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遇到特别会弄权的同事,自己老处于弱势怎么办?(有些人认为首辅就是宰相,真是这样吗)

有些人认为首辅就是宰相,真是这样吗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历史进入了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构成了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权的本质便是的、排外的。不过,皇帝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依靠朝廷官员的力量,他们有时会影响皇帝随心所欲的行使权力,对皇权形成制约,尤其是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皇权的重要威胁。因此,如何统御群臣,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就成为了皇帝们绞尽脑汁想要解决的问题。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削弱相权。

丞相制度是秦始皇设立的。丞相的职责便是佐天子、总百官,地位显赫,权力很大。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权至上,又岂容半点染指?历史上,自丞相设立以来,君王们为了削弱相权,想尽了各种办法,招数多样。

图1 秦朝中央官制

一、汉武帝:提拔亲信近臣

皇帝弱化相权的第一种方法,便是提拔自己身边的亲信近臣。最早运用这种方法的是汉武帝。

汉朝初年,大多数制度承袭秦朝,在中央实行九卿制,丞相总百官、理万事,位高权重。到汉武帝开始压抑相权,应该怎么做呢?他的思路是“掺沙子”: 丞相权力很大主要是因为他可以参与决策,那我有什么事情就偏不与你商量,弱化丞相的决策权。

武帝提拔一些身边的年轻的亲信大臣,给他们一些本职以外的加官,比如中书令、尚书、侍中等等,让他们可以在皇宫内出入,这些人成为了皇帝在政务上的咨询顾问,皇帝有什么机要大事的决策都与他们商量。久而久之,在中央逐渐形成了内(中)外朝两套班子,皇帝提拔的尚书等人是为内(中)朝,成为了事实上的中枢决策部门,其办公机构在宫内,被称为内(中)朝,而原先由丞相领导的九卿反倒成为了纯粹负责执行的职能部门,被边缘化了,办事机构搬到了宫外,成为了外朝官。

不得不说,汉武帝的这一举措真的是很有政治智慧,隐晦的扩大了皇权。更重要的是,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到东汉时期,设立了尚书台,成为最高决策机构。之后又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发展,成为隋唐时期三省体制的滥觞。

图2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二、隋唐:三省体制,变独相为群相

皇帝弱化相权的第二种,就是将相权分散。从隋唐开始发展演变的三省制度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三省制度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正式成为中央官制。隋朝时,将中央决策机构分成三个部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诏令的下达、审议和具体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这等于是将一个宰相变成了三个宰相,宰相人数增加了,权力自然也就被削弱了,这样做的用意,就在于使宰相互相牵制,以收集权之效。

三分相权还不算完,其后更进一步将权力分而化之。

图3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时,三省长官在政事堂中开会议事,共同决定政事,遇有意见分歧,则由皇帝最终裁决。后来,为了进一步防范相权坐大,皇帝又提拔一些低级官员,给他们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号,使其能够进入政事堂参政。到了唐高宗以后,则演变为即使是三省长官,如果没有“同中书门下”的名号,也不能进入政事堂。这样一来,相权更加分散,而且,皇帝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参与政事堂议政的宰相班子进行调整。可以说,到了唐高宗以后,宰相从原先的国家正式公务员变成了皇帝的临时工,皇权进一步扩大了。

后来的宋朝,于三省之外另设参知政事的做法也是沿袭唐朝的这一思路。

这两种方法,归根结底,运用的都是“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皇帝要集权,就必须分割相权,集权是目的,分权则是手段。这是在社会中近千年皇权与相权的抗衡中凝聚出来的政治智慧。

图4 明朝中央集权制

三、明清:皇权的顶峰

皇权与相权的抗衡到了明清时期来了一个转折。

如果说,之前的皇帝还在为如何抑制宰相而费尽心思的话,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则完全没有为此感到为难。因为朱元璋更绝,他直接将丞相给废除了,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亲自决策。不过,丞相本来是首脑,辅助皇帝的,废除了丞相,虽然皇权扩大了,但是皇帝也累坏了。很快,朱元璋就因政务繁杂深感劳累而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自己的顾问,帮助自己处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进一步成立了内阁。内阁的地位仅是皇帝的侍从顾问而已,权力也就是“票拟”(即在奏章上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写好,附在奏章上,以供皇帝参考)。

其实,内阁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因为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要有人辅助。后来,内阁的权力一路飙升,尤其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比如,嘉靖时期的严嵩,万历时期的张居正便是如此。

图5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不过,如果有人以为首辅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宰相的权力可是制度赋予的,人家本来就是扮演的首脑的角色,而内阁首辅的作用不过就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权力到头也就是“票拟”。换句话说,内阁首辅只是皇帝的秘书,最多只能对政事提出意见,而宰相就不同了,人家是可以做出决策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首辅能够权压众臣呢?如张居正,竟然还能主持改革。原因很简单,皇帝信任他!他们的权力来自皇帝信任,而非法律赋予。所以,钱穆先生评价张居正说他是“弄权”,是“权臣”而非“大臣”。一旦有一天,他们失去了皇帝信任,他们的权力也就没有了依靠,因此,即便权高如严嵩、张居正长期把持朝柄,一旦为皇帝所不容,流放、抄家也只是分分钟的事而已。所以,内阁首辅根本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它是皇权的附庸,根本无力与皇权对抗。首辅的专权只是表象,本质上这恰恰说明了皇权的强大。

图6 清朝官制

我们可以看到,从秦汉以来,皇权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加强,到了清朝,皇权终于达到了顶峰。

清朝皇帝的专权那是出了名的,如盛世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那可真是事必躬亲。所以皇权的巅峰也在这一时期完成。

这一巅峰便是雍正皇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原本是雍正帝为了办理西北军务,担心军机泄露,所以在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外找了一个小房子,在这里设立军机处,方便皇帝传旨,保守机密。有了军机处以后,皇帝传旨就在这里的进行了,原先的内阁就被架空了。在军机处上班的官员,品级都不高,但是皇帝亲选的,地位重要。而他们的工作也很简单,就四个字“跪受笔录”,皇帝让你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军机处完全就是皇帝旨意的传达室而已。

图7 清朝军机处内景之一

在社会,军机处的设置将皇帝的权威提拔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它也是古代加强皇权的最后一步。所以说,军机处标志着皇权达到了巅峰。

天道轮回,盛极而衰,自然之理也。皇权在明清时期走向了它的顶峰,然而,过度的集权也导致积弊丛生。终于,伴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皇权也走向了它的末路。

文:楚豫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什么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到底何许人也?汉王朝的开国第一文臣、相国——酂侯萧何是也!那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又是个什么来路呢?这还要从汉王朝的开国第一武臣韩信说起。

韩信受胯下之辱和向漂母乞食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平心而论,韩信的前半生活得并不光彩,甚至有些憋屈!好在他赶上了秦末的乱世,在项羽举起反秦大旗之后,韩信很快便投入了项羽麾下。或许是因为项羽对韩信那段历史的鄙夷、又或许是项羽麾下人才济济,韩信在项羽麾下并没有受到重用,只捞了一个执戟郎的营生。

历史再一次给了韩信机会,项羽灭秦之后,将刘邦封为了汉中王,远远地支到了边疆“蛮荒之地”。见在项羽麾下出头无望的韩信选择了铤而走险,背弃了旧主项羽,独自一人前往蜀地,投效刘邦。因为缺乏名气又无人引见,韩信初到刘邦麾下时同样没有受到重视,只得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之职,连当初的执戟郎都不如……后来还因为犯事被判了死刑。就在临刑的一刹那,为了保命的韩信喊出了“汉王不欲就天下乎?奈何斩壮士!”

巧的是,现场监斩的是刘邦的微时好友兼专职司机滕公夏侯婴,换了其他人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在法场上刀下留人,韩信的小命也就玩完了……可夏侯婴不同,当初尚未发迹之时与刘邦因为斗殴被抓,夏侯婴宁可自己蹲号子、硬是咬死了没有指认刘邦,让刘邦免于连坐。此后,刘邦对夏侯婴非常信任,将其视为了嫡系中的嫡系。夏侯婴见韩信器宇不凡,简单问询了几句便当场下令刀下留人,而且还将韩信举荐给了刘邦。

或许是因为韩信籍籍无名、又或许是刘邦觉得夏侯婴一个司机能举荐什么大才,并没有重视。但是,为了给夏侯婴一个面子,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治粟都尉,这个官虽不大,但也不小了。因为萧何是分管领导的缘故,韩信也因此结识了萧何,后来因为在仓储方面实行“推陈出新”,韩信颇受萧何赏识。可是,觉得出头无望的韩信不干了,他再一次选择了出走,打算另巡明主、再次改换门庭。

在得知韩信出走之后,萧何策马紧追,终于截住了韩信。后来,在萧何再一次将韩信举荐给了刘邦。这一次的举荐人是萧何,分量和夏侯大司机完全不一样了,刘邦也掂量出了韩信的分量,于是与韩信进行了面谈,韩信的想法深合刘邦之意。不久之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正式开启了韩信的戎马生涯。之后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韩信为刘邦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因为逼封齐王之事与刘邦结下了深深的梁子。正是因为有了萧何的举荐,才有了后来纵横天下的“战神”韩信,这就是成也萧何的出处。

刘邦晚年疑心病日甚,加之异姓诸侯王尾大不掉,一场针对异姓诸侯王的阳谋拉开了铁幕,时为楚王的韩信因为与项羽麾下的大将钟离眜关系暧昧首当其冲。为了取信刘邦,韩信后来虽然杀掉了钟离眜,但是已经无法获得刘邦的谅解,加之早年逼封齐王的旧怨,刘邦首先把矛头指向了韩信。不久之后,刘邦借出游云梦之机诱捕了韩信,将其贬为了淮阴侯,押往长安居住。

原本韩信如果就此安安分分,或许也就得以善终了。可韩信不愿意了,凭什么我辛辛苦苦帮你打下江山,却落得这般下场?于是,私下里与陈豨勾勾搭搭、不清不楚。不久之后,陈豨在代地举起了反旗,刘邦亲自率大军弹压!就在这个时候,韩信与陈豨私下勾连的事情被自己的家臣告发,远在战场的刘邦最终对韩信动了杀机。但是,刘邦远在代地,而且他也不想担负一个诛杀功臣的恶名。于是,吕后被推向了前台。

可是,刘邦曾经当众给过韩信“三不杀”的承诺,吕后大张旗鼓去捉拿韩信显然是不行的。这时候,吕后想到了萧何,让萧何出面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因为萧何是自己的伯乐,恃才傲物的韩信对萧何一直比较恭敬,也相对比较信任。最终,萧何成功骗来了韩信,韩信被吕后派人用布袋套住、用竹矛活活捅死在了不见天日的长乐宫钟室之内,成功回避了那句“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一代“战神”就这样憋屈地死了……正是因为萧何的,韩信才丢掉了性命,这就是败也萧何的出处。

萧何当初举荐了韩信,而且从他成功诱捕韩信来看,二人的关系应当说还是相当不错的。那么,萧何为什么要韩信呢?平心而论,作为开国第一武臣的韩信日子不好过,作为开国第一文臣的萧何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刘邦忌惮异姓诸侯王,同样忌惮文臣领袖萧何,为此甚至不惜罗织罪名将萧何下狱。出狱之后的萧何为了自保,索性干起了贪污、与民争利的勾当,以自污名节向刘邦表白自己没有野心、只求富贵,这才侥幸保住了性命。

彼时的吕后还不是后来的吕太后,没有刘邦的点头,她恐怕还不敢私自处决一位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列侯、曾经的异姓诸侯王!换言之,吕后只是刘邦的一把枪,最后扣动扳机的是刘邦!既然是刘邦要杀韩信,如果萧何不出面,等于是将自己置于了刘邦的对立面。一个文臣领袖如果不听皇帝招呼了,恐怕离死期也就不远了。萧何别无选择,牺牲韩信总比牺牲自己全族好,不是吗?

除此之外,彼时吕后弄权的苗头已经凸显,作为皇太子的亲妈、未来的皇太后,在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掌权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既然是吕后找到了萧何,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还是萧氏家族的未来,萧何都必须抱住吕后的粗腿!说白了,诱捕韩信就是萧何给吕后递上的一纸改换门庭的“投名状”。刘邦去世之后,萧何依旧能够位极人臣、显赫终老,与这一纸投名状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综上所述,所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表面上看是说韩信的一生成起于萧何的举荐、败起于萧何的。实际上也反应了彼时汉王朝众多开国元勋的心态——自保为上,甚至不惜牺牲“故友”。为了自保,萧何可以自污名节;为了自保,萧何同样可以韩信!这也就无怪乎刘邦一死,活着的元老几乎全部“叛变”倒向了吕后。这帮人心中根本没有什么理想、抱负,他们更看重的还是现实利益。萧何如此、曹参如此、陈平如此,周勃也是如此……

诸葛亮、姜维都是顶级人才,为什么没有选择休养生息而是不停地北伐呢,最终耗尽蜀汉国力

谁都想休养生息,问题是你得有那个休养生息的环境,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一定会按照刘备的遗志去不断北上伐魏,试图统一天下,复兴汉室的。

首先刘备托孤时已给诸葛亮交待了一定要北上魏国,达到统一三国的目标;诸葛亮作为古代忠臣的杰出代表,他不会贪图安逸,荒一大业的。

其次三国中魏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吴国具有长江天险,有地利优势,蜀国实力最为弱小,如不坚持北伐,势必会被魏国所灭,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进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图蜀国自保。

第三是蜀国建立初期交错,人心叵测,政局不稳;所以就得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以缓和内部阶级矛盾,凝聚人心。

事实证明在主动北伐和不断进取中,蜀国国运得以延续了好几十年,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是坚持北伐达十一次之多,这么做也是为了完成刘备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晚清那么,为什么还可以活那么多年

当年人们的封建谜信思想过于严重,总认为这就是命中注定,不知道起来反抗,只默默地承受和任其继续下去。

你觉得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

我最近在写作历史纪实小说《悠悠子衿女儿情--一代才女蔡文姬》和《史上男女那点事儿--三国篇》,为此查阅了大量的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我分析认为,曹操应该是一个英雄人物,不应被称作奸雄。

理由就是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啦,曹魏集团是凭借自己的东征西讨打下来的霸业,并不是篡夺汉家的江山;英雄不是圣人,尽管曹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不能就此否认其英雄而把他作为奸雄。

01

汉室已亡

《亮剑》里孔捷用李云龙的歪理给楚云飞上了一课:同样一批物资被抢走啦,就该报战损;再抢回来,就是战利品,上报缴获。同一批物资经过一倒手,性质就变啦,就是两本账啦。

我觉得这个事是有道理的。

汉家王朝经过董卓、李傕郭祀这么一折腾,已经名存实亡啦。

地方各诸侯也是这么认为的,都在抢地盘,他们都认为这已经不是汉家的啦,谁抢到就是谁的啦。

理由有几点:

其一,你汉家封个啥官爵已经没多少意义啦,你没有地盘给人家啊。没有实力,任命了也没人的账。

其二,地方诸侯占据了一州一郡,就自己任命官员,虽然给朝廷上个表啥的,不管你认可不认可,都没有作用。

像刘皇叔,拜镇东将军、豫州牧,最后还是憋屈在荆州刘表那里替他看守新野小县城;关羽一直引以为傲的汉寿亭侯,也没有发一吊钱的俸禄,只得跟着刘大哥四处讨饭吃。

哪里还有一点老刘家的一亩三分地哦。

既然如此,谁抢到是谁的,哪里来的篡夺汉家的江山哪?

要说篡夺,也是曹操篡夺人家袁绍家的。

蜀汉、孙吴都一样,谁占了算谁的。

一直以刘皇叔自居,要匡扶汉室的刘备,也承认借荆州是借的东吴孙权的。

不管刘备最后是否承兑了诺言,但答应人家的是:取了益州就还荆州;到期不还,还再找借口说取了凉州再还。

既然是老刘家的,你理直气壮的说:是我们老刘家的,包括你们江东那一片也得给我们。

这多好啊,还承认借荆州干嘛,这事刘备做的不好。

02

英雄不是圣人

关羽是英雄吧,但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无名小辈杀害;

吕布也算英雄吧,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最后也被活擒被诛杀;

刘备也是英雄吧,尽管不少人一直为他的仁德辩护,但仍有许多人认为他就是假仁假义;

曹操能够平定北方,稳定了北方的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但毕竟留下了许多让后世诟病的事。

比如杀吕伯奢一家,屠城,盗墓,好等等,抛开历史不说,也抛开历史局势不说,这毕竟不是圣人所为。

但这些事与曹操在历史上所做出的成就而言,还是次要的,其成就是主要的。

在社会的时代,需要的是英雄而不是圣人。曹操称不上圣人,但起码也算一个英雄吧。

至于老刘家那档子事,有没有曹操都是一回事。在别的问题中也讨论过啦,没有曹操的话,汉家朝廷可能结束的更快,这里就不多说啦。

曹操不该是汉贼,也不该是奸雄,起码是个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