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我在厂里干了五年,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思-为什么会有强迫症,如何克服

我在厂里干了五年,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思

为帮您更好的解决法律问题,您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自身详细情况,本地律师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

什么导致强迫症

导致强迫症的原因是有很多,主要包括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素质因素,遗传因素,命令式精神因素等等。只有在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才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个病。可以通过生活慢慢改善,注意放松情绪,不要压力太大的,可以慢慢矫正,需要一个过程。

强迫症为什么总会有毫无意义的担心

所谓的强迫,就是执念,执着于各种不同的事物,而不放过自己。归根结底,是对自我的忽视。

莫名其妙的担忧,虽然觉得毫无意义,但就是无法控制。比如总担心门没关好,总是担心不干净,不断地洗手。

因为你看不到内心深处的需求,你渴望一种安全感,你需要得到照顾和满足。

不同的心理疗法,无非就是探究强迫症的根源,让你意识到引起你担心的根本事件是什么,以及你如何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无谓的担心。

所以,除非你能够意识到内在需求,关照自己的内心,相信你的担心是没有理由的,而且也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相信你外在的世界是安全的,放下对于无缘由事物的执着,否则你就不能克服强迫和焦虑。

练习的方法主要是内观冥想,查看自己在执行强迫动作时内心真实的想法,聆听自己的声音而不加批判。然后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安全的,事实会证明,你所担心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做很困难,甚至乏味,而且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但是,这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曾经因为常常莫名的担心和紧张而导致胃疼。通过关照自己,才意识到我的胃疼是受各种压力影响,而很多压力其实毫无缘由之后,我反而放松了。不再执着于担心,也不再过分紧张。胃疼现象就慢慢少了。

它不代表你就完全没有压力或者担心,只是你不再执着于它,过分强调它,而是看得很淡。

你通过长期练习关照自己的内心,已经从内而外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而不假外求,这是一种治本之法。当你内心足够安全和强大,你也会自然而然摆脱强迫和焦虑症状。

强迫症是如何发病和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

胡良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OH执行师.学习心理学、自我成长,欢迎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加入我们,实现精神自由!

我们先来看DSM-V中关于强迫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A、具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或者两者都有。

B、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 或者该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 此强迫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 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D.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强迫症的病因有生物、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这里我们从认知行为心理学的观点来理解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在该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冲动或意向,大多数个体会感受到焦虑或痛苦。事实上这种侵入性的想法体验很多人都曾有过,但为什么不同的个体受其影响程度不一呢?

关键在于有强迫症素质基础的人对于这样侵入性的想做严重的、灾难化的评估。于是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或意向,或用其他些想法或行为来中和它们。强迫行为如:重复行为(例如,洗手、排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反复默诵字词)。

这样的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 事实上这些重复行为在当下的确是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焦虑,但这些中和行为和预防的事件却明显是过度的,从长期来看,这样一个过程反而会强化焦虑的程度。这就是强迫症的发病机制。

再来看强迫症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从心理体验上来讲,强迫症最典型的特点是:反复思考和重复行为是自我不协调的,患者备受煎熬。比如强迫性洗手,明明手已经洗脱皮了,但还是忍不住要去洗,往往陷入一种洗与不洗都难受的两难境地。

同时这些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带来很大的焦虑,有时还会与抑郁共病。长期重度强迫的人还会持续地伴有恐惧感,甚至还会有非自主的幻想。总之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给正常生活、工作、社交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希望对你理解强迫症的发病及社会功能影响有帮助!

作者简介:
胡良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OH执行师,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认知行为咨询为方向,愿意关注来访者的当下,陪伴并与其一起探索引起困扰的曾经,一起努力寻找解决问题和成长的方法。情感,婚姻,人际沟通,职场压力,亲子咨询都是工作的主题及方向。
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可以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留下,向作者提问咨询。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