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无法摆脱终生服药的悲惨结-曾奇峰精神分析65集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无法摆脱终生服药的悲惨结

我是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在高校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你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心理咨询实际中,有时来访者或者来访者的家人提出的问题,为啥有些抑郁症患者要终生服药呢?

我葱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原因。

第一,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中神经症的一种,它的发病原因至今没有完全清楚,涉及遗传、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以抑郁症发病的遗传因素来说,有些抑郁症患者天生就有抑郁症易感因素,即便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暂时缓解或者好转,但是如果遇到心理和社会生活事件的刺激,容易复发,再次接受药物治疗,转为复发性抑郁症。

第二,一是有些抑郁症患者在初次发现抑郁症倾向时没有及时去医院精神科就诊诊断,耽误治疗最佳时机;二是有些抑郁症患者就诊及时,也接受治疗,但是患者本人或家人不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按规程服用抗抑郁药物,致使自己的抑郁症转化为迁延性抑郁症,时好时坏,不得不长期服用药物。

第三,目前对抑郁症的研究表明,有些抑郁症患者,之所以得了抑郁症,是患者本人的认知模式表现了问题,认知行为治疗学派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个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悲观的解释风格,形成了无助感、无用感,虽然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暂时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症状,但是只要有心理或者生活方面的不良刺激,就会诱发抑郁症,不得不通过药物来抑制抑郁症状。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消极

谢邀!

举个列子说,某单位调级,符合晋升条件的同志有六位:甲,乙,丙,丁,戊,己,但名额只有两名,最后经民调合意,领导审核,批准了甲和丁进级。

乙和己都认为甲和丁要比自己优秀,且家境比较困难,应该给予照顾,于是双手赞同。

丙不愿意了,十万个为什推到领导面前,任凭领导解释,就两个字"要公平“,没办法耍起无赖谁都没辙,就在天似乎要塌下来时,甲主动要求把名额先让给丙,丙才不好意思退下去,但此后,丙却更加努力了,他心想把该做的工作做好,看机会来了领导是否还偏心?

戊则没有任何异样,回到家里,十万个为什么开始上演,为什么领导没看到自己的优秀和家庭的困难?是领导把自己忘了,还是有意给自己小鞋穿?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还是逢年过节没有给领导送礼?,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绩效一落千丈,领导问他怎么回事,他却一脸茫然,说啥事没有,领导只好提醒他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工作,希望下批他能赶上来......

综上述:乙和己的处理,深明大义,积极友善的思想态度令人学习尊重! 丙耿直暴躁,但悟道快,终能通情达理,暗下决心努力工作以理服人;戊,由于生性胆小怕事,加之敏感多疑,导致偏执式忧郁,想不开,放不下,造成消极怠工,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当我们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过度压抑或憋回去,当然也不能借势造势,冲动是魔鬼!我建议大家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所有的事情,带的坏情绪,到野外与大自然较量,该呐喊的仰天长啸,该骂人的放开喉咙十足劲骂,该静静的做个深呼吸的长舒口气息,然后看看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流水,一石一木一泥土,"心境自然凉”等你心静自然转境了,你就会大事看下小,小事看了,消极的情绪瞬即被阳光积极的心态取代。这时,我建议你重回热闹的职场,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看别人的热闹,感受一下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感受一下别人遇事是怎么化解和作为你的观点思想,最后若还不能自破瓶颈,再建议你,敞开心扉给自己的亲人或领导,朋友去絮叨絮叨,我相信你不会再以发泄的思想在抱怨中陈述,你会很合缓的讲人家的故事给他们听,然后你要学会聆听,他们的建议与智慧,当你能完全听进去了,恭喜你已经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心理学真的能改善人的心理问题吗

心理学真的能改善人的心理问题吗?为什么有些资深心理咨询师多年没有改善自己的问题?

一个会修电视剧,电冰箱,洗衣机的技术人员,自己家的电器,如果坏了,肯定要比不会的人方面。一个会修自行车的师傅,自己的自行车即便很旧,但应该好骑,不会经常处在病态,什么行业都如此,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自2002年,我国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开始,有一些学历比较高,符合考试要求,自我感觉有心理问题的人参加考试,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问题,顺便考个证书。经过努力,考取了证书,但其中一部分人并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有的加重了,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到了心理学这边不适用呢?主要原因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心理问题脱节,最起码理论离着实际太远。

很多有证书的心理咨询师,考下证书以后雄心勃勃,但几年以后,发现圈里看不到了,主要也是这个原因。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