行。人的一生,就是修行。父亲照顾我长大,是父亲的修行,我照顾父亲老去,是儿子的修行。

四哥每晚临睡前,还拿出手机,记下照顾父亲的日记。第二天,他把日记发到家庭群里。大家争着看父亲今天都做了什么,谈论着,说笑着,还说四哥越来越能写了,将来要成名成家呢。

四哥想,这日记也许将来有用呢,子孙后代看看,照顾父母,也是修行。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